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業三要素

作為一名對於健康頗為重視,時間又很寶貴的職場人,我在去年一年裡堅持健身,期間一共換了三名教練。換教練並非出於我的本意,前兩位教練,一位搬去了其他城市生活,一位到了別的健身俱樂部另謀高就。我遇到的這三位教練水平都不錯,他們都會定期參加健身教練的培訓,教我一些新的鍛煉方法,這是我一直聘請私教的重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私人教練可以督促我鍛煉,如果不是他們的監督和催促,我在忙碌的工作間隙里也很難堅持健身,畢竟自身的惰性太強。去年尼爾森和國家體育總局對於中國健身人群的調研報告中顯示有57%的人請私人教練的原因我一樣是「希望得到督促」。和其他運動一樣,健身有自身的規律和科學,堅持是基礎,只有在科學的指導下,高頻次的參與才能收穫效果。

旅遊業、體育產業、娛樂產業是公認的大機會所在。健身行業是體育產業中的核心層,和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離錢又近,是當下體育產業創業、創新的熱點領域。傳統健身房、健身俱樂部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健身房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包括銷售會員年卡,私教課程以及相關的營養補劑;做為健身俱樂部核心資源的教練,在私教課程的銷售和教授的分成上只有20%-40%,因為提成的比例低,教練的積極性也很難被調動,所以流動性也大;傳統的健身俱樂部和健身房的運營成本很高,面積大(800平到1000多平),器械多,但利用率非常低;傳統健身房和健身俱樂部預付年卡的模式讓會員們覺得不方便,又別無選擇,為了獲取更多的營收,健身房也不得不一方面大力推銷私教課程,另一方面以開新店的方式支持老店。

經過了2015年的探索與泡沫破碎,「互聯網+體育」的局限和O2O在體育行業中的水土不服已經被更多的創業者和投資機構所認識到。大家都明白了體育活動、健身活動的區域性屬性,單純的線上流量並不能轉化為運動場館有效的線下增量。體育行業仍然是一個缺乏優質供給的產業,教練容易約,但是課程體驗差。雖然越來越多的教練開始重視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但是和發達國家的私人教練相比,我們現階段整體私人教練的專業水平還是相去甚遠。從事任何運動都要講究科學,訓練不得法,不僅不會達到效果,還容易在運動中受傷。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有經驗、水平高的私人教練一定會獲得更多人的青睞。當下的體育行業,不缺乏渠道,一定是產品為王。在健身行業中,不乏做社區、做內容的優秀創新型企業,社區、社交也好,內容也好,一定要和線下的體驗相結合,這不僅僅是因為和線下結合更容易變現,而是體育行業本身的屬性決定了體育活動是比生活類O2O服務更加重視線下的體驗與效果,體育活動的效果會第一時間直接回饋到人們的身體和精神上。

在我看來,健身行業的三個基本要素是場地、教練和運營(可以是人或是系統)。有了場地可以鋪設健身器械,以及設立更衣室、浴室,打造出優質的健身環境;教練經過培訓,可以教授多種健身課程;傳統的健身房多是依靠職業經理人來運營,新興的健身工作室大多是健身教練參與運營管理;有設備的場地加上有技能的教練,再加上運營層面的定價和銷售就形成了健身產品。在健身三要素上升為健身產品的過程中,健身培訓/會議機構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健身教練們需要培訓,健身房的管理者們也需要通過培訓獲得健身房經驗、運營方面的知識。上文提到了傳統健身俱樂部和健身房在私教課分成上對於教練過於苛刻,很多有經驗、有穩固會員群體的教練也傾向於通過眾籌或是其他方式建立屬於自己的健身工作室。目前小型的健身工作室在中國已經超過了20000家,增速迅猛。小型的健身工作室對於場地的要求非常靈活,從幾十平到一二百平米不等。健身房小型化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也讓新的健身課程銷售模式成為可能,用戶不必一次性去辦年卡,可以買月卡、計次卡,甚至是單次付費。在這種模式下,教練的課程質量就越發重要,教練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分成,也不僅僅是被僱傭的身份,而是有更多可以參與管理,甚至成為股東的機會。小型健身工作室的模式之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展到如此的規模,還是源於這種模式對於健身三要素的改變。從以上對於小型健身工作室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簡單的結論,在健身行業,從需求端切入下來的路徑相對很長,實現和現有健身產品的連通在技術層面很簡單,但是底層數據的標準化需要做紮實,並且業務邏輯也很複雜。從供給端切入在我看來是非常好的選擇,整個健身行業在變輕,無論是通過健身房管理系統做運營,還是打造精品課程,或是直接建立小型健身房連鎖品牌、健身房聯盟,都是非常好的嘗試。

未來的健身房應該是什麼形態?其實還是圍繞著三要素去做文章。運營人員通過系統可以輕鬆調配場地和教練資源,場地的利用率也會大幅度提升,教練也將不隸屬某一個健身房。會員們的健身課程可以跨地域接續,會員們可以在不同地點,接受不同教練的高水平課程。體育行業是重線下、重運營的行業,線上流量一定會轉化成線下的體驗,而線下的體驗也一定要通過高效的運營得到複製和升級。

2014年體育行業政策落地,2015年資本大量湧入體育行業,搶佔優質的標的和投資機會。2015年8月一級市場進入「資本寒冬」,體育行業的投資也逐漸趨於理性,很多偽命題曇花一現,僅僅剩下融資的數據存留在各類投創平台中。2016年畢竟還不是體育行業收穫的一年,各種體育行業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在經受考驗,運營水平更在經受考驗,畢竟生存下來的權利只屬於強者。資本對於商業模式僅僅是階段性的買單,在資本活躍的階段,獲得投資的創業者往往過於樂觀,認為資本市場對其商業模式是追捧的,殊不知融資成功僅僅是資本市場對於公司綜合發展情況的階段性認可,下一階段怎麼走?是否可以達到資本的預期?還需要創業者們殫精竭慮,一步一步地走出來。融資額也好,估值也好,在沒有退出之前這一切只是鏡花水月。回到健身行業,這本身就是離錢很近的一個行業,如何通過線下加互聯網,匹配並提升行業要素資源,進而提升整體行業效率從而創造出超過傳統模式的利潤,這是資本層面希望看到的。

本文版權屬於左馭資本,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腰肌勞損的情況下,如何增強腹肌力量和側腹肌?
恢復與生長Recovery and Growth
探頸、駝背、圓肩、骨盆前傾?一個動作幫你全部搞定!
一個人做飯如何有效的挑選廚具和食材?
無輔助站在瑜伽球上是怎麼做到的?

TAG:體育投資 | 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