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高達系列扔殖民衛星會滅絕人類

0079時候,殖民衛星給扔下來一個,前半段擊中澳大利亞悉尼市,居然造成了1個直徑1000千米的撞擊坑,後半段掉進太平洋引發巨大海嘯。後來0083和zz時期各扔一個,分別擊中北美中央平原和都柏林,但是威力不知為何越來越小

先看看扔悉尼這個

這裡首先要說一下孟買以西的濕婆隕石坑還有南極大陸的威爾克斯地隕石坑

南極大陸上的威爾克斯地隕石坑,直徑480千米,足足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2.5倍多,撞擊物的直徑可能達到48千米。此外要注意的是小行星的直徑增大和撞擊坑的直徑增大不成比例,因為大到一定程度就會擊穿地殼。比如希克蘇魯伯撞擊坑直徑180公里多,是那個小行星的18倍,但是一個後期重轟炸期的直徑480公里的天體造成的撞擊坑(那應該稱為撞擊口,因為地幔都露出來了)只有4000公里,也就8倍多點

bbs.ybxww.com/thread-12

孟買以西的濕婆隕石坑,平均直徑大約500千米,長軸600千米短軸,400千米。造成這個隕石坑的天體直徑至少40公里

en.wikipedia.org/wiki/S

其實這兩個隕石撞擊事件都發生在很接近大滅絕的時候,比如威爾克斯地隕石坑大約形成於2.5億年前,剛好是二疊紀到了盡頭的時候,但是人們一般認為二疊紀大滅絕極有可能禍起西伯利亞。濕婆隕石坑,6500萬年前,跟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也就相差了10萬年左右(或者同一數量級),所以有新理論認為完成恐龍滅絕大業的是濕婆隕石坑,希克蘇魯伯只不過是個補刀的

一般大部分理論認為二疊紀末期大滅絕禍起西伯利亞,原因是西伯利亞地盾。

這東東原始面積可能高達700萬平方千米,由火成岩構成,所以熔岩體積大約有400萬立方千米

但不要認為噴發場面過於激烈,實際上這個東西噴發了50萬年到100萬年,斷斷續續地噴,一噴幾千年,隔幾千年再噴一次。噴出來的熔岩通道被冷卻的火成岩堵塞,那麼熔岩就會尋找新的裂隙噴發出地表

而這種被稱為泛流玄武岩的噴發形成於大型地幔柱,地幔柱上升並觸及固態岩石圈的時候會導致地殼受到破壞並且脫落,可以參考日本沉沒裡面的板塊脫層。最後地殼破壞到一定程度會更方便地幔物質衝出地表

上地幔物質溫度相對低,下地幔物質受到地核加熱,溫度相對較高,密度又相對較低。這種體系顯然是不穩定的,於是只要出現足夠的擾動,就會把一部分下地幔物質給翻起來,它們會因為自身密度和溫度開始上升。但是時間可能會不短,單比想像中快得多。之後到了岩石圈底部會把地表頂起,幾百千米內會上升大概1公里左右。之後地表會突然塌陷,基性玄武岩開始大量噴發。只要想像一下某一天熱空氣被封鎖在冷空氣下面,這天氣系統必然不穩定

然後1962年「南極下面有一個大撞擊坑」被提出,2006年在南極發現質量瘤。據研究,撞擊使得這一帶的地殼變薄,加速了南極大陸與澳大利亞大陸的分裂。

然而事情還沒完。後來有人閑的沒事,猜想西伯利亞地盾可能與這個撞擊事件有聯繫。結果這一想不要緊。根據地質推測,當時的西伯利亞的位置恰好位於南極大陸對跖點。根據大量物理學研究,球形物體受到碰撞時,往往在碰撞點經過球心對面的一點也受損嚴重。於是就有人猜想會不會是撞擊導致泛流玄武岩

結果超算算出來的結果非常支持這個理論……小天體造成的衝擊波會在地球內部傳播,大約1個多小時後會匯聚在地球另一面

實際上除了大天體撞擊,地球自身也會有一種行為把下地幔物質翻起來,那就是大洋板塊俯衝的時候,經過可能是千萬年會在地幔里生成一塊碩大的低流性低溫度岩石,然後岩石會脫離大洋板塊在重力作用下掉進下地幔並翻起下地幔物質,然後地表生命就有麻煩了。

要重現這一場景就要知道三次撞擊的對跖點在哪裡。悉尼那一次位於美國紐約市以東大約4000公里的大西洋底,中央平原那一次位於印度洋南部,距離珀斯大約3000公里。都柏林那一次在紐西蘭南島以南1000公里

下面都是果殼給屏蔽了的內容,當時做成圖片了

後來拍成動畫,設定有了一點變動,但破壞力這一點根本沒小

那麼裡面說的什麼意思呢?

殖民衛星在半空中解體,前半部分擊中澳大利亞悉尼市,將地殼鑿穿了10千米,強烈的造山運動引發了矩震級9.5級的地震,撞擊威力相當於300萬個小男孩,悉尼撞擊坑直徑500千米。當然了殖民衛星前半部分是大頭,後半部分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後半部分的三分之一掉進太平洋,三分之二掉在北美大陸中央平原。整個事件前前後後遇難人數40億人

當然乍一看直徑500公里的撞擊坑很嚇人,但是很多數據顯然沒怎麼計算就寫出來了

首先一個,如果撞擊坑直徑500公里,那麼其質量不會差威爾克斯地那個太遠。但我們知道殖民衛星不能造成實心的,否則就不能住人。但是不是實心的,和悉尼市範圍一比,顯得體型離預想中小多了

那就把撞擊坑扔了吧。看看哪些數據太小

300萬個小男孩

大家猜猜什麼東西和這個威力類似?

大家猜到了嗎?

300萬個小男孩,按照每個2萬噸,一共就是600億噸,10.5級強震的能量等於它的140%

還有就是9.5級的地震估計是編劇受到智利地震影響不敢往上寫

所以如果威力真這麼小,被撞擊的一方就自認倒霉了,然後牟足力量把吉恩公國打爆

澳大利亞的悉尼市會夷為平地,但不會有這麼大的坑

當然澳大利亞東海岸存在著非常多的森林,一般人稱其為「灌木叢」,撞擊可能會導致灌木叢發生無法控制的火災,延燒範圍200公里以上。當然掉進太平洋那個部分也就算了,這種威力下你猜猜浪高到了太平洋岸邊還剩多少?才1米多。即使那個撞擊悉尼的主體部分掉進太平洋,浪高到了岸邊也就3米。那可想而知最後部分掉在中央平原,美國基本自認倒霉算了,也就是毀壞幾座城市。

所以至此之後撞擊威力越來越小。按照這個設定。當殖民衛星擊中都柏林後,270公里之外的英國曼城風速將會達到12到13級大風的水平,其實也不算太嚴重,絕大多數英國磚造房屋都可以挺過,但是窗戶玻璃可能會被衝擊波吹破。在470公里外的英國倫敦市,會出現7級大風。怪不得離撞擊點遠一些的地方房屋根本沒事

那如果設定按照撞擊坑500公里來會怎麼樣?

那可不得了。不過有二疊紀的悲劇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例子

當前半段殖民衛星墜毀悉尼市的時候,殖民衛星主體部分的尾部仍在幾十公里外的平流層中,但是其前半部分已經接觸到了悉尼市距離悉尼歌劇院幾公里外的地方。整個悉尼市瞬間被氣化,澳大利亞東南部出現了一個直徑數百千米的火球,火球穿過平流層一路往上直達高層大氣同時向外釋放出巨大的光熱。在附近3000多公里範圍內的暴露在外的物品受到強烈的光線照射,紛紛開始冒煙。幾秒之後整個澳大利亞大陸、附近的紐西蘭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島和太平洋數十個島國陷入烈火當中。如果在光熱出現時躲在遮蔽物後面是不錯的選擇。這場大火從太空中清晰可見,巨大的火災迅速耗盡了火災區域的氧氣,導致數千萬人死亡。緊接著衝擊波開始向外擴散,衝擊波將會夾雜著高溫的碎屑流擴散數千公里,同時在殖民衛星作用下,悉尼出現了巨大的撞擊坑,幾秒種後深度達到80多公里,露出了地幔物質。同時大量地殼物質和地幔物質被甩入高空中,幾十秒過後很多碎片甚至飛出了大氣層

與此同時碎片尾流散落在太平洋至北美大陸,其中最大的一些任然有幾公里長。墜入太平洋的一些特大號的碎片當即接觸到了太平洋底並隨之蒸發同時將海底岩石拋入太空,劇烈蒸發造成了威力巨大的蒸汽爆炸,太平洋內形成了一串巨大的空泡,海水向四周擴散形成第一波巨浪,但是第一波巨浪實際上因為一連串碎片,應該成為第一串巨浪。隨後個個空泡開始向大氣層中瞬間釋放出內部的高溫蒸汽,海水迴流撞在一起發生反彈從而生成第二波巨浪,如此往複生成了一連串巨浪撲向太平洋沿岸地區。而更多碎片散布在北美大陸長5000公里寬2000公里的範圍內,從籃球到最大有曼哈頓島一半大小的碎片都有。大大小小的碎片在北美大陸上空揚起塵埃,炸出最大100公里寬的撞擊坑,給北美板塊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塵土飛揚,天昏地暗,碎片如同大號鉛彈四處飛射。衝擊波不斷地在北美大陸上擴散開來,西至洛杉磯,東到哈利法克斯,所有在撞擊點附近的城市都被粉碎,建築在衝擊波和上萬攝氏度的熱浪中化為齏粉。同時整片大陸烈焰滾滾,所有沒被衝擊波摧毀的森林、農田、港口機場發電廠煉油廠和房屋統統被焚毀。整片大陸的地面如同爐子一樣熱,溫度高達數百攝氏度,河水沸騰,火星四濺,甚至拿著北美大陸上的河流去撲滅這裡的火都不夠。各種石造建築在大火中紛紛被燒得像糖漿一樣,而未被衝擊波摧毀的鋼結構大樓也開始軟化。

與此同時東南亞面臨著高溫衝擊波碎屑流的毀滅。碎屑流以音速2倍的速度掃過印尼的雨林,所過之處無不烈焰滾滾,人畜慘叫響徹不斷。漸漸地碎屑流與衝擊波開始脫節。但是中南半島仍然慘遭高溫碎屑流橫掃。最終衝擊波衝進印度、中國和日本境內,此時風速仍然高達280米每秒,所經之處摧枯拉朽,對於建築的毀壞率達到了60%,超高層摩天樓如同餅乾一樣破碎,即使是桁架橋也未能倖免。最終衝擊波直到北極圈境內才降至強颱風級別。在此期間密集的碎片雨開始落下——因為撞擊悉尼的殖民衛星激蕩起數十萬立方千米的物質,結果一部分化為粉末和火災產生的灰燼在大氣層中自由旅行,另一部分體積較大的直接從太空中落回地表

結果現在大半個地球開始落下漫天火雨。現在整個地球的含氧量開始急劇下降——因為火災已經蔓延到了大半個地球——全都是從太空中落回地面的岩石造成的。令人驚訝的是在地球另一端,落下的碎片絕大多數直徑還不到1毫米——但是這不妨礙亞洲、非洲和大半個南美洲又是一片火海的事實,這些碎片掉在哪裡哪裡就起火。在歐洲,情況好不少,但是也是火災廣布,人們掙扎在死亡線上。

然而另一個被人們忽視的威脅開始在軟流圈以下穿行——殖民衛星的撞擊產生的爆震波沿著液態岩石一路傳播,在開始的時候表現為空前強烈的地震——實際上世界上每一條斷層在橫掃全球的震波作用下都有活動跡象,比如說醞釀了幾百年的地震突然間爆發,將火災中僅有的建築化為廢墟。大的震波在全球掃過,震垮了數千公里內所有的建築,結果斷層穿過的地方山體分離,公路倒塌,水壩塌毀。同時很多火山也噴發了。不過無論如何人們都想不到震波會以另外的方式持續禍害世界幾十萬年。

一個多小時後震波匯聚於北美洲西部4000公里外大西洋底,幾個小時後這裡海底岩石突然開裂,之後來自地幔的熔岩開始緩緩流出,局部海面沸騰。同時太平洋的海嘯陸陸續續抵達太平洋沿岸地區,遭受海嘯直擊的地方浪高甚至超過了1英里高——當然絕大部分地區在450到1200米之間。強烈的海嘯甚至能翻越一些中尺度的山脈。海水在大陸內部四處溢流——當然這些地方的人們也見不到大海把大火撲滅的場面了——地上的焦炭就是鐵證。

主要災變過後,數十億人死亡。然而高達至少10萬立方公里的物質在大氣層內遊盪,而且當時殖民衛星甚至把地表下一些石膏給撞了出來——結果現在酸雨橫行,天昏地暗。二氧化硫形成的氣溶膠與本來被激蕩起的粉塵物質助紂為虐,遮天蔽日,地表光照降低,植物大量死亡,導致剩餘人類生活十分艱難

然而北大西洋海面下的火山開始持續噴出熔岩,在隨後幾萬年內這一帶海水中金屬元素富集,對海洋生物毒害深重。漸漸地洋流停滯,結果海洋缺氧,海水深處一些厭氧菌又開始大行其道,放出有毒氰化物導致海洋和大氣更毒。

你問最終人類會不會倖存?最終人類還是會倖存,不過當某一天重現繁榮時,他們一定在想:我們的祖先究竟做了什麼不理智的事?

突然感覺我寫一個劇本或者小說好累,遇到有些問題按我的風格要麼自己花大量時間翻資料計算出大致結果,要麼找懂的人去算結果,不會隨口胡謅。如果專業編劇或者輕小說作家按我這麼干非累死不行——因為這已經不是寫小說了而是在寫論文了——還是多學科論文


推薦閱讀:

TAG:ガンダムGundam高達 | 地球科學 | 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