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公共政務雲解決方案

1 公共政務雲是什麼?

政務雲基於雲計算技術,統一管理數據中心、網路、計算、存儲、安全、應用平台、開發測試平台、服務中間件等,構建高可用、高可靠性、高可擴展性、開放性綜合信息系統,保障民生應用快速開發、部署、上線運維,為政府提供信息化雲平台的整體解決方案。

政務雲的主要場景包括:對外支持政府門戶、網上市民服務、智慧城市等民生和企業服務;對內支持行政辦公、監管審批、輿情分析、大數據等服務。

公共政務雲是以公有雲模式構建新一代政府服務雲平台,節省了政府出資自建機房、採購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等環節,它具有明顯的成本低、構建快、平台規範性強等特點。

2010年,美國聯邦CIO就發布「雲計算優先」策略,並制定了「聯邦雲計算戰略」,並強制要求各聯邦機構遷移上雲,共有約200億美元的IT支出具備使用雲計算的潛力。2016年中國政務雲市場空間約為100億人民幣,且過去兩年的市場空間增長率都超過50%。

目前雲計算服務商AWS為全球超過 2300 個政府部門、7000 個教育機構和 22000 個非營利組織提供政務雲服務。

2 傳統政務雲的問題

1. 政務雲數據中心建設和硬體採購成本以及後續維護成本很高。政府缺乏政務雲開發和維護能力,通常以企業外包方式委託管理,流程和質量難以控制,容易在行政和系統安全上違規。

2. 資源和應用管理不統一,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以往的政務雲構建通常以數據中心建設,資源虛擬化後即稱之為雲,事實在政府場景,部門和各級各地區組織複雜,在資源申請和管理上仍然較為混亂,很多資源在人為申請後不能監管且空閑回收,無法達成雲化節省資源的目的。

3. 缺少應用層信息系統構架規範約束。由於政府部門缺乏研發能力,需要外部合作企業進入解決問題應用開發問題,但是不同企業開發規範和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應用開發實行單體架構,沒有考慮擴展性,系統很不穩定,無法新增功能和迭代,維護成本很高。不能實現應用軟體層面的分式式、雲化能力。

4. 缺少開發、測試、部署流程和應用監管。在開發層面沒有指導性框架,沒有統一的代碼和版本管理,合作企業或人員變動開發任務難以移交;在測試層沒有統一任務分解,測試工具和流程缺失,應用質量無法把控,安全問題易出現;部署發布流程審批無法審視開發測試過程,業務上線依靠手工,規模化操作易出故障,無法形成完整的全自動運維平台。

5. 服務共享和開放平台運營困難。政務平台掌握大量民生數據,需要針對不同單位開放數據和服務,同時也要接入其它平台,需要統一的服務接入審核和服務使用訂購等能力。

3 新型公共政務雲倡導重點在軟體平台層面構建方案

新型政務雲承載著信息、數據和服務,標準化的,構建跨部門、跨地區、跨合作夥伴的開放平台,它更偏向軟體平台,而傳統政務雲概念里的伺服器、網路、存儲設備只是公有雲底層:

以上方案主要從幾個方面解讀:

一、DevOps流水線,實現應用從開發、測試、部署、運維的全程自動化管理能力和工具輔助,實現政務內外應用服務快速上線。以華為公司為例子,華為在全球有16個研發中心、近8萬研發人員,每個月有超過一億行的代碼,編譯時間超過25分鐘,後來通過軟體研發雲(DevOps服務),研發環境的準備時間也由月級降低到了分鐘級,產品的集成發布也由原先的 1 天縮短為 30 分鐘。

二、微服務提供信息化系統開發框架,支持JAVA/.NET/PHP等各種編程,基於框架拆分解耦業務,理清系統架構,解決多級政府部門分工問題,避免出現單體應用難開發難維護的問題。現實案例中,某政務雲的智慧城市服務需要a公司開發;交通應用又需要b公司開發;網上市民服務需要c公司開發… 不同服務間還有相互的調用和依賴,使用微服務能真正規範信息化系統應用和服務開發,並且極大改善了後期運維,服務維護不再局限在開發商。

三、應用託管平台,和傳統政務雲的區別是,以往政務雲僅僅是提供虛擬化設備,新型政務雲提供的是應用運行環境。應用發布後自動部署成分散式架構,不存在單台服務宕機、甚至機房故障造成整個應用不可用。還能根據用戶訪問量大小(如12306網站搶票),實現服務自動擴容,擴容後不用時還能自動回收雲資源。在統一資源管理和優化下,極大節省政府開銷。目前在互聯網中流行的微信小程序等均屬於應用託管平台的案例,服務開發商無需關注平台背後的伺服器、網路等基礎設施。

四、共享服務和開放平台,滿足政府原有服務系統接入到政務雲平台,統一管理,解決不可遷移應用上雲問題。實現共享服務中心,從開放服務到接入服務的統一流程化管理,支持外部服務融入政務雲,構建生態平台。

2017年北京市政務雲宣稱:「上云為常態、不上云為例外」,停止了自行硬體設備採購,信息系統全部上雲。但公安、安全等保四級的系統暫時例外,說明雲上的安全因素依然是政務領域考慮的主要問題。互聯網政務雲位於公有雲或混合雲環境,相比傳統政務雲,需要考慮幾點:

1. 專用的高安全等級數據中心,網路物理隔離,防攻擊防滲透,系統軟體統一安全加固等要求。

2. 用戶內部的子帳戶體系,對應政務多級多部門業務隔離,同時兼顧資源共享。

3. 應用、服務、中間件遷移上公有雲方案,以及公有雲業務和無法遷移的服務之間互訪專線和加密。

4. 安全服務和演練,結合線上特點,設置安全預警流程,人員以及運維、故障排查、災難性恢復快速響應。

4 國內外雲服務商在互聯網政務雲中的服務能力對比

整體分析評分:

1. AWS在國際政務雲領域經驗最為豐富的,但是在國內政務領域訂單鮮有斬獲,產品和服務並不一定適合國內情況,評分:;

2. 騰訊雲依靠微信平台、移動、視頻等周邊服務在政務(智慧城市)領域有獨特優勢,但在整體雲服務和應用平台架構解決方案服務能力較為欠缺,整體評分:☆;

3. 阿里雲憑藉國內領先的雲服務提供能力,以及支付、電商能力構築較強競爭力,在應用平台也有Aliware等綜合解決方案,能力全面,整體評分:;

4. 華為雲依靠傳統通信領域、伺服器存儲、數據中心建設和手機端等優勢,結合雲計算服務政務領域案例以及PaaS層平台 ServiceStage 能力在國內排行領先,整體評分:;

5. 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主要依靠數據中心,網路等資源優勢,結合國企和政府的特殊關係,在構建雲服務時以政企為本,偏向服務專註,通用雲產品相對較少,整體評分:☆;

5 未來展望

2017年3月,騰訊雲0.01元中標廈門政務雲,不再是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然後購買伺服器、存儲、網路等基礎設施,而其它競標的廠商則高達數百萬元的報價。同樣在3月,中國電信雲又以0.01元中標遼陽市政信息中心800萬建設預算。使用公共雲服務廠商資源構建政務雲的方式成為越來越多政府和企業的選擇。

目前公共政務雲的項目還在持續孕育中,行業風向已經從以往簡單地採購硬體和基礎設備轉向雲服務和平台軟體,在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下,真正上雲並構建完整軟體系統解決方案的趨勢將不可阻擋。


推薦閱讀:

[原創]政務大數據的概念模型
政務大數據的物理模型
[原創]政務大數據的邏輯模型
智慧政務 推動行政管理模式大變革

TAG:PaaS | 電子政務 | 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