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民族需要現代化而非「多元化」
首發公眾號: 天涯何處是神州
編者按:
文化的現代化,是整個社會和民族走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北大歷史學家羅榮渠在《現代化新論》中指出:「如果沒有從心理、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實現由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使之具備人的現代人格、現代品質,就不可能成功地從一個落後國家跨入自身擁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家的行列。」現在流行的所謂文化「多元化」,實質是阻礙文化現代化的借口。
翻開史書,我們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凡是北方游牧、漁獵民族入主中原後,除非接受高度發達的漢文明,否則政權極難長期穩定存在,這是為什麼?古代評判文化先進與落後的最關鍵因素就是社會生產力的發達程度,而中原王朝在國力、民力、文化等方面的實力大幅超越北方游牧民族,這是歷史事實,倒也不必忌諱什麼莫須有的民族團結與政治正確。
苻堅在短暫地統一北方後,前秦卻又因為淝水之戰的慘敗而迅速土崩瓦解,為何?前秦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氐族),雖然迅速消滅了北方的各族割據勢力,形成了與東晉南北對峙的局面,但實際上,北方的前秦這種形式上的統一是存在致命缺陷的。雄主苻堅在統一北方後,沒有從根本上實行民族融合政策,而是採用了類似於後世大唐的羈縻政策。對鮮卑等族的王族、貴族遷徙到國都附近的地區,卻仍然默許這些民族盤踞在原有的地區,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原有的族群內部結構,鮮卑、羌等族內部具有高度組織力與戰爭動員力的嚴密組織體系並沒有被打散。因此,當氐族勢力衰弱時,這些本就擁有一定實力的他族勢力自然就蠢蠢欲動了。
而北魏的孝文帝為什麼推行漢化改革呢?從拓跋珪立國之初,北魏的各種叛亂就一直不曾休止,農民起義、胡人暴亂有增無減。這與北魏拓跋氏鮮卑仍然保留著北方游牧民族的諸多奴隸制色彩濃厚的風俗有極大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孝文帝為了緩和矛盾,才開始推行改革,不僅彌合了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期,南下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區多年兵戈造成的與當地漢民族百姓之間的矛盾,同時也爭取了北方漢民族豪強大戶的支持,讓北魏政權得以穩定,功莫大焉。孝文帝的一系列言行實際上就是自覺吸收先進文化的優點,拋棄舊有的落後習俗。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力度是空前的,禁胡服、胡語,以漢語和漢式衣冠代替;改革官制、稅制,使北方凋敝的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政權封建化進程加快。雖然孝文帝拓跋宏去世後25年,北魏就爆發了反對漢化的「六鎮起義」,進而導致北魏的快速滅亡。但這實際上骨子裡是利益之爭,而不是漢化、胡化的問題。孝文帝為了擺脫頑固的保守勢力而遷都洛陽,而隨著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拓跋鮮卑族群內部開始發生分化,遷入河南者為羽林、虎賁,勛貴與士族同列;相反世守邊陲六鎮者則由「國之肺腑」逐步淪落為鎮戶、府戶,身分低下,由是引起六鎮軍民的普遍不滿。防禦北方柔然的六鎮鮮卑和北方鮮卑化的貴族與將士在待遇、升遷、經濟水準等方面大大低於隨著孝文帝南遷的漢化鮮卑貴族。歸根究底,仍然是利益之爭。假如,漢化鮮卑貴族與六鎮鮮卑貴族易地而處,北魏內亂仍然會爆發。(PS:說句題外話,南遷的鮮卑貴族在中原地區撈夠好處之後,也應該對御邊的六鎮鮮卑進行一番「財政轉移支付」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古今皆然。)北魏的南北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不斷擴大才是造成北魏六鎮與洛陽離心離德的根源。
繼北魏而起的北周(含西魏時期)、北齊(含東魏時期),在起初北齊的整體實力優於北周,但為何最終,北齊為北周所滅?北齊高氏家族的政權主要依靠居住在并州(今山西境內)六鎮鮮卑人和雜胡,而這些民族仍然保持著北方游牧民族奴隸制色彩濃厚,缺乏德化禮制的野蠻風俗,在這種情況下,高歡為了維持統治,就縱容六鎮鮮卑和雜胡進一步地剝削壓迫掠奪關東地區的漢民族人民。而北齊時期,漢族士大夫們一直在官場上不是主導性力量,高氏皇族最為依賴的仍然是鮮卑權貴子弟。像杜弼這樣的中正耿介的漢族大臣都被北齊文宣帝高洋所殺,理由是高洋認為杜弼影射自己身為漢人卻胡化了。(高歡以及高氏皇族是鮮卑化的漢人)
當然,北齊最終為北周所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開國的文宣帝高洋開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除了高恆年幼、孝昭帝高演還算賢明卻早亡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殘暴不仁的混球,奪妻通姦等獸行在高氏皇族中屢屢上演。終北齊一朝,高氏皇族沒有推出過任何消弭、緩和漢民族、六鎮鮮卑兩大政治集團矛盾的舉措,使得北齊內部的衝突內鬥愈演愈烈,北齊歷代君王又鮮有雄主能夠彈壓,多是殘暴不仁、嗜殺無度、不遵禮法之輩。(北齊高氏皇族是歷史上著名的才貌與重口味齊飛的精神病皇族)
北周呢?宇文泰擁立文昭帝元寶炬建立西魏後,由於關中地區的經濟狀況落後,遠不能與佔據關東的東魏(北齊)相比,執掌大權的宇文泰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飭吏治,推崇儒學、改革官制、嚴明執法,恢復府兵制(八柱國制,形式上採取鮮卑往昔的八部制),切實加強了西魏(北周)的整體實力,同時緩和了關中世家大族與鮮卑貴族兩大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宇文泰行西周禮制,吸引了大批的關東士族來到關中。有人可能會說,宇文泰同時也恢復舊俗,讓西魏的元氏皇族恢復舊姓拓跋並推行漢姓胡化政策。但實際上這是擴大政權基礎的權宜之計而已。除了復舊姓,部分漢族貴族改胡姓之外,但這主要是作用於上層社會、統治集團,只是名義上的胡化,北方少數民族的漢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政體(官制、語言、服飾)上也是高度漢化的。八柱國制中的八大柱國,其中實權的六人半數為漢人,這實際上是一種利益共同體。而由此產生的關隴貴族起源雖然是最反對漢化政策的鮮卑六鎮,但最後仍然是漢化了,到後期,關隴貴族比任何政治勢力都擁護漢文化的正統地位。這些人成為了隋唐武將的主力(關西出將)-「融治關隴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 而隋唐也繼承了不少關隴貴族的風氣-「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途之事」。
類似的,契丹、女真同是發源於東北的漁獵民族,但兩個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存續卻不盡相同。契丹人所建立的大遼,充其量只能奪取今河北北部的燕雲十六州,卻再也無力向南侵奪。為何?遼太宗耶律德光在攻滅後晉後,陷汴京後,也曾打算留在中原,但其似乎並不打算變革契丹舊俗,以適應中原漢地的農耕文明社會。在其默許下,契丹軍仍沿襲舊俗在汴京、洛陽周邊「打草谷」,一時之間,皆變白地。而耶律德光在汴京洛陽等地大肆掠奪財物運回北方,這導致各地軍民、各鎮後晉舊將紛紛起兵攻擊契丹軍。因而,耶律德光才倉皇北返。遼國在耶律德光時期開始推行的的南北面官制,對漢地(燕雲十六州)、契丹故地採用兩套不同的行政體制進行統治,這不利於經濟高度發達的漢地帶動北方故地的經濟發展,終遼一世,雖然經濟也有所起色,但與同時期中原地區的北宋王朝相比,其生產力的差距不僅沒有減小,反而在擴大。而女真人建立金國,攻克東京開封,迫使宋室南遷,卻開啟了深度的漢化改革。
從海陵王完顏亮開始,女真人開啟了高度的漢化改革,歷金世宗完顏雍的「大定之治」,再到金章宗完顏璟的「明昌之治」,女真社會完成了從落後保守的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最後轉變。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金章宗完顏璟是女真封建化的最後完成者,而完顏璟執政期間也是金朝社會最為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發達,人口增長,天下富庶。據說在這一時期,是金朝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在泰和年間人口最盛,總人口超過了5600萬。《金史》載:「贊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規……亦可謂有志於治者矣。」。
「宇內小康」四字的評價對於一個非漢民族王朝的君主來說,已經是對其成就的最高褒獎。其四方面舉動大大促進了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一,廢除奴隸制度。其二,限制女真特權。其三,保護封建農業。其四,允許蕃漢通婚。在文化上,完顏璟尊崇孔子、完善科舉、健全禮制、修備法典,促進了女真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完顏璟禁止稱女真人為「番」,本人也宛然漢家天子,學得一手宋徽宗的瘦金體。元人燕南芝庵將他與歷史上的唐玄宗、後唐庄宗、南唐後主、宋徽宗等人並稱為「帝王知音者五人」。同理,明末滿洲人入主中原,同樣與迅速漢化、由落後的奴隸制漁獵社會向封建社會體制的迅速轉化有著緊密的關聯。
這一切的一切,證明了將社會形態原始、落後的少數民族進行移風易俗、鼎故革新的必要性。應當明確的是,民族文化和社會發展本身就有先進與落後的分別,這實際上是過去文明社會的普遍共識。但隨著,西方的政治正確與普世價值觀逐漸輸入,本來很強調移風易俗的中國社會不太敢承認這方面的先進與落後的分別,因為很擔心被扣上「破壞民族團結」、「傷害民族感情」等等非常政治不正確的罪名,於是乎,開始盲目吹捧所謂的「多元文化」,鼓吹一切民族文化都是中華瑰寶,乃至於一些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神權制社會(政教合一制)的習慣風俗制度都被當成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原生態文化」。坦白講,這些到底是田園牧歌式的世外桃源,還是阻礙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垃圾糟粕?
為什麼現在藏區的人民很多都還在懷念毛主席,因為在解放軍入藏前,西藏仍然處於落後的農奴制社會,類似人皮唐卡這種野蠻反人類的宗教糟粕仍然普遍存在。是我黨和毛主席領導下的解放軍入藏,才迅速瓦解了農奴制,讓農奴們翻身做主人。難不成今天我們還要把已經被推翻的僧侶特權階級、農奴主再請回來不成嗎?類似的,西北某些地區,宗教神職人員剝削信眾、控制信眾,架空基層政權的現象為什麼最近三十年愈演愈烈?神棍們打著民族習慣法的名義干涉世俗生活,某些官僚對此不僅不高度警覺,反而還主動配合,將群眾路線拱手讓予他人?要知道,這些在建國初,可是被堅決打擊的對象。還有些地區,建國前還是野蠻的奴隸制,其社會生產力甚至不如幾千年前的封建王朝,在最近幾十年卻打著「民族文化」的名義編造偽史,說什麼自己有一萬年的文明,時長遠超中原地區的漢文明。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既然某些民族虛構的祖先創造了那麼悠久的文明,怎麼你們連數千年上萬年前的祖先都不如?這種邏輯硬傷,能不能解釋?
不能因為政治正確的原因,將落後、野蠻的風俗美化成什麼「原生態文化」、「特色文化」,並立法加以專門保護。最關鍵的是擇善而從,不斷改革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價值觀。假如神棍管理世俗那麼有效,還要世俗政府幹什麼?假如部族首領裁決那麼有效,還要司法機關幹什麼?事實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是遵循著客觀規律而存在或消亡,違背歷史規律的東西,只能得到與願望相反的結果。食古不化的民族不願意革故鼎新,就必然被歷史所淘汰,這是必然的歷史規律,不是人力所能抗衡。
歷史進程在不斷推進,但某些族群還是那個老樣子,不想著移風易俗,向現代文明社會靠攏,只想著依靠國家政策的保護、救濟來維持生存,這樣豈能長久?有些東西落後就是落後,再粉飾都無濟於事。就算史書可以重編,把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秦始皇、漢化改革的北魏孝文帝拉出來鞭屍批判,也是徒勞。不承認其中的落後性,好的要保留,野蠻原始的也要尊重,這還是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嗎?
期待能夠恢復建國初年進行社會改造、移風易俗的勇氣與力量!
推薦閱讀:
※漢武帝的功過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文人名士的文雅愛好一般有哪些?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奇葩的職業?
※為什麼有人秦始皇陵地宮不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