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信眾、師父現階段的痛點是什麼?

學誠法師:佛教若排斥互聯網,就沒有力量

我是一個對佛文化很感興趣的人,現在人人都在講互聯網+,以前處於塵世之外的佛教彷彿也不能置身事外了,開始了佛教+互聯網的時代。

2010年中國宗教報告:18%的中國人自我認同為佛教信仰者,1.7%的人是三皈依人群

按照這個比例,現在中國的佛教信徒約2.5億,2300萬人為三皈依人群,當然這裡面有一定比例的偽信徒,但這仍然是一個相當龐大的人群。觀察佛類移動應用,2015年出現了一大批新上線的app,其中也有拿到過融資的。他們一般將在線找師父、在線參加活動或是請本命佛等遊戲作為切入點,我問過一個朋友,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他告訴我說是師父告訴他們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們的數據卻很不樂觀,用戶量少,流失率嚴重,活躍度就更低了。是因為什麼造成如此的呢?因為他們的痛點找錯了!

師父們有著怎樣的訴求呢?

師父們每天的生活一般會有早課、打坐、念經、法會活動、晚課.....(這裡我不區分佛教宗派,綜合論述),師父們的宗旨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能影響更多的人,能將佛法發揚光大,惠及更多的人(雖然當下有少數人變質,但總體是好的),方式有很多,諸如講經、給人答疑解惑、法會活動、資助失學兒童等公益活動及個人出書等。但要注意的是:對於放生、法會、朝聖等活動,師父們一般會交待給義工進行組織,他們更像一個參與者。分析師父們的痛點,要把師父和義工分開,實際的活動組織操作更多是義工在做。以下是一些他們常遇到的困難:

A 我很喜歡講經,巴不得從早到晚一直講經,講經讓我快樂,讓我感到我為別人做出了貢獻,為此我拉了十六個微信群,每個群的人數都已經達到上限了,但群的數量還在增加,講經的時候我在每個群里都要講一遍,這使得我一天的時間從早到晚一直在講經,但內容卻在不斷重複,我很想有一個工具能夠使得我講一遍經都能傳播到所有群

針對這個需求來講,師父其實在做社群運營,要把他在一個群的內容傳遞到所有群並不難,通過群助手機器人就可以達到了,但是更多人需要的是答疑解惑,個性化服務就必然會減弱了,很多人也會想到一個答案,YY語音,但YY語音是一個所有人可以上的平台,難以給佛教群體一個群體維度,雖然有不少師父在利用YY語音進行直播。

B 我們經常會組織很多活動,如法會、放生、朝聖等,就會出現信眾捐贈,平常我們都是利用筆記本一筆一筆地記錄在本子上,這樣的工作量就會比較大,能不能有一個工具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活動管理、記賬呢

給寺院或師父義工做一款記賬工具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哦,這裡就需要再深挖師父和寺院記賬的痛楚了),潛伏進去吧,哈哈

C 作為年輕的師父,我們平常也需要和其他的師父進行溝通,這樣做當然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為,能不能有一款工具幫助我們內部溝通呢?

這裡我要說的是微信就可以解決了 ,他們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是在自己的寺院,不需要跳出很大的圈子,如果去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些雞肋呢?就算需要,那為什麼不用微信呢?

以下講幾個常見的誤區,也可以說是師父們的偽需求:

1.對於答疑解惑,師父們講究緣分,不刻意不做作,師父們平常是比較繁忙的,他們能解答的總是有限的。

2.在線組織活動,每個寺院都有固定的信眾群體,寺院的活動一般都在內部進行,當然也有信眾基礎不紮實的寺院,他們需要通過活動來聚攏人氣,但問題來了,經常參與活動的都有固定的寺院或師父,那就需要去尋找還沒有加入某個圈子的人,那難度可想而知,在這裡,就得問問自己,參加活動是信眾的最強烈的需求嗎?

在實際的處理師父們痛點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師父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這裡要帶入到前面所有的訴求中去思考,就更能理解前面的兩點為什麼是偽需求了。

信眾有什麼樣的訴求呢?

筆者將信眾分為兩類,信佛但沒有皈依人群、信佛且皈依人群,針對性別及年齡分布,我選擇在上海的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寺院進行了調研,發現信佛人群中80%位女性,這可能是因為女性的生理決定的吧!而在年齡層次上經常去寺院的絕大部分也為退休或空閑時間比較多的老年人,那筆者就想這類人群會用手機嗎?結果估計大家都知道,他們的眼睛不太好,不太會用智能手機,甚至對於網上支付也抱有懷疑,顯然這樣的人群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對象。這裡可能符合大多數的人的預期,覺得現在信佛的很多是老年人,覺得佛教迷信,這裡筆者要提醒一下了,佛教並不迷信,如果仔細去研究,會發現很多的理論觀點都能夠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證明。而信眾中也有相當比例的是30-50歲年齡層次的人,他們有知識、收入高並且對佛學及佛教有著濃厚的興趣,筆者曾做個3次寺院問禪活動,參加活動的人屬於社會的中產階級及以上,他們在社會中可能是白領、企業主等,他們喜歡寺院的生活,他們對於佛學中的禪、香道等興趣濃厚。

針對這部分人群,筆者做了一個調研分析:75.6%的人想要答疑解惑,94.2%的人想要學習佛學,並通過短音頻的方式,這是因為他們時間有限,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的社交需求並不強,42.6%的人想要認識更多的師父,47.7%的人想要認識更多的同好。針對皈依人群,87.5%的人有播音念經的需求。

現實情況呢?如果直接去看佛經,會讓我們感到晦澀難懂,而朋友圈裡的文章,都是大段大段的,更像是一個大碗里裝著很少的心靈雞湯,答疑解惑不知道找誰,根據筆者調研數據,他們對於答疑解惑的對象,56%選擇了只要能解答就好了,並非一定要師父。筆者和他們交流,發現他們對於佛文化的熱愛,都發自內心,希望能夠有人能幫助他們,為自己的心靈開窗,為人生指路(當然這裡面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攀緣人群)。

如何碰撞呢?

佛教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了,如果將佛教比作一個企業,之所以存在這麼久,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她的內容,雖然和尚在不斷變化更替,但佛學卻在不斷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實際需要,但很多佛類應用卻抓錯了點,注重形式而不是內容,這當然沒有人願意用它。

師父和信眾之間雖然是一個相互吸引的關係,但如果一開始做平台,會發現兩邊都有很多困難,師父從哪來呢?信眾為什麼上來呢?這對於一個想要涉足此類的人來說要求很高,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而在線下很多已經滿足了。

筆者認為應該先從產品屬性切入,再切入短通俗音頻內容,之後再是社區。那應該從哪個產品屬性切入呢?筆者認為應該是播音念經的工具,這部分人群,他們對於佛教佛學最為熱愛,屬於粉絲用戶,他們現在大部分卻仍在用傳統的播音念經機、攜帶書本,應用市場上雖然有這類應用出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這裡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分析如何做這個工具。

文章來自於筆者自己的分析調研,不喜勿噴。

下面是筆者微信,歡迎添加交流!


推薦閱讀:

命運真的早就被安排好了嗎 你所遇到的人和事的到來和離開真是早有安排嗎 真的有來世今生嗎?
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永遠保持平靜安詳的心境呢
2017年的第一場佛系好雪
阿羅漢死後是什麼樣的狀態?
為什麼我一去教堂就頭疼呼吸困難?

TAG: | 移動互聯網 | 智能手機互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