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拖延症和提前症,巧克力法和尋找意義法

拖延症英文是 procrastination ,來源於拉丁文的兩個詞根,pro 是向前的意思,而 crastinus 是明天。所以拖延症,就是把事情拖到明天再做。

明日復明日,如果拖延超過了一定限度,對生活或者工作帶來不好的結果,就可以看作是個病。而如果沒有帶來不好的結果,拖延未必是件壞事。

拖延症的本質,是對一些事情優先程度的安排不同。

比如我們現在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是明天早上需要交一篇報告,所以今天一定要寫出來;第二件事是可以玩王者榮耀;第三件事是洗衣服。你在大腦里對這三件事有天然的不同的喜好。

你可能最喜歡做的事是玩王者榮耀;其次雖然你也不喜歡洗衣服,但是洗衣服比寫報告要輕鬆,所以你第二想做的事是洗衣服;第三才是寫報告,但是在這三件事中只有寫報告才是最重要也最緊急的。

這時候你就需要動用大腦的高級能力,把你既不喜歡又很難的事情優先順序提高,強迫自己先完成這件事。但是在拖延這件事上,我們經常會失敗。或者經因經不起遊戲的誘惑,再或者覺得寫報告太難而寧願去不動腦地洗衣服,甚至有時會癱在沙發上,乾脆什麼都不開始做。

有人說拖延症是因為完美主義,這種想法更多是在給自己心理安慰。畢竟 95% 的人都有過拖延行為——比如碗放到第二天再洗,做作業拖到半夜才做;白天刷手機,工作要晚上加班才能完成。

為什麼幾乎所有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著拖延行為呢?這是因為拖延症的產生是基於人們在進化中的一種傾向:今天滿足比明天滿足更重要

我們容易選擇近在眼前的小利,而捨棄未來的大益。比如明天能拿到 1000 塊的獎勵,和一個月後能拿到 1500 塊的獎勵,很多人都會選擇急功近利的前者,而忽略長遠更大的利益。

這種急功近利的傾嚮往往是因為在進化上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和不安全感,讓我們將未來的獎賞看得遠遠不如唾手可得的獎賞來得重要。

在心理學中,這叫做延遲折扣現象:比起未來比較大的獎賞,人們更喜歡可以馬上得到的比較小的獎賞。這是因為就時間上,遙遠的獎賞在大腦中激發分泌的多巴胺遠遠不如那些馬上就可以得到的好處激發分泌的多巴胺多,因此前者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猴子也有拖延症

和我們一樣,猴子也有拖延症。當猴子需要完成一個遙遠的目標時,一開始會偷懶,直到快要完成任務的時候,猴子們才變得積極起來。

巴里·李察蒙德( Barry Richmond )醫生和他的團隊對猴子的大腦做一個手腳,「一鍵」治癒了猴子的拖延症。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者訓練小猴子們按住一個槓桿,在合適的時間點釋放槓桿,這個合適的時間點是電腦屏幕上的小點從紅色變成綠色的過程中,剛好變成藍色的瞬間。如果小猴子太早放鬆槓桿或者太晚才放鬆槓桿,都算出錯。

在電腦屏幕上還有一個灰色的進度條,小猴子完成任務的次數越多,灰色的進度條就越亮,直到達到一定的亮度,小猴子就會有果汁喝作為終極獎賞。這個實驗本質上就是一個典型的需要累積努力才能得到獎賞的任務。

在這個實驗里,小猴子就像人一樣,一開始在離拿到獎賞還很遙遠的時候,會心不在焉經常出錯。但是隨著進度條越來越亮,小猴子也越來越上心,完成任務的正確率也越來越高。

在任務條進行到三分之二的地方的時候,小猴子的正確率明顯會比進度條在二分之一的時候要高得多。直到最後拿到果汁的那一輪,正確率達到最高。

那麼李察蒙德醫生是怎麼讓偷懶的小猴子擺脫拖延症,變成工作狂的呢?

他們發現小猴子之所以看得懂進度條,是因為大腦鼻腔皮層的存在:這個區域負責小猴子的視覺記憶,以及將視覺信息和獎賞關聯起來。

於是,李察蒙德醫生和他的同事用技術手段讓小猴子的鼻腔皮層的多巴胺 D2 受體暫時失活。這麼一來,小猴子在做槓桿任務時,就不再把進度條的亮度和獎賞聯繫起來。被「一鍵激活」的小猴子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工作狂——即使離果汁獎賞還遠得很,他們還是能全神貫注地做任務,正確率也高多了。

這時的小猴子不再把果汁獎賞當做是要累積努力才能得到的遙遠獎勵,而是看作隨時可能得到的獎賞:只要他們努力操作槓桿,誰知道什麼時候猴品爆發就得到獎勵了呢!遙遠的獎賞在小猴子腦袋裡變成了即時的獎勵,小猴子自然就工作力爆棚了。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症。試著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工作或那些要花大量時間才能獲得獎賞的事情變成可以馬上就能得到的獎賞,或是看成沒有進度條、隨時隨地都可能得到的獎賞,我們也可能像小猴子一樣變成工作狂。

1

巧克力法

比如完成一樣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這樣工作需要整整兩天的時間才能做完。這時你可以把兩天的進度當作是一大塊巧克力,然後將它掰開,每工作一小時就讓自己吃塊巧克力,並在心裡告訴自己很棒,類似的頻繁鼓勵可以讓你不再糾結於長達兩天的進度條,而是隨時都覺得自己很快就會獲得獎賞,自己棒棒的。

2

尋找意義法

另外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嘗試從工作中找到其內在的意義,並且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做這件事。在這樣的心態下,你每完成一小部分工作,都會覺得自己學習到了新的知識,特別有意義,這種內在的肯定會帶給你更大的激情去克服拖延,完成工作。

拖延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件壞事,有的時候,拖延甚至是件好事。有目的的拖延可以帶來靈感大爆發。

這是為什麼呢?當我們需要做創造性的工作時,因為頭緒太多,內容太複雜,通常是很難開始的。在這種情況下,把這件事放在一邊,先去做別的事情,一段時間之後再著手這件拖延許久的事,可能就突然有了靈感。這是因為當我們拖延的時候,大腦會默默地在潛意識層面做著信息收集和重組的工作,在時間的積累下,等到最終要用的時候,就大爆發了。

一些複雜的任務,在拖延的時候,大腦中在做著潛意識層面的信息收集和重組,所以到最後一刻,已經重組好的信息可以實現「大爆發」。但前提是你得在 dealine 之前做了這件事。

有拖延症的名人們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Frank Lloyd Wright )圖片來源:wikipedia

偉大的美國建築師,在他 67 歲的時候設計出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房子,falling water 。有趣的是,他在短短的兩小時內就完成了這個房子的設計。

這個房子是由富有的匹茲堡商人老艾格科夫曼( Edgar Kaufmann Sr. )在 1934 年邀請賴特為他設計的,賴特在 11 月的時候到匹茲堡的鄉間實地勘察了下,然後就寫信給老科夫曼說自己的工作穩步進行中,但實際上他什麼都也沒開始畫。

到了 10 個月之後也就是在 1935 年九月 22 日早上,老科夫曼打電話給賴特,告訴他自己會在中飯前來訪,因為他等不及要看設計稿了。

聽到這個消息時,賴特的圖紙上還是一片空白。他淡定地吃完早飯,在一群焦急的小學徒的圍觀下,在科夫曼從匹茲堡開車過來的兩小時的時間裡完成了自己的設計。這個建築在後來在 1966 年被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比爾柯林頓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 1994 年,時代周刊形容當時的總統比爾柯林頓為「慢性拖延症患者」。柯林頓的助手需要預留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來讓柯林頓起草一些重要的演講稿,即時有了這麼久的預留時間,通常柯林頓還是在最後一分鐘才能把草稿交給助手。副總統戈爾和他的妻子希拉里柯林頓都承認,讓比爾柯林頓遵守各種大大小小的日程安排是件讓人很抓狂的事。

萊納爾多·達芬奇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藝術家、博物學家、醫學家、工程師達芬奇,他的天才使他有能力和精力去探索任何他可以觸及的領域:繪畫、建築、工程、生物學、植物學、數學和物理學,他甚至設計出了在他之後幾個世紀都無法製造的機器——飛機、直升機和潛水艇。

他在當時還有一個名聲,就是從來無法完成任何事的白日夢者——他從未即時完成一項任務。達芬奇特別容易被各種各樣的事吸引而走神,所以他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是用在胡思亂想和做了一半的事情上。

比如他的一副宗教畫《賢士來朝》從來沒有被完成,倫敦國家美術館收藏的《岩間聖母》他花了 13 年才完成。《最後的晚餐》更是在他的贊助人米蘭公爵威脅他要縮減他的資金的壓力下才完成的。

有一個關於達芬奇因為別人催促自己而發飆的段子。當時他在為一家修道院畫壁畫,副院長來抱怨他總是拖延進度。達芬奇寫信給了修道院的頭頭,解釋說他的拖延是因為正在糾結該怎麼畫猶大(出賣耶穌的叛徒)邪惡的面容。如果這個副院長再來抱怨的話,就把猶大的臉畫成他的樣子。

達芬奇在晚年非常後悔自己「從來沒有完成任何一項工作」。在達芬奇死後,他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手稿。

維克多·雨果 圖片來源:Wikipedia

雨果是法國偉大的詩人和小說家,《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的作者。他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是,脫光衣服讓他的僕人把他捆在椅子上工作,直到他指定的時間,僕人才可以帶著衣服回來。

赫爾曼 邁爾維爾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美國作家。在他寫作他最著名的小說《白鯨》的時候,他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是讓他的妻子把他用鐵鏈鎖在桌子邊。

聖奧古斯丁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聖奧古斯丁是生活在公元四世紀羅馬帝國末期北非的柏柏爾人,是位早期西方基督教的神學家和哲學家。他年輕的時候非常沉迷於性愛。在他 30 多歲時,他說了幾句非常有名的祈禱詞:Grant me chastity and continence—but not yet.(請賜予我貞潔和自製吧——不過不是現在)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加拿大最有名的作家,也是加拿大最多產的作家之一。在她 50 年的職業生涯中,她寫了 14 部小說,9 部短篇故事合輯,16 部詩集,8 本兒童書,10 部非虛構類著作,2 本歌劇腳本,4 本電子書和 3 部電視劇劇本。那麼她是怎麼做到這麼高產的呢?她通常一天是這麼度過的:早上在拖延和焦慮,然後在下午三點左右,極度的焦慮迫使她終於開始一天的寫作。

拖延症的反面:提前症

在人群中有 20% 的人會經常拖延,但是也有這麼一部分人,在別人拖延任務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完成了任務。這在英文中也有個名字,叫做 precrastintion,這裡我們可以叫它「提前症」。有提前症的人通常會在一件事情的截止日期前很久就早早地把一件事情做完了,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一件事情一直拖著不做的感覺。

水桶實驗

有科學家專門設計了實驗來研究「提前症」。在這個以大學生為實驗對象的研究中,一個人需要穿過長長的一段走道。在走過去這個過程中,走道的左邊和右邊各有一個有重量的小桶,兩個桶和終點的距離不一樣。參與實驗的人需要在走過去的過程中,任選一個桶然後一直將其拿到終點。結果很有趣。

這群有著「提前症」的大學生在看到第一個桶時,就會直接拎起桶然後把它拿到終點,而不是選擇去拎第二個桶——即使第二個桶離終點比較近,拎的時間會比較短,更加省力。

為什麼這些人寧願選擇費力的方式呢?科學家在研究結束之後詢問了這群作出不理性選擇的大學生,他們的回答不約而同:因為先拿了桶,就可以先減輕思想負擔了,至於體力負擔,並沒有那麼重要。——看來,提前症「患者」之所以選擇不拖延,甚至早早地把事情做完,是因為他們格外在意思想上的負擔。

這麼看來,有提前症似乎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參考文獻:

Liu Z., et al. PNAS Online, doi:10.1073/pnas.0403639101 (2004).

McCrea et al. Construal Level and Procrastin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9 (12): 1308 DOI: 10.1111/j.1467-9280.2008.02240.x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Dan Ariely, Klaus Wertenbroch, Procrastination, Deadlines, and Performance: Self-Control by Pre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Vol 13, Issue 3, 2002

Chun Chu, A.H. & Choi, J.N. (2005). Rethinking procrastination: Positive effects of 「active」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on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5, 245-64.

McCrea, S.M. & Flamm, A. (2012). Dysfunctional anticipatory thoughts and the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 72-81.

Sirois, F. & Pychyl, T. (2013).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priority of short-term mood regulation: Consequences for future sel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7, 115-127.

推薦閱讀:

為什麼特斯拉的大腦沒被拿出來,而愛因斯坦的大腦卻被拿出來了?
大腦比較小的智人是如何打敗大腦比較大的尼安德特人的?
《最強大腦》選手真的算最強大腦嗎?
《最強大腦》周煒的能力是否是特異功能?

TAG: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