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爆發:誰會更狠地報復對方

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美國打響了對華貿易戰的第一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將採取措施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限制中國投資,並將相關問題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涉及大約600億美元,以懲罰中國竊取和轉移美國企業技術。美方行動或觸發新一波的貿易戰。中方回應稱,如果美方執意打貿易戰,中方將「奉陪到底」。

特朗普在簽署"中國經濟侵略"備忘錄後宣布,基於美方"301調查"結果,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約600億美元的關稅。除關稅外,美國還計劃實施新的投資限制措施,在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採取行動,美國財政部也將提出額外措施。

特朗普強調,美中貿易逆差已"失控",他絕不能讓這個情況再度發生。中國必須儘快把對美貿易順差削減1000億美元。

白宮官員當天早些時候在吹風會上曾說,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價值大約500億美元。

影響有多大?

外界普遍認為今次措施最大的影響是科技產品行業,不過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東亞系副教授馬釗認為,中美貿易和產業鏈有密切聯繫,影響最大的可能不是某一項具體產品,涉及範圍可能更為廣泛。

特朗普強調,美中貿易逆差已"失控",他絕不能讓這個情況再度發生。

他對BBC中文表示,美國此前進口中國商品的最大優點是便宜,所以有效抑制了通貨膨脹,但現在可能不僅是針對成品增加稅率,還針對零部件、半成品加稅。

「在美國,中國產品比墨西哥產品便宜三分之一,比歐美日本產品便宜三分之二,無論是相機、電器還是服裝,如果關稅增加,中國產品就沒有優勢了,美國供銷商也就不會購買中國產品了。」

「這種關稅對做生意的中國人影響比較大。對服裝、鞋、食品這幾類商品影響比較大……很多商家將沒法生存下去。」

他指出,美國近年加強了金融管制,人民幣出現升值,從中國進口商品利潤本來已越來越低。

中國如何回擊?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表示,中方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美方典型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中國不希望和美國或任何國家打貿易戰,"如果美方執意要打,我們將奉陪到底,並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崔天凱表示,"我們一定會反擊,我們會報復。如果有人玩厲害的,我們就和他們玩厲害的,看誰更持久"。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發表的聲明還指出,美方此舉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針對貿易戰的可能,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達了「一不會怕,二不會躲」的明確立場。商務部發言人則針對301調查表達立場,表示中方絕不會坐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必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因此,儘管貿易戰沒有贏家,但在美方已經出牌的情況下,中國出台相應的反制措施也是必然。

今天上午,中國開始了反擊,給出了第一步的反制措施。今天上午7點,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稱,中方根據世貿組織保障措施協定有關規定,制定了中止減讓清單。清單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關稅。清單按照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中國《環球時報》社評指,中國「一定會」限制美國大豆進口,同時,美國的蘋果現在就已遭到中國國產手機的「嚴峻挑戰」。另外,汽車業也是可以爆發貿易戰的一環。

如果考慮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15天擬定加征關稅的中國進口商品清單,預計中國還將據此提出進一步的反制清單。清單涉及商品會依據美方提出的清單,可能保持規模和金額大體相似的力度。

美國對華打響貿易戰,對原本並不穩固的全球經濟復甦來說可謂雪上加霜,全球經濟前景可能更不明朗,全球化進程也可能遭遇更多的波折。

美國學者馬釗認為,如果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可能會對美國多個州分帶來衝擊。「比如我所在的密蘇里州,生產的玉米和大豆二分之一出口到中國。如果中國對美國出口農業產品徵稅,對美國農民影響就非常大了。」

他說,中美過去20年經貿關係最大的特點就是相互依存性。這種關係不是簡單的產品買賣和成品出售,而是產業鏈的跨國融合。「舊金山聯儲有一個報告,每從中國進口1美元產品,有45美分留在了美國。因此一旦全面貿易制裁,可能不止中國會受牽扯。過去20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全球產業鏈也不可能馬上被替代。」

中國的產業還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富士康可以在中國一個地方集中15萬高技術高素質團隊來組裝蘋果產品,美國任何一個城市都難以做到這一點。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想在上海設立廠房的計劃,有分析料這項計劃或會受貿易戰波及。

如果貿易戰真的爆發,一些中美之間的大型交易,亦有可能告吹。例如中國原本計劃向波音購買飛機、價值數十億美元計的交易,可能受到影響,這些大交易仍然需要中國同意。

據路透社報導,有跡象顯示美國公司已開始憂慮這種情況,報導引述消息指,美國最大電子產品零售商Best Buy計劃停止向華為購買智能電話。

站在全球貿易的立場考量,美國以貿易戰的方式試圖平衡經貿關係,這樣的做法可能並不會帶給美國企業和普通公眾更多的福祉。一來很多品類的中國製造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必需品」,加征關稅,導致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必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導致生活生產成本的上升,他們也將是貿易戰的受損者。其二,就產業結構而言,這些美國可能加征關稅的商品,原本並不體現美國的產業競爭優勢,即使美國不從中國進口這些商品,美國廠商自己恐怕也無法提供足以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的類似商品,美國仍然需要從其他經濟體進口。這並不會如政策始作俑者期望的那樣帶來美國產業的復興。其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很多產品是全球產業鏈合作的結果,即使其最終體現為「中國製造」。這也意味著對中國製造加征關稅,也可能導致整個產業鏈條上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受到損害。這其中也包括在中國營商的美國企業。

中美貿易不平衡始終是難以避開的話題。多年前美國政府的財經團隊給出的藥方,是希望中國經濟能夠實現消費拉動,而非依賴於投資。過去幾年,消費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性力量。現在人們關注的焦點已經是消費升級可能帶來的商業變局。中國擁有一個越來越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可能為帶來更豐富的商業機會。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爭議本來就是正常經貿關係的一部分,關鍵在於雙方是否願意本著理性、建設性和務實的態度,妥善地管控和處置爭議。對於中美關係來說,經貿關係一直被認為是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每一次中美關係的轉圜,都離不開經貿關係的穩定器作用。如今這個「壓艙石」出現裂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數?


推薦閱讀:

這次我們會贏嗎?
中美貿易對話之煤化工篇
2020年的大事件來了!
鄭有瑋:3.26就中美貿易協商最新消息 日內黃金走勢 策略
一件「毛衣」引發的「戰爭」

TAG:國際貿易 | 貿易戰 | 中美貿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