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時代第一段落的結束寄語
今生和來世
自從2016年3月21日天宮一號終止與地面的數據連接,變成一粒漂流的的宇宙塵埃後,已經過去了742天。
天宮一號的碎屑拖曳著最後的光輝沉落在南太平洋深處,已經在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未來的天宮號空間站將成為天宮一號的繼任,延續我們在浩瀚星海中的漫遊。
天宮一號入當初入軌服役時,我還沒有像現在一樣關注宇宙航天。過了很有一段時間後,我才認識到天宮一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站,8.5噸的全重和四百多噸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形見絀,它的指標甚至算不上空間實驗室,官方給予它了一個「目標飛行器」的稱呼。不過鑒於天宮一號事實上為未來的空間站進行了諸多技術驗證, 我們完全可以稱它為準空間實驗室。
在入役的頭一周年裡,天宮一號分別與神舟八號實現了地面控制對接、與神舟九號進行了自動對接和艙內控制手動對接。
2013年6月13日,天宮一號在和神舟十號對接後進行了51分鐘的視頻直播。因為天宮一號的軌道周期不足90分鐘,軌道位置大部處在地平線下,此番實現的實時天基鏈路通訊對未來的空間站而言有著非凡的驗證意義。
至此,天宮一號驗證對建設空間站所需的基礎技術驗證任務已經完成,並且保留在軌服役。繼美蘇太空爭霸時代之後,空間站序列即將迎來新的面孔。
2016年3月21日通稿報導天宮一號功能失效終止聯繫,此後兩年里,它的實際狀態就像大多數人造飛行器的最終命運一樣,成為了事實上的太空垃圾,在擁擠的近地軌道上沉默地飛行著,直到稀薄的頂層大氣使它漸漸減速至墜毀。
但是地上的眾說紛紜一直沒有冷卻過。天宮一號事實失聯,行將無控墜毀的事實被抽絲剝繭。官方通稿仍然閃爍其詞,儘力避免用負面辭彙作為這次劃時代航天行動的結語,卻反而讓伸長脖子海內外看客更加興奮,飛行器殘骸、有毒廢物威脅,「航天大國擔憂尊嚴盡失」,一時間甚囂塵上。
幸運的是,最後我們看到了這朵火焰的花束平靜地親吻了地球,此時距它離開地球2377天。
2001年,也是這個季節里,和平號的除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們像送別一位老兵一樣目送這個蘇聯時代入役的龐然大物划過南太平洋的天空,也目送了超級大國航天競賽時代的終結。
和平號超期服役了十年,面對日益高昂的修繕維護費用,俄羅斯只能把有限的預算投入給國際空間站。彼時,《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發表社論:「和平號被埋葬,我們國家被視為超級大國的時代也正式畫上了句號,和平號四分五裂,就像我們的偉大祖國!」
航天事業的命運,亦是一個國家的命運。前不久,NASA拿到了2018年預算,總計207億美元——而這只是美國航天投資的冰山一角。另一邊,中國航天正用著少了一個數量級的經費,艱難地挑戰著航天強國的技術邊界。
1968年,一部叫做《2001太空漫遊》的電影極其深遠地影響了後世的科幻創作,然而五十年後的今天,電影里簡樸粗糙的行星間載人飛行依舊可望而不可及。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人類還要在地面上的內耗中投入相當的精力——而且這個趨勢正愈演愈烈。我們的時代一邊在狂飆突進,編織著大繁榮的幻覺,一邊在泥濘中蠕蠕爬行,眼睜睜地看著科幻的世界絕塵而去。
題外的話
雖然不太現實,但我很想看到中國的空間站構件發射的場景,看那近千噸的鋼鐵身軀在夾雜著沙沙聲的轟鳴中脫離引力束縛,尾跡在空曠無依的蒼穹中築起直通天頂的宏偉圓柱,指向我們的視野和想像力的深處。儘管從效能上來說,化學推進原始得如同刀耕火種,但這令人熱血沸騰的光芒和火焰能讓我們能感受到那種綿延億年的熱情,正是它推動了生命走向陸地、走向天空,終將要推動我們走向宇宙。
但我更想看到有一天航天褪去了浪漫的色彩,成為我們的世界裡和其他部分一樣現實的板塊。許許多多座巨型的軌道空間站時不時划過我們頭頂——它們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建築物,無數的構件反射著太陽的熠熠光芒,亮度超過人類建造過的所有空間飛行器。它們日復一日地穿梭在蒼穹之上,就像日落月升一樣平常而真實。
那些巨大的飛行器不再只是實驗室,它會是我們新的邊疆,是我們宇宙旅行的始發站,我們將從那裡飛向月球,飛向火星,飛向星辰的海原。那時候,軌道空間站上澄澈的星空下,我們將度過宇宙旅行的前夜,對此習以為常的我們大概早就忘記了沉落海底的天宮一號,忘記了歷史上的航天員在離開地球前難熬的長夜,而對於接下來的旅行,我們不會欣喜,不會憂慮,不會再像一個期待春遊的孩子一樣激動得無法入眠。
未注圖片均來自官方通稿、通訊
推薦閱讀:
※這只是新的開始
※如何評價 CCTV 公布的未來航天系統路線圖,2040 年實現星際往返?
※在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X37B和太空梭有何不同?
※十二,完美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