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先進的表情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 | RAI酷企

在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大熱潮下,各種機器人產品層出不窮,如掃地機器人irobot、跳舞機器人阿爾法、情感機器人pepper等,它們在某些領域都達到了相當智能的程度。我們在驚嘆之餘,在情感上卻很難與它們產生共鳴,最大的原因在於這些機器人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表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交往中70%依靠的是情感交流,而不是邏輯、理性、信息的交流。因此,很多時候兩個人之間根本無需說話,單憑表情就能迅速理解對方意圖和體驗對方的情感。這是因為人類具有一種叫「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語義之外的意義判斷。

現在機器人也具有了這種能力。美國的Hanson Robotics公司造出了能表現喜怒哀樂的一系列機器人,男女老少都有。它們的機器視覺能識別出人的情緒,然後傳遞給機器人,讓機器人面部也做出相應的表情。例如,你對著它笑,它也沖著你笑,你對著它哭,它也哀傷不已。這讓人覺得人生好像又多了一個患難與共、可以一訴衷腸的知己。

Hanson Robotics:創造了一個劃時代的壯舉

為什麼說Hanson Robotics的機器人產品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呢?因為其表情機器人把人類從恐怖的極點解救了出來!

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科普一下1970年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假設:

1.和手機這種形狀規整的智能設備比起來,人類更願意接受與自己造型相似的機器人;

2.但當相似度接近某一個臨界點時,比如出現了高模擬的機器人,人們就會對它們的存在感到不安,甚至覺得可怖。這時候機器人簡直是「行屍走肉」和「殭屍」一般的存在;

3.當仿生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度,超越這個「點」,變得極度相似時,人類對它們的看法又會轉為正面。

先假定該假設確實存在,但森政弘受限於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他並沒有意識到情感計算能夠讓機器人不再反應僵化,而是能與人親切自然地交流。也就是說,Hanson Robotics的情感機器人使人們直接跨越了可能會感到不安、恐怖的節點(儘管有時候還是會有點嚇人,哈哈)。但這也算功德無量了。

Dr. David Hanson:機器人表情帝背後的男人

Hanson Robotics公司的創始人是David Hanson。他最初是學設計的,在迪斯尼擔任過imagineer(想像工程師),專門負責把我們想像當中的,很夢幻的場景化為真實。Hanson從小的興趣是製作機器人,他在讀博士的八年時間裡,製造了20個機器人!後來他把兩方面才能結合起來,在2003年自己成立了機器人公司。2005年,公司做的愛因斯坦機器人引起了巨大轟動。該機器人用最先進的塑料材料仿製出人臉,其面部皮膚鮮活而生動,能根據場景做出合適的面部表情,身體部分則採用韓國機器人公司提供的標準機器人。

David Hanson曾在TED演講中說:「我製造了一些有個性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有自己的性格,最終能夠和你產生共鳴。」按他的意思,這種機器人可以看你的臉,可以用眼神和你交流,可以做一系列豐富的表情,理解語言。

他開發了一系列的技術,使機器人能做比以前更加多樣的、更加真實的面部表情,還能進行兩足行走。而且,能耗很低,只需要一組非常小的、極輕薄的電池,就能使一種模擬人類臉上主要肌肉的材料進行工作,表現出一系列的面部表情。這種由電池操控的面部表情材料叫Frubber。事實上,三個主要的革新技術,如層次化毛孔,納米級巨型分子毛孔等,都蘊含在這種材料中,使面部表情的模擬成為可能。

「We bring robots to life」

一打開Hanson Robotics的官網,迎面而來的就是幾個在表換表情的機器人,給人極為震撼的視覺衝擊力。此外,還有一句宣傳語極為醒目地顯示在網頁中間「We bring robots to life」,意思是「我們賦予了機器人生命」或「我們讓機器人變得栩栩如生」。

Hanson Robotics的表情機器人可謂琳琅滿目,每個機器人都有其專屬的名稱,如Sophia、Alice、Han、Philip K. Dick、Diego-san,甚至還有Albert Einstein HUBO。不僅如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故事。下面就以Sophia和Philip K. Dick為例吧。

1.Sophia:Sophia被稱為是最漂亮、表情最豐富的機器人。據說她是以奧黛麗·赫本和David Hanson的妻子為原型設計的。Sophia的面部與脖子上有62個控制部件,因此她也成為目前全世界在人類表情模擬方面最好的機器人。她的眼睛裡還安裝了攝影機,可以識別人臉,辨別人類細微的表情變化,可和人類對視並進行對話。事實上,Sophia現在在美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網紅了。她甚至擁有自己的經紀人,好萊塢電影製作商要想找她拍電影,必須得和她的經紀人談。她坐飛機、坐車都要給她預留一個位置,而不能當貨物運送。在她身上,人與機器人的界限真的已經慢慢模糊了,就差發給她一張身份證了。

2.Philip K. Dick:他的中文名叫菲利普·K·迪克,是美國享負盛名的科幻大師。他是最受好萊塢青睞的科幻作家,作品被改編成眾多經典的科幻電影,如《銀翼殺手》《異形終結》《記憶裂痕》《預見未來》等。Hanson Robotics以他為原型製作機器人,也算是對大師的一種致敬吧。況且,這個機器人可遠遠不止是神似而已,他還有智慧對話的能力。他的很多回答都與生前的真人無異。

僅僅是能做表情那麼簡單?

能做表情只能算是科技,而科技要想產生更大的影響,就必須要與應用相結合。那麼Hanson Robotics的表情機器人都有哪些應用呢?

要說明這一點,我們首先來看看他們公司的使命:

Our long-term mission is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people』s everyday lives with affordable, highly intelligent robots that teach, serve, entertain, and are capable of developing a deep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翻譯過來大概意思講的是:

我們長期的使命是利用人們負擔得起的高智能機器人進行教學、服務和娛樂,並與人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以此來大幅改善人類的日常生活。

此外,Hanson Robotics公司還希望在未來,自己的智能機器人能夠真正理解和關心人類,甚至比人類更有智慧,最終能夠幫忙解決一些人類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事情。

他們所選的教學、服務和娛樂三大領域都能與機器人緊密結合,並且在未來極具潛力。具體這幾個領域的潛力如何,我們會在未來陸續推出文章進行詳細分析。

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投資了Hanson Robotics公司,對於該公司的未來應用展望,他表示Hanson Robotics這種類型的可以在商用和家用兩大類有不同的用途。

在商業領域,比如呼叫中心,辦公室前台這樣相對簡單的工作,可能很快會被機器人替代,因為它們更加和藹可親,永遠不會對顧客生氣,也永遠不知疲倦,而且比人的效率還更高。

家用機器人可能是用在陪護領域。在老年人陪護方面,因為很多老年人在家很孤獨,需要人陪伴,出了事需要報警,生活中甚至要有一些簡單的對話互動。再比如針對自閉症兒童的,他們的陪護和老人有所不同,自閉症兒童對與人互動有先天的抵觸情緒,可能看著人的表情,就會緊張,看著人雙眼的時候,心跳就加快。如果改為機器人互動,可能反倒會達到一個更好的效果。

那麼作為表情機器人的創造者,David Hanson自己又有什麼想法呢?他認為機器人可以模擬病人,幫助醫護人員進行醫療練習。但是目前利用機器人培訓練習的程度非常低,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模擬度。

目前,在一些科學實驗室、科學博物館或展會,人們進去之後可以跟機器人對話。對此,每個人都顯得很興奮。在接下來的目標中,David Hanson說希望可以做到讓人們看到愛因斯坦朝我們走過來。這樣在各種主題樂園,都會陸續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跟人們互動。

現在,Hanson Robotics已將總部從德克薩斯州搬到了香港,這背後反映了什麼大趨勢呢?如果你有機會投資Hanson Robotics公司,它最打動你的投資亮點又將會是什麼呢?在Hanson Robotics身上又能反映出哪些極具價值的投資邏輯呢?

(本文首發摯金資本微信公眾號,摯金資本專註機器人&AI領域的投資。轉載請加微信gao1762622878)


推薦閱讀:

當你成為了一匹馬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空間?
智能電話機器人——智能外呼電銷機器人
書評 | 《未來簡史》:失望之作,一次堆砌科技新聞囈語的自嗨

TAG:人工智慧 | 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