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絲綢之路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絲綢之路
年少時以為自己會成為風四娘那樣的人,「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這三十個字,長大後做到了四個,吃菜喝酒。
至於旅行的意義,就是讓生活不止步於吃菜喝酒。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和敦煌的古陽關西去,進入新疆後分成北道,中道,南道三條路西行,北道經吐魯番,吉木薩爾,伊寧前往裏海沿岸。中道經樓蘭,焉耆,輪台,庫車,溫宿,喀什,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地中海東岸地區。南道是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且末,民豐,和田,莎車,翻越世界屋脊,過阿姆河到伊朗,最終到達伊斯坦布爾城,也就是昔日東羅馬帝國的首府。
絲綢之路跨越中國西北地區,(涵蓋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區域,主要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是一條具有深遠意義的國際通道,是連接中西方世界的第一座橋樑,更是大西北的遺珍。
提到西北,人們腦海中不禁泛起荒涼感十足的畫面,炎炎烈日,茫茫戈壁,黃沙上翻滾的熱浪模糊了步履維艱的駝隊,望不到綠洲的沙漠令人歇斯底里。
然而現實與想像常常南轅北轍,一帶一路將西北重新推上歷史舞台,冷清多年的絲綢之路又重回人們的視線,它悠久的歷史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猶如磁場般散發著魅力,吸引更多的人踏上探尋它的征途,它所給予的,是心靈的震撼,是靈魂的洗禮,足以沖刷周身的疲憊。
蘭州—一個充滿江湖情懷的城市
對於西藏青海的人來說,蘭州是西北繁華的內地,對於內地的人來說,蘭州則是騎著駱駝的西域。作為獨一無二經由母親河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傍河而生,孕育成一條狹長的帶狀城市,無聲的向後代延續著母親河的文明。
西北偏北 羊馬很黑 你飲酒落淚
西北偏北 把蘭州喝醉 把蘭州喝醉
你居無定所 姓馬的母親在喊你 我的回回 我的心肺
什麼麥加 什麼姐妹 什麼讓你難以入睡
河水的羊燈火的嘴
夜裡唱過古蘭經做過懺悔
小引的一首西北偏北,為蘭州輕添一層江湖與宗教的雙重神秘面紗,讓人為之嚮往。
白天的蘭州,空氣訴說著燥熱,夜晚的正寧路行人絡繹不絕,叫賣聲談笑聲,聲聲瀰漫於燒烤的濃霧之中。特色推薦牛肉拉麵,牛奶雞蛋醪糟,甜醅子。
隨著日落的謝幕,夜晚的蘭州漸漸恢復寧謐與嫵媚。
門源油菜花(4A景區)
從蘭州驅車,途經西寧,約366公里抵達青海門源。門源回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屬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距西寧150公里。門源油菜花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這裡的油菜花氣勢壯觀,北依祁連山,西起永安城,東到玉隆灘,南鄰大阪山,最佳花期是7月10日至20日。青翠的草地,金黃的花海,映襯著藍天白雲,彷彿置身於一幅油畫之中,意境悠遠。
再從門源驅車,約150公里到達素有東方小瑞士之稱的祁連縣。
祁連卓爾山(4A景區)
祁連卓爾山屬於丹霞地貌,由紅色砂岩、礫岩組成。卓爾山景區建設地位於祁連縣八寶鎮,緊靠八寶河與藏區神山阿咪東索(牛心山)隔河相望,傳說中卓爾山與祁連的鎮山之山(牛心山)是一對情深意重的情侶,默默守候在八寶河兩岸,共同護佑著祁連的山山水水。
由於海拔偏高,卓爾山的清晨煙霧繚繞,格外清冷,日出大約在6點前後。因祁連牛心山峰頂積雪常年不化,日出的朝霞映射到南側牛心山頂上,可觀賞到日照金山的壯觀景象。
日出前的祁連山脈
日出前的牛心山
阿柔大寺
從卓爾山景區出發,大約26公里的路程,到達阿柔大寺。
格魯派寺院,1958年前,寺院有僧眾250多人,其中活佛16人,寺主為那日嘉木措活佛。阿柔大寺有經堂五座,土房840間,牛毛帳篷和蒙古包七項。寺院內供物有活佛、佛經、佛塔等多種。可惜在1958年和以後的歷次政治運動中,建築多被拆毀,寺院關閉。1962年開放時,只有僧眾23人,1965年寺院再度關閉,僧侶還俗回鄉。1982年,阿柔大寺批准開放,只有僧人23人,無住寺活佛。至2008年10月,阿柔大寺現有僧眾37人,全部來自阿柔部落,僧舍60多間,寺主夏卜拉活佛。
寺內主要包括舊經堂,大經堂,牛毛帳篷,阿柔大昭寺和如意八塔。
歷經風雨的轉經筒默默佇立,由於缺少酥油的浸潤而吱吱作響,彷彿在向每一個轉經的人傾訴著曾經發生的一切。遠處漫山遍野的狼毒花,隨著陣陣清風,舞動出生命的熱情。
離開阿柔大寺,途經扁都口觀景台,抵達張掖丹霞景區。全程約220公里。
張掖丹霞(4A景區)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積40平方公里,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2005年11月由中國地理雜誌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當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11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彩色丘陵以層理交錯、岩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觀賞性極強。
景區內不同的觀景台可以觀看到不同的風景,每個觀景台之間都有觀光車往返,大約4-5分鐘的車程。
嘉峪關(5A景區)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距今已有643年的歷史。北連黑山懸臂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關、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的美稱。
主要景點包括柔遠門,光化門,文昌閣,關帝廟,天下雄關碑等。
在關西門外百餘米處,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關」石碑。清嘉慶十四年,肅鎮總兵李廷臣視察嘉峪關防務時,見這裡南有祁連雪山,北有黑山,關勢雄偉,便寫下「天下雄關」四字並勒石為碑。給後人留下永恆的紀念。如今亭中空空,原石碑已被保存起來。
懸臂長城
懸臂長城距離嘉峪關關城約7公里,因築於約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掛,因而得名「懸臂長城」。懸臂長城是嘉峪關關城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關古代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為就地索取的礫石、黃土夯築而成,現在只存750米,經1987年修繕,由漫道、垛牆、墩台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台,共有三座墩台。
從懸臂長城出發,大約260公里的路程到達瓜州,瓜州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連,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在瓜州品嘗正宗的哈密瓜之後,驅車前往敦煌,約120公里。
敦煌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敦煌建郡,敦煌便成為絲綢之路上東西方交通的門戶。十六國時期,中原戰亂,西域不穩,而敦煌恰恰是相對穩定的中間地帶,一大批文人及佛教徒開始在敦煌駐足。公元366年,僧人樂僔,由東向西雲遊至敦煌,傍晚時分,夕陽的金光照射著樂僔,他感念佛祖顯靈,三危勝境就成為了樂僔心中的佛門聖地,他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座洞窟,莫高窟由此創建。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隋唐時期,莫高窟達到了最繁榮的時代,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早上前往莫高窟景區參觀,敦煌莫高窟為世界文化遺產。
九層樓
洞窟編號第96號,此窟開鑿於初唐,窟內的大佛高35.5米,兩膝間寬度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這座大佛記載的修建年代為唐朝年間,所以彌勒菩薩的造像非常豐盈圓潤,典型的唐代風格。據說當時武則天當政,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就對民間宣揚自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所以當時的造像我們如今看起來還能發現很多女性特徵,這就是當時時代背景所影響的。九層樓前後經歷了幾次重建。從最初只有兩層,一直到了民國時期才改建成了九層。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紅色飛檐的雄偉建築,又是後來1986年由敦煌研究院重新加固維修的。
供遊客參觀的還有九色鹿、捨身飼虎、涅磐卧佛、藏經洞等窟。
九層樓(網上圖片)
中午從莫高窟景點回敦煌市區,可步行至正圓花壇環島中心觀看敦煌著名的反彈琵琶雕像,雕像通高約5米,姿態婀娜,體形豐滿,女舞神慈眉善目,重心放在右腳,左腳提起,琵琶背朝前置與身後掌心朝上反彈。該雕像是根據敦煌壁畫中的其中一幅,中唐112窟中的《觀無量壽經變》內的「反彈琵琶」所制,該壁畫同飛天並稱敦煌樂舞壁畫中的兩大代表作,舉世聞名,是敦煌藝術中最優美的舞姿。繼續步行,可至沙洲夜市,推薦特色為驢肉黃面,杏皮水。
下午五點左右驅車至鳴沙山景區,距離敦煌市區約20分鐘車程,陽光依舊刺眼,正午的炙熱卻已削減過半,雙腳踩在沙土上,感受更多的是綿軟與溫潤。沿駝場至鳴沙山頂,一條狹長的沙路盤山而上,成群的駝隊載著遊客緩緩而上,在接近山頂的地方,有沙灘摩托與射箭,滑沙等娛樂項目,順著軟梯爬上鳴沙山,可以靜靜等待月牙泉日落的壯麗景色。
鳴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其山東西綿亘40餘公里,南北寬約20餘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壟相銜,盤桓迴環。沙隨足落,經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見。
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葯泉,一度訛傳渥窪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13.2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流沙與泉水之間僅隔數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
早上由敦煌出發,穿越柴達木盆地,前往德令哈,全程約570公里,景色單一,公路兩側是望不到邊的茫茫戈壁灘,一路上的路標都單一到僅有「注意橫風」和「注意野生動物」兩種。
大概340公里的車程,中午時分到達大柴旦鎮吃午飯。大柴旦出發,大約170公里車程,抵達情人湖。
情人湖
在柴達木盆地的東部,有一大一小名為可魯克湖與托素湖,也叫情人湖。
傳說一名叫托素的蒙古族小伙與一位王爺的女兒可魯克相愛了,王爺表示托素要娶可魯克就必須到遠方柴達木帶一袋鹽回來,托素在回來的戈壁上體力不支倒下了,可魯克也因為擔心前往戈壁尋找,然而在大漠中發現托素時,可魯克姑娘已經筋疲力盡,用自己僅有的力量向前爬,最後緊緊握住托素的手,幸福的合上了雙眼。後來,可魯克姑娘長眠的地方形成了清澈碧綠,小巧玲瓏的淡水湖,托素安息的地方生成了一面遼闊的鹹水湖,傳說是因為托素背的鹽溶化形成的。可魯克湖的水通過可魯克姑娘的纖纖小手流入托素湖,是她在生命最後對情人的呼喚。
從可魯克湖出發,大約40分鐘抵達德令哈。
「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的世界」的意思,德令哈市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平均海拔2980米,總面積2.7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蒙古族為主體少數民族。德令哈據說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是國內唯一一個不允許外國人居住的城市。
早上由德令哈出發,經200公里路程抵達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湖面海拔3059米,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杭州西湖一樣大。「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
茶卡鹽湖有著許多神秘而美妙的傳說。相傳鹽湖裡晶瑩剔透的青鹽,就是西王母為解救苦難中的黎民百姓,派來的1000位仙女日夜看守而流下的汗水的結晶。茶卡鹽湖的守護神-福食之尊穆瑤洛桑瑪的傳說,鹽帝製鹽的傳說,馬頭琴的傳說……這些美麗的傳說,承載著人類祈求平安、嚮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託,也形成了當地牧民極富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
如今的茶卡鹽湖以其生產、旅遊兩相宜而在國際國內旅遊界和青藏高原風光游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它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被稱作「青海四大景」,享有中國「天空之境」,「最美星空」美譽。
從茶卡鹽湖出發,大約84公里到達黑馬河,再經65公里到達鳥島度假村,觀看日落。
青海湖
早上由鳥島出發,經黑馬河至青海湖看日出,青海湖日出在5點半左右。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
從青海湖出發,經過180公里,到達塔爾寺。
塔爾寺(5A景區)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
酥油花、壁畫和堆綉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等方面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
年少時以為自己會成為風四娘那樣的人,「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狠的人。」這三十個字,長大後做到了四個,吃菜喝酒。
至於旅行的意義,就是讓你的生活不止步於吃菜喝酒。
推薦閱讀:
※西線邊境 · 行走夏特古道(三)
※追溯英雄時代 · 遠征游牧之心白湖友誼峰(三)
※聖彌希兒山自駕游及近日閑逛
※生死克里雅 · 為了忘卻的紀念(三)
※雪域佛音 · 庫拉崗日邊境穿行記(三)
TAG:旅行遊記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 旅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