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選:一場無人關心的勝利

3月18日,第七屆俄羅斯總統大選拉開帷幕。

由於領土橫跨11個時區,堪察加半島的選民投完票半天之後,加里寧格勒的投票站才剛剛迎來清晨的曙光。

9.7萬個選票站,1.1億的選民,這本應是世人矚目的選舉體量,但獲得的關注度卻遠不及法國和義大利大選。

不僅過程悄無聲息,連結果也無人關心。

根據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的最新數據,在統計完各投票站99.8%的數據後,普京在選舉中以76.68%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勝利已是板上釘釘。

然而,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普京獲勝」這個詞,出來的結果可能還不如「普京騎過熊」來得多。

普京度假時的這張騎馬圖片曾經被人PS成騎熊後廣為流傳,圖片來源:bbc.com

總統普京和他的七個「陪跑員」

76%的得票率相比六年前的65%更進一步,普京的民意基礎在這次大選中變得更加牢固。

此次大選的口號是「我們選擇未來」,看來在實際執政十八載之後,俄羅斯人民仍然將普京視為他們的未來。

如此強大的民意基礎來自何方?簡單歸結的話就是三點:歷史業績好,形象有升級,以及「豬」一樣的對手。

曾經的輝煌

普京在前兩個任期的「復原戰略」(Recuperation)曾經帶給過俄羅斯經濟以復甦和輝煌。

當二十世紀的最後一日,普京從葉利欽手上接過總統大權時,這是一個從「超級大國」的王座上跌落已久的「爛攤子」。

圖片來源:鳳凰人物

有多爛呢?舉個例子,九十年代時,中國的通貨膨脹最厲害的一年是1994年的25.5%,而同期俄羅斯的數據是215.1%。

到普京上任時,通脹雖然稍有緩解,仍達到了驚人的36.5%。

圖片來源: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此外,葉利欽曾幻想過「俄美共治」的可能性,但隨著俄羅斯在1998年爆發經濟危機,以及北約東擴後與西方關係的不斷惡化,俄羅斯曾經在國際社會上強大的話語權也已不復存在。

普京如同一位「白馬王子」,出現的恰逢其時。

在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第一把和現如今的特朗普一樣燒向了稅收改革,一口氣將個人所得稅從30%降到了13%,公司稅從42%降到了35%。

由於大宗商品周期的「天時」配合,這一減稅措施不但沒有減少稅收,反而帶來了經濟的復甦,俄羅斯的GDP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失業率也同步下降。

所以,誰知道特朗普的稅改靈感究竟是來源於里根還是普京呢?

數據來源: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經濟的復甦和油價的上漲,讓俄羅斯的財政赤字得到了改善,也讓國際投資者對俄羅斯的信心開始恢復。隨著盧布的升值,國內通貨膨脹率恢復正常,從2001年的24.8%一路下降至2007年的9%。

現如今很多選民們懷念的,正是普京帶來的那段好日子。

然而,究竟是普京成就了俄羅斯,還是全球經濟和大宗商品周期成就了普京,至今都是很多經濟學家爭論的焦點。不過能夠擁有「天時」,也未嘗不是一個領導人的能力體現。

升級的形象

更能夠體現普京能力的,是他擁有的 「天時」 還不止一次。

普京連任兩屆總統後轉任總理,而當2012年他試圖重新從梅德韋傑夫手中接過總統大旗時,卻發現民意基礎大不如前。

2011年12月,俄羅斯全境接連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民眾遊行示威,抗議普京第三次競選總統。人們說,「這不是選舉」、「竊賊普京」。

2011年12月24日,蘇聯解體20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逾5萬人聚集在莫斯科街頭抗議。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從表面上看,這次民意危機是因為在大選中,普京所在的統一俄羅斯黨有舞弊嫌疑,但如果深究下去,則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十幾年間成長起來的俄羅斯中產階級和城市精英對政治制度僵化的不滿。

除此之外,俄羅斯的經濟在彼時已經太過依賴原油,停滯跡象明顯,可普京在大選中依舊固步自封的強調「復原戰略」,並沒有著眼未來、提出改變,這也讓新生代對其治下的俄羅斯將何去何從產生了深深的不安。

就在眾人以為 「強人普京」的政治生涯在勉力支撐完第三個任期就會結束時,「天時」再一次出現了。

2014年2月21日,烏克蘭出現政治危機,親俄的烏政府於當晚垮台,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帶著總統府的文件資料連夜逃離首都基輔。幾乎同一時間,克里米亞地方當局開始準備宣布獨立。

普京在此時展現出他超乎尋常的判斷力和執行力,以雷霆之勢命特種部隊控制了克里米亞各處的戰略要地,並在一個月後就和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市的領導人簽署了有關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當著全球媒體的面宣告了克里米亞「脫烏入俄」的既成事實。

簽署條約的那一天,普京在克里姆林宮發表了長篇演講,講到動情處他大聲疾呼: 「在人們的心中和意識中,克里米亞一直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台下的聽眾也紛紛起立鼓掌,熱淚盈眶的高喊「俄羅斯,俄羅斯」。

普京演講在全國直播時,俄羅斯民眾揮舞國旗,圖片來源:CNN

「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自豪感的來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但那已經是70年前的事了,(在克里米亞)普京讓今天的俄羅斯人嘗到了勝利凱旋的滋味,讓我們有種重振國威的感覺。」 ——獨立分析師瑪麗亞·利普曼

克里米亞事件之後,普京的支持率衝上了85%,重回第二任期時的巔峰。

儘管外媒對普京這樣利用愛國情懷換取民心所向的行為有所微詞,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抓住了這一契機的普京,成功的建立起了更加強大的領袖形象。

「一些人得出的結論是,普京本人發生了變化。克林姆林宮肯定出現了一個『新普京』。普京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行動的確不同以往,它提供了一次更好地理解這個人的機會。」 ——美國知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費安娜·希爾和利福德·加迪,《普京傳:不可替代的俄羅斯硬漢》

這種領袖形象不僅體現在外交戰略上的以攻為守,更體現在對付經濟危機時的從容不迫。

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在短短几個月間遭遇腰斬,這給了仰仗「石油經濟」的俄羅斯悶頭一棍。再加上烏克蘭危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對俄進行制裁,俄羅斯進出口貿易受阻,通脹率被推升到了十幾年以來的新高。

在風雨飄搖的外部環境下,俄羅斯盧布全年大幅貶值逾五成,12月15日更是單天下跌10%,創出1998年債務違約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在國際投資者看來,俄羅斯的經濟無疑是要再一次崩盤了。

2014年盧布匯率和原油價格呈現明顯的負相關性,數據來源: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但這一次,普京政府成功的阻止了經濟危機向信任危機的惡化。

首先,俄羅斯央行在大幅貶值的當日深夜就緊急採取行動,將短期利率一口氣從10.5%上調至17%。儘管在盧布洶湧的拋盤面前,這一舉動似乎是螳臂當車,但配合著政府直接干預外匯市場的行動,盧布的下跌速度得到了控制。

其次,與1998年的危機不同的是,俄羅斯的生活必需品對外國的依存度在此時有所下降,貨幣貶值一半之後,通貨膨脹率「僅」上升到15%,不但對普通民眾的生活沒有產生巨大影響,更關鍵的是就業市場沒有出現明顯惡化。

數據來源: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普京政府和官方媒體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將經濟惡化完全歸結為西方國家的制裁,讓民眾感覺自己是一個被圍攻的堡壘。

而在這種時刻,「除了普京,還能依靠誰?」

2014年12月18日,普京召開第10次大型年度記者招待會之時,正值盧布跌幅最凶之際。在國家電視台發布的招待會預告中,普京時而被索契奧運會的運動健兒們簇擁,時而撫摸虎寶寶,時而向宇航員致以問候,他向觀眾承諾道:「我們絕對有能力靠自己做成所有事」。

到了現場,他與1200多名俄羅斯國內外媒體代表談笑風生,三個多小時里回答了五十餘個問題,其中大多與經濟有關。普京淡定從容的態度和胸有成竹的回答,給了坐在電視機面前的俄羅斯人民極大的信心。

在2014年度記者招待會上氣定神閑的普京,圖片來源:BBC

這一從容而堅定的形象是普京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縮影,也是他在政壇屹立十幾年不倒的關鍵原因——再也找不到另一個政壇領袖,能比普京更能代表俄羅斯。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各位,沒一個能打的」

在2011年底的那次反普京示威遊行後,普京曾經明確的對外表示,自己願意與反對派進行對話。但他隨後反問,「跟誰對話呢?」

這無疑折射出一個現實——放眼俄羅斯,誰能挑戰普京?

2018年的俄羅斯大選,正式註冊的候選人共有8位,但是除了俄羅斯共產黨候選人格魯季寧和自由民主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分別獲得了11.8%和5.7%的選票之外,其他候選人的得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圖片來源:BBC

在投票站的現場採訪中,不止一位俄羅斯選民表示,之所以投票給普京,是因為希望國家穩定,不想讓混亂破壞現有的生活。而且,在現有的政治家中也看不出誰有能力取代普京。

「沒有普京,沒有穩定;沒有穩定,沒有工作;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好的生活。」 ——流行於俄羅斯的一段諺語

從深入原始森林給西伯利亞虎打麻藥,到度假期間赤裸上身騎馬,再到親自駕駛水路兩棲飛機在莫斯科郊外救火,普京及其團隊一直精心維持著「硬漢」的人設,正是吃准了這種既豪放不羈又精細周到的品格,是俄羅斯人所崇尚的。

「這些超級陽剛的特徵似乎支撐起(俄)總統的國內權力基礎和合法性。」 ——麻省理工學院俄羅斯項目主任伊麗莎白(Elizabeth Wood),《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根源》(2016年)

普京之後,再無普京。無論是主打成熟、穩健、理性牌的成功企業家代表格魯濟寧,還是在電視辯論中口出狂言,號稱當選會搞殘酷獨裁統治的政壇怪咖日里諾夫斯基,在普京強大的政治資本和個人形象面前,都毫無還手之力。

圖片來源:百度

「一個強大的總統,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除了毫無懸念的結果之外,這場俄羅斯的總統大選之所以無人關心,說到底,是因為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日漸式微。

從冷戰時期的美蘇爭霸,到蘇聯解體後美國一家獨大,再到如今中國崛起,俄羅斯扮演的角色一步步從「老大哥」淪落到「地緣政治強國」。2014年因為烏克蘭危機被「富國俱樂部」G8一腳踢出後,俄羅斯在世界上「大顯身手」的舞台又少了一個。

國際事務的話語權是要靠經濟實力作為底氣的,而這又是俄羅斯最大的軟肋。

經歷了2014年盧布的大幅貶值之後,俄羅斯的GDP體量瞬間從世界八大經濟體之一,落到了連韓國都不如的二流角色。

俄羅斯在當今世界經濟的版圖中,僅是最左邊的一個角落,圖片來源:howmuch.net

而過度依賴能源和原材料行業的經濟結構,更是制約其經濟發展的關鍵。

數據截止至2018年2月底,數據來源: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在金融市場上,俄羅斯的重要程度也不斷下降。俄羅斯股市不僅長期位居全球最低估的市場之一,而且在2014年的經濟危機後,還險些因為外匯管制被MSCI踢出新興市場指數。

註:以EEM ETF中的公司所在國數據模擬

數據來源: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2018年3月1日,普京發表了最新一期的年度國情咨文,這也可以看作是他對連任總統之後的政策和改革思考。

在咨文中,普京闡述了經濟和民生的重要性,喊出了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俄經濟要穩居世界前五的目標。

但比起這一缺乏細節的經濟目標,他把更多時間留給了介紹一系列「堅不可摧」的新武器到底有多新穎,威力又會有多大,並引得全場好幾次起立鼓掌。

看起來,普京很清楚的知道,俄羅斯人民需要的是一個「強國夢」。就如一位79歲的老人在投票時接受採訪說的,「我非常支持普京——除了他還能支持誰?我相信這個國家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為他重振了軍隊,使政府更加強大。別人開始有點害怕我們了。」

至於經濟,那就得看普京是否還能得到第三次「天時」了。

作者:翁放,張乃天


推薦閱讀:

烏克蘭國防部原副部長向劉瀚鍇饋贈攝影作品
我國著名畫家王玉峰烏克蘭個人藝術作品展取得巨大成功

TAG:俄羅斯 | 烏克蘭局勢 | 俄羅斯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