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結構的若干探索

作者:張角 來源:星火導刊

導語

我認為辦公司結構(Office Structure)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大量的白領存在於這一結構進行勞動。我們先來看資本增殖的公式:

G-W……P……W』-G』

馬克思給出了這條公式,有待深入理解。這個公式分成三個階段:

G-W: 貨幣資本轉變為商品資本

P : 生產資本

W』-G』 : 增殖後的商品資本轉變為貨幣資本

P 的場域在哪裡?當然在工廠結構。

G-W、W』-G』 也都是有場域的,資本家不會親歷親為這兩個過程,必然是由勞動者完成這兩個轉變。這個場域就在辦公室結構。

一.辦公室結構的特殊性

大家都知道馬克思著名的小冊子《僱傭勞動與資本》,現在這個流行版本是 1891 年恩格斯修改過的。這個小冊子最初是 1849 年 4 月在《新萊茵報》上連載的。而在恩格斯修訂時,文中很多「僱傭勞動」都一律改為「僱傭工人」。可見僅僅 40 多年資本主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在 1849 年「僱傭勞動=僱傭工人」尚可以成立,而 40 多年後恩格斯必須嚴格地指出馬克思所說的是僱傭工人。

馬克思那個年代「辦公室結構」還沒有發育起來,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狂飆猛進,「辦公室結構」越來越成熟,我們如果無視它的存在,或者認為它僅僅是工廠的某種衍生,那就落後於今天的時代了。馬克思所說的「無產階級擴大趨勢」恰恰說的是總體工人在擴大:既包括「工廠結構」又包括「辦公室結構」。至於說「工廠結構」擴大的速度與「辦公室結構」擴大的速度,則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

如果我們把「工廠結構」擴大的速度定義為 v1;「辦公室結構」擴大的速度定義為 v2;「工廠結構」的規模滿足函數關係:F(v1);「辦公室結構」的規模滿足函數關係:F(v2);那麼馬克思所說的無產階級的擴大趨勢,僅指 F(v1,v2)的遞增性,其中 F(v1,v2)=F(v1)+F(v2)

而「工廠結構」與「辦公室結構」規模則是包括了僱傭人數,勞動生產率,剩餘價值率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一個綜合值。本文暫不討論這一綜合值的計算辦法。

如果我們用↑表示遞增,用↓表示遞減

F(v1,v2)=F(v1)+F(v2)這一關係式可以有以下幾種應用:

F(v1,v2)↑=F(v1)↑+F(v2)↑

F(v1,v2)↑=F(v1)↓+F(v2)↑

F(v1,v2)↑=F(v1)↑+F(v2)↓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 F(v1,v2)↓這一趨勢。

二.辦公室結構的起源

資本主義制度的積極捍衛者韋伯在《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中,提出了理想的官僚科層制。這其實是資本主義在走向帝國主義階段時,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應對這一歷史趨勢的理論反映。壟斷資本主義與官僚科層制的完美契合,催生出辦公室結構。

一、專業分工

把組織的全部活動劃分為若干基本作業,作為公務分給組織成員,專業化的分工可以使工作規範化,提高效率。

二、權責明確

各種職務都是按照職權組織起來的,每一職位有明文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上下級之間有職、權、責分工明確的結構。

三、等級森嚴

組織按照等級原則,從頂層到基層有一條權力線組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體系。

四、紀律嚴明

建立穩定與詳盡的規章制度和辦事程序,以此來約束和控制組織成員的行動。

五、法定資格

每個崗位的人員必須是稱職的,組織以法的形式規定了每個職位的任職資格和條件,作為對他們進行選拔、考核的標準和方法。

六、理性關係

組織內部各成員之間只講理性,不講感情,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完全的非人格化的關係。

七、固定工資

官員領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規定的升遷制度!不得依行政職位之便,獲取工資之外的任何報酬。

《國家與革命》里,國際共運內部對官僚科層制的爭論初露端倪: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被機會主義者庸俗化

2.考茨基與機會主義者的論戰

........

考茨基完全不理解資產階級議會制與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區別,資產階級議會制是把民主(不是人民享受的)同官僚制(反人民的)結合在一起,而無產階級民主制度則立即採取措施來根除官僚制,它能夠把這些措施實行到底,直到官僚制完全消滅,人民的民主完全實現。

考茨基在這裡暴露出來的仍然是那個對國家的「盲目崇拜」,對官僚制的「迷信」。

..........

3.考茨基與潘涅庫克的論戰

考茨基寫道:「到現在為止,社會民主黨人與無政府主義者之間的對立,就在於前者想奪取國家政權,後者卻想破壞國家政權。潘涅庫克則既想這樣又想那樣。」

如果說潘涅庫克的說法犯了不明確和不具體的毛病(他的文章中其他一些與本題無關的缺點,這裡暫且不談),那麼考茨基倒恰恰是把潘涅庫克指出的具有原則意義的實質抓住了,而就在這個根本的具有原則意義的問題上,他完全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立場,完全轉到機會主義那邊去了。他對社會民主黨人與無政府主義者的區別所作的說明是完全不對的,馬克思主義完全被他歪曲和庸俗化了。

........

這就是官僚制的實質,在資本家被剝奪以前,在資產階級被推翻以前,甚至無產階級的公職人員也免不了在一定程度上「官僚化」。

在考茨基看來,既然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還會存在,那也就是說,官吏在社會主義下也還會存在,官僚還會存在!這一點恰恰是不對的。馬克思正是以公社為例指出,在社會主義下,公職人員將不再是「官僚」或「官吏」,其所以能如此,那是因為除了選舉產生,還可以隨時撤換,並且還把薪金減到工人平均工資的水平,並且還以「工作的即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機構去代替議會式的機構。

然而當時對官僚科層制的爭論是附著於國家機器(上層建築)的,並沒有深入探討官僚科層制與意識形態的關係(指資產階級國民教育體系),官僚科層制與經濟基礎的關係(指工廠、企業中官僚制度),官僚科層制與暴力機器的關係(指軍隊中的官僚科層制)。

三.辦公室結構與資產階級法權

這裡只給出一定的理論思路,具體的有待論證。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對於認清辦公室結構與資產階級法權的特殊貢獻。

1958 年 5 月至 6 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對於軍銜制的討論。軍銜制是教條主義的東西,不符合我軍的實際,是資產階級的建軍原則和法規

1958 年 10 月 張春橋《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發表,一石激起千層浪。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這個問題需要討論,因為它是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認為,張文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有一些片面性,就是說,對歷史過程解釋得不完全。但他鮮明地提出了這個問題,引人注意。」

毛主席所說的片面性,恰恰說的是這個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把歷史過程解釋清楚。而當時反對張春橋的一派也指出其有片面性,這種片面性在於官僚機構所不能容忍的「尖銳」與「鮮明」。

如果從文革史的研究角度看,把這次爭論作為文革的起源之一,可能是最恰當的。

1960 年 3 月,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批轉《鞍山市委關於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的批示中,以蘇聯經濟為鑒戒,對我國的社會主義企業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學的總結,強調要實行民主管理,實行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員三結合,即「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制度。1961 年制定的「工業七十條」,正式確認這個管理制度,並建立黨委領導下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使之成為擴大企業民主,吸引廣大職工參加管理、監督行政,克服官僚主義的良好形式。當時,毛澤東把「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制度稱之為「鞍鋼憲法」。

1964 年 2 月 13 日在春節座談會上,毛主席講教育要革命。「舊教學制度摧殘人材,摧殘青年,我很不贊成」。」課程講的太多,是繁瑣哲學。繁瑣哲學總是要滅亡的。如經學,搞那麼多註解,現在沒有用了。我看這種方法,無論中國的也好,其他國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滅亡的。書不一定讀得很多。馬克思主義的書要讀,讀了要消化。讀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為書獃子,成為教條主義者、修正主義者。」

1964 年 11 月,中央辦公會議討論同意軍銜薪金改革小組提出的《關於取消軍銜制度的意見》。《意見》認為軍銜制度存在許多不利因素,建議取消。決定從 1965 年 6 月 1 日起生效。

以上這些線索表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在探討官僚科層制與意識形態的關係,官僚科層制與經濟基礎的關係,官僚科層制與暴力機器的關係,都有重大的實踐突破。

而文革的爆發,可以說是對辦公室結構、資產階級法權的徹底清算。

推薦閱讀:

讀《憶秦娥·婁山關》
印度:喀拉拉邦二縣將被列入受毛主義影響地區
毛澤東一生戰術運用的巔峰之作, 再析紅軍四渡赤水之戰
群眾路線、實踐論、馬列毛主義的認識論
理論與現實的哲學語境

TAG: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毛澤東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