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所有的「隔離霜」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

經常有人問我:

「能推薦一款隔離霜嗎?」

「我在電腦前工作是不是需要隔離霜?」

「我上彩妝之前是不是需要隔離霜?」

「隔離霜和防晒霜哪個先用啊?」

......我想說,我從來沒有買過一支隔離霜。

皮膚需不需要「隔離」和保護?嚴格來說的確是需要的。但「隔離霜」這個名字,卻僅僅是一個市場營銷辭彙而已,沒有例外。

隔離霜的本質是什麼?

現在在國內,無論什麼護膚產品好像只要加上一個「隔離」的名字就瞬間高大上了:防晒隔離霜,修顏隔離霜,隔離妝前乳……而實際上,大家看看這些所謂的隔離霜的英文名字又叫什麼呢?

像是蘭芝的三色隔離霜,名字叫做「Skin Veil Base」。本身,只是「打底」的意思,哪裡有寫隔離?......

其實在國際護膚品行業里,「隔離霜」這個產品的概念本身就很少見。不像是面霜叫Cream,精華叫Serum,爽膚水叫做Toner,防晒霜叫做Sunscreen,而隔離,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和叫法的。要非說有的話,可能Clinique的這款CityBlock還沾點邊,起碼從字面意思來講,Block這個詞和「隔離」還有點關係。

但現在國內護膚品市場中,無論是防晒霜也好,妝前乳也罷,在宣傳中幾乎都被加上了「隔離」二字,最後給人的感覺是:如果你家產品沒有「隔離」功效,那就不夠好,所以,自然哪個廠家在宣傳上都不想落後了。最終導致的就是:「隔離霜」的大泛濫......

「防晒隔離霜」?

其實就是防晒霜,僅此而已

現在市面上還有這麼一類產品,明明是防晒霜,卻不老老實實的叫防晒霜,而是叫什麼「防晒隔離」霜。但是,如果你仔細研究下配方就不難發現,和一般的防晒霜相比,這類具有防晒指數同時標榜有「隔離」功效的產品,卻沒有額外添加任何優於普通防晒的「高科技」成分,可以被證明能夠起到比普通防晒更好的「隔離」效果。

以上文提到的Clinique CityBlock隔離霜為例,給大家扒下成分:

Active Ingredients: Octinoxate7.50%, Octisalate 2.00%, Titanium Dioxide 5.20%, Zinc Oxide 6.00%. 有效成分:桂皮酸鹽7.5%,水楊酸辛酯2%,二氧化鈦5.2%,氧化鋅6%

桂皮酸鹽,水楊酸辛酯:全部為常見的化學防晒劑;二氧化鈦,氧化鋅:常見的物理防晒劑。

雖然產品本身叫Block(隔離),但是,產品中所有的「有效成分」里,有哪一種是普通防晒霜里找不到,而又具有特別的「隔離」效果的?--沒有!那麼,直接老老實實的叫Sunscreen(防晒霜)豈不更好?所以,那些有SPF指數的隔離霜,其實就是一支防晒霜,僅此而已。要說什麼防晒隔離霜,那市面上所有的防晒霜都可以叫做隔離霜了。

隔離霜能隔離「彩妝」?

這是最大的忽悠!

其實很多所謂的隔離霜,重點完全不在隔離上,而是修正膚色,柔和毛孔等修顏效果。英文叫作」premier」或者」makeup base」,也就是「妝前乳」。

妝前乳是什麼?

妝前乳其實屬於「化妝品」而非「護膚品」的範疇。主要功效是:提亮,修顏,遮瑕,和提升後續底妝產品的服帖度和持久度,其實屬於彩妝產品中的「底妝」產品。所以妝前乳的成分裡面其實很多就是彩妝成分,為了減少對肌膚的傷害,給肌膚更多營養,很多品牌都在妝前乳中加入其他多種護膚成分,意圖增加妝前乳的「護膚」屬性,但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妝前乳其實就是化妝品的本質。

很多人用隔離霜是因為害怕彩妝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對皮膚的傷害。但這些各種顏色的修顏產品中,難道就一定不含有跟彩妝類似的粉質和重金屬么?......

像碧歐泉的這款所謂的「CC隔離霜」,更有一種很可笑的感覺,CC霜就是底妝,如果要隔離「底妝」,那麼請問你自己又是如何隔離自己的呢?......

所以說,帶有修顏效果的所謂的隔離霜,是最大的忽悠,因為它們本身就屬於化妝品,而非護膚品。相較而言,要說隔離,不含任何修顏效果的防晒霜,反而靠譜的多。

隔離霜能隔離「電腦輻射」?

不要輕信那些網路上的「危言聳聽」,電腦輻射,的確存在,但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關於輻射有一個國際標準叫做「MPRⅡ防輻射安全規定」,這個規定是瑞典技術認可局對電腦顯示器的一個電磁輻射標準,要求在50cm距離必需<25V/m的輻射曝露量。這個數值是綜合了現有的各種關於電磁輻射與健康的研究,制定的一個嚴格的限制值,現在一般的台式電腦屏幕輻射量遠在標準以內,安全性是足以令人放心的。如果是筆記本電腦熒幕輻射就更小了,根據中國計量科學院進行的一次測量試驗,筆記本電腦屏幕在5cm的位置輻射量通常也只有6V/m左右,至於鍵盤,滑鼠等電腦部件,實際輻射值大多都小於1V/m,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退一步講,即便電腦的輻射真的對皮膚有害的話,隔離霜中的成分究竟能隔離多少?其實也是完全沒有相關科學數據可循的。

隔離霜能隔離「霧霾」?

有人說霧霾中的懸浮顆粒物容易在毛孔沉積,影響皮膚的正常代謝循環,使黑頭、毛孔粗大的問題更加明顯。

毛孔的直徑大概為0.02~0.05毫米,PM2.5顆粒是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就相當於0.0025毫米,按尺寸來說,霧霾顆粒的確有可能進入毛孔。但是,我們每天都會給皮膚做清潔,這些顆粒物並不會比一般的污垢更難清除掉。另外,無論你用不用所謂的隔離霜,只要用底妝產品,比如BB霜,粉底液,或者散粉,這些粉質產品中的礦物質粒子均勻覆蓋在皮膚表面,可能比隔離霜隔離PM2.5有效的多。

霧霾對皮膚更大的傷害,其實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產生的自由基,這些有可能引發皮膚的過敏乾燥和抵抗力的下降。而不管你用什麼護膚品來「隔離」,其實都是不太可能起到什麼實質性的效果的,因為只要我們的皮膚還能自由呼吸,就不可能完隔離掉這些化學污染物對皮膚的傷害。相較而言,戴口罩還要有效實在的多。所以,任何一款過分強調對抗霧霾效果的隔離霜,都是在誇大宣傳而已。

我們的皮膚需不需要「隔離」?

需要!

上面說了這麼多,但皮膚終究需要護膚品的保護。要說「隔離」我們需要還是不需要?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任何護膚品塗在臉上,都不可能變成塑料保鮮膜,要說能做到百分百的隔離,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護膚品的主要作用還是補水和保濕,為肌膚提供營養,以及輔助肌膚自身的保護屏障發揮最好的作用。過分強調「隔離」效果的產品,都只是營銷的把戲而已。

我們並不需要一支專門的「隔離霜」,

所有具有「封閉」效果的護膚產品,

都可以給皮膚隔離和保護。

那麼,都哪些產品具有這樣的「封閉效果」?

▼防晒霜

防晒產品會在皮膚表層留下一個「油膜」,這可能是防晒中的天然油脂,維他命E,蠟,或者是物理防晒當中的氧化鋅,二氧化鈦等反光粒子。而所有這些成分,都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薄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效果。那麼,如果你之後再用底妝彩妝產品的話,的確可能會減少一些有害化學成分直接被皮膚吸收的可能性。

▼面霜

所有的面霜都有「鎖水」效果,為什麼會鎖水?就是因為它的「封閉性」,沒有任何封閉效果的護膚品,是不具備任何鎖水功效的,就像你往臉上塗再多的爽膚水,如果不用面霜,幾分鐘之後就可能會從皮膚里完全蒸發掉的道理一樣。鎖水,就是把皮膚表面「封閉」起來,裡面的水分出不去的同時,外面的有害物也很難進來。

▼礦油

礦油這個成分的使用在護膚品界具有一定的爭議,但毫無疑問的是,礦油,的確是封閉性最好的護膚品之一。澳洲知名的Lucas Papaw木瓜膏的主要底料,就是醫用級別的礦油,而很多嬰兒護膚品中,也同樣會添加礦油,就是因為嬰兒的肌膚嬌嫩,需要額外的「保護」。所以,如果真要說「隔離霜」,恐怕沒有一支可以和礦油或者凡士林相比。對於隔離有真正需求,但是又不怕油的人來說,不如試試用一層薄薄的白凡士林或者木瓜膏來做隔離霜,封閉效果才是最好的。

做個總結

  • 所謂的隔離霜可以分為兩種:防晒霜,或者妝前乳,而它們最主要的功效,其實都不是隔離;
  • 所有具有封閉性效果的護膚品(例如面霜,防晒霜)其實都具有相同的「隔離」效果;
  • 帶有修顏效果的隔離霜不能隔離掉彩妝的傷害,因為它們本身的性質就是彩妝;
  • 沒有必要特別用隔離霜去隔離電腦輻射,是否真的可以隔離也缺乏科學依據;
  • 霧霾對皮膚最大的傷害不在於PM2.5,而是大氣中的有害化學物質,而護膚品的防護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所以,別問我隔離霜,我從來不用隔離霜,只用最專業的防晒霜;也從來不糾結所謂的隔離霜和防晒霜到底誰先誰後的問題。護膚的步驟其實很簡單:爽膚水,護膚油(或者精華),乳液,面霜,防晒,完畢。

(@大獅獅 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水光針打一次就會讓你變得年輕?
魔力線無針線雕的概念原理?為什麼這麼火?
八一八那些洗面奶
什麼是皮膚管理,皮膚管理當下的市場前景到底如何?
解讀幹細胞抗衰

TAG:皮膚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