清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
四,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和生產方式的形成
4.1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
4.1.1資本主義生產的新特徵
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特徵:分工、大機器生產
斯密《國富論》對分工的評價:
「生產力的最大增進,是分工的結果」:
a.勞動者的技巧因專而日進
b.工作轉換而損失的時間,分工可以避免
c.簡化勞動和縮短勞動時間的機械的發明,使一個人能勝任多人的工作
4.1.2資本主義交換方式新特徵
自然經濟:分散的,自給自足,以家庭生產為基礎的小生產模式,規模小,分工狹隘,生產目的為使用價值
與較低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生產的領域有限,難以形成專門生產不同產品的 生產者和經濟單位,其產品種類、質量相近類似,一般沒有相互交換的必要,也沒有多餘的產品用於交換;落後的交通條件和貯存能力,也是限制交換的重要原因
商品經濟產生的必要條件:私有制
奴隸和封建社會,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的生產和交換的規模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然而在這兩種社會形態中,商品生產始終不是生產的主要形式,因而商品經濟尚未形成。
4.1.3商品經濟的形成
交通條件、新航路的開闢、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使商業得到迅速發展,手工業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促進了手工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加速形成
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最初在手工業中尤為明顯——手工業者用手工藝品交換農產品,維持生存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農產品也開始商品化,這一特徵在大規模土地的所有者身上尤為明顯,而此時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成為了生產力發展的束縛
封建時代的手工藝生產關係:行會制度的特徵,即排斥競爭——
如規定禁止會員使用任何超出規定的工具和方法進行生產;
禁止會員降價銷售
這種規定阻撓著先進生產力的生產和擴散,與商品經濟背道而馳
4.1.4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變革——僱傭勞動開始出現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僱傭勞動制度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a.小商品經濟的分化
b.對舊生產關係的挑戰:挑戰行會制度,採用僱傭勞動分工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產者,得以以低廉的成本生產產品,瓦解了行會的壟斷市場。
採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產者經濟實力顯著提高,反過來促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規模的擴大,技術的改良、設備的增添、分工的細化、僱傭的增加、勞時的延長,這一批人成為了最早的工業資本家,而大部分小生產者逐漸沒落,淪為僱傭工人
僱傭工人的自由:
不佔有任何生產資料;自由出賣勞動力
在剩餘價值理論產生之前,僱傭勞動這種表面看似平等的不平等教義始終未被揭示。
4.2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4.2.1原始積累
原始積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生產資料迅速向少數人手中集中的歷史過程
血腥骯髒的原始積累給予了資產階級強大的經濟支配權,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推進,更加不可阻擋
西歐的原始積累始自15世紀後期至19世紀初,其基本手段:
a.暴力剝奪農民土地(如圈地運動)
b.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如海外殖民)
4.2.2 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的經濟地位的上升給予了獲取政治地位的能力與欲求
1688年 光榮革命,給英國帶來了君主立憲制
1783 法國大革命
1776年 《獨立宣言》美國誕生
17-18世紀,資產階級政權正式登上歷史舞台,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也正是成為主導的生產方式。
五,商品與商品經濟
5.1商品與勞動
5.1.1商品二因素
《資本論》開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
商品經濟出現的前提:社會分工,生產資料、勞動產品與生產者相分離,往少數人集中;
商品生產的基本特徵:以交換為目的
有人類,就有勞動產品,最初的勞動是為了生產,而非交換。勞動產品的有用性,即使用價值。
勞動產品滿足了生產要求,產生多餘的時候,進行交換則帶上了商品的屬性。
交換活動中出現了新問題:交換比例如何確定?
價值正是從這個問題的思索中抽象出來——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從而使用價值和價值成為了商品的二因素。
其中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就是商品的價值。
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和比例
使用價值和價值也是一組辯證矛盾——
對立性:一個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佔有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統一性:必須有用,才能實現交換,即使用價值是商品具有價值的前提
鑽石作為商品出現在市場上,其價格體現的是其交換價值,而非使用價值。
金融衍生品(如理財產品、基金、股票)是商品嗎?
政治經濟學不承認「賺錢」的有用性,即賺錢的需求不應是人的需求,而屬於資本的需求。賺錢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的中間步驟,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特有的,是歷史性的,終有一天會消亡的。
性服務是不是商品?
非物質性的服務,在市場中買賣,由於他也是勞動產物,進行交換,因而兼具使用價值和價值,所以符合政治經濟學的商品概念。
但是性服務這種商品是具有社會歷史性的,並非天生就是商品,也不應永久存在(有用性並非無條件的)
5.1.2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勞動的二重性決定——
具體勞動:具體形態的勞動,創造的是使用價值,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因而為不以任何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的條件。
具體勞動,由於存在質的區別,因而是無從比較的
抽象勞動:撇開具體勞動形態的一般人類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實體),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係。
抽象勞動對於任何商品的生產都是相同的概念,只存在量的差別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一組辯證矛盾
統一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時間、空間上是統一的,商品生產者在從事具體勞動的同時,也支出了抽象勞動。
二者的實質為商品生產的勞動過程的兩個不同側面
對立性:具體勞動是一個私人勞動的概念,抽象勞動是一個社會勞動的概念。
社會所需要的勞動與私人所進行的勞動可能有匹配的失衡,這是勞動二重性矛盾的來源
5.2 價值量與價值規律
5.2.1 價值量
以貨幣為中介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的交換比例就是貨幣價格決定(表面上)
斯密《國富論》首次提出,勞動量決定商品的交換比例。
馬克思的商品價值觀: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值),價值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
勞動量的指標為勞動時間,其中決定性的指標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非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現有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與以上勞動價值論相對的是效用價值論——
重視物品滿足人的慾望的能力和人對物品效用的主觀心理評價。因而勞動價值論被稱作客觀價值論,效用價值論稱作主觀價值論
勞動生產力:勞動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其指標為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或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論和勞動的複雜度有密切關係——
簡單勞動: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
複雜勞動: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
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複雜勞動等於自乘或多倍的簡單勞動
5.2.2 價值規律
(生產力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
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
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圍繞商品價值自發波動,波動來自供求關係的變動。
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值和價格是趨於一致的
價值規律的作用:
a.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間的分配比例;
b.自發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技術創新,即可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個別必要勞動時間的差價/短期超額利潤;而且技術創新會隨著利潤追逐而逐漸普及,使全社會的生產水平得以提高)
c.自發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優勝劣汰)
5.3貨幣
商品經濟中特殊的商品形式——貨幣
雖然貨幣歷史悠久,但貨幣不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產物,其具體形式也是在不斷變化中。
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牛羊、鹽、可可豆、煙草、貝殼)》紙幣
一般等價物也存在一個從生活物資》貴金屬的演變過程:
隨著貿易規模、複雜程度擴大,一般等價物也產生了特殊要求,如穩定的價值,便於切割、運輸、貯存,形成了成熟的貨幣形態。
而現在貴金屬則被紙幣所代替,是信用不斷發展的結果——封建時代的錢莊、資本主義時代的銀行,以自身貨幣貯藏量為信用擔保發行紙幣,紙幣以其流通的便利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貨幣職能
a.價值尺度: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乃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的必要條件為,其本身具有價值。因而紙幣不具有價值尺度職能
b.流通手段:即商品交換過程中,交換媒介
c.貯藏手段:退出流通領域後,充當獨立價值形式、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得以存儲。和價值尺度意義,要求貨幣本身具有價值。
d.支付手段:作為獨立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租金等。此時貨幣流通雙方,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首先是發揮價值尺度計量價格,
e.世界貨幣:國際貿易的發生和擴展,貨幣流通超出了一國範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
一般以特定的金塊、銀塊形式出現,世界市場主要由金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充當世界貨幣,因而又叫金本位制。
5.4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的兩重性: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抽象勞動)、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具體勞動)。
勞動的社會性質由社會分工決定,商品生產者相互聯繫、依存,彼此交換所生產的商品。因而所有個人勞動都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
勞動的私人性質則由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
商品生產者獨立進行生產活動,擁有生產的產品,自負盈虧。在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生產的勞動是按自己的利益、要求進行
商品交換過程中,需要將具體勞動還原為抽象勞動/價值量,才能進行等價交換。
而具體勞動能否還原為抽象勞動,根本上取決於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能否統一起來——交換的前提,私人勞動被認可
M:從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麼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5.5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勞動價值論是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基石。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則是集大成者。
亞當斯密提出了「勞動時間」衡量價值,李嘉圖則把勞動時間細化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他們的局限性在於,沒看到商品的二因素是生產方式的變化、人類勞動的組織方式的變化所帶來的結果。
M則建立了勞動二重性理論,解釋了商品二因素、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如何產生的。
並且將它們(勞動產品表現為商品;人類勞動表現為二重性)歸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典型特點,即人類歷史中必然產生,而又必然滅亡的階段性產物,不再是歷史的終結者的身份出現。
為什麼商品、商品經濟、勞動的二重性是歷史性/階段性/必然滅亡的?
商品經濟無法消除自身的內容矛盾,在矛盾運動中,它終究會被先進的生產關係所替代,如社會主義經濟。
M從商品二重性的討論,深入到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的討論,實際上是,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研究,從交換領域深入到生產領域,進而開啟了後來剩餘價值、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基本、社會資本再生等重要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大門。
M勞動價值論在當代的爭議:
a.對生產性勞動的界定問題,M在《資本論》中主要考察的是物質生產部門,認為只有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創造價值。
當代學者提出,要將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服務性勞動歸入創造價值的勞動範疇,推進第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b.無產階級的界定問題
M《資本論》對總體工人的論述中,肯定了科技人員、管理人員的腦力勞動給予了肯定。
當今社會,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越發重要,信息作為生產要素的地位愈發重要,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等腦力勞動,不僅是一種一般性創造價值的勞動,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複雜勞動,創造出遠遠超出簡單勞動的價值。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強調讓腦力勞動者獲得與其創造的價值相稱的報酬,從而調動起積極性和創造力。
c.如何對待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人的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科技、知識、信息、(設計)等雖然不能獨立存在(創造價值),但可以和其他生產要素(勞動者、勞動資料)結合,從而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擴大勞動的範圍和質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這些生產要素還必須和勞動者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因而「科教」才能「興國」
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如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是否參與價值創造呢?
生產要素創不創造價值的爭議,其實是將價值的創造與分配混淆在一起
斯密《國富論》將財富分配劃為工資、利潤、地租三種形式,然而現實中,創造財富的不一定能分配到財富,反之收穫財富了,未必創造,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源泉之一。
M將機器、土地等生產要素稱作「積累起來的死的勞動」,它們的本質是人類勞動的結果。
它們之所是「死的」,在於它們無法獨自創造價值,必須有活的勞動驅動才能生產。死的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價值和提高活的勞動創造價值的效率,而不能創造新的價值。
雖然當代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但活的勞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它的形式可能從機械的、流水線的手工作業,轉變為自動化生產過程的監察和機器的研發、維護等
六,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6.1 資本與資本主義所有制
6.1.1勞動力轉化為商品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僱傭勞動。
資本即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核心,特有內容。
勞動力商品是僱傭勞動的核心。
資本、勞動力商品早已被M所解構——歷史階段性產物,比如黑人成為黑奴是一定生產關係的結果
勞動力: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人的勞動是人類社會存發的必要條件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兩個自由」
a.勞動者是自由人
b.勞動者一無所有,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也沒有任何實現自己勞動力所必須的物質條件(勞動資料)
資本主義形成過程中,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想分離,也即資本主義完成原始積累以後,以上條件皆已實現
凡商品皆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商品也如此——
勞動力的價值:
a.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b.維持勞動者家屬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c.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這三項勞動力的構成包含著歷史、道德的因素,其具體內容要放在具體的歷史條件、社會背景下去考慮。比如今天的信息社會中,網路生活需求,可以算是人們的基本需求。
但勞動價值的底線就是上面的三條,一旦價值降至該底線以下,勞動力只會不斷萎縮,不可持續。
6.1.2 貨幣轉化為資本
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勞動(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創造新價值。必要條件是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
勞動也會隨著生產資料變化而變化——剩餘價值需要生產資料發展到一定水平才會產生
貨幣購買勞動力商品的過程,即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過程。
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購買的不是勞動(使用價值),而是勞動力(價值,即生產、發展、維持、延續勞動力所必須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
白領工資為什麼比藍領高?
誤區:科學技術創新是腦力勞動的成果等,所以腦力勞動者生產的新價值往往比體力勞動者高,因而收入高於體力勞動者
然而科技工作者在勞動者中所佔比例極小,所以決定勞動者工資的原則依然符合政治經濟學原理——
主要因素是,白領的勞動力發展(高等教育)、再生產(體面生活)的費用高;
加上,創新能力強的勞動者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自然高於平均水平,是勞動力商品市場規律影響的結果,而不取決於其所創造的價值。
6.1.3資本的本質
錢能等同於資本嗎?
事實上,二者運動形式、內容、目的、動機、限度都有區別:
一般人的貨幣換來的是商品/生活必需品
資本家的貨幣可能換取生產資料、勞動力,生產資料的價值通過勞動者的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得到大於原來的價值
資本的本質不是實物,而是一定社會歷史形態下的生產關係
資本的物質表現:勞動者(可變資本v)、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生產資料,不變資本c)
資本:可以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而這往往是靠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交換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而實現,貨幣也由此轉化為資本
生產資料能等同於資本嗎?
例如盧德主義、批判大工業、讚揚資本主義以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思潮
事實上,生產資料實質是積累起來的死勞動,能與活勞動結合形成強大的生產力,死勞動可以且理應為活勞動服務,是人類實踐的結晶,具有積極意義。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本末倒置,不是死勞動為活勞動服務,而是活勞動為死勞動服務。
例如泰勒制,其核心思想就是讓人如同機器一樣工作,將技術和生產程序分離,將腦力活動從生產車間移出,集中於完全由資方控制的計劃部分和設計部門,由此排除技術工人對資方的牽制,沒有技術,不會思考、計劃的純體力勞動工人,即變成了沒有意識,任資方擺布的傀儡
死勞動對活勞動的絕對支配,是僱傭勞動關係帶來的後果,是資本主義令人詬病的本質,
6.1.4資本主義所有制
僱傭勞動制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所有制與所有權的區別聯繫:
所有制:(經濟)以實際佔有為基礎,體現了現實生產過程中的經濟關係,表現了經濟利益的實現形式;(法律)為維護經濟上的所有制關係,所建立的一整套規章制度,使所有制關係上升到法的關係,所有制的現實經濟形態,具有了法律形態,形成了所有權的範疇。
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決定所有權。所有制只能從現實的生產關係契機世紀運動中把握理解。
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反映著經濟關係的意志關係,這種意志關係/法的關係的性質根本上是由經濟關係(生產關係?)本身決定——
私有制不是與生俱來,從來就有,依然是歷史階段性產物。在資本主義時代,商品生產是主要生產形式,資本積累是創造財富的主要形式,積累起來的死勞動需要不斷通過吮吸活勞動才能實現增值,必然引起活勞動的不滿(工人抗爭),因此資本家也需要通過法律的外衣來保護積累的財富的安全,因此私有產權,在資本主義時代得到空前強化。
6.2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
6.2.1 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動機:而是無休止地採用各種方法獲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
不是向社會、公眾提供所需要的各種產品,而是使資本的價值增值。
最大程度攫取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這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
M:資本家只有作為人格化的資本才具有歷史的價值)
(這不是道德批判,而是對歷史事實的客觀描述)
剩餘價值的初步概念:ΔG,即作為資本的貨幣在運動中帶來的增值餘額。
資本主義並非一無是處,正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中誕生了激烈市場競爭、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的優勝劣汰,才迸發出生產力進步的活力。
然而對新技術的研發和實踐、貨幣資本的積累,無不是建立在對剩餘價值的更多攫取之上
剩餘價值規律的具體表現:
(具體)生產物質資料的勞動過程,包括勞動者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即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
(抽象)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即價值增值過程。
必要勞動:勞動者生產出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的勞動。
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時間,只是總工作時間的一部分,多餘部分生產出剩餘價值
6.2.2 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中作用
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呈現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形態,繼而資本可分為不變資本、可變資本
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態存在的資本,其價值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被轉移到新產品中,轉移的價值量與原有價值量,或相等,或因損耗而減少。
不同形式的不變資本,轉移價值形式也有所不同:
一次生產中全部轉移:原材料、燃料
多次生產中逐漸折舊:廠房、設備
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會改變物質形態,不會產生價值增值,因而被稱為不變資本
可變資本:以勞動力形態存在的,或購買勞動力的資本。不發生價值的轉移,而是新價值的創造/再生產,勞動生產出來的價值高於付出勞動力的價值,因而被稱為可變資本。
資本的可變不變之分,揭示了剩餘價值的源泉,是揭露剝削、揭露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不合理性的關鍵(tipping point)。
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利潤觀:
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利潤的多寡是與資本的總量成正比,即利潤=資本總量×平均利潤率。
這種利潤觀給人一種資本去全部參與剩餘價值創造的錯覺。
有了資本可變與不變之分,繼而可表達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剩餘價值率 = 剩餘價值/可變資本 = 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 剩餘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
6.2.3 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日的時長和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這是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增加生產的主要方式,例如泰勒制、規定時長的勞工法令
泰勒制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防止較長勞動時間中,工人使用怠工方式對資本家進行反抗
除了勞動時間、勞動強度,資本主義早期擴大生產的方式還有,擴大勞動力範圍,如採用女工、童工。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來提升剩餘價值。
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是通過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來實現——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量下降,勞動力的價值隨即降低,從而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
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直接原因是資本家在價值規律下,追逐超額剩餘價值,間接原因是工人抗爭
資本家從早期的擴大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轉向追逐相對剩餘價值的轉變,正由工人階級鬥爭所推動。
因為獲取超額剩餘價值的前提,需要生產條件的改善和技術條件的改良,均需大量持續的資本投入,而且回報周期長,存在風險。
所以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不會是資本家的首選,但隨著工人階級的壯大與成熟,工人階級通過階級鬥爭,向資本家爭取了嚴格工作時限、完善失業保障等社會保障體系,迫使資本家轉向相對生育價值的生產
6.3 資本積累
6.3.1資本積累的概念
資本主義的
簡單再生產:剩餘價值全用於消費,生產在原有規模上重複進行。
簡單再生產生產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本身,即資本家、工人角色不變
擴大再生產:將剩餘價值一部分轉化為資本(勞動力、生產資料)、技術研發(攫取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每次都在原來擴大規模上重複進行。
乃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典型特點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目的的實現方式就是資本積累,提升剩餘價值率,資本積累速度越快,剩餘價值率越高,資本家對工人控制力越大,工人對資本家牽制力越小(馬太效應)。
資本的兩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存在一定比例,和生產技術的發展水平有關,生產技術水平越高,單位勞動力能推動的生產資料數量越大
其指標為,
資本的技術構成(具體) = 生產資料c/勞動力v
資本的價值構成(抽象) =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
當資本的價值構成,由技術構成決定,且反應技術構成的變化時,則叫有機構成(事實上,技術構成不變,價值構成也可能發生變化,但有機構成不變)
資本積累也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資本積聚:生產規模的橫向擴大(量變)
資本集中:個別資本間相互結合,產生質的變化,出現技術、生產方式的革新(量變)
當今經常出現的兼并、收購現象就是典型的資本積聚/集中現象
資本的積累,資本的有機構成的增加的結果就是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相對」指的是並非社會所不能容納、所絕對不需要
事業現象的本質:勞動者勞動技能簡單,不能被資本的增殖所需要,而培養勞動技能又會給資本平添不必要的成本,因而資本將該責任推給社會,而在無政府的市場,是沒人負責的。
6.3.2資本的循環和周轉
資本的增值過程是富於運動和變化的——資本的循環、周轉、再生產
資本的循環:資本從一種形式出發,經過一系列變化回到原點的過程
產業資本循環分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資本所執行的職能不同:
a.購買階段: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資本執行貨幣資本職能
b.生產階段: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以一定方式相結合,進行資本主義生產,資本執行生產資本的職能
c.售賣階段:資本向貨幣的轉化過程,實現商品的價值,滿足人的需求,資本執行商品資本的職能
產業資本的運動要求以上三種形式,在空間上並存,在時間上相繼出現,空間上並存是時間上相繼出現的必要條件
資本的周轉:資本的循環過程不斷重複,周而復始,若每次資本周轉的剩餘價值量一定,資本周轉得越快,在一定時期內帶來的剩餘價值就越多
資本構成中,一部分是可以在生產迅速轉移價值,如勞動力、原材料;一部分是緩慢折舊,如設備和廠房。前者稱為流動資本,後者為固定資本。
由於固定資本折舊緩慢,這使得凝結在固定資本中的一部分價值沉澱下來,減慢資本周轉的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則可以促進資本的周轉,如「輕資產」模式
6.3.3資本的再生產
資本的循環和周轉是受到制約的:經濟制度因素
循環周轉的必要條件是三種資本形式在空間上以一定比例並存,時間上相繼。
但這個必要條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並非理所當然就能實現的,而具有偶然性
M認為
社會生產連續不斷地進行的兩個關鍵步驟:貨幣向生產資料及勞動力的轉化、商品向貨幣的轉化
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實物補償
社會總產品在物質上分兩大部類,在價值上分三個組成部分
兩大部類: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生產生活資料的部門
三個部分: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工人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V、剩餘價值M
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
抽象上要求,生產中耗費的資本在價值上得到補償
具體生產過程中要求,實際生產中所耗費的生活資料和消費資料,得到實物的替換。
由於資本主義制度下,實行的是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僱傭勞動制,兩大部類的生產都是在價值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自發進行,具有嚴重的盲目性。
導致了兩大部類的生產,在規模上、結構上經常處於失衡、脫節狀態,比如生產過剩。
經濟危機,實質是資本主義條件下以強制的方式解決社會再生產的實現問題,使均衡規模和結構以外的企業破產,而其代價是社會經濟生活的極大紊亂,社會資源和財富極大浪費
6.3.4 經濟危機
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主導的生產方式,經濟危機就無法避免(客觀必然性)
對剩餘價值的追逐,自然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是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生產,代替了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生產。
即商品的目的不是被消費,而是作為商品資本周轉,不斷地擴大生產。
在勞動價值理論中,提到了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若個人勞動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的一部分,即被社會所承認,則其勞動是沒有意義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表現為產品是否能銷售出去,轉化為貨幣。
資本家對生產過程又絕對的支配權,但對商品轉化為貨幣這一步的「驚險的跳躍」毫無支配能力。
資本主義還導致了擴大化、細分化的分工和世界市場日益緊密的聯繫。
在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的完整生產周期往往是由不同企業、甚至是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企業共同完成。因而不同企業存在著互相制約的關係,因此這就加大了生產過程的複雜性——信息的片面性,而這也不是單純靠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就能解決的,如虛假信息。
這就是社會化的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的私有佔有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內需不足、消費不足為什麼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
資本積累導致的貧富差距加大,那麼資本家儘可能大批量生產出來商品由誰購買呢?
不斷拉大的貧富差距使得工人階級所能消費的商品數量佔總商品的比例不斷萎縮,即有消費意願的民眾沒有購買能力;同時資本家則進行各種各樣的奢侈消費,包括金錢對人的精神和肉體的奴役,如政治售賣、第三產業的糟粕(色情行業),將剩餘價值部分返還給非產業工人的無產者。
然而整個社會只會越來越無力吸收隨生產力發展越來越龐大的剩餘價值量,所以這部分剩餘價值只能存在於追加生產資料形式上,即通過資本家的投資來實現。
但投資的增加,只會意味著更大量的商品,面對著飽和甚至萎縮的需求市場,這個時候,恐怕簡單再生產都已經無法維持了
「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通知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在早期,技術革新是由資產階級所主導的,無產階級從事的是簡單的勞動,對生產力發展的貢獻確實不突出,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無產者成為了生產過程的支配者、科技創新者、企業管理者,而產權上,佔有企業的資產者卻被不斷排擠到生產領域之外。社會化大生產的任務,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任務,已經被分散在眾多勞動者身上
「有人反駁說,私有制一消滅,一切活動就會停止,懶惰之風就會興起。這樣說來,資產階級社會早就應該因懶惰而滅亡了,因為在這個社會勞者不獲,獲者不勞」
6.4 剩餘價值理論的歷史意義
M在古典政治經濟學上的重要創新
科學解釋了利潤的來源,為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鬥爭提供了理論依據
理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需要沿著剩餘價值理論的線索:
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反映的是資本主義企業的經營、管理的基本策略
剩餘價值轉為資本的循環周轉、再生產過程,表現了時間維度上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運動,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預示了必將滅亡的趨勢和命運
七,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7.1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與本質
資本主義的國家職能:對內實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對外進行國際交往和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
對內
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隨著歷史變化而變化,
如初期是廢除封建王朝的舊規章制度,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關係提供基礎和保障;
後期則是鎮壓無產階級的鬥爭,維護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生產過程中的支配地位
緩解階級矛盾,分暴力的鎮壓手段,非暴力的社會管理方式
後者如進行大規模固定資本投資,完成一些私人資本無法,或因利潤率太低,不願完成的工作,比如基礎建設,實際上是為資本服務;
把工人迫切需求,同時單個資本又不願花個人資產進行的工作收歸國家統一安排,來緩解社會矛盾,如科教文衛事業、基本福利保障等;
對外
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交往以經濟權利為目的
紛爭目的:奴隸(奴隸社會)》土地(封建社會)》資源、市場、勞動力等(資本主義社會)
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不停留於保衛和抵禦,還有侵略和擴張
7.2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及其本質
國家職能政治統治是通過具體的政治制度來實現的,如資本主義民主法治、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而發展起來的
(政治思想)封建專制、神權 - 主權在民、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
(商品經濟)社會契約論、以憲法為核心法律的確立,法制(法律制度)與法治(依法治理)
(政權組織形式)分權制衡
7.2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基本特徵及其本質
政治制度是在政治思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政治思想最初是經濟關係的科學反映,順應了資產階級和其暫時同盟軍無產階級共同的利益需求
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自由、民主、博愛的概念歪曲、重新包裝、解讀,庸俗化
以辯證的態度對待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肯定其比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進步性,否定其虛偽性和階級局限性
八,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8.1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8.1.1 資本主義從競爭到壟斷
資本主義在馬克思之後的新發展
19世紀70年代,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逐漸開始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
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代替自由競爭佔據了統治地位,壟斷資本主義形成,在這個早期,其主體為私人壟斷資本,因而為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它是生產集中、資本集中的基礎上形成
資本集中:在資本積聚的量的基礎上,在管理和生產方式等方面產生質的變化
壟斷的淵源:
a.價值規律的作用,資本主義企業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b.剩餘價值規律的作用,優勝的大企業在勢力範圍內操縱、控制本部門的生產和銷售,進而操縱、控制價格,活動壟斷形成的超額利潤。
但大企業因市場分割而產生矛盾,且短期內無法兼并對方,相互間競爭只會導致兩敗俱傷時,大企業間就可能達成妥協,聯合起來共同實行壟斷
壟斷的組織形式:托拉斯、辛迪加、卡特爾等
卡特爾,通過簽訂各種協議,劃分銷售區,規定商品產量,確定銷售價格,參與的企業受協議的約束,但生產、商業、法律上保持獨立,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辛迪加,生產同類商品的各大企業為了高價銷售商品,低價購買原材料(兩頭吃),通過簽訂共同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材料的協定而建立,參與的企業受協議的約束,但生產、法律上保持獨立,但喪失了商業上獨立性
托拉斯,生產同類商品或者與該類商品有密切聯繫的許多家大企業聯合組成,參與的企業在生產、法律、商業上都不再是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
8.1.2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原因
壟斷沒有從根本上提高勞動生產率,其超額利潤相當一部分,是源自對上下游部門的企業,尤其是非壟斷企業的壓榨,如果壟斷組織的產品是勞動者生活的必需生活資料,則可通過太高商品價格,實現對勞動者的變相剝削
壟斷組織獲取更大剩餘價值的本質:
阻礙資本在各個部門間的自由流轉,阻礙供需關係的調節作用,從而扭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價格機制。
壟斷價格高於價值的代價:其他商品(往往是上游部門)的價格低於價值。
可見壟斷價格沒有改變整個社會生產的價值總量,只是對商品價值和剩餘價值進行了有了利於壟斷資本的再分配。。
其結果是,造成生產價格長期偏離價值,打破著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固有的,對生產力發展起到根本性作用的價值規律(消極意義>積極意義)
8.1.3銀行業的新作用和金融資本的形成
銀行業壟斷組織的形成的重要促進因素——
銀行信貸資本出現,推進了大企業對小企業的兼并。
大企業能從銀行中借貸遠高於小企業的資本,由此大企業對小企業的優勢,通過正反饋機制被不斷放大;而銀行也通過借貸與工業資本建立緊密聯繫,掌握企業信息,而銀行資本也是嫌貧愛富,更青睞經營狀況更好的大企業,不會雪中送炭。
掌握實業的工業資本(銀行貨幣資本生息的穩定場所)和掌握貨幣資本、市場信息銀行資本(工業資本市場競爭力的源泉)的關係如漆似膠
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即形成金融資本,金融資本達到一定規模,即成為金融寡頭。
金融寡頭的觸手已經不局限於經濟領域,甚至伸向了政治領域——通過扶持代理人、控制選舉,來實現對國家意志的控制,使國家政策儘可能傾向他們的利益。
由於金融資本包含了流通性極強的銀行資本,因此金融資本的壟斷性,可囊括多個生產部門,操縱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甚至掌握傳媒、科教文衛等上層建築各領域,左右干涉國家的內政外交和社會生活。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產生的七大寡頭,俄羅斯經歷了漫長的寡頭政治,直到普京上台才有所改善
在現實中,金融資本常常根本不在乎生產過程有無,由於過多分配了生產領域的利潤而對實體經濟產生了破壞作用
金融資本的盈利方式通常就是純粹商業投機,一旦投機失敗,他們又會憑藉與國家政府間密切關係促使政府動用納稅人的稅款拯救即將破產的各大投行。如2008年次貸危機。
8.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8.2.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概念和特徵
私人壟斷資本發展到金融寡頭階段,壟斷資本開始與國家政權緊密聯繫。
在金融寡頭狀況下,政府是依附於金融寡頭,為其利益服務。
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國家是以獨立的身份參與經濟活動。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誕生於戰需(一戰),個別的資本家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將經濟活動的管理權、控制權等暫時讓渡給政府(總資本家角色)。
在和平時代也持續發揮著作用,例如羅斯福新政,具有社會主義性質,但結果是新政的核心《工業復興法》被判違憲
凱恩斯撰寫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提出國家需要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積極干預經濟運行,以保持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
二戰後,歐洲、日本的私人資本在戰爭中破產,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國家干預經濟的理念、措施被保留了下來,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期全球經濟增速迅猛,被稱作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可分四個層次
a.國家對經濟進行微觀(反壟斷、公共事業管理、經濟規則制定,如消費者權益、勞工權益、環境保護)、宏觀(稅收槓桿、控制貨幣發行量)的調節;
b.國家通過財政支出、補貼,保障或促進總需求與總供給的一致,有側重性扶持特定產業發展
c.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企業
d.國家所有並直接經營企業
西方的資本的國有化浪潮、國家壟斷資本的產生的契機,除了戰爭就是經濟危機。西歐歷史中有三次國有化浪潮:
a.1929-1933年的大蕭條後,以銀行業、電信、交通業的國有化為代表
b.二戰後,國有化的範圍繼續擴大
c.20世紀70年代,在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興起的背景下產生,相對保守
8.2.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本矛盾的激化,造成了工人抗爭、經濟危機、世界大戰,資產階級為了保全自身,而不得不做出策略性妥協,採取改良措施,縮小貧富差距(緩解消費不足)、加強生產活動的計劃性,壟斷寡頭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壟斷特權
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工人階級依然沒有強有力的保障權利的組織。資產階級一旦恢復力量,就會利用政權廢除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重新採取對有利的經濟政策,如以撒切爾夫人、里根總統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標誌著資本的重新回歸
8.3新自由主義和經濟全球化
8.3.1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特徵:
a.(市場化)市場原教旨主義,反對國家干預,尤其是放鬆金融管制
,保障貨幣資本自由流動
b.(私有化)批評國有企業的低效率,主張私有化
c.(全球化)主張經濟全球化,要求各國降低關稅保護,使商品、資本在不同國家間自由流通等
新自由主義的三化依然是為金融資本服務,打壓勞工力量,有利於攫取剩餘價值。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一定程度上都是推行新自由主義改革的相互配合工具。
在每個參與的發展中國家進行四部曲——
私有化(伴隨著腐敗,用低廉的價格套取發展中國家的優質國有資本)
資本自由化(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拯救經濟計劃,讓自由流動的資本逃離本來需要的發展中國家,多年積累的財富也就如此被榨乾)
價格市場化(隨著發展中國家企業破產、資本外逃,生產體系也由此破壞,生活必需品價格瘋漲,引起新一輪資本恐慌性出逃,甚至政府崩潰;外國公司趁機趁火打劫,用低廉的價格套取發展中國家的優質國有資本)
消滅貧困計劃(鼓吹自由貿易,實際是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不平等交換)
8.3.2 經濟全球化
不同經濟體間越來越密切的聯繫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
科學水平的不斷進步,信息、物質交流更加便捷,不同國家、地區利用其自身的區位優勢,發展適合自身資源、地理條件的產業,積极參与世界分工,對於生產力的發展由積極意義。
然而經濟全球化是金融資本為了加速資本積累,增加剩餘價值攫取,實際上給發達國家的勞動者、發展中國家帶來的災難遠大於收益。
資本主義國家所謂保衛領土、抵禦外來侵略的口號背後帶有形形色色的經濟利益。
經濟全球化就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現本國經濟利益的重要載體——獲取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原材料、工業基礎設施,形成工業製成品和初級產品的剪刀差,國際熱錢的投機活動,都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掠奪落後國家財富的主要手段
甚至是暴力戰爭(石油危機,中東亂局)、意識形態滲透(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與智利新自由主義改革)
8.3.3新自由主義的後果
新自由主義沒有真正促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受到打擊,大大削弱了政府控制國內經濟和金融活動的能力,弱化了經濟獨立、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間的馬太效應
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市場換技術是一個良好的願望,但當國家無法維持經濟主權的情況下,交出去市場不一定能換來技術。
面對以逐利為根本目的外國資本,必須本著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態度。
九,資本主義發展的新變化、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9.1資本主義發展的新變化
9.1.1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特色:股份制
股份制的源頭是壟斷:
a.托拉斯(高級壟斷組織形式)——產業資本家之間把貨幣資本集中起來共同經營和管理,承擔風險、獲得收益,每個資本家的收益和話語權根據其出資比例確定
b.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以股份制融合——銀行以入股,而非貸款的形式將貨幣資本提供給工業資本家,實現從商業銀行到投資銀行的轉變
股份制企業治理方式大致兩類:所有權和經營權勢分離的還是統一的
董事會與經理人的分工
董事會與經理人也是一組辯證矛盾,如MBO(管理層收購)
就算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企業發展的短視性依然難以避免。因為大的貨幣資本所有者更關心其資本投至哪家公司,哪裡有投機的市場,而不願腳踏實地把企業管理好
M也認為,對於資本家來說,生產過程實際上是一件勞神費力的事情,若能繞過生產過程直接獲得剩餘價值則再好不過,通過貨幣資本進行商業投機正是這樣一種手段
9.1.2勞資關係的變化
員工持股、終身僱傭制、鼓勵職工參與決策具有一定的社會主義特徵,有利於增強職工在企業中的話語權和歸屬感。但這些措施多沒有長久持續,在新自由主義的改革下多被廢除
9.1.3社會階層和階級結構的變化
如資本家越來越不直接參与技術革新、管理活動,被排擠到生產領域之外;相應的,經理人在企業中控制企業決策,組織和指揮生產,控制人事調動、處理勞資糾紛,成為了企業的實際控制者
特別是二戰後的二三十年間,科技創新活躍(第三次工業革命),服務業興起,知識型、服務型的勞動者不斷增多,且在生產中的地位高、薪資高,形成了中產階級的新階層。
中產階級的界定標準:
1.通過提供知識獲取收入,如律師、教師、醫生等
2.年收入在某一區間範圍內,如人均年收入在4-25W美元
但是M政治經濟學中的階級劃分,並非按收入水平劃分的,
L:中產階級,資產階級培育的工人中的「貴族群體」,作為緩衝抵抗底層工人的抗爭。
在知識經濟和服務業發展初期,這些新的中產階級,類似封建末期的手工業者特徵——具有難以乃至於不可替代的知識、技能,作為與資本家談判的資本。
其中一部分人直接開設了小規模店鋪,成為小私有者,如事務所、工作室等。
隨著知識經濟和服務業不斷成熟,中產階級不斷受到大資本的排擠,他們常年積累的收入在經濟危機、金融海嘯面前不堪一擊,例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
中產階級,並非「階級」,不過是以收入為角度進行的社會階層的劃分,本質上屬於無產階級——受到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
9.1.4危機形態的變化
新自由主義之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化趨勢越發明顯,經濟危機的影響範圍和力度都有所增加。
金融資本對國民財富的掠奪,使得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勞動者的消費,在維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作用越來越小,表現出日益嚴峻的消費不足。
面對這個狀況,金融資本藉機推出了信用消費的新手段,為了避免不良貸款的積累,而將不良貸款變成生錢工具——金融衍生品,實質是通過「金融創新」的包裝,將次級貸款風險轉嫁給他人。
信用制度,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更加無節制地擴展,商品交換和生產過程的循環更加迅速。雖然顯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但無政府的競爭就越發激烈,剩餘價值攫取越發肆無忌憚,剩餘產品堆積也就越多。本來寄望於解決經濟危機的信用制度,反而加劇了經濟危機。
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市場交往愈發密切,商品、資本流通的自由性得到加強,這意味著發達國家也能更輕鬆將危機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例如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
主權債務危機,在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國家會通過公共支出的手段增加總需求(此時通常會發行國債),私人部門的需求不足產生的經濟危機向公共部門的債務危機轉化。
9.1.5政治制度的變化
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加強了法律建設,打算以更和緩的方式解決不同階級間的矛盾,加強了政府社會管理的職能。
國家資本主義的形成,強化了政府經濟管理的職能。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鼓舞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運動,削弱了資產階級的力量,迫使他們進行很大程度的妥協,左翼的改良主義政黨在這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公民權利也有所擴大,公民通過團體、組織、政黨等形式與政府進行對話,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公民利益。
然而隨著新自由主義的泛濫,政府的經濟管理能力下降,缺少了國有企業的經濟實體的支撐,政治、社會管理能力隨之削弱,國家緩解兩大階級矛盾的能力也就減退。
戰後二三十年的凱恩斯主義盛行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各方面制度帶有了不同程度與形式的社會主義特徵,然而這沒有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的制度、以及決定它的生產方式、生產關係。
新自由主義便是資產階級的反撲,其矛盾也在不斷積累爆發——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也催生了蘇東劇變、蘇聯解體等重大政治事件
9.2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和內在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和歷史上存在過的社會經濟制度一樣,其產生、發展以及最終被新的、更加高級的社會經濟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所決定,乃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
更高形式的社會經濟制度則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不斷孕育、不斷產生、不斷成熟,其最終形成,也是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推動的結果。
資本主義社會相對於封建社會,顯示出了巨大的進步性:
1.從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小生產,到以機器為基礎的大規模社會化生產,有利於科技的研發和採用
2.價值規律決定,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獲得超額利潤;剩餘價值規律決定,資本家生產的目的就是追逐剩餘價值,二者構成了生產和生產力發展的充足動力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比封建制度優越
但是其歷史進步性,不能掩蓋其內在矛盾:
1.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阻礙了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壟斷的形成無法消除競爭——市場包含眾多偶然因素,新舊大資本壟斷地位的更替(競爭),造成了巨大社會財富和生產資料的浪費
2.資本家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領域占支配地位。資本主義生產以剩餘價值為目的,資本家可能會採用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以外方法來攫取剩餘價值,其中就有可能阻礙先進技術的擴散,通過傳媒詆毀更先進的技術革新;運用壟斷地位操縱商品價格,壓低工人工資,等等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3.資本家攫取剩餘價值,就必然會試圖增加剩餘價值在工人創造出價值中的比例,造成嚴重的貧富差距。在不平等的經濟地位下,自由、平等、博愛實際中不過是淪為空談。此外,資本主義金錢拜物教,替代了舊宗教將人異化。
9.3社會主義因素的孕育
1.股份制企業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是對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的一種否定,資本社會化的高級形式,社會主義的前奏
2.資本的不斷積累,使社會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大規模的生產必然會衝破私人對生產過程的控制;使生產過程的管理也社會化,派生出管理社會化大生產的專業管理人員和機構。這些因素的出現,都在弱化、排斥私人資本家在管理中的地位或作用,
3.無產階級的不懈鬥爭,為其收入水平提高、企業中的話語權擴大創造條件,爭取更好的教育條件,獲得更高的知識水平和勞動技能,使勞動更加有尊嚴。
使得資本家不再能以簡單粗暴或巧言令色的方式對待工人,反而越倚重工人能力發揮。
如日本的豐田模式代替了美國的泰勒制。
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代替具有必然性,同時其過程具有曲折性和複雜性,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體現——
經濟制度的演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資產階級不可能主動放棄對經濟、政治生活的支配,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這真是螺旋式上升的發展,其中很多社會主義的特徵、因素
(更高程度的生產社會化、公民權利、勞動者權利)被不可磨滅的保留下來
M:發展社會勞動的生產力,是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資本正是以此不自覺地創造著一種更高級的生產形式的物質條件。
推薦閱讀:
※資本周轉部分的計算公式
※施略普尼科夫等:二十二人聲明
※現代世界的異化與小資產階級
※馬恩的錯誤,以及可怕的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之父的馬克思到底如何評價資本主義之父的亞當斯密和他的著作《國富論》】
TAG: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