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力(一):重新定義學習

在我這漫長的一生中,沒什麼比持續學習對我幫助更大。——芒格

我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卻不是個會學習的人,事實的確如此。過去幾年,我接觸過運營、產品、編程、寫作、keynote、攝影、書法、羽毛球……花了大把時間和金錢,至今沒有一項精通。看似很努力,都是淺嘗輒止。

把生命浪費在淺嘗輒止的學習上,就像西西弗斯每天重複推巨石上山,徒勞過後只能罵當初自己不爭氣。如果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時間也許會少浪費一些,成績也會多一些。正如蘇聯發明家貝貝托描述創新的不易:

你躑躅前行,找到一條羊腸小道。路到盡頭,懸崖絕壁,你只好又折回,經歷了無數次挫折,你終於到達了最高峰。回首俯望,你才發覺,走過的路混亂而無序。此時你突然注意到,原來有一條陽關大道就在你的身旁。如果早知道有這條路,到達頂峰就會容易得多,也快得多。

是的,路到盡頭,懸崖絕壁,仰望高峰而不得,要是早點找到「這條路」,登臨頂峰應該能更順利些。想學又總學不好的困境讓人很困惑,又很不甘心。回頭看過去,令人吃驚的是我從未花時間認真升級過學習方法,而且還總是重複簡單的套路。

我的學習失敗史

2013年,我和一位師姐約定練字一年。一整年,雷打不動每天抄一篇字幾乎沒有間斷過。有次在香港旅行,夜裡十二點蹲在狹窄賓館的儲物櫃邊上堅持練字。可一年過去之後,寫出的字還是很醜。究其原因是我是機械地抄了一年字帖,沒有刻意練習基本筆畫,很少花時間去了解書法相關的知識和技巧,也從未請教過書法上有研究的朋友。雖然意外帶動了一些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練字,但回到最初的目標,我的字跡並沒有改觀。

2015年1月底,我在朋友圈發起了「跟instagram學攝影」的學習計劃,每天從近 200 個 instagram 大V 的圖片中選出 9 張美圖認真揣摩並發到朋友圈,前後堅持了 43 天。

跟大V學攝影的直接益處是建立了一個豐富並且優質的素材庫,幫助我在拍照時腦海中浮現出相關的參考樣式。但是一年多了,除了偶爾看看一些微信文章,我幾乎沒花過時間去了解關於器材、色彩、構圖、人物/風景/建築等知識。除了發朋友圈得一些點贊,從沒有和專業攝影師有過交流和深入學習。我很清楚,相比拍攝,我更擅長修圖。一條野路子走下來,沒有對一些基本技巧做刻意練習,照片質量一直停留在一個台階上。

2015年12月,我在朋友圈發起了另外一個學習計劃,試圖找出「10w+文章煉成的規律」。每天從大量的10w+微信文章中選出少量不錯的文章,學習其寫作手法和運營思路,和「跟 instagram 學攝影」是一個套路。這次學習我沒有設定截止時間,20天後不再繼續在群內更新內容,當然我也從未策划出閱讀量10W+的文章。

2016年4月,從新媒體運營轉到產品,苦於自學產品無門,偶然看到純銀的《自學方法》,他建議產品新人可以通過寫產品分析來積累產品感覺,於是我便有了做「90天產品研習」的計劃。

最開始我的計劃是這樣的:

1.每天找出一款應用中最打動自己的一點去寫筆記,旨在通過長期把玩多款產品,了解優秀產品結構、設計細節以及積累產品感覺。

2.每周深度分析1款頂級應用,分析包括商業模式、產品架構、運營模式、開發流程、團隊成長故事等,旨在通過頂級應用不斷灌注優秀的產品設計理念,掌握科學高效的產品設計方法,學習如何從零到一創造出一款頂級應用。

3.專註於知識積累而非自我表現,不做打卡、建群等既耗時又損耗心力的行動

結果很容易預料,我又一次沒有堅持下來,實際產出才不到20篇產品分析。

除了上面幾個自發的學習計劃,15年還報名了 Python 課、寫作課,本以為能從此「武能敲代碼,文能寫小說」,最後沒一樣學會,反倒是對寫作越來越畏懼。

自學的陷阱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一直在學習,卻一直沒學會想要學習的東西?把幾次學習經歷同時擺在一起,可以看出一些行動規律,也許正是這些「自學陷阱」導致了學習的一次又一次半途而廢。

1.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反覆出現的行為模式是「堅持xx天,學會xx技能」,這根本就是妄想。每學一樣新的技能,就想著拉上一群人打卡監督鼓勵,把學習簡化成重複行動。沒有科學計劃的堅持只是掩飾戰略上的懶惰,這個時候「學習」更多是緩解成長焦慮的策略,看似勤奮實際是逃避升級學習方法和改變習慣習慣的挑戰。

2.自我感覺良好是糖衣炮彈。當你告訴自己要堅持多少天、已經堅持多少天時,實際上「有效學習時間」根本沒幾天。從來都沒有一個衡量進步與學會與否的標準,打卡式的學習最終只會淪為精神安慰劑,事實上一直停留在最開始的階段。

3.高估自己實現目標的能力。許下壯志要堅持寫作xx天、今年要讀xx本書、早起xx天,真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每次都鼓勵自己「這次不管怎樣都會實現目標的」,低根本預料不到現實的複雜程度,也缺少實現目標的方法。最後陷入死循環,一年又一年的寫下新年目標,然後一年又一年的半途而廢。

4.沒有在一開始集中全力積累基礎知識。猴子下山,左手掰一根玉米,右手抱一個西瓜,扔了西瓜,去撿芝麻,我也如此。2016年三月有段時間幫公司課程製作keynote,原計劃借這次機會多練習,把keynote變成一項隨身技能,等到半年後需要的時候,依然拿不出優秀的作品。每進入一個領域,第一時間把精力集中在 20% 的關鍵知識上,然後在長時間或者間隔性的實踐中一點點進步。如此這般,你磨鍊的都是最重要的幾個招式,而不是東戳戳西戳戳,半瓶水響叮噹。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掌握這 20% 的關鍵知識?答案簡單卻不容易做到,去看最關鍵的書,問最關鍵的人,列出最關鍵的清單逐個突破。

拿攝影學習舉例,除了基於興趣刷 instagram ,找一本業界公認的「攝影手冊」,比如「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從中提煉出一個4~5個大模塊的知識系統,如器材、構圖、色彩、人像、建築,每段時間重點關注並快速積累其中一點,然後就是拍拍拍,尋找高手獲得反饋,再接著拍拍拍。

重新定義學習

讀到好書的時候,你會為作者的觀點折服,想著印象這麼深刻的內容肯定是不會忘記了,實際上沒多久就記不起來了。有時候聽別人授課也會這樣,聽課的時候感觸很多,結束後很快又忘掉。

太多時候,我們把「學習」當成了「學會」。為什麼會這樣?也許問題的根源是我們所理解的「學習」和「有效的學習」完全不一樣。

要想知道什麼是學習?我們可以先問自己,什麼不是學習?

  • 讀書是學習嗎?
  • 打卡是學習嗎?
  • 刷MOOC是學習嗎?
  • 寫文章是學習嗎?
  • 看TED是學習嗎?
  • 開讀書會是學習嗎?

是,又不全是。馬奇在《經驗的疆界》中把「學習」發生的過程劃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是學習做什麼:尋找好的技術/工具、戰略或合作夥伴;第二個是學習如何做:精鍊並改進在某項技術、戰略或合作夥伴上的能力,可以理解為對學習行為進行計劃、監測和改進。第三是學習期盼什麼:調整績效目標。

所以,學習不只是回答「我要做些什麼」,你不能奢望每天臨摹字帖就能寫出一手好字,不是每天看別人拍的美圖就能拍出好照片,不是研讀10w+文章就能寫出有傳播力的文字,不是光靠做產品分析就能設計出優秀的產品……這些努力並不是無用功,但它們只是學習的一部分。

我們往往關注學習做什麼,卻很少關注甚至不知道其他兩個層面。學習知識或技能,靠的是組裝系統、搭建框架、優化流程、拼接組塊,把學習當做系統性工程,而不是妄想靠打卡式的單一動作實現學習目標。

學習就像是挖井找到維持生存的水源,你東戳西戳,淺淺挖幾下,怎麼能挖出一口活水。令人遺憾的情況是,有時候離水源只剩幾米的時候就放棄了。為什麼放棄?位置不對,工具不趁手,被其他事情干擾,都會阻礙找到那口夢寐以求的活水。

如果學習是挖井,我們可以把人簡單分為淺層學習者和深度學習者。

淺層學習就是機械記憶、死記硬背,最後只能記住一些淺顯的信息和簡單操作,比如記住乘法表、字母表、人名、地名、簡單的數學計算和使用電腦等,不斷地重複數十次來記憶一個數學公式就是淺層學習。

淺層學習常常把從一本書中看到的、課上聽到的信息作為孤立且不相關的事實來被動接受和記憶,為了通過考試、應付工作對學習內容進行粗略記憶,很少花心思去理解,更提不上通過練習讓記憶長期保持。

所以淺層學習者實際上很懶,他們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除了機械重複簡單的學習行動外,不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到這裡,至少我們可以回答「什麼不是學習」——淺層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

可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淺層學習是深度學習的基礎,但不能老是停留在淺嘗輒止的狀態。

問題來了,什麼是深度學習的狀態?

深度學習自20世紀70年代由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提出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

  • Eric Jensen:深度學習是學習者必須經過一步以上的學習和多水平的分析或加工才能獲得的新內容或技能。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僅要進行複雜的高階思維、精細的深度加工,還要在深度理解的基礎上,主動建構個人知識體系、深度掌握高階技能並有效應用到真實情境中來解決複雜問題。
  • Biggs、Entwise、Ramsden:深度學習者能夠運用多樣化的學習策略,如廣泛閱讀、整合資源、交流思想、建立單個信息和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繫、應用知識來解決真實情境中的複雜問題,來獲取對學習材料的理解。
  • Nelson Laird等:深度學習可以分為高階學習、整合性學習、反思性學習。高階學習關注學習者分析、綜合、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整合性學習要求學習者整合多學科知識、多渠道知識、新舊知識信息等,而反思性學習則是對高階學習和整合性學習的補充,強調通過對學習者自身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問題解決過程等的反思和在真實情境中應用知識來學會學習和加深理解。

簡單說,深度學習的姿態是出於個人的興趣和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多樣化的學習策略來深度加工知識信息,建立多學科知識、多渠道知識、新舊知識信息之間的聯繫,培育出一棵獨特的個人知識樹並能在真實情境中應用所學解決複雜問題。

深度學習者更像是一個老獵人,在知識的叢林里憑靠各種生存策略自在地生活。

相對應的淺層學習,為了應付老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通過考試,被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知識、老師教授的內容進行簡單複製、機械記憶、簡單應用,不考慮學習目的和策略,忽視對知識的深層加工、深度理解和長期保持,更談不上知識建構、遷移應用及問題解決。

那麼,深度學習如何展開呢?深度學習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知識獲取

預期和獲取:深度學習源於學習者的內部動機,要求學習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保持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注意。獲取就是信息進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閱讀、課堂上記筆記以及個人的種種經歷都是獲取。獲取階段的目標是獲取的信息要準確,信息量要盡量壓縮。

激活原有知識:激活與陌生問題相關的深層知識和複雜技能,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學習達人 Scott·Young 把這一步理解為建造一個四通八達的思想都市,假如說知識聯繫起來就是腦袋裡的城市的話,那麼這些城市一定是道路四通八達、路面整潔而且交通井然有序。

篩選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深度學習者要對接觸到的信息進行分析並挑選出需要進行深度加工的部分。

整合信息:為了在未來需要的時候輕鬆從長期記憶中調用知識,你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獲取新知識信息,並利用組塊、必要難度等方法進行深加工整合到原有知識結構中。

2.知識轉化

知識重組:一方面對新信息加深理解,牢固地存儲在長期記憶中,另一方面是改造和重組原有經驗,轉變對知識概念的認識。

刻意練習:在變化的情境中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初步習得新技能。

3.遷移應用

  • 提取陳述性知識:回答「是什麼」的問題
  • 實踐程序性知識:解決具體「怎麼做」的問題
  • 應用策略性知識:對內解決「計劃、監測、調整」的問題

4.評估創造

評估:有一套標準評估自己是否達到了深度學習的目標,確保自己始終處於深度學習的路上,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調節,及時改正。

創造:憑藉積累的知識經驗,聯結不同學科,產生新觀點,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創造性方案,選出最優方案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便是深度學習的大致過程,這才是一個立志於「學會」的深度學習者姿態。

學習的迷思

多次學而不得教會我的是,學習是複雜工程,絕對不是單靠打卡重複就能輕鬆習得。關於「學會學習」,有一連串問題需要思考:

  • 為什麼學習計劃總是失敗?
  • 為什麼看過的書記不住用不上?
  • 學習從哪裡開始?
  • 如何真正做到學會?
  • 如何精通一項技能?
  • 如何像專家一樣思考和行動?
  • 如何閱讀最有效?
  • 如何克服學習中的拖延症?
  • 如何掌握多種思維模型解決問題?
  • 學習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坑?
  • 如何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 如何用2~3年時間初步掌握一門學科?……

問題很多,每個都值得鑽進去探索。以這些問題為出發點去研讀相關的書籍、論文、MOOC,梳理出一套提升深度學習能力的方法,擺脫蜻蜓點水式的淺層學習,在實操的領域中反覆練習,真正成為一個深度學習者。

學會「如何高效學習」這件事意義非凡,這是一生中隨時要用到的技能,如果你想去火星,走著去一定到不了,至少你得坐火箭去,「學會學習」就是這支火箭。

未來一段時間,會和朋友們分享「深度學習力」這個主題,探索「學習」的一切,歡迎一起來打造這支火箭。

行動指南001

  1. 寫出至少一個你不滿意的學習經歷,並試著分析為什麼沒有達到目標?如果重來你會怎麼做?
  2. 寫出至少一個你的成功學習經歷,並試著分析是做了什麼讓你通過學習變得更加優秀了?
  3. 試著列舉出你熟悉的領域裡 20% 的關鍵知識,如果想不出,你打算如何找到它們?
  4. 你為升級學習效率做過哪些努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沒用?
  5. 你做有哪些淺層學習的經歷?哪些深度學習的經歷?
  6. 你在深度學習的哪個環節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7. 列出兩個學習習慣,一個好習慣,一個壞習慣。
  8. 寫出三件為了打破壞學習習慣你將著手做的事情。

參考資料

  • 《經驗的疆界》詹姆斯·馬奇
  • 《創新演算法》根里奇·阿奇舒勒
  • 《如何高效學習》Scott·Young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
  • 《基於反思的深度學習研究》吳秀娟

推薦閱讀:

《十倍速學習法》第二期:如何培養你的好奇心!
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層次差距都體現在哪裡?
一個人也可以的高效「輸出」!科學解讀正確「知識輸出」的時間配分和方法
(續)一種高效學習方法[半成]
學習力|那些風靡校園的國外筆記術

TAG: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