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魯迅稱她以母愛之名,描繪出了如惡疾般的苦痛

每一個想讓生活更有質量的人都關注了書畫藝貳叄

有聲當徹天,

有淚當徹泉。

凱綏·珂勒惠支

在中國,

當我們提到與父親相關的藝術作品,

一定會想到羅中立的《父親》。

羅中立《父親》,1980年

而來自德國的

凱綏·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

算是當之無愧的「全球母親代言人」

珂勒惠支自畫像

作為一名版畫家、雕塑家,

以及德國20世紀

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風格,

結合了質樸的現實主義,

與奔放的表現主義風格,

充分展現了她對人與社會、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深刻關切,

同時滲透著濃濃的人文情懷。

羅曼·羅蘭曾評價她說:「凱綏·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現代德國的最偉大的詩歌,它照出窮人與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珂勒惠支的作品主題,

有生死悲喜,

有戰爭與社會現狀,

而最令人難忘的是,

作品中透露的深深的母愛,

以及生命中那些閃爍著,

愛與智慧的光芒的瞬間。

而說到珂勒惠支,

就不得不提魯迅先生,

因為把珂勒惠支版畫,

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個人,

就是魯迅。

1930年7月15日,魯迅收到了友人寄來的五種珂勒惠支的畫集。

珂勒惠支高度的思想力量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引起了魯迅的重視,遂產生了搜集珂勒惠支原拓版畫的念頭。

後來,魯迅就友人寫信去求購珂勒惠支的畫作,並將這些畫陸續發表在刊物上。

1931年9月20日出版的《北斗》創刊號上,有一幅珂勒惠支木刻組畫《戰爭》中的第一幅《犧牲》。

作為珂勒惠支第一幅介紹到中國來的版畫,有著深刻的含義。這是魯迅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柔石等特意選刊的。

凱綏·珂勒惠支《犧牲》,1923年

魯迅自1931年收到珂勒惠支的版畫後,在與木刻青年會晤或通信時,經常談起珂勒惠支先進的藝術思想、嚴格的創作態度和精湛的版畫技法。

他一再地要求木刻青年學習珂勒惠支,後來還自費出版印刷了《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

《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內頁

為了編選《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魯迅自病前病後,耗費了一年多的光景。

原定1936年5月出版,中途因魯迅病勢轉劇,一度工作停頓。

《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內頁

直到7月,健康轉佳,在酷暑中,魯迅和許廣平(許廣平,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一起在地席上,一頁頁地將印刷好的宣紙,排正次序,襯添夾層,然後送到印刷所,以中國民族傳統的線裝裝訂成冊,才有了中國出版的第一本《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

魯迅在他用筆杆子進行韌性的文學戰鬥的同時,豎起了又一面大旗:版畫。

這場由魯迅倡導發起的、志在重振中國版畫藝術的運動,叫「新興版畫運動」。

而珂勒惠支的作品,表達的正是受難的、悲劇的那個集體,以及保護被壓迫者深切熱情的意識。

「在女性的藝術家之中,震動了藝術界的,現代幾乎無出於凱綏·珂勒惠支之上。」這是魯迅先生對珂勒惠支的評價。

1867年7月8日,

珂勒惠支生於德國哥尼斯堡

(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

父親是一位建築師,

也是社會民主黨的黨員。

外祖父是一位激進的牧師,

曾被普魯士官方教會驅逐。

在家庭的影響下,

珂勒惠支以自己的藝術,

投身於工人運動。

她14歲時就開始學習繪畫,

1889年,珂勒惠支

到慕尼黑深造繪畫藝術,

這奠定了她成為版畫家的基礎。

1891年,珂勒惠支和在貧民區服務的醫生卡爾·珂勒惠支結婚。婚後,他們一個為工人、貧民治病,一個作畫,還養育著兩個兒子。

所以我們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能看到大量表現貧病交迫的工人生活版畫,和賑濟病人、扶救婦孺的宣傳畫,就是畫家生活的寫照和感受。

「他們渴望生活的態度和不屈奮鬥的精神打動了我。我要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用自己藝術的力量幫助他們改變悲慘的命運。」

1904年至1908年,

珂勒惠支完成了7幅,

銅版組畫《農民戰爭》,

這套組畫以其深刻的內容,

和無與倫比的精湛的

銅版畫藝術技法,

轟動了整個德國繪畫界。

藝術界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柏林國立美術館也收藏了她的版畫。

1914年7月,一戰爆發,

隨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

珂勒惠支年輕的大兒子彼得,

在未經任何正式訓練的情況下,

無謂地犧牲前線。

而1942年她的大孫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

珂勒惠支忍受了

兩次世界大戰加給她的痛苦。

就這樣,珂勒惠支的精神受到莫大的震動。她的創作主題也從早年的「反抗」,漸漸變成了「母愛、母性的保障、救濟,以及死亡」。

她們絕望、瘦弱甚至枯槁,

力圖用身體保護,

還沒有被彈片傷害到的孩子。

觀之無不感慨作品中感人至深的母愛: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珂勒惠支的痛苦,似乎無人能與分擔,她將它們從一件作品,延續到另一件作品。

她作品中透露出的母愛,

如同巨大的火焰,經久不息。

似乎是含著淚疊出,

母親枯骨又似山般沉重。

1933年,希特勒對進步主義文化界實行法西斯鎮壓。

在首批受迫害的人中,就有珂勒惠支。她被解除一切職務,作品禁止展覽和出版。自此,她以沉默為抗議,度過餘生。

但是全世界的進步人士都尊敬這位傑出的版畫家。

1945年4月22日,珂勒惠支逝世於德累斯頓附近的摩里茨堡。

即便過了半個多世紀,當她的作品來到中國展出時,白髮蒼蒼的畫界老前輩、剛踏入美術界的青年,以及美術愛好者……

他們都在珂勒惠支展品前流連忘返,細細地品味珂勒惠支與中國的千絲萬縷的緣分和其作品的本身。

這位有著男子氣概的婦人,

用陰鬱和纖濃的同情,

把這些皆收在她的畫中,

用慈母溫柔有力的手腕,

表達了犧牲的人民沉默的聲音。

END-


推薦閱讀:

朱迅有哪些作品?
實驗動畫怎麼看之《平衡》
關於昨晚「盜版觀影」文章致歉聲明。
Cremart: Unbelievable Art on Coffee by Kangbin Le
不可思議,雕刻在葉子上的藝術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