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洋畫對比,為什麼中國畫人氣更差?

繪畫欣賞這件事,如今越來越被人所重視,身邊的人偶爾也會跟我聊聊藝術的那點事。不過講起來,還多是西方藝術,很多人知道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芬奇、畢加索、梵高,可當我說董其昌、顧愷之、趙孟頫等等卻發現大家有些興趣缺缺,好不容易逮著一個人盡皆知的唐伯虎,可大多數人只知道他是個文采很好的風流才子,卻是沒見過他的幾幅畫。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大抵要從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哲學思想的區別講起。鑒於體系太龐大,這次就從表面粗淺的聊一聊。

1、對自然的態度。

西方的文明脫不開古希臘,而這裡臨海而居,衍生出的就是海洋文化。因為土地的匱乏,希臘人民將生活的來源全放在了海洋上,為此他們需要克服惡劣的天氣,征服自然。所以他們與自然漸漸產生了對立的局面,他們是獨立的個人,注重自身的發展。

中國的文化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土地,中國自古以農耕經濟為主,自然給予他們得以安頓和富足的條件,所以他們對自然懷有親近之感。自然就是他們需要供奉的神靈,漸漸的他們發展出老莊、禪這種貼近自然的哲學,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2、具象和「抽象」

西洋畫的形象從希臘雕像開始就已經發展出與真人相似的風格,這與他們與自然鬥爭,注重個人發展不無關係。從而形成「神人同形」的現象,即他們以人體的美為最高的美,他們甚至人為面貌身體美的人可能就是神。雖然在中世紀「黑暗時期」的基督教藝術下,這個結論被取代,但是文藝復興之後又迅速恢復,人體的具象美一直都被人所承認。

這就是為什麼素描在西方繪畫中可以佔據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因為他們需要對形象能夠精準的表達。看著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一顰一笑,對情態和人物身體的表達十分精確,達芬奇本人也一再強調素描的重要性。

可是中國的肖像畫卻不同,中國畫在與自然長期和平共處的關係中,與自然相融合,「大音希聲」、「天人合一」,人的因素在自然中可以被慢慢忘卻,人們融入一種更加廣袤的感動中,美變成了「道」,畫家作畫不過是在追求「終極的道」。通俗來說,就是中國文人注重精神性的東西,而不是具體的形象。

早在魏晉時期著名畫家顧愷之就針對人物畫提出「神形論」,注重人物神的表現,體現的也是人物的精氣神。說起來似乎很虛,可就是這股「暗香」般的氣韻才是中國畫里的精髓,這便是為何我常說中國畫需要日久生情,而西洋畫可能可以一見鍾情。

3、色彩

西方繪畫的色彩是一直存在的,如今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古希臘羅馬雕塑雖然是「白花花」的肉體,可是其實在最初他們都是上了色的。希臘瓶畫雖然只有兩種色彩,卻也是鮮艷的。再發展出來龐貝古城的繪畫也是色彩,文藝復興的繪畫也是色彩,威尼斯畫派更是以色彩為重,到浪漫主義繪畫,色彩也是十分鮮艷。還有巴洛克、洛可可,這種華麗的藝術,無不是以色彩抓住人們的眼球。在到20世紀的野獸派、梵高,都是色彩鮮明。

再反觀中國繪畫,中國的道家哲學言「五色令人盲」,追求的道是樸素無華的道。色彩在藝術重講究淡雅,古畫的色彩從來都是沉靜肅穆的,材質是一方面,精神的追求佔據更主要的因素。到唐朝王維又確立了僅以黑白兩色為用的「水墨畫」,山水畫從青綠轉向更素淡的色彩,也更符合中國文人的追求。雖然民間藝術因為其特有的欣賞群體還是著色為主,但中國主要的士大夫階層欣賞的還是淺絳、水墨設色,「文人畫」(文人畫通俗來說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的作品)的流派更是主張淺淡的風格。

4、光影

西方人對待自然的態度一直是彼此獨立,所以對其刻畫處於一個客觀的角度,對自然的光也是具體情緒地描繪。正是光影的效果,表現出人物的立體感,他們很會玩光的遊戲,通過光的變化表現出遠近高低,讓一切變得具體生動。甚至到了印象派的時候,光影變成最主要的對象,畫家竭盡全力留住自然光下一瞬間的事物形象。

但光到了中國畫里卻不再如此重要,中國人在繪畫自然的時候講究心中溝壑,大多數人在畫山水的時候,可以不去自然寫生,但不可以不描摹古畫。所以,很多人畫中的山水都是被理想化後的景色,光自然也不可能按照自然的方式來表達,而是以理想的形式來呈現。光是一種哲學,甚至可以是一種生命的安頓,但絕不是自然。

最後終結一下,西洋畫之所以比較討喜,原因主要是它比較真實、直接,一眼看過去很容易被吸引。可中國畫大多數講究內在的精神,需要你去研讀、品味,感受暗香浮動的感覺。

其實今天談的還是比較表面。中國繪畫和西洋繪畫要想真的去欣賞,那麼對其歷史的發展和哲學的演變都需要深入了解,這就是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有機會,我會慢慢說給大家聽。


推薦閱讀:

Peter Doig:Déjà vu
柳宗悅|若是沒有器物之美,世界將是一片荒蕪,殺心四起
燕國瓦當, 最後的饕餮藝術盛宴

TAG:藝術 | 中國畫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