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水清蝦正肥,一個和火山島的約會
若不想擠在國慶長假在人潮人海中漂浮如一尾魚一樣去游潿洲島,最好在九月的尾巴去。
SOLO或結伴,跟團或自由行,都是適宜的。
九月,秋高氣爽,錯過颱風頻發的夏季,和著秋意去北海,去拜訪潿洲島。
同這座中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來個約會。
自北海出發,於茫茫大海上航行。若不care RMB 240元的船票則推薦VIP包間(特等艙),類似一個KTV小包廂的陳設,帶獨立衛生間。或坐或卧,如履平地,毫無暈船感,20餘海里只在一個小時間走完,即刻站在甲板上,能看到長長的碼頭和碧海銀沙。
黑海岸,長橋碼頭。山口山眾一個會心的微笑。
徒步於碼頭的長廊間,大海近在咫尺。這個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島嶼孤懸海外,卻不令人感到疏離。若開車或乘車於島上的柏油路,會有依然身處大陸的錯覺,偶爾一轉彎,從林梢之上看到海天一線的海平面,才拉回到現實。
你即將在這座島上度過幾日,或散心或遊玩,或饕餮或獵奇。
你若問我,我完成了一次心靈的修行,在島上的酒店讀完了一本《島上的書店》。
左右會遇到吃喝玩樂,不妨一一道來。
住
若以火山口地質公園為一個地理標記,那麼往下即是靠海的一條路。
路的外側是大海,內側是一條商業街,有旅店、酒吧、餐飲及海鮮市場,甚至還有一家KTV。
選擇住在這裡除了有一種煙火人間接地氣的現實質感,也有咫尺之間面朝大海(早上漲潮,海浪會扑打上路面,颱風天氣海浪掀起會比酒店還高)的浪漫,其實一切都是吃貨圖方便的借口,這裡離吃的真是太近了。
(在酒店門口拍攝了人生第一張全景照片,拍攝機型 iphone6 ,sunset,18:48左右)
若往上面的道路走,正好是下面商業街背後的山上,是部隊駐軍營地,有較為高檔的酒店住宿區,還處於開發狀態。繼續潛行可以環島看看風光,也有居民開的餐館和提供的住宿,比較便宜和原生態。
島上電力由中石油採油的廢氣發電,並不能保證不間斷供電,所以想要保證WiFi空調的文明世界的感覺,選擇一家略上檔次的酒店更為靠譜。
食
曾經在麗江的一條街上看到過一塊招牌,上書:吃 喝 睡,儼然人生三大目標,而把吃放到了第一位。若是久居內陸,對於海鮮有偏好者,算是來對地方了。
新鮮食材的來源:
若要新鮮、價格實惠,最佳來源是直接向漁民購買。最佳時間是下午3、4點以後漁船歸航,由於不交攤位費,漁民的價格更為實惠。皮皮蝦20一斤即可拿下,扇貝、花甲、墨魚、魷魚、生蚝蟶子、藍花蟹、黃花魚、比目魚等價格也很親民,至於沙蟲,有勇氣的可以試試。
烹飪加工:
海釣的人都知道,海鮮的處理要及時,處理和烹飪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把,安心做個老饕就好。
好在附近的餐館和大排檔都提供加工服務,根據食材分量和做法收費,一份5-15不等。不得不說選擇一家對的餐館一位對的廚師是講究一定運氣的。雖然不知道皮皮蝦我們走的梗從何而來,幾餐皮皮蝦吃下來,已經練就一手剝出完整皮皮蝦的技能。
如果比較想嘗嘗大眾口味,島上也有川渝一帶的小面,粵系口味的菜,甜品店也多。
玩
出門三件事:防晒霜、沙灘鞋、充電寶。
時間建議:早起吃過酒店自助早餐,看看海便回去睡吧,看看書發發獃。午飯後再出去,退潮的時候大海不那麼狂暴,可看到的景緻也多一些。
這條街的一個酒吧門口木板上寫著:謀生,亦謀愛。
我們行走此間,為風景,為過客,為萬物萬象之明媚。
門票中的景點,或許值得一看,每個人對於旅行的定義和價值並不等同。
若喜歡潛水,在滴水丹屏提供深潛;
若只是看島和海,火山地質公園可以花半天走遍,大小景點十餘處,可圈可點者二三。
西部石螺口到滴水丹屏的幾公裏海灘可以慢慢走過去,看看sunset落日熔金景象,看看退潮後的海天一色。也可以去五彩海灘、貝殼海灘看看不一樣的大海和沙灘。
若喜歡自由,租一輛電動車,環島看過去,從南端走到北段,西邊走到東邊,看看當地人的生活,看看和你一樣的旅客,看看風景也成為風景。
若喜歡人文,可以到天主教堂坐坐,教堂不大,卻真實地忠誠地以時光沉澱了寧靜與包容。
若喜歡熱鬧,晚上去酒吧狂歡,在這遠離陸地的地方看看能不能來一場艷遇也不錯。
你問我?
我的精力都花在了路上。
看漫天飛舞飛不過滄海的蜻蜓,
看各種認識不認識的植物,
看路邊隨處可見掛著一串串青綠香蕉的香蕉樹,
看銀合歡樹下刻著詩句的銘牌,
看道兩旁的樹伸出臂膊來相握,不知是表示親密,抑或悼念因這路而倒下的他們的同伴?
看路旁小屋木製招牌的字,
看人家院落中茁壯生長的木瓜,
看教堂牆壁一塊斑駁火山岩是否刻著「命運」的字跡,
看海浪如何一次又一次沖刷岩壁,
看空中白雲蒼狗,
看落日在如蚌殼的雲中做一顆照亮天與海的金珍珠,
看海浪蝕刻的峭壁上一棵努力生長的樹。
(為了抓拍這瞬間的海浪,一直靜靜等了很久)
為了看而看,為了記住而記住,從來不是我的風格。
火山的熔岩,在海里形成一個年輕的火山島,繼而有了植被,有了生命,有了定居者。
於是有了風景,有了過客。
過客所到之處,也就有了風景。
如同那本《島上的書店》,每一個章節是一本書,有些少年時讀過,有些未聞其名,剛好補上。
我看過,我路過,我修行。不刻意,不強求。
我們的靈性其實不曾遠離,這自然的律動中有大歡喜和愉悅。
你所放下的過往,是未來的奠基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