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會選香水-兼手撕一些營銷文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是這兩天在某公眾號上又看到一篇毫無新意的「女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香水」的文章,其陳詞濫調,和我在大多時尚網站上看到的並無幾毛錢區別,無非就是「夏天要用清爽的香,例如水生調柑橘調BALABALA」,「冬天推薦溫暖馥郁的香,例如東方香木質香BALABALA」,「商務場合避免過於濃郁BALABALA」,「酒吧夜店可以張揚個BALABALA」……
簡直忍不了了,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廢話!廢話兩字請大寫加粗!
即使是香水小白,夏天覺得悶熱了,自然會想要柑橘調來清爽一下,搞個濃濃脂粉味的十之八九煩悶得自己也受不了,難道說這種夏天時對清爽感的天然嚮往不教還不會了?這其實是根本不用教的事,這話就像「夏天要少穿衣服,冬天要多穿衣服」一樣廢話,簡直把人當傻子。而且,誰說冬天就不能用水生柑橘調了,這豈不和規定「冬天只能穿深色衣服不能穿淺色衣服」一樣迂腐。
此外,我這人不喜歡木質調(林之嫵媚是我唯一有好感的木質調),你哪個季節穿木質調我也不喜歡,根本不是季節的事。
說濃郁,何止商務場合,我覺得什麼場合也不該太濃郁了,再好的香一濃就招人嫌了,中國大多普通群眾沒那麼愛香水。
我從來都認為,人人都是會挑香水的,你覺得喜歡的那款香,一定也是適合你的香。因為你的選擇,是來自你的審美,是與你的性格一致的。一個低調文靜的人,基本沒有可能去選YSL鴉片這樣霸氣張揚的香。如果強行穿上自己不喜歡的香,肯定是渾身不自在,這就好比你讓一個保守的人穿上性感暴露的衣服,她肯定一會覺得胸太露了一會把裙子往下扯扯,縮成一團畏畏縮縮,自己內心不接受的話,根本沒有美感可言。
有人說我想突破自己啊,想挑戰不同風格,或者說為一些「可能」的特殊場合做準備,省省吧,想想你那些奇葩後媽色芭比粉的口紅開封了沒。
還有所謂什麼香水和場合的搭配之類的鬼話,只要你在社會中正常生活,知道商務場合不能穿得太花哨幼稚,約會時要溫柔女性化一點之類的基本原則,你自然會潛意識裡按照這些原則去挑香水,你自然不會把安娜蘇穿去和特朗普談國際合作,根本不需要所謂的時尚達人來教你。如果你選了性冷淡中性風的香水去約會,那也一定是你故意的,就是想標新立異讓霸道總裁注意別以為我不知道。
大多數人覺得自己不會挑香水,其實本質根本不在於「不會」,而是沒有那個機會去接觸很多香水。敲黑板,請仔細感覺這句話。這和不下水就學不會游泳一個理。在大多城市,去商場專櫃試個香,BA一臉不情願的給你一張淡出鳥來的聞香紙,只能隱約聞個前調,多聞幾款還要看臉色——「哦這款用完了你聞下瓶子吧」,這不是扯蛋么,以至於很多人頂不住壓力就試過那麼個位數幾款的香就掏錢包了。如果我們把這個場景換成買衣服,一個大商城把衣服都包起來不讓你看,就給你看那麼幾款,這種場景簡直不可想像吧,即使看見一件「還行」的衣服,這種條件下你能確定肯定是特別美特別適合自己的那件?女人買衣服,都是要逛樓上樓下好多家店,貨比三家才做出選擇的吧,如果省略這種比較的步驟,光給你看個「90%羊毛」的標籤,撂誰也為難啊。
還有人可能說,我在商城聞了不少香,覺得都大同小異,實在不知怎麼挑啊。其實這還真不是你的問題,因為大多商業香就是差不多。我斗膽放個地圖炮,很多熱門香就只是在「還行」的水平。你不會覺得有什麼槽點,基本用出去大家也沒法挑缺點,但真的感覺沒太多意義,似乎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身上有現代商業化的香氣,為了告訴別人「我很時尚我用香水了哦」,其實只是無謂的佔用著別人的感官,雖然不扣分但也不加分。所以於我來說,那些只是「還行」的香我真的不會掏腰包,我希望它會讓我發自內心的喜歡,真心希望時刻被那樣的味道環繞,這樣它才有存在的意義。
所以,我們的問題根本不是「不會」挑香水,而是聞過的太少。我們應該儘可能的去試更多的香水,在比較和尋找中,發現真正與自己靈魂共振的那款,而不是屈服於品牌名氣和「還行」。有天你敢大膽的說我就是不喜歡這款,而不再心虛覺得「這麼著名的香我卻體會不到哪裡好,是不是我的問題」,那麼恭喜你進階了。
多厚著臉皮去專櫃試香,去絲芙蘭偷偷的噴,去某寶擼分裝,試得越多,你離自己soul match的那款香才越近。
推薦閱讀:
※專訪調香師Jean-Claude Ellena | 鼻尖觸達氣味,腦海閃現詩篇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經典老香水?
※如何鍛煉嗅覺?
※Serge Lutens的哪一款比較好聞?
※香水中的EDT和EDP是什麼意思?
TAG:香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