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中國經濟面臨的十大尖銳問題
作者:厲以寧
來源:坪山觀察(ID:psgc_everyday)
第一個問題:新常態和適應新常態
究竟什麼叫新常態?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概括就是按經濟規律辦事,不做違背經濟規律的事情。前幾年我們熱衷的高速增長,實際上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因為實踐已經證明,高速增長會帶來五個重要的弊端:
第一個弊端,資源過渡消耗。
第二個弊端,生態破壞。第三個弊端,產能過剩。
第四個弊端,低效率。第五個弊端,錯過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科技創新的大好時機。
2008年國際上發生了金融危機,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發達的西方國家,比如說美國、德國、日本都在抓緊技術創新,而我們錯過了這個機會,我們這個時候仍然要大力追求GDP的增長,這樣我們在結構調整、經濟方式、發展方式的轉變和技術創新方面感到錯過了時機。我們再進一步考察,適應新常態是怎麼適應呢?首先要適應中高速增長,而不要再走過去的追求GDP的增長、超高速。因為「超高速」不符合經濟規律,經濟越發展、基數越大,每增長1%他所代表的內涵、內容遠遠超過了過去GDP低的時候。我們應該認識到,適應新常態就是要適應結構的不斷調整,經濟方式的逐步轉變,這裡一定要由市場規律來決定。
第二個問題: 第三產業產值突破的GDP51%的意義
今年第三季度結束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的經濟現狀,第三產業的產值達到了51%。今天,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一般要佔到60%到70%,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的第三產業產值到了51%,這是中國轉向後工業化時期的開始。
轉向後工業化時期實際上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更應該注意到經濟的變化,第二產業為主的時代,經濟增長是可以上去的,不一定上到那麼高,但各種情況不一樣。到了第三產業佔優勢的時代,西方發達國家能維持3%,頂多4%,他們認為已經是很了不起了。很多國家還停留在3%以下,所以中國在這個階段應該注意到,關鍵還是在結構調整,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不再我們剛才所說的,要追求數量性的擴張,結構調整在這裡應該講一個情況,它比總量要重要。1840年,中國和英國發生了鴉片戰爭,當時中國的GDP是全世界第一,比英國多多了,可是結構不一樣,英國1770年就已經開始了工業化,到鴉片戰爭的時候工業化進行了70年。英國的GDP首先是鋼鐵、機械製造、蒸汽機、鐵路建設,英國棉紡織品是用機器紡織,打到世界。而中國的GDP雖然大,但以農業為主,農產品為主,還加上少數的手工藝品,中國的棉布生產是手工製造的。
中國向英國出口茶葉、絲綢、瓷器、桐油、豬鬃,而英國向外出口的主要是西歐大陸,出口的產品是蒸汽機、鋼鐵,結構方面表明了比總量更說明問題,因為英國的產品結構,重新組合以後,他是站在技術進步的前列。另一個重要的結構,大家容易忘記的是人類資本的結構。中國那個時候號稱4千萬人,英國那個時候才一兩千萬人左右,論人力資源的數量遠遠超過他。英國小學已經普及了,英國當時還創辦了很多中學,也新建了一些大學,每年培養出大量的科學研究人員、工程師,經濟管理人員,金融方面的專業人員,而中國鴉片戰爭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大多數是文盲,少數讀書人讀的是四書五經為了考科舉,中國有幾個人懂近代的科學技術,有幾個人懂現代的金融?所以結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不調整結構實際上我們是跟不上的。
第三個問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繼續推進工業化並重,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
為什麼並重?因為中國並沒有實現工業化,一個國家實現工業化主要看什麼?主要是看高端的、成套裝備的製造能力,高端的成套裝備生產在經濟中應該佔據突出地位,中國離這個距離還遠。我們強調繼續實現工業化,正是要把中國經濟推上新台階,因為高端成套設備製造在中國還不如西方的發達國家。
在這個過程中,第三產業也要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主要是靠什麼呢?第三產業的發展主要靠消費者,消費者有兩條,第一條是消費者有足夠的收入,這樣才能擴大消費,這就叫做消費能力,我們現在人均的收入還在世界上至少是中後,但是要發展的話,消費能力是最重要的。二是要有消費意願,這就要靠怎麼讓消費者願意購買。而願意購買非常重要的是願意在國內購買,跑到國外買對中國的經濟影響沒有太大。
我講講最近我在河北進行調研的時候,被一批企業家圍住了,讓我講幾句話,很簡單我講了四句話:
1,讓產品更個性化。就是要根據消費者的習慣、愛好,要個性化,他喜歡買的、願意買的。
2,讓服務業更加人性化。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是占重要地位的,但服務一定要人性化,擺個面孔在那兒,愛買不買,這樣的情況下人家就不來了。所以讓產品更個性化,讓服務業更人性化,這是我們創造市場、創造新產品銷路的重要方面。
3,把品牌打到國外。中國的製造業很多是國內有名的,在國際上沒有名,所以一定要把品牌打到國際市場,將來的競爭實際上是品牌的競爭,品牌是靠技術創新,不斷創新而維持住的。4,把顧客留在國內。這不僅是企業本身的問題,而且和國家外國產品進口的關稅有關係。
和他們講四句話是:讓產品更個性化、讓服務業更人性化、把品牌打到國外、把顧客留在國內,這可能對深圳的企業家也有所啟發。我們一定要背水一戰把中國的製造業搞上去,這是對的。但是光有決心不行,一定要有行動。該關的關,該停的停,該重組的重組,要下這樣的決心。這裡面既包括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希望,也有對民營企業轉型的希望。
第四個問題:中國應該注意到,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需要改革和轉型
國有企業轉型、改革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國有資本的管理,國有資本的管理專門成立國有資本、基金公司也好、投資公司也好、運行公司也好。高層只管資本,資本怎麼運行他管,這樣的目的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國有企業第二個層次的改革是在企業。怎麼改?讓國有企業獨立經營,你是我的投資者,你派董事組成董事會以後服從董事會的決議,所以行業不同,股權的比例不可能一樣,在中國來說,今天國家管資本,讓資本變活,產生資源配置效率,這是上層的改革。下層的改革是國有企業股份制,根據投資情況組成了董事會,因為行業不同,國家控股的大小是不一樣的,這是根據情況來定的。主要的獨立經營,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股東會要起作用,董事會要起作用,還要有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在全世界企業發展過程中都是一個必經的階段。因為原來都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最後到了第二代,能不能維持?還可以。到了第三代,企業能不能再這樣下去?一定要看職業經理人制度是否產生,職業經理人有一個供給方和需求方,雙方才能取得協調,這樣的話管理效率就提高了。
現在中國還沒有職業經理人市場,職業經理人不可能像一般的工作者拿一個自己的簡歷到處上門走。所以這需要有職業經理人的建設或是獵頭公司。跟他去登記,他幫你去找、他幫你去談。
職業經理人制度是慢慢在德國推廣開來的,這個對我們今天民營企業來說是有借鑒,今後的民營企業走職業經理人是因為他有潛力,潛力在哪裡?他有過去國資委主管企業,他退休、辭職以後可以加入職業經理人隊伍,一定要有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是責任制、任期制。所以我們說,轉型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個問題,民營企業同樣需要轉型,我在廣東調查民營企業,有的企業感到產權是不清,產權不清問題三個兒子都在父親經營的時候出過力,父親死了產權怎麼分?分的話誰出力多少沒記錄,所以爭得不可開交。民營企業的轉型必須產權清楚,過去對家庭成員是含糊的,矛盾就出在家屬、成員爭奪產權,這樣的企業還能搞好嗎?每天處於內亂中,所以民營企業第一條先得根據家族成員的情況,誰出過多少力氣,在這個上面要清清楚楚。第二是早日選定接班人,中國無非兩個辦法選接班人,一個辦法就是從賢,誰最賢我挑誰;二是親,誰跟我最親,三個兒子中我最喜歡哪個兒子我就選誰。這都是有毛病的。
正確的做法是親中選賢,親中選最賢的,如果要選親,賢中選親,賢當中誰和我最親,這都不行問題,維持一段還要出問題。最後也是職業經理人制度。職業經理人可以經過考察、推薦、試用,最後職業經理人轉化為合股人,企業就延續下去了,這都是國外的一些經驗,對我們來說很多地方可以做參考。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究竟在什麼樣的程度上做?先別著急,先把職業經理人的市場形成,這樣就能適應第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適應製造業的進一步發展。
第五個問題:在中國看到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重大意義
中國的經濟如何保持中高速的增長,一二三產業一定要協調發展。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不發展,全世界誰供應得起這麼多人消耗這麼多糧食?
二是工業,工業剛才已經講過了,工業中是什麼問題?工業中主要是製造業,特別是高端的製造業,高端成套設備的製造業應該加以快速發展,不然我們始終是世界的製造中心,但不是高端的。而且創造是西方的。製造業要認識到自己的壓力,壓力在哪兒?中低端的產品成本不如東南亞,高端的產品技術不如西方發達國家,這就是壓力,所以說第二產業也一定要搞好,要協調發展。
三是第三產業要繼續發展,剛才講過商業、零售、消費、服務業都需要進一步發展。
第六個問題: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只有進行時,沒有終點
我們一定要設法讓更多的人能夠參加到創業、創新的潮流。比如說現在已經出現一些新的創業者根本就不用上班,也沒有企業,就在自己家裡定合同,按合同完成任務,收入也增加了,而且可以選擇留下知識將來創業用,這是一種新的情況。鼓勵一般的回鄉農民推行三個清單,三個清單就是簡政放權,這個非常重要:第一個清單是負面清單,規定了什麼行業不能進去,什麼行業限制進入,這是負面清單。第二個清單叫做權利清單,權利清單就是法律沒有授給你的不能做,法律授給你才能做,不然政府就違法的。第三個清單叫做責任清單,責任清單就包括政府、政府下屬的部門,在執法、執政的時候必須按程序辦,必須按規定的日期批,這就可以制止亂作為和不作為。
這三個清單對我們下一步創業是重要的,結構調整通過新企業的不斷出現,第三產業有沒有大量的個人從事服務工作,服務性的企業?這就便於開展了。
第七個問題:新常態下的宏觀調控
經濟要走市場化的道路,但是宏觀經濟調控又是必須存在的,這兩個不矛盾,主要是方式要轉變。除非在緊急情況下,宏觀調控今後是注重在微調、預調、定向調。什麼叫做微調?就是做輕度的調整。預調是發現問題即將來臨,預先採取一些防止措施。定向調就是結構性調整,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採取有的放矢,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所以在調控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做,非到緊急狀態,一般不要採取過大的措施。今後宏觀調控的方式要把政府的作用結合起來,政府的第一個作用是執法,法授權依法治國。二是政府的任務是經濟保持基本穩定,宏觀調控在這個地方。另外政府的宏觀調控在某種程度上起到集中引領的作用,規劃的作用,為了使將來怎麼樣走,方向在哪裡都定得清楚,這樣的話,我們對宏觀調控的學習應該是經常性的。
第八個問題:新人口紅利
現在一般都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用完了,這話不準確。舊的人口紅利的確是在消耗的過程中。現在勞動力不好找,甚至有經濟學家預言,十年之後找不到保姆了。舊的人口紅利的確是在消失,工資的上升這是必然,因為物價在上升。
要創造新人口紅利,新人口紅利是三個來源:一是看清楚今天大量的創業、創新者將來成為中國的新人口紅利,上千萬人在創新創業,有10%的人多少能成就點事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能成為大的企業家,這就能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是新人口紅利的第一個方面。二是大量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們找工作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將來也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為熟練工人。三是農民,現在在很多地方的農民開始學家庭農場的思想,農民要學技術,農民要懂得管理,這是西方農業發展的結果。這也是將來中國要走的路。這樣就可以說中國不僅將會有新的紅利,而且中國的人口多,新人口紅利數量也是驚人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到,藍領、白領工人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北京青年報》頭版登過一篇報道,北京的環衛工人坐在計算邊上操作,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些技工過去憑體力去掃馬路、清垃圾的,現在計算機指揮,正在運用機械設備在做。危險的工作由機器人去做,所以藍領和白領的界限將來會逐步消失。
第九個問題:當前農村的兩個突出問題
(Beta理財師,國內最強的權益類資產配置平台,更多理財師財經資訊請關注公眾號:Beta財富管理,ID:betawm)
我這次帶了政協的調研組到陝西調研,發現漢中市遇到一個新情況:漢中市是漢江流入丹江口的水庫,所以上面下了死命令,原有的工廠污染的全遷走,保證漢江水的清潔。漢江兩岸的農田不準打農藥、不準使化肥,漢中又是一個貧困縣。怎麼扶貧?就要因地制宜了。
漢中市的西鄉縣我們去看了,西鄉縣把沿江、沿河兩邊的山林、丘陵和農田改成種茶樹,因為有很好的茶葉,把茶樹作為他的主要的產品就變了,打工的人就回到老家,要麼種茶樹,要麼做茶工,而且茶樹是不用使化肥也不打農藥的。這完全是可以因地制宜脫貧的。
二是現在農村現在一個陋習影響越來越大,什麼陋習呢?送份子錢、送紅包,同村的人婚喪嫁娶都得送,所以負擔不了,外出深圳打工的陝西漢中的民工春節不回家,春節過了悄悄回家,為什麼?怕送紅包。
第十個問題:發揮第三種調節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市場調節是第一種調節,政府調節是第二種調節,那就要問了,有沒有第三種調節?肯定有,怎麼說有呢?因為市場的出現不過是幾千年的事情,幾千年前就有商品交換,所以市場不過幾千年前的事情。政府調節,那就更晚了。那在漫長的歲月中什麼力量在調節?人類社會在調節,是道德力量的調節。
我們可以這麼說,有市場、有政府以後,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下,道德力量調節是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把這點要認識得很清楚,道德調節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調節,沒有文化調節那是不行的。道德調節首先是自律,自律是自己對自己文化、道德的約束,互相幫助也是一種民間的傳統,也體現著道德力量的調節。
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到,我們都在談效率,效率有兩個基礎,效率的一個基礎是物質技術基礎,物質技術基礎就是這樣的意思,要有一定的物質技術,沒有物質技術是不可能有效率的,這是對的,但是效率有另一個基礎是什麼呢?那就是效率的道德基礎,重要的問題在,如果僅僅有效率的物質技術基礎,只能產生常規效率,超常規效率從哪裡來,超常規效率是道德基礎產生的。
國內最大、粘性最強的理財師服務平台
Beta理財師致力創新研發國內領先的資產配置軟體「Beta理財師資產配置平台」,
幫助理財師快速解讀市場和金融產品,做好資產配置和售後服務,不斷經營高凈值客戶金融資產,為客戶財富保值增值保駕護航的同時,實現自身成長和職業價值。
Beta理財師資產配置平台能夠協助理財師可視化展示各類金融產品(基金、私募、集合計劃、保險、理財、投資人物等)、科學分析客戶持倉資產和配置,並自動生成客戶投資報告。推薦閱讀:
※銀行女去相親| 初次見面:請問您要辦什麼業務...
※銀行理財經理如何開拓新客群
※我在招行如何做理財經理
TAG:理財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