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謊言?抗戰空軍真有1對32架日機的戰例嗎?
真實的謊言?抗戰空軍真有1對32架日機的戰例嗎?
本文作者為煩惱的愛,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2016年,在北京青年電視台一款談話類節目上,播放了一段抗戰時期日軍拍攝的空戰影像資料。提供該影像資料的某著名作家,在節目中講述了這個影像資料的背景:是發生在1940年5月28日的成都上空,當天一位李姓教官,獨自駕駛一架老式教練機對日軍32架重型轟炸機進行了攔截。
這位著名作家的口才很好,但凡看過這個節目的網友,無不動容落淚。但是,這個極其感人的戰例卻是一個虛構的產物。
這款節目播放不久,網路上就有大批歷史專業人士對其進行了反駁,筆者在這裡就不再一一複述。那麼既然這位作家講述的我軍1對32架日機的戰例是虛構的,那麼在漫長的八年全面抗戰中,是否出現過類似1對32架日機,那樣的單機迎戰日機群的戰例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還不只一例。
1937年8月14日,是全面抗戰以來,中日雙方空中力量的首次交鋒。而這一天就出現了我空軍單機迎戰日機群的事例。當天,我暫編第34隊隊長周庭芳從上海空襲返回筧橋機場,換了架剛修好的霍克Ⅲ正要起飛,便聞警報。
他本想裝彈起飛攔截,但地勤卻告訴他:敵機馬上就要到了,沒時間裝彈了,為避免被炸,你馬上向南京出發。」無奈,周庭芳只得立即起飛,在太湖上空與日軍淺野機隊不期而遇。他發現9架敵機正與自己同向而行,根據指南針他判斷日機可能是前往廣德機場。由於未裝彈藥,無法對敵攻擊,他靈機一動,加足馬力搶先飛到廣德報告。由於霍克Ⅲ與96陸攻速度差別不大,當周庭芳趕到廣德時,告警時間只剩2到3分鐘了。而霍克Ⅲ沒有無線電,著陸後再報告根本來不及,於是周庭芳在機場上空超低空俯衝下去,然後馬上又垂直拉起,並不斷震動機翼以示警報。
可惜地面上的人們不解其意,還以為他準備要降落時起落架出故障了。就在這時,淺野機隊第一批次的6架96陸攻已飛臨機場上空進行投彈。周庭芳情急之下,爬升上去假裝要攻擊,並勇敢的向機群中俯衝,不明就裡的日機機槍手猛烈射擊,周毫無懼色,翻身再次殺向敵機群。反覆幾次假攻擊,居然迫使日機的炸彈全部投到了機場旁邊。此後第2批次的3架日機趕到,周庭芳再次上演了空城計,又使日機的炸彈偏離了機場。
戰後,日本媒體曾給周庭芳取了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字「空手入白刃」。多年後,當記者採訪周庭芳的兒子周志翔時,告訴了他這個名字的來歷。周志翔聽後,哈哈一笑說:「我父親的機槍里有子彈啊,他一架一架地打,打到最後三架敵機的時候沒子彈了,才只好空手入白刃了。他沒有那樣神啊。」
1943年6月6日,日軍14架中島一式「隼」戰鬥機和8架川崎99式輕轟炸機,分批奇襲我梁山機場,我軍毫無防備,被炸毀炸傷16架戰機。周志開是當日唯一起飛迎敵的飛行員,由於時間緊迫,他甚至來不及扣上保險帶、帶上降落傘,連坐艙密封蓋都顧不得關閉,就冒著敵機的轟炸,單機強行起飛迎敵。
周志開很聰明,知道自己勢單力薄,沒有馬上攻擊敵機,而是隱蔽在雲層之上,造成駕機已逃離戰場的樣子。然後他乘最後一批日機投彈返航時的鬆懈之機,突然從雲層中殺出,衝散了日機的隊形。突如其來的攻擊,驚的日機四處躲避。周志開決定先打逃跑的3架日機,他集中火力攻擊敵3號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其擊落於分水嶺黃土坎。
緊接著他又向2號機開火,交戰中,敵1號機偷偷竄到周志開背後對其攻擊,周隨即改變方向直撲右後方的日機,並將其擊毀於巴山。轉過頭來,日2號機也在巴山以西的官渡口被周志開擊傷後在迫降時墜毀。此戰,日軍奇襲我機場,讓我軍王牌飛行隊第四大隊幾乎全軍覆沒。
日方參戰人員從而獲得了日本最高獎勵:裕仁天皇的特別嘉獎。而周志開以寡敵眾,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擊落3架敵機,他也憑藉此次戰鬥獲得了國民政府的最高獎勵「青天白日勳章」。
另據史料記載,1941年5月22日,日25架轟炸機襲擊蘭州附近的中川村機場,第四大隊的高又新,單機迎敵,擊落一架敵重型轟炸機。但由於其參考史料為孤例,無法多方印證其戰鬥細節,只能確認其戰果屬實,故此戰例存疑。
那麼,在抗戰中,我軍單機迎戰日機群的最高紀錄是多少呢?答案是:1對27架。
1938年9月6日,日軍在得知我空軍第三大隊準備於兩天後進駐衡陽機場的消息後,派遣27架轟炸機前往衡陽,裝備破壞機場,阻撓我軍進駐。當日機來轟炸時,我軍卻恰好有一架戰機在那裡對敵作戰。這架戰機的駕駛員就是第三大隊第七隊副隊長,黃昌琳。8月28日,他從孝感機場將一架剛修復好的伊—152飛來衡陽,提前進駐該機場。
當日機來襲時,黃昌琳不顧1對27架的懸殊劣勢,毅然升空迎敵。在日機群上方,對日領隊機群迅猛直衝,完全打亂了日機隊形。日軍不得不集中全部注意力和火力來對付這一單刀直入的中國戰機。以至手忙腳亂,來不及瞄準,就將近百顆炸彈投下。但都未落到要害地區,只炸毀了機場西側臨時搭建的飛行員休息室。
日機投完彈後,開始集中火力對付黃昌琳。由於敵眾我寡,黃昌琳在激戰中,下齶中了一發子彈,當即昏過去,戰機呈螺旋槳下墜。在離地面還有幾百公尺時,他神智稍醒,立即意識到飛機在下降,於是不顧傷痛,緊急將飛機拉平,最終安全降落機場。事後檢查發現,他下齶牙齒全部被打掉,子彈由右口角出去,從左耳下方穿出,離喉管只有一毫米左右,相當危險。
我們可以看到,在抗戰史上確實有單機迎戰敵機群的戰例,但卻決不是某作家說的那件1對32架的偽例。而且以單機迎戰敵機群的這種看似蠻幹的行為,也只會出現在迫不得已的特殊情況中。文中的四個戰例,均是在日機奇襲我空軍機場時發生的。而單機出戰的人員,無不是我軍中技術最拔尖者。
周庭芳(擊落6架日機)、周志開(擊落6.5架日機)、高又新(擊落9架日機),均是我軍響噹噹的王牌飛行員。即便黃昌琳,以第7隊副隊長的身份,也是實戰經驗豐富的尖子飛行員。無論是周庭芳的「空手入白刃」,還是周志開的避敵14架「隼」戰鬥機的鋒芒,專打落單日機的行為,也均體現出我軍優秀的戰術素養。
一寸河山一寸血,萬里江山萬里雲!在全面抗戰八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弱小的中國空軍均是在以寡敵眾的情況下,頑強地抗擊強大的日本侵略者。
我們完全不需要,刻意去編造一個假英雄。
因為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昆明中國空軍抗日戰爭殉國將士墓、重慶空軍抗戰紀念園等墓地,甚至祖國的大江南北中埋葬的4300餘名抗戰殉國的空軍勇士們,還等著我們前去緬懷。
推薦閱讀:
※黃繼光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簡介?
※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中分幾集介紹完的?
※什麼是黨的五大建設?
※爆裂飛車中機車的介紹有什麼?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