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開:(番外一)鐵甲十七萬,控兵二十八萬,你是在逗我么?
提問:話說日本中世的這些軍勢規模想必多有誇張。比如藤原氏「鐵甲十七萬」,鎌倉起「二十八萬大軍」等等。博主是否有一個更加貼近實際的估計值?
回答:這兩個數字都是有本的,並非作者在胡編亂造。奧州藤原鐵甲十七萬出自江戶時期德川光圀主持撰寫的《大日本史》(國內稱作《日本史記》)第一百四十四卷,列傳第七十一。
泰衡之敗也,其部將有由利維平者,為宇佐美實政所虜。賴朝問曰:「汝主泰衡,世據二州,養兵十七萬,威振境內,予頗難於加誅。然大兵一臨,不能支百,舉族覆滅,身為其下所殺,豈所養非所用乎。」維平曰:「壯士分守要害,老者艱步自殺。如余不肖,乃被生擒,故不共死耳。昔左馬頭殿管領海道十五國,將兵數萬。平治之亂,不旋踵而敗,授首長田莊司。古之與今,優劣何如。且我主所統,僅兩國之士,拒戰數十日,猶為幕下之憂。幕下勿深誚焉。」賴朝默然,愛其勇壯,釋為家人。【東鑑。】
大概意思說藤原泰衡敗亡以後,有部將由利維平,叫宇佐美實政所俘虜。賴朝問他:「汝主泰衡,世據二州,養兵十七萬,威振海內,頗難以加誅。然大軍至,不能支百,舉族覆滅,身為其下所殺,豈所養非所用乎?」維平對曰:「昔日左馬頭殿(指源賴朝父親源義朝)管領東海道十五國,將兵數萬。平治之亂,不旋踵而授首。我主所統,僅兩國之士,與天下雄兵拒戰數十日,余以為壯也。」源賴朝默然,以維平勇毅而直言,引為御家人。
然後鎌倉討伐奧州時起兵二十八萬的數字急切間沒找到出處,但同樣《日本史記》第一百八十卷,列傳第一百七,將軍二裡面有類似的記載。
進薄平泉,泰衡之將護栗原、三迫之險拒守。賴朝皆破之。遂至平泉,泰衡已火城而遁。乃召國司藤原基成,基成與諸子出降。泰衡窮蹙乞哀,賴朝不聽。九月,追至志波郡,泰衡從叔樋爪俊衡望風逃走。遣三浦義澄等追躡。賴朝次於陣岡,比企能員、宇佐美實政既定出羽來會,眾幾三十萬。
意思說源賴朝攻破平泉以後,銜尾追襲藤原泰衡至陣岡。分路追擊的比企能員和宇佐美實政平定出羽以後前來會合,軍勢聚眾三十萬。
所以作者首先就把自己摘乾淨了,這數字要是不真,找德川光圀背鍋去,與作者無干......
這個德川光圀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是日本江戶時代水戶藩的二代藩主,祖父就是江戶幕府開幕的德川家康。他名字裡面的「圀」是「國」的異體字,是武則天創設的則天文字之一。德川光圀曾經擔任過黃門官,所以人稱水戶黃門,是日本民間故事裡面的著名主人公。《日本史記》是德川光圀主持編纂的,深受明朝遺老朱舜水、林羅山的影響,是日本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
話扯遠了。數字雖然有本,但顯然有誇大,都是兩軍陣前用來誇讚己方勢力龐大的常用伎倆。畢竟赤壁戰爭前曹操給孫權的書信裡面一樣自誇:「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綜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你看,我曹丞相可是誠心誠意邀請你孫仲謀一塊去打獵的喔,我這八十萬可不是用來幫你清空雙十一的購物車的......
那麼奧州征伐時鎌倉與平泉兩邊的軍事動員的實際水平究竟如何呢?這個就牽扯到日本古代的軍制了。
早期的日本軍事制度是仿中國的唐制,中央設五衛府,諸道各國設數個軍團,軍團受國司指揮監督。九州設大宰府管轄下的防人司,以防備外國入侵,陸奧設鎮守府,防備蝦夷。士兵是採取徵兵制徵集。對士兵實行了兵農合一的制度,這是模仿唐朝的府兵制。正丁的三分之一被指定為士兵,平時從事農業生產,一定時期到軍團服役。有的士兵作為衛士到京城守衛宮廷一年,有的作為防人到大宰府防衛九州三年。雖然一般士兵被免除庸和雜徭,衛士和防人被免除庸、調、雜徭等,但被征去服役的是正丁,是各戶的主要勞力,而且武器、糧食自備。這給班田農民帶來極大災難,所以人們說:「一人被征,全家淪亡。」 (南開版日本史)
平安早期的桓武時期,班田制的土地所有制瀕臨崩潰,公民兵制已不可行。公元792年桓武天皇廢除邊境以外各地的徵兵制,代之以從郡司子弟和富裕者中招募的「健兒制」。健兒的數量,各國按其大小和軍事上的重要性從20到200人不等,另有九州設置「選士」1320人,陸奧設置「健士」2000人,用來抵禦外敵和鎮壓蝦夷人。桓武三次用兵蝦夷,正是這一軍制改革的成果。(同上,依然出自南開版日本史)
等到藤原攝關政治興起以後,各地莊園瓜分公地,封建莊園佔全國土地之半,剩餘的一半土地因為知行國制度的確立,也逐漸封建領地化。募兵成軍的健兒制也就成了無米之炊,到平將門和平忠常兩次叛亂的時候,中央無兵可派,無將可遣,完全是一副束手等死的狀態,全靠了地方武士階層的力量才平定叛亂。
武士階層是伴隨著莊園制度的產生而自然產生的。
既然中央武裝徹底無力化,莊園的所有者為了維護莊園的利益,往往以自己的血親族人為骨幹建立起私人的武裝力量。這種武裝組織,就是武士團的起源,所以最早期的武士社會結構,稱為「同血緣領主制」。
早期的武士階層跟農業經營者(中小地主、自耕農、農奴)並不存在截然的差別。鎌倉時代,當時被稱為「地侍」的武士,往往定居在村落中直接從事農業經營生產。說白了,除了少部分門閥豪族頭領,大多數中下層武士平日里拿起鋤頭就是農民,戰時收到上級領主動員令之後套上馬甲就變身份了。
歷經南北朝、室町乃至戰國時期的戰亂之後,日本的武士社會結構由早期「同血緣領主制」向「在地領主制」轉移。政治權力的中心,自幕府中央委任到各地的守護,而逐漸轉移至在地領主——國人手裡。國人就是累世定居的地方豪強,其並非以血緣,而是基於地緣關係為基礎構築統治秩序。
戰國時期,因為殘酷的戰爭環境和領主軍事擴張的慾望,軍事動員的主體往往並不局限於武士階層自身,而是依賴於中小農民全體。比較著名的就是四國島上長宗我部氏的「一領具足」動員體制。
一領是盔甲的單位,具足指的是全副武裝的盔甲,一領具足是一種半農半兵、兵農合一的兵役編製。根據《長宗我部元親百個條》第二十四條:凡擁有三町(9000坪,約三甲或三公頃)以上的土地者,每一戶都必須準備一副盔甲,平時務農維生,戰時穿上盔甲投入戰鬥。此種制度保證了領主的兵源,同時領民也能夠兼顧自己的農務,能夠維持領地一定水準的軍事力。
其他戰國大名如島津、上杉、武田、北條都在不同程度上採納了這種兵農合一的軍役制度,嚴重依賴中小農民的參陣。並且,戰況嚴重的時候,戰國大名還會頒發「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一人不殘,御一左右次第籠立候」的總動員令,基本是把領地全境的農民全體化身成雜兵了。
兵農合一的軍役制度固然可以最大限度挖掘領地的軍力資源,但弊端也是很明顯的。軍隊數量雖然龐大,質量得不到保證。難以兼顧領地生產,無法維持長期動員。增加農民負擔,引發社會動蕩。因此織田信長在打破「信長包圍網」之後,開始在領地內實行兵農分離的軍役制度。軍役承擔者居住於城下町,集中訓練,集中戰鬥。而廣大的農業經營者則從軍役的負擔中解放出來,可以專心從事農業生產。
到豐臣秀吉時期,頒布「刀狩令」以後,沒收了農民手裡的武器,進一步將農民階層排除出軍役承擔對象。公元1590年小田原征伐時,豐臣氏根據石高(日本幕府時期用來表示土地生產力的一種制度,舉凡稅貢、勞務、軍役等政府義務均依據石高的多寡來課徵)為基數計算的動員狀況為:畿內每百石五人,中國、四國每百石四人,大阪、尾張每百石六人,北國每百石六人半,駿、遠、三、甲、信(德川家康的領地)每百石七人,總動員數字二十八萬人。(以上資料出自馬羽茶水齋的《兵農分離相關考察》)
日本明治之前一石約重二十至三十公斤,因此軍事上一石相當於能夠屯養一個士兵。依照江戶時代的軍役規定,大名的軍役義務為石高乘以年貢率,因此表高一萬石的大名約有動員兩百五十至三百人兵力的義務。
下面就要放送這次的重磅資料了,公元1645年日本的檢地石高統計。
依照上面這個石高列表,大致可以算出奧羽二州的總石高數為260萬石,按照每萬石三百人的動員力計算,大概在七萬八千人左右。
當然,這個石高統計是江戶時期的數字,比鎌倉時期要高出許多。但是鎌倉時代奧州藤原氏的動員範圍顯然又比兵農分離以後的江戶時期要大出許多。所以,僅供參考吧。
(番外一 完)
重舟:彼岸花開:鴨長明,你負責日更,我負責流芳百世推薦閱讀:
※彼岸花開:酒中九郎,蓋世功名紙半張(中)
※彼岸花開:番外二,琉球五百年
※彼岸花開:藤原之路,論公有制經濟如何逐步演變成權貴所有制
※彼岸花開:平安時代的開創者,桓武、嵯峨二天皇
TAG: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