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學會這8種方法,沒有你搞不定的熊孩子!(可怕的2歲特輯)

前面兩期已經把terrible 2 的表現形成原因寫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妞家的事】查看歷史文章。

這一期一媽將講講如何在實際情況中應對terrible 2的具體方法。

本文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如果你覺得實用,記得收藏、點贊、分享到朋友圈哦!

針對年齡:1.5歲~3歲

1. 教孩子表達情緒

針對問題:

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幹嘛

孩子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

孩子不太說話,沉默寡言

具體對策:

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在氣頭上,不妨等冷靜下來再和孩子溝通處理問題。

有的孩子在氣頭上,不發泄完情緒,不管誰介入都沒用,反而會使情緒累積的更多。這時不如讓孩子發泄一會,同時也是給家長自己整理自己情緒的緩衝時間。在處理這種情景時,家長自己的情緒管理其實更為重要。只有在你自己冷靜的情況下,才不會給孩子的情緒進一步累加的機會,才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安靜安全的環境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哭什麼哭?沒出息!」「不許哭,再哭我就...」「你這小孩怎麼這樣」類似於這樣的話如果你經常控制不住說出口,那麼最好還是給彼此一個冷靜的時間吧,先問問你自己有沒有情緒,再去想想你憑什麼要求孩子不能有情緒?一個不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家長必然只能培養出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

客觀的看待孩子生氣哭鬧這件事,有情緒並不是錯,「不許哭」這種話其實是在拒絕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而真正的情緒管理,首先要承認情緒的存在,然後給情緒一個出口讓它釋放。允許孩子有脾氣,教會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直接表達,引導孩子通過直白的語言「我生氣了」「我傷心了」來表達情緒並且給孩子發泄情緒的渠道和空間。

不要為了不讓孩子哭,就放棄一些原則和底線。孩子需要的是一定範圍內的自由,絕非完全的放飛自我(否則你很有可能得到一個熊孩子哦)。合理的要求及時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在第一次提出來就要果斷拒絕,並且一直堅持,用各樣的方法(後面提到的各種方法哦~)堅定而溫和的通過言行傳達「有情緒是正常的,發泄情緒是合理的,但是這件事並不會因為有情緒就可以隨意改變

2. 轉移注意力

針對問題

孩子一直哭鬧不能安撫

孩子一直做一些很危險的事

具體對策

如果孩子哭鬧或者做危險的事情不聽勸阻無法正面溝通,不如試試假裝不理睬,背對著孩子,假裝玩的很開心(可以父母雙方配合,假裝兩個人玩的很開心更好),發出大到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聲音。一般一會時間孩子就會好奇的湊過來看,這時候讓孩子參與到你們的遊戲中,他會很快忘了剛才發生了什麼

用合適的活動替代不合適的活動。如果孩子經常做一些同類型的危險事情,或者總為同樣的理由哭鬧。將與這樣不合適的活動相關的物件全部移除,並且幫孩子重新開發新的合適的活動作為樂趣。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悄無聲息地轉移他的注意力,比直接否定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效果更佳,並且「可怕的2歲」作為孩子的叛逆期,經常會出現父母越禁止他幹什麼他越幹什麼的情況,反覆正面禁止反而起到了強化他的行為的作用,採取側面轉移的辦法,悄無聲息地讓他忘掉不正確的行為。

案例:

上周某天晚上,一妞因為想玩很危險的插線板,一爸將她一把抱走禁止她玩,她非常生氣倒在地上嗷嗷大哭,同時還用頭去磕地,一爸扶起她告訴她不可以玩插線板並且不要磕地,一妞反而愈發生氣抑制不住大哭,不管誰抱都安撫不下來。

一爸先很沒耐心的讓孩子不要哭了,他自己帶著情緒一妞不僅沒有停下來反而脾氣更大更覺得自己委屈。一爸只好一妞自己先發泄了一會情緒,聽著她的哭聲稍有減弱的時候,我趁虛而入一把抱起她繼續安撫,結果不曾想,她反而哭的更凶了,覺得自己很委屈,沒有做錯什麼事情,還想繼續玩插線板。這個是不可能滿足她的,為了防止她用頭磕地我只好將她放到嬰兒床里。她進到嬰兒床里哭得更凶了。這時,一爸靈機一動,提示我背對著嬰兒床,和他玩拍手遊戲,而且拍手聲音很大,配合著有節奏的說「拍打拍打拍拍背打」,同時我們兩個戲精假兮兮的發出嘻嘻哈哈疑似很有趣好玩的笑聲,用這幾種聲音蓋過她的哭聲。結果她很快被我倆吸引了注意力,哭聲漸漸減低,偷偷的瞄我倆在玩什麼,過了一會爬起來扒在欄杆上竟然還咯咯笑起來,臉上還是滿滿的鼻涕眼淚掛成行。我們回頭一看她,她就嬉皮笑臉的要求我們把她抱出來一起玩,早把插線板、生氣憤怒拋在腦後,完全忘了自己為啥哭。從此以後「轉移注意力」成了我家百試百靈的一計妙招。

3. 讓孩子自己做主

針對問題:

孩子不讓碰他的東西

孩子經常拒絕

具體對策:

尊重孩子敏感期規律,尊重孩子的物權。不用強迫孩子分享,動他們的東西時徵得孩子同意,也給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告訴孩子如果動爸媽的東西也應該徵得同意。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秩序要求,也應該理解尊重,合理的情況下按照他們的秩序擺放。

鼓勵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吃飯等等活動,不要因為「弄髒弄亂」「孩子太小」等原因,剝奪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力。孩子自己玩玩具不用強迫孩子必須按大人的要求去玩。

案例:

一妞非常抗拒洗臉、刷牙,每次要洗漱都會嗷嗷大哭。同時她進入到模仿敏感期,特別喜歡玩模仿遊戲,於是一爸發明了漱口洗臉遊戲,給洗手台下架了桌子她可以自己夠到水龍頭,然後在她面前非常誇張的洗臉刷牙,並發出很搞笑的聲音,一妞自發的覺得這是很歡樂的遊戲,伸手要牙刷,並且模仿爸爸的動作刷牙,雖然塞到嘴裡的是牙刷的把手,但是她學的很開心,也在這個氛圍里接受了爸爸洗臉。這樣的遊戲持續了半個多月,現在每天早晚她都會自己跑到洗漱台,要求站上去自己刷牙洗臉,並且非常開心。

4. 忽略不該干涉的事

針對問題:

孩子之前發生衝突

孩子自己做事時遇到小挫折

具體對策:

相信孩子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過多干涉孩子之間的矛盾,不要孩子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衝上前去,不妨靜靜的在一旁觀察,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都可以自己化解掉的。

如果孩子過來尋求幫助,不妨先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引導孩子儘可能多的依靠自己能力來解決。畢竟孩子要成長,是一定需要各式各樣的小挫折中反覆磨練的,如果一些小挫折你不給孩子機會自己解決,以後遇到的挫折只會越來越大,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也越來越低。

5. 用自然後果給予教訓

針對問題:

孩子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後果不會太嚴重

具體對策:

針對這種類型的事情,不用正面否定,不停地說「不可以」「不能」,要珍惜使用「不可以」的機會,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的各種「不行」「不可以」,孩子反而不能分清問題的嚴重性。所以「不可以」應該留到後果很嚴重嚴禁做的事上。對於一些後果不太嚴重的不合適的事情,不妨讓一些後果自然發生,給孩子一些切身的小教訓,比一味地說「NO」效果更好。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那麼也不用多說,到點把飯全部收走,中間不要給零食,讓孩子餓上一頓也不打緊,但是孩子自己餓的時候就會自己反思下次該怎麼做。

這個方法是著名的教育學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出的著名教育法則,即「自然後果的懲罰」。盧梭的說法就是:「應該使孩子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如果他有冒失的行為,你只需要讓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礙或受到由他的行為本身產生的懲罰,就可以加以制止。」其實更通俗的來說,這個方法又叫做「自作自受」

6. 溫柔而堅定的用遊戲的方式堅持原則

針對問題:

孩子做一些危險的事

孩子一哭鬧威脅父母做出妥協

難以克制想要責罵懲罰孩子的時候

具體對策:

「溫柔和堅定的堅持原則」是很多育兒書都會反覆強調的一種育兒方法,他強調不懲罰不暴力,很多爸爸媽媽也都知道這一方法,然而在使用上卻容易有誤區。很容易將它理解為:語氣溫柔不發脾氣,但是只要一直反覆強調原則就可以了。在實際中往往可以達到讓孩子最後屈服於自己的堅持,其實並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的感受也沒有嘗試用更合適的辦法解決問題,不過是通過「溫柔」的軟暴力僵持達到自己的目的。

實際上2、3歲正是孩子好奇心大爆發的年齡,他們對是非觀念認知並不明確。一媽認為:對於處於可怕的2歲的孩子,父母首先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邏輯,遠比用簡單重複單一的方法重要。

案例:

比如你不希望孩子去抓沙子並且往嘴裡塞,如果你用溫柔的態度堅持反覆對孩子強調「不可以」可能收效非常一般,但是你站在一個2歲孩子的角度去想,在他眼裡「危險」「不幹凈」都是一些過於抽象甚至不存在的詞語,而想去拿手捏捏感受下細碎的沙子在手裡在嘴裡的感覺,通過這些去認識「沙子」這才是他們這麼做的本質邏輯。理解到這層原因,你首先並不會因為孩子這麼做而生氣,反而會發自內心的溫柔的看到孩子大腦的發育與成長,接著你會調整自己的預期,你會考慮自己的要求是否苛刻,抓沙子其實是無傷大雅的,吃沙子可能會對孩子有所傷害,那麼你只需要堅持孩子不要把沙子往嘴裡放就OK。這時單純靠溫柔而堅定的反覆和孩子強調「不幹凈,不要吃」,其實孩子根本聽不懂也聽不進去,不如換一個方式:開發一個遊戲,和孩子一起抓抓沙子,堆一個小城堡,放到一個小瓶子里,和小沙子說說話等方法,轉移掉孩子想把沙子塞嘴裡的慾望,同時也滿足了孩子探索沙子的願望,並且不覺得爸媽很煩很嘮叨,或者逆反的愈發把沙子塞到嘴裡。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真正做到「溫柔而堅定」但是很有趣而不知不覺的堅持了自己的原則。

(當然這個是針對是非觀念還不強,你根本無法講道理的2、3歲的孩子,對於更大的孩子,能接受講道理的孩子,溫柔而堅定又可以換成另一種形式)

7. 減少正面的否定,給出選項或具體期望,多多鼓勵

針對問題:

當你頻頻說「不行」孩子卻逆反偏偏要這麼做的時候

具體對策:

對待孩子的危險行為,我們會習慣性的第一時間衝上去制止,然而有時總是收效甚微,跟孩子講「這樣做不對,很危險balalala」孩子卻不聽。其實不是孩子不聽,是對於2歲上下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危險」這個概念。並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強精力旺盛,探索世界的意願強,你在不停的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的時候,會讓他感覺很煩,會覺得為什麼我的媽媽不讓我去探索世界,也會覺得這樣的行為得到你的回饋了可以吸引到大人的注意力,反而更加多的去重複這樣的行為。

我們小時學過的生物課上,講過「條件反射」這一概念,這個完全可以用到育兒上。我們想要我們的指令可以和孩子的行為掛上鉤,就要建立這樣的「條件反射」。

先換位思考一下,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更希望獲得正面反饋還是負面的反饋?當你的行為頻頻被制止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當你不能理解到制止你的人到底為啥制止你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你更希望得到的是什麼?

其實回答完上面這些問題,你應該已經有答案該如何給孩子指令了吧?

首先,盡量減少正面的否定和不停的否定。那該怎麼辦呢?當你的孩子停下了他的危險動作後,他並不知道他下一步該幹什麼,能幹什麼。這時候你需要給出他界限:告訴他你的具體期望,或者給出兩個可選項讓他覺得他有足夠多的自由。這時關鍵點在於:趕緊放棄你的嘮嘮叨叨,指令一定要簡潔明了,不要超過5個字,畢竟對這個年齡的孩子過長的指令和說教只會讓他們摸不著頭腦。接著只要他照做了,立刻馬上趕緊給出正面的回饋以鞏固孩子的行為,將指令與行為掛鉤。

經常說「一定界限範圍內的自由」,這個界限範圍的給出,不單單是告訴孩子「你不可以做什麼」,其實要更多的告訴孩子「你可以做什麼」,告訴孩子你的可選選項其實很多很多,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案例:

一妞經常爬上爬下,非常危險,而我沒有別的辦法,每次只能大叫「停下來!」「不可以!」但是往往她會覺得更加好玩,反而會重複危險的動作,而如果我強硬的去把她抱走,她就會生氣的嚎啕大哭。然而我看到在creche(法國接收3個月至3歲兒童的公立託兒所)一個班7、8個孩子,也是會滿屋子上下竄,但是老師只需要發出一個指令,像魔法一樣神奇,孩子們都非常乖的立馬停下危險動作。由於我法語不太好,所以專門抽一天拉著老公去學習creche的老師是怎麼做的,到底和孩子念了什麼奇妙的咒語。

原來creche的老師在孩子做出危險動作的時候,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指令,比如「坐下」「去玩玩具」,有的孩子比較頑固的時候會拉著孩子問「NO,不可以這麼做,現在你是要看書呢?還是要玩玩具?」當孩子按照指令或者選擇某項安全的活動的時候,老師都會及時的回饋給孩子鼓勵「Tres bien!」(非常棒!)

可以看到老師不是只會說「NO」,他們會在制止孩子行為的同時,迅速給他們一個其他具體的要求或選項,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可以做這件事後到底可以做什麼事,當他們做了正確的事立馬給出鼓勵強化孩子的行為。反覆進行,這樣一個指令就可以變成一條簡單的「咒語」,我也因此學了幾句這樣的咒語,一妞做一些危險動作的時候,我不再說「不可以!」而是換成「Assieds-toi」(坐下)每次她都會神奇的坐下。我也用這方法開發了自己的小咒語,將之前「你咋還不睡覺,太晚了,快睡吧」變成「躺下~」這樣簡單明了的要求指令,收效神奇哦!

8. 提前預約

針對問題:

出門在外孩子不配合,要這要那

具體對策:

有時我們大人總是很自大的做出一切決定和日程安排,卻從來不問問孩子的意見,並且還會拿「孩子還小,啥都不知道」作為借口自我安慰,然而等一出門就發現計劃不如變化快,孩子總會用他的方式改變你精心做好的規劃。於是就經常有在超市賴著不走,啥東西都想要,看到遊樂場挪不動步,只能在各種生拉硬拽和哭嘰尿嚎中尷尬結束行程。其實經常說要和孩子平等對話,也就體現在這裡。

如果你安排了某一天的日程,不妨提前給孩子描述一下這一天將會做些什麼事,並且把這些事對於他來說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告訴他,如果孩子喜歡要這要那,可以在採購日之前跟孩子提前預約:「今天你可以買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哦!但是只能有一樣!所以這個機會好好珍惜」

當然,預約不僅限於此,根據平時孩子的表現,提前預知一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還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可愛的約定」轉移對不合理要求的注意力,比如:今天我們出門有一個任務哦,撿5片好看的樹葉。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就會轉移在這些小遊戲上,一路也會很配合。

下面將給大家5道棘手的課後題,通過今天的8種方法都可以完美化解哦~快來測試下自己掌握了多少!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解決辦法!

1.孩子崩潰大哭,無法安撫怎麼辦?

2.將玩具撒的滿地/不好好玩只搞破壞怎麼辦?

3.孩子在商場、飯店、飛機、火車等公共場合提出無理要求,不滿足就撒潑怎麼辦?

4.孩子總做些危險的事情,攔也攔不住,說也不聽怎麼辦?

5.孩子半夜不睡、不好好吃飯、總是很煩躁脾氣不好怎麼辦?

如果你覺得實用記得收藏、點贊、分享到朋友圈哦!

接下來的幾期一媽將談一談高質量陪伴到底是啥,以及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親子遊戲,歡迎持續關注公眾號,接收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

孩子多大的時候開始看書或給孩子讀書合適?另外求推薦一些適合幼兒的書。
家長到底該不該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這個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去不丹旅遊的外國人禁止給當地小朋友糖果,說是會污染他們的心靈,為什麼?
各個行業中,有哪些傳說中如雷貫耳的人物,總以為是歷史人物,但其實是還健在的?
《X的奇幻之旅》——欣賞數學的樂趣

TAG:育兒 | 教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