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開局看大勢

「西方有聲音認為中國近一年將爆發金融風險,這個判斷可能會落空。中國只要決策層清醒,資源配置能力還是很強的。」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後EMBA教授魏傑為後E企業家同學們帶來了《宏觀經濟及金融形勢與預測》的精彩課程。課堂內容深入淺出,條分縷析,詼諧幽默,乾貨滿滿,值得一讀。本文根據課堂內容整理而成。

很高興今天有時間做一些溝通,現在談中國經濟的未來不能不涉及到十九大。因為十九大對中國目前時代的特徵做了一些判斷,提出來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就是強起來的時代。

按照決策層的共識,我們經歷了站起來的時代——毛澤東時代;經歷了富起來的時代——鄧小平時代;現在進入強起來的時代——習近平時代。

強起來的時代

所以現在大家注意未來提法,按照時代劃分,現在定義為強起來的時代。這個時代有三個具體時間節點:

第一,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差不多還有三年時間;

第二,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第三,2050年建成現代化強國。

所以強起來的時代分為2020年、2035年、2050年三個節點。

我估計像我這個年齡的人可能充其量看到基本完成現代化的時代,而你們在座的都能夠看到現代化強國。

三個時間節點清晰了,怎麼樣實現強起來?分三個時間節點的任務,十九大的報告講了五個方面的內容。

大家注意,十九大報告已經不再提經濟建設為中心了,而是五個全面,就是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社會上、生態上。強起來的時代實際上是三個時間節點五個方面運作,已經不簡單是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問題。

當然我是做經濟學研究的,所以今天在這裡只能討論經濟上的問題,就是在強起來的時代,經濟上怎麼辦。

有一個總體提法,就是按照新的科學發展觀建立現代化經濟體制。這個強起來的時代,中國在經濟上按照新的發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制,這是經濟上的核心問題。

什麼是現代化經濟體制?

現代化經濟體制包括五個內容,一個是實體經濟,一個是現代金融,一個是技術創新,一個是市場經濟,一個是全方位開放。

這五個方面構成了中國的現代化經濟體制,因此十九大之後就按照這個安排來推進。所以經濟上實際是五大問題:實體經濟、現代金融、技術創新、市場經濟、全方位開放。

但是今天我想主要討論一下2018年和大家有關的幾個問題。

首先是現代金融。

先討論它的原因是因為2018年我們一個重要的工作是防範金融風險,去年12月經濟工作會議開完了之後已經明確「2018年的三大戰役」,第一個戰役就是防範金融風險。

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

十九大報告對現代金融主要談了三個問題,一個就是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

因為我們現在的金融活動離現代金融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要繼續推動現代金融體制的改革。怎麼推動改革?五大問題。

第一,就是銀行改革。

銀行改革還沒有完成,繼續推動銀行改革,比如市場化、股份制銀行,放開民營銀行等等。

第二件事就是放開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要繼續放開。

因為以銀行融資為主的體制,社會槓桿率會很高。只有放開非銀行金融機構才能普遍降低社會的槓桿率,像各類投資公司、各類基金、各類保險公司等等要繼續放開。

第三項任務就是外匯改革。

我們還沒有完成外匯改革的任務,原來提出的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這些任務都沒有完成。尤其是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更沒有完成。

第四項任務就是資本市場改革。

資本市場改革任務還沒有完成,比如說我們提出來的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還沒有建立起來,再比如說上市要從審核制變成註冊制也沒有完成。所以資本市場改革仍然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要繼續推動。

第五項,就是放開金融服務業。

這次大家看到了,十九大給放開金融服務業定的任務很重,就是要讓外資進入中國的金融機構不再受控股20%的限制。外資進入銀行、信託、基金、期貨等等,可以達到控股51%,就是可以絕對控股,而且絕對控股運作5年之後還可以取消上限,要全方位放開中國的金融,這項改革仍然持續進行。

防範金融風險

現代金融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防範金融風險。

防範金融風險是十九大政治報告里對於現代金融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也是2018年的重點問題。

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決策層對於未來中國風險的判斷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我們認為風險來自於增長,增長一降可能就出問題,所以,一直提保增長、穩增長。

但是,從2016年開始,決策層對於風險判斷發生了變化,認為中國未來風險不在增長方面,主要在金融方面。

所以逐漸在調整風險判斷的重點,最終確定了我們未來風險的主要爆發點是金融。所以提出來防範金融風險。2016年開始討論不能爆發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十九大報告把區域性去掉了,改成絕不能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成了未來工作的指導方針,未來中國的重要問題就是絕不能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防範金融風險成了2018年之後三五年內,決策層在整個宏觀經濟上面的主要任務,那應該怎樣防範?

從世界的經驗和教訓來看,金融風險往往在五個方面爆發,中國決策層防範金融風險也提出了五大對策。

1、抑制資產泡沫

什麼叫做資產泡沫?就是指資產價格漲得太快了。中國統計資產價格只統計兩種,一個是股票價格,一個是房價。

這次中央所提出來的抑制資產泡沫不是指股市,而是指房市。

因為目前分析來看,中國在未來三五年內股價不可能漲太快,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尤其不會出現泡沫。三個原因:

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證券監管部門已經把監管作為第一要務,哪一隻股票的價格在什麼地方出現異常波動,隨時可以發現,而且中央這一次已經決定,要對少數控制建立金融王國的人動手。大家注意這個提法是第一次提的,對少數建立金融王國的人要嚴格控制。

所以這種條件下,我們估計股價漲太多的可能性基本不大。

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的證券監管部門對於場外配資非常關注,中國股災發生都是因為場外配資引起的。

2016年躍躍欲試進入的資本就是保險資金,引發了一些風波,處分了幾家保險公司,現在保險資金可以入市,但是必須堅持兩個原則,一個是價值投資,你只能搞價值投資不能控股上市公司,不能隨便調整上市公司領導班子。第二,長期投資,不能今天進、明天出。

第三個原因,現在的IPO速度很快。最快一個星期十家,一般是每個星期四家左右,這麼多的新股上市,把股價拉很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IPO進行的條件下,幾乎是慢牛。

基於這樣三個原因,我們判斷未來的股價基本上是一個慢牛緩慢上升,所以抑制資產泡沫的重點不是股市而是房市,要防止房地產的泡沫破滅,引爆金融風險。

現在決策層對於房地產極其擔憂,擔憂房地產是未來中國的黑天鵝事件,對房地產泡沫的警惕性非常高,所以這次抑制資產泡沫重點是房地產。

監管主要關注一組數據,就是住房供給與剛性需求的關係。如果住房供給過多,超過剛性需求了,比如說平均每家五套房,泡沫就破了。李嘉誠先生講的一句話很對:

「中國大陸如果繼續盲目地蓋房子,十年之後中國房子根本不值錢。」

房子特殊的性質決定了可能經常出現住房供給超過剛性需求。因為房子必然引發另外兩個屬性,一個是金融屬性,一個是投資屬性。兩種屬性必然引發兩種需求,一個是投資性需求,一個是投機性需求。所謂投資性需求即是買房子為了收房租,投機性需求就是為了炒房價,兩種需求拉動了住房供給,就一定會超過剛性需求形成泡沫。

一旦住房供給過多,超過剛性需求,泡沫就被刺破了。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就是這個原因。日本房地產泡沫形成於1985年,1990年被刺破,就是因為住房供給過多,超過了剛性需求。

日本為什麼在1985年形成房地產泡沫?三個原因:

一個原因就是1985年日本完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大家一下子不知道投資什麼了,這個時候銀行就找有錢人,說你們買房、買地,買地之後抵押給銀行,我按照你們的抵押數量放貸70%,你們還可以繼續投資。這些有錢人買房、買地,抵押給銀行,不是為了剛性需求,而是為了投資和投機性需求,這種需求拉動了住房供給,最終超過剛性需求。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1985年美國要剪日本的羊毛,迫使日本政府簽署了廣場協議,廣場協議里關鍵的一條就是日本政府承諾「未來五年內日元每年升值5%」。這一條規定就導致了大量外資湧進日本,外資到日本發現沒有什麼好投資的,結果也是買房、買地,最後投資供給超過剛性需求。

第三個原因,1985年日本修改了建築法,規定可以把舊房子炸掉,蓋新房子。這一下導致住房供給大規模出來了。過去房子一層,現在炸掉蓋80層,住房供給大規模產生。

1989年3月份,日本精英害怕了。他們建議日本政府趕快緊縮,日本政府在89年6月份開始緊縮,沒有想到股市泡沫刺破了,導致了上市公司虧損,上市公司為了不虧損,大量賣不動產。

緊接著日本在89年的10月份,出台了一個稅,就是房多的個人要交稅,這一下,導致房多的個人趕快賣房子。

三大力量向市場拋售房子,泡沫刺破了。

所以,這就是中國為什麼對於房地產稅這麼謹慎。

中國泡沫刺破後果比日本可怕多了,因為中國人財富的63%表現在房產。

所以現在很為難,這個泡沫不能繼續吹大,也不能現在刺破。如果繼續吹大,未來很麻煩,現在刺破也很麻煩。所以抑制資產泡沫,抑制的意思就是不能現在刺破,但是也不能繼續吹大。

我們提出中短期對策與長效機制相結合,就是既要推出中短期政策也要陸續推出長效機制。中短期對策就是兩條:

第一條,嚴格限制投資性需求與投機性需求。就是我們講的限購限貸,一線城市每家買兩套,這是剛性需求,再買就是投機性需求了,要嚴格限購限貸。

第二條,就是約束開發商的行為,就是不能繼續蓋房子了。

怎麼樣約束?

一條對策就是控制開發商的融資通道。

你可以蓋,必須拿你的錢蓋,不能拿銀行的錢蓋。2018年將更加嚴厲,無論銀行借債還是發債券都會嚴格控制。

另外一個約束行為就是控制新房價,現在房價上市都要政府審批,地價高於房價,你還蓋不蓋?這個現象已經產生了。

另外2018年將推出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就是租售同權、共有產權、房地產稅,還有調整一線城市的空間布局等等都叫長效機制,2018年將陸續推出。租房子孩子一樣可以上學,學區房就沒有意義了。房地產稅的問題已經明確提出來,收稅標準按照現有價值徵稅,不是按照原來買房子的價格,這是一個信號。這個稅沒有三五年出不來,但只要定下來進入立法程序,效果就出來了。

還有調整一線城市的空間布局,所謂的雄安新區是要調整北京發展的空間布局。北京如果繼續這樣集聚資源的話,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城市病。

2010年討論過北京要不要遷都, 2017年三月份決定不遷都,遷北京非首都功能。

什麼是非首都功能?首都功能有四件事,一個是政治中心,一個是國際交往中心,一個是文化中心,一個是科學創新中心。四條都叫首都功能,除此之外都叫非首都功能,就要搬向雄安新區,比如說經濟部門,經濟中心不是首都功能,中國強調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早遷比晚遷可能好一點,還有一點優惠。

再一個教育中心不是首都功能。北京市正式宣布,北京不再批任何民辦性大學,現有大學嚴格限制招生規模,逼著你走,因為高校一旦走向市場,沒有規模效應是不行的。北大、清華可能不會遷,但是一寸土地都不給了,不能在北京擴大規模了。清華、北大校園裡面蓋樓很艱難,拆一座蓋一個。

再一個就是金融中心不是首都功能,這一堆金融機構放在北京幹什麼?

醫療不是首都功能,北京辦這麼好的醫院,結果看病的85%是外地人,你把它辦在北京幹什麼,得遷。

所以非首都功能都將轉向雄安新區。

上海、深圳、廣州,一樣也得分解某些功能。哪裡承載上海的某些功能?最近提出寧滬杭大灣區,我估計和北京的雄安一樣,不發達地區承載北京非首都功能,一箭雙鵰,既分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又讓不發達地區發達起來。我估計別的一線城市分解功能的區域一定是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廣東提出來了粵港澳大灣區。

2017年北京房價降了20%,真正交易價格大幅下跌。一千萬左右的房子有流動性,三千萬基本沒有流動性了,人們會算賬,三千萬買你幹什麼,三千萬多大的流動性,所以北京只要上三千萬基本上就沒有流動性了,人們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了,所以大家注意房地產投資可要謹慎了。

最近住建部已經提出來了,土地供給將多元化。土地供給多元化告訴你有些地方不可能長久的短缺了,像農民的宅基地整理之後可以三權分立,所以我估計2018年長效機制將會陸續見效,房地產作為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方向已經很難了。

決策層提出來堅定的抑制資產泡沫是不會鬆動的,因為害怕引爆金融風險,一旦引爆金融風險我們整個經濟會倒退5年到10年,所以這次防範金融風險第一條對策就是抑制資產泡沫,不是指股市而是指房市。

2、穩住外匯

為什麼要穩住外匯?因為許多國家金融風險的爆發是外匯引起的。從2016年11月份開始到現在,陸續推出了三大對策來穩住外匯。

第一個就是外匯改革已經放開了的項目繼續堅持。

比如說一個身份證一年買五萬美金,我們放了就繼續堅持,再比如我們承諾了一個孩子留學生活費要多少給多少,但是沒有放開的暫時停止了。

對於個人來講有三大海外投資就正式宣布停止了,一個是海外不動產投資,實際上不動產投資從來沒有放,過去灰色地帶,要不然地下錢莊,要不然是虛假貿易賬戶,要不然人帶出去的,過去灰色地帶沒有人管,現在正式宣布停止了。

第二,海外證券投資。我們曾經討論要不要放開在美國市場買股票,現在暫時停止了。第三,海外的投資與保險現在宣布停止了,想買美國的醫療保險沒有問題,因為消費是放開的,但是16年底開始不能刷投資保險類了。

三項個人海外投資正式宣布暫時停止了,而且力度越來越大。去年8月21號起,在海外刷銀行卡單筆消費超過一千塊人民幣的,有關方面就要向外匯管理部門報告,連續刷15天單筆超過一千塊錢,就會立案查一下正常消費還是轉移資金偷逃外匯。最近推出來銀行卡海外提現,一年一個人就是十萬。

當然這個背後還有一個別的原因,就是我們希望未來的產油國賣石油的時候可以用人民幣結算。之前美國控制世界,所有產油國賣石油必須美元結算,只有拿美元才能買石油,所以買石油的國家必須先弄到美元,美元拿給你是有利息的,盤剝了你一把,美國二戰之後控制世界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美元石油機制,中東的產油國誰想擺脫美元就收拾誰。

現在中國開始提出來了,因為俄羅斯先變成了人民幣結算。中國能源一大部分來自於俄羅斯,最近沙特提出來人民幣可以結算,因為我們已經承諾了一旦石油可以人民幣結算,拿了人民幣可以隨意到上海黃金交易所買黃金,這樣一來有利於對於美元霸主提出挑戰。最近大家看到海外提現收緊符合我們的戰略。

第二條對策就是海外併購。

凡是技術類併購繼續支持,要多少錢給多少錢,全面支持,但是非技術類嚴格審查,像海外搞房地產投資、收購酒店、收購影院、收購足球隊俱樂部等等。審查的意思就是不能幹了,因為外匯不能消耗在這個方向。一開始講話比較溫柔叫非理性投資,後來收購足球隊就是偷逃外匯資金,越來越嚴厲。

最近你們可以看到許多海外的投資開始拋售項目,因為政策變了,只支持技術類投資。

第三條對策,投資使用人民幣,不再使用外匯投資了,因為一旦投資我們就是投資主導方,有權決定用什麼幣種投資。

大家看現在「一帶一路」沿線69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宣布人民幣是他們的外匯儲備了,歐洲央行已經收過來了相當於5億歐元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最近德國、法國央行宣布了將收購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不少國家已經開始使用人民幣了,在餐館吃飯可以掃微信了。俄羅斯石油交易跟人民幣盧布結算,結算的比例決定的標準不再是美元而是黃金。實際上都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減少外匯儲備消耗,一旦人民幣成為外匯儲備的話,標誌著中國擺脫了外匯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跟約束。

大致上穩住外匯的辦法就是三條,已經全面開始實施而且效果不錯。外匯基本上穩住了,人民幣沒有出現持續貶值,保持在1:6.5左右,我們不希望繼續升值,升值不利於我們繼續出口,最希望就是1:6.5左右,所以匯價已經穩住了。

另外,外匯儲備量已經連續12個月增加,我估計外匯引發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大幅度減少,2018年防範金融風險的重點不是外匯了,但是不會鬆動還會堅持這個原則。因為18年兩件事情可能影響我們,一個是美元加息,宣布要加三次息,一個是特朗普的減稅,減稅跟加息可能影響到外匯。但是我估計影響可能有限,特朗普以為一減稅美國公司會撤回去,蘋果能撤嗎?一旦回美國生產再進入中國關稅多高,比減稅成本還高,只能在中國生產,資本不能撤回去了。

所以我估計外匯引發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實際上大幅度減少了,所以18年稅改已經不是重點,但也不會鬆動,基本上維持現狀。

3、穩住債務

許多國家的金融風險是債務引起的,比如說2008年底美國金融危機,就是次貸危機引起的。

怎麼樣穩住債務?債務分三種,第一種是個人債務。

十九大開會期間,央行的周小川會上發言,提出來警惕個人債務上漲太快的問題。

我發現2015年我們個人負債率是GDP的30%,2016年我們個人負債率是GDP的44%,一年上漲了14個百分點,17年數據現在沒有正式出來,17年我們的GDP總量82萬億,估計個人負債率增長速度比2016年有所回落,但是可能增長數還在十個百分點左右,那就是2017年我們個人負債率可能是GDP總量的50%多,還是上升率太高。

所以個人債務,2018年的提法可能是防止個人債務的上漲速度過快。2018年個人貸款基本上還是從嚴過程。

企業債務現在主要是國有企業負債率太高了,國有企業負債率遠遠超過了警戒線,所以我們2018年去槓桿的重點是國有企業,大幅度降低國有企業負債率。

最近三件事反應了決策層降低國有企業負債率的決心。

一件事就是聯通混改。

聯通混改首要的成績是把聯通負債率降下來,國家用喪失控股權的辦法降低負債率,這個決心之大。聯通是一個樣板,說明這個降負債率的態度非常堅定。

第二件事情就是東北特鋼。

東北特鋼破產重組完成,中國第一次打破了國有企業負債率剛性兌付的原則,就是告訴社會,國有企業借錢也有可能還不回來,國家已經放棄國有企業剛性對付。

第三件事是國家最近決定高鐵拿出來搞債轉股。

京滬高鐵已經開始賺錢,準備拿出來搞債轉股,用優質資產把負債率降下來。這三件事充分反應了決策層的決心。

第三種債務就是政府債務,中央政府負債率不高,因為中央一直堅持一個原則,每年赤字數量不超過當年GDP總量的3%。

地方政府主要是潛在債務太高了,各位知道過去地方政府負債搞一個融資平台,辦一個國有企業,把土地高速路裝進去用他融資,這個融資表現的是企業債務,實際上是政府債務。15年我們改革了,這種辦法用不成了,從16年開始地方政府創造了兩種增加潛在債務的辦法,一就是PPP項目,盲目搞PPP項目,政府擔保企業借債,PPP絕大部分公共產品沒有短期回報,最後都要政府回購,所以是潛在債務。16年到17年地方政府PPP項目增加潛在債務4萬多億。

另外地方政府搞產業引導基金,產業引導基金可以拿財政的錢做,結果地方政府擔保讓銀行給這個企業貸款,這個實際也是政府債務表現為企業債務。這個產業引導基金16年到17年兩年增長了1萬多億。PPP和產業引導基金引發的地方潛在債務增加了六萬多億。

08年刺激經濟穩增長時是四萬億,現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地方政府增加了六萬億,這個數字太可怕了,所以中央已經下決心解決地方政府潛在債務的問題,2018年是重點,嚴查PPP項目和產業引導基金。包頭的地鐵項目、呼和浩特新機場項目,要從會議記錄查起,誰怎麼說的、誰簽的字都要嚴查。最近一個提法是終身追索責任,過去當市委書記借一大堆債人走了沒有事了,現在終身追究責任。

大家還要注意包頭地鐵項目和一大批機場項目叫停反應了一個動態,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差不多到頂了,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到2020年達到高峰,2020年以後逐漸回落,中國不能永遠搞基礎設施建設。

2018年防範金融風險重點將是穩住債務,穩住三種債務都將陸續出台相關的對策。

最近發生好像很奇怪的兩件事。

一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了中國的信用等級,一個是世行調高了中國增長的速度。

一個是好一個是壞,有人就說這是陰謀論。其實不是,現在國有企業負債率這麼高,最後是國家兜底,地方潛在的債務這麼高最後也是國有兜底,因為中國是中央集權國家,這兩個債務這麼高,標誌著國家信用比較低,所以下調了我們信用等級。

世行把我們增長速度調高了,這恰恰提醒我國是繁榮中的風險,這比完全的風險更加可怕。所以我估計2018年中央政府將把防範金融風險的重點放在穩住債務上面。

4、治理金融亂象

現在金融亂象有兩類,一個改革引起的,改革方案是對的,但是配套設施沒有跟上。比如說銀行改革,這幾年給銀行放的權利更大了,但是相關規則沒有跟上,所以出了一系列亂象。

銀監會最近連發了三個文件。比如說重新審查銀行股東,不能借錢買股權這個是原則,借錢買了銀行股權的這種假股東要嚴查。銀行搞的委託貸款,這個錢在金融領域可能轉好幾圈才到實體,增加了實體成本。這個權利給銀行是對的,結果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所以出了問題。

再比如說前幾年我們做的一項改革,放開非銀行機構包括各種投資公司基金保險公司等等,這個放是對的但是配套措施沒有跟上,比如放開了投資公司,結果沒有準入條件,誰可以辦投資公司,最近線上這麼多的公司出事,線下上海、北京是重災區。這些投資公司的商業模式不能維繫,給投資者回報都在20%到30%以上,現在幹什麼事有這麼高回報?投資公司放是對的,但規則沒有跟上。

再一個各類基金,有人自己沒有錢把銀行的外圍資金拿來作為自己的基金就有問題了,去年四五月份股市大跌就是因為清理基金。

再一個就是各類保險公司,有人從銀行借錢變成自己的所謂資本金投資保險公司,而且虛假注資海外買非常高檔的酒店,我估計18年要陸續解決問題。

另外一個亂象是新技術引起的,新技術產生進入金融領域,到底是所謂的亂象還是方向,一下子搞不清楚,值得看一下,結果一看就出現了亂象。

比如說區塊鏈技術進入金融領域了,產生了ICO、產生了比特幣,2016年8月份我們中關村產生了100多個國家ICO公司,拿到了募集資金,募集到一個數字貨幣,這個數字貨幣也可以網上交易,所以產生大量的ICO公司,這個公司的未來方向還是有問題,誰一下子都說不清楚。

區塊鏈進入金融之後改變的到底是不是金融本質,我們沒搞清楚,如果區塊鏈技術改變了金融本質另當別論,如果這個區塊鏈沒有改變金融本質,金融的本質是風險收益分析,這個本質如果沒有改變的話,就產生一個原則,用別人錢都得被監管,你沒有被監管說明你有問題。沒有什麼好討論。

ICO沒有在中國引發太大的問題,但是一定還會產生什麼「O」,因為不斷有人干這個事,我們誰也不清楚這個是不是方向。你像區塊鏈,無中心的有序化就是區塊鏈技術的特徵。金融無中心就是不要央行了,個人也可以發貨幣,這個問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聯合國規定只有主權國家才能發貨幣,這個規則是不是作廢了。如果這個規則沒有作廢,比特幣就是違法的,只要這個原則在就不能討論。

我不是否定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沒有問題,只是進入金融之後是不是改變了金融本質,這個我們要研究。

5、控制好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

我們第一次把宏觀政策寫入黨的報告,提出來貨幣政策、宏觀性政策雙支撐點。

所謂防範金融風險就是控制好兩個支撐點,首先是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將從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個是貨幣政策基本指導思想。

大家知道2000年以來我們基本上是寬鬆貨幣政策,一百多億的貨幣十幾年就發出來了,如果繼續寬鬆下去的話,總有一天自己引爆金融風險。所以轉向穩健, 17年真轉了。

去年金融工作會議總書記到場,這個會議五年開一次,一開管五年。會上總書記親自提出來必須堅定不移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十九大政府報告再一次強調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穩健貨幣政策,決策層下決心了,所以有人開始賣資產了。高負債高增長的模式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旦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高負債高增長模式運轉不了了,誰賣的越早誰越有利。可能未來幾年裡資金荒的現象都會存在,大家一定要調整未來發展戰略才可以,那種高負債高增長模式別想了。

另外一個政策就是宏觀審慎政策,這個政策我們第一次寫進黨的政治報告。

宏觀審慎政策實際上是這樣兩件事,一個是防範順周期時候形成的引發金融風險的可能性,要把他消滅在萌芽狀態。

順周期的時候永遠潛伏著危機的可能性叫做順周期理論。因為我們順周期40年了,1978年到2018年整整四十年,高速增長的四十年,一直很順利,順周期的時候誰也沒有風險意識,都在盲目擴張,盲目的負債,盲目的發展,誰也沒有風險意識。

我們現在很擔心這個順周期理論在中國爆發,我估計2018年可能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說很多重要產業資本制度嚴格規定,像商業銀行資本比例最低不能低於8%等等。

另外的一個事是在市場之間打隔離段,不能出現傳染病。

人類社會一個市場生病很容易傳導到另外的一個市場,我們現在準備給市場打一個隔離,你出病不能傳染別人,比如說房地產市場出現問題房價暴跌影響了實業,2018年開始準備給房地產市場打隔離斷了,所以18年房子抵押、土地抵押出現新規定了,銀行很快就要發布相關的規定了。還有資本市場股權股票質押,現在新規定大股東股票質押的上限是60%,不同股東質押數量做了不同規定,有的不能超過30%,有的不能超過15%。

貨幣政策可能管不了風險,宏觀審慎政策可以管,所以要控制好貨幣政策跟宏觀審慎政策這個重要內容。

2018年希望大家不要用過去的思維方式,中國真的變了。

總體來講目前中國防範金融風險的主要對策就是這五條,這五個方面真的全面出擊的話,金融風險爆發的可能性將很小。

西方有聲音認為中國近一年將爆發金融風險,這個判斷可能會落空。中國只要決策層清醒,資源配置能力還是很強的。

2018年,實體經濟的兩件大事

現代化經濟體制的第二個組成部分就是實體經濟,這一次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實體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基礎和脊柱,對發展實體經濟做了許多論述,大致上,2018年實體經濟主要做的有兩件事。

1、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所謂「三去一降」,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18年重點將是「三去一降」的「降」,就是降成本,因為「三去」在17年做了不少工作。

怎麼樣降呢?一個是人力資源成本,一個是制度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沒有辦法降,因為我們勞動力已經嚴重短缺了。80後、90後很有意思,你給他的工資達不到標準,寧肯失業也不幹活,勞動力成本很難降低,我估計仍然是上升的過程。所以降成本只能降制度成本。

怎麼樣降?中國制度成本包括五條。

第一,稅費明顯偏高。我們國家是以間接稅為主的國家,就是行為稅,只要有行為就得交稅,所以我們稅費很高,營業稅、增值稅沒有道理,還沒有賺錢先得交稅。

中國要從間接稅為主轉到直接稅為主,所以開始搞營改增,未來的稅收就是所得稅,賺了錢再交稅。去年國務院取消營業稅,據統計企業減稅6300個億,但是企業反映沒有減,而且不僅沒有減還增加了。

去年總理曾經開過一次會,把一家企業的老總找去了,就問他:你到底減稅沒有?後來那個老總講,按現在的辦法減稅他得雇兩百個人干這個事,一算兩百人的工資比減的稅還多,所以沒有干也沒有減。這說明我們的抵扣辦法有問題。

最近國務院商討,乾脆不要搞那麼複雜了,直接按照行業來規定應該減多少稅。減稅在2018是重點,到2020年中國基本實現從間接稅轉向直接稅。長期來看方向是對的。

制度成本的第二個組成部分就是現在繳的三險一金或者五險一金。中國的三險一金跟五險一金偏高,我們現在差不多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這個如果真降下來對於企業增加盈利是有意義的。

第三個制度成本,就是租金太高了。我們改革土地制度,雄安新區重點土地制度改革最終實現降低租金,這也是2018年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第四個組成部分就是融資成本仍然偏高,實體經濟並沒有按照公布利息拿到融資,三轉兩轉最後成本很高,像歐盟國家、日本都是負利率國家,復星為什麼海外收購保險公司,重要原因就是能解決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所以對於海外金融機構的收購,中國政府是容忍的,因為確實可以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最近中國對外開放金融市場,外資可以控股我們金融機構51%的股權,實際上就是想外資進入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徹底改造和推動中國金融服務業的變革,降低融資成本。

另外企業商事費用太高。很多政府不審批了,把權利交給中介機構,中介機構比政府還黑,亂要價。過去送一點錢事情就給你辦了,現在錢也不要了,事也不辦了,實際更難了。我們反腐敗沒有把權力交出來,權力沒有交出來不腐敗更麻煩,只有權力交出來反腐敗才有意義。所以2018年國務院的政府機構可能要做重大調整,降低企業的商事費用。

降制度成本大致就是上面這五個方面。有人算了一下,如果制度成本降30%,70%中小企業可以虧損轉向盈利,如果降50%,所有實體經濟都能夠從虧損轉向盈利。

2、調整實體經濟的結構,重點是支柱性產業的調整

所謂支柱性產業就是增長貢獻排在前幾位的產業。過去支柱性產業有兩個:

一個是傳統製造業,傳統製造業現在嚴重產能過剩。所以,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去產能,去產能的提出標誌著傳統製造業已經擔當不了支柱性產業的職責。

另一個支柱性產業就是房地產產業。過去20年,每年新增的部分20%多來自於房地產產業,但是房地產產業現在泡沫正在形成,所以對於這個產業的提法就是抑制資產泡沫。抑制資產泡沫的提出標誌著這個產業也不能繼續作為支柱產業。

未來,我們的支柱性產業是什麼?現在基本上形成共識了,我們未來的支柱產業有三個。

1)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一個叫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怎麼樣發展?目前決策層把戰略性產業定為八個要點,中國現在所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八個組成部分,我們叫做八個要點。

新能源

新能源屬於戰略性產業的範疇,傳統能源就是化石燃料,比如煤炭、天然氣、石油等等,新能源是非化石燃料,包括水能、生物能、地能、風能、太陽能、核能。中國所講的新能源包括這六個。未來十年世界將爆發一場能源革命,就是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的過程。

中國在新能源有很多可以作為。地能代替空調的技術已經突破了,最近國務院正式宣布,雄安新區的空調將使用地能,所以新能源技術突破很快。

核能方面,中國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兩代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第三代技術解決安全問題,第四代解決核廢料問題。現在我們的華能一號核發電機組,一台發電機組可以賣三個億,相當於出口30萬輛汽車的收益,為什麼中國出口去年大幅度增長,因為出口的東西變了。國務院正式提出,2030年核發電量佔到當年發電總量的32%,就是三分之一。

新能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投資方向時一定要關注這個問題,好多技術都是一夜之間突破,所以新能源是我們第一個要點。

新材料

未來很多產業提升是靠材料變革實現的。習總書記2015年出訪英國的時候專門看了石墨烯實驗室,石墨烯材料能夠極大地提高電池的性能和耐久力。中國發動機搞不出來就是材料的原因,飛機發動機一旦不停運轉幾十小時,軸承上面磨損就很厲害,所以我們不行。現在世界上新材料領先的是英國,所以英國脫歐是必然的。石墨烯材料、超薄材料都是英國人的技術。

生命工程

這個方面美國站在世界前沿,世界進步非常之快,未來美國可能攻克癌症。生命生物工程建議大家關注,未來需求非常大。

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

中國目前在這個要點上的投資集中在兩個方向,一個是硬體的投資,過去晶元我們搞不出來,我們國家進口晶元跟進口石油的錢是一樣的,高通賺了我們多少錢。最近中國快要完成了,一旦完成了你想會有多大的市場價值。另外一個,現在華為、浪潮都是我們國家生產的主要企業,基本上算世界老大了,路由器是移動互聯網重要元部件,信息終端使用方面投資量很大,我們可以出現不少好企業。

節能環保

中國環境方面的事情就是對工業化與城市化負面東西的治理,廢氣廢水和固體垃圾的處理,這兩個要靠技術。廢水處理,我們國家每年有幾萬億的市場價值,我們能處理一般生活廢水,碰到化工廢水就沒有辦法,碰到醫院廢水也沒有辦法,偷偷地排到地下面,結果整個土地中毒了。

未來必須解決的問題,是要靠技術、靠產業化完成的,國家成立了一個機構,就是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把整個自然資源分離出去,轉向企業化的方式。

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特斯拉還處在領先地位,特斯拉在美國的日子很難過,因為美國汽車協會恨不得卡死他,特斯拉一旦成功,汽車公司衰亡了。特朗普帶領的傳統能源利益聯合起來要掐死特斯拉。

人工智慧

人類社會首先實現的是移動互聯網,然後才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人工智慧重要的元部件就是感測器,現在在感測器領域,日本是世界第一,中國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

最近國務院正式宣布,四大民營企業要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實驗平台,阿里巴巴主要搞智慧城市,騰訊則是醫療影像人工智慧實驗平台,無人駕駛汽車實驗平台定為百度,科大迅飛則是語音智能開放創新平台。

高端裝備製造

很多醫療設備現在我們搞不出來。

總體來講未來帶動中國發展的戰略支柱產業就是八大新興產業。

有人測算戰略支撐產業一旦發展起來,每年給我們提供經濟總量40萬億以上,40萬億什麼概念呢?我們去年總量是82萬億,一個產業提供40萬億,真的是支柱性產業。

最近的新提法叫做新工業經濟時代,就是指戰略新興產業對於所有工業部門提出了挑戰,要求所有工業部門都得變革,這個時代將是非常迅速變化的時代,我們要適應這個時代才可以。

2)服務業

未來中國發展的第二個戰略支柱性產業就是服務業。

我們經濟結構處於低端階段時強調工業立省,但是一旦轉向中高端的時候服務業自然就成為支柱性產業了。美國現在每年新增的部分70%是服務業提供的,中國去年成績最大的一個部分也是服務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了,這是一個好事情。

服務業分為四大類:

消費服務業

消費服務業包括六個組成部分,第一,餐飲與商貿;第二,醫療與健康;第三,養老消費服務;第四,兒童消費服務;第五,家政消費服務;第六,交通與信息消費服務。這六個部分統稱消費服務業。

中國消費服務業有巨大的比較前景,2018年國務院改革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放開社會資本全面進入消費服務業,比如說像養老消費服務業,要全面放開了。養老保障跟消費服務業不是一回事,養老保障是討論政府的作用,養老消費服務業是一種服務業。

日本1997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沒有產生重大問題,就是因為養老消費服務業非常發達。養老消費服務業是一個技術活,不同於中國養老地產,養老消費服務業團隊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團隊構建是這個服務業基礎性的東西。

美國人為什麼把自己金融財富的三分之一放在養老機構裡面有原因的,因為最終的結果就是老年,這種產業必須走向產業化,沒有辦法搞行政。

下一步我們放開這些產業了,所以國務院正式提出來,把養老消費服務業徹底放開,在土地使用、稅收各個方面要實行優惠,支持這種服務業的發展,所以我估計養老消費服務業是很重要的產業,尤其中國很快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了。

這種服務業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前景。最近網上傳一件事,五個城市準備率先放開菲佣市場,這就是重要的消費服務業,這個就是家政服務業。還有國際醫療這種服務業,比如說台灣醫生在大陸可以行醫等等,消費服務業有很大的前景,建議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投資。

商務服務業

商務服務業我們統計上分為五個部分,一個是商事服務業;一個是機構服務業,像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商務類的律師事務所這種機構服務;第三種是培訓與諮詢,培訓諮詢是重要的商務服務業;第四,就是家庭財產管理服務,家庭財產管理服務未來是一個很大的服務業,許多有錢的人實際上不是企業家,他的財產需要人打理,這個服務業中國逐漸會產生很大的空間;再一個就是園區管理服務,未來政府不再搞產業園區,走向企業化了,企業建立產業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叫做園區管理服務。商務服務業這五個組成部分在中國實際有很大的空間。

生產服務業

生產服務就是為生產過程直接提供服務的服務業。2017年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們服務業上漲最快的是生產型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包括三個組成部分。

一個是技術服務,技術服務屬於生產服務業範疇。第二是設計,比如空調,其他的技術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買三菱、格力,因為它的設計發生變化,出風口聲音非常小,這種市場價值是設計帶來的。中國綜合院系都加大設計的專業發展。

生產服務業第三個組成部分就是外包服務,分工越來越細化,有些人把自己某一個生產過程委託給別人,某一個零部件委託別人,接受委託的就是所謂的外包服務。我們提出來希望中國給世界五百強搞外包服務,深圳許多企業發家從外包,尤其世界五百強外包服務中學習,自己上升為技術企業了。

精神服務業

人的享受兩種,一種叫做物質享受,一個是精神享受,提供物質享受的服務業就是消費服務業,提供精神享受的服務業就是精神服務業,精神服務業現在貢獻很大,2017年精神服務業大概11萬億,差不多佔GDP的十分之一了。

精神服務業有三大組成部分,第一個就是影視、音樂、戲劇,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投資,一部電影賣60個億,一個連續劇十幾個億很正常,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只要摸清楚人類想要什麼,精神上需要什麼,摸准一定賺很大。

《戰狼2》為什麼賣60個億,中國人富起來很希望別人尊重自己,讓中國人有一點自我的感覺,滿足了這種感覺,票房價值很高,因為人們需要這些東西。未來這些東西大家一定注意到,影視、音樂、戲劇方向不要小看。

精神服務業第二個組成部分就是旅遊休閑娛樂。去年我們旅遊業貢獻很大,達到50億人次。人就是追求短缺,越沒有什麼越追求什麼,餓了想著飽,飽了想著餓,所以那些戶外活動基地,有車不開非要自己走就是戶外活動,就是追求短缺。

第三類精神服務業就是文化出版體育,人民富有之後這個需求增長很快的,比如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概念,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概念,比如說中國書法的文化,中國書法的收藏就是文化。

收藏,中國很厲害,但是大部分開始不是因為投資,而是因為愛好,是一種精神享受,這些群體未來會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方向。所以精神服務業我們列為四大服務業之一。

總體來講服務業大致上包括這樣四大類,所謂的消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精神服務業。服務業一旦起來,未來對於經濟增長每年貢獻36萬億以上,所以要大力發展服務業。

3)現代製造業

未來中國第三個支柱性產業就是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將上升為中國的支柱性產業。

什麼叫做現代製造業?製造業分兩種,傳統製造業和現代製造業。凡是生產私人產品的都叫傳統製造業,吃穿用都是傳統製造業。凡是生產公共產品的就叫現代製造業。

現代製造業有五個重點:

飛機製造行業

按照國際分工來講中國不應該搞飛機,空客波音搞的很好,買就可以了,但中國不想接受這個理論。飛機會提升一個大國的綜合生產能力,飛機零部件有六百萬個以上,六百個萬零部件組合在一起絕對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生產能力。

現在中國的商用飛機集團總部在上海,它實際上只干一件事情,就是設計和組裝,所有零部件都是分工協作採購完成的。這個蛋糕很大。波音背後有四萬家中小企業,有的就是生產小螺釘的,中國飛機製造會影響許多相關產業。差不多三年之後我估計我們可以完全進入商用飛行。

高鐵裝備製造

高鐵裝備引進的時候有16項核心技術沒有轉讓,中國只好自己干,用了15年的時間把16項核心技術全面突破,所以總書記說這是一張新名片。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四大高鐵生產商之一,最近中國在好多競爭中間已經佔領了優勢地位,人們逐漸對於中國製造的判斷發生變化。

而且高鐵裝備也是分工協作,傳統製造里的過剩產能只要調整一下生產方向,過去的生產製造進入現代製造業協作體系,有足夠的可能。所以高鐵裝備列為現代製造業的第二個重點。

核電裝備製造

中國未來重點發展核電了,實際上核電裝備的29%來自於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原來的路子走不通,選擇新路子生命力極強,核電裝備成為現代製造業的一個重點。

特高壓輸變電裝置

因為中國已經決定用特高壓技術改造中國電網,一旦特高壓技術改造中國電網,這就是電力傳輸的高速路,這個技術可以將電能送到五千公里以外,這個技術全世界只有中國現在開始試用。現在先用這個技術改造七條線路。

去年5月份「一帶一路」論壇的時候,習總書記的講話有一點變動,原來叫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後來加了兩通,一個叫做網通,一個叫電通,電通技術的產生導致了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成為一個問題,結果沒想到中國一搞,海外市場來了。墨西哥、歐盟都在和中國談,所以特高壓輸變電裝備成為了重要的一個現代製造業重點。

現代軍工製造

中國已經決定了不再搞獨立國防工業體系,就是軍民融合。總書記開了兩次軍民融合委員會,任何社會資本可以進入現代軍工市場。中國現代軍工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現代船舶製造,中國搞遠洋海軍的支撐點就是船舶製造。上海、武漢、大連,造船工業一天24小時連班倒都無法應對需求,中國最少有五個航母編隊,現代船舶需求量巨大。

現代軍工另外的一個重點就是航天器製造,航天器就是衛星,所以現在軍工的重點就是航天器衛星製造。人類社會進入遠程制導階段,誰控制太空誰就控制了遠程制導時代,控制的唯一辦法就是衛星。所以北斗星搞起來,把衛星製造列為重點。

航天器生產也是分工協作,北京許多所謂高技術企業就是生產衛星配套的零件,衛星零部件的40%來自於民營企業,實際上都是分工協作的結果。

所以中國現代製造業有五個重點:飛機製造、高鐵裝備製造、核電裝備製造、特高壓輸變電裝備製造、現代軍工製造。

中國預計2025年到2030年左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主體,這個預計的前提是什麼?中國結構調整完成。靠現有產業我們去年只有82萬億,只有三個支柱產業成長起來,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主體。

中國一旦完成這個結構調整,就真成為世界強國了,現在決策層最關注的是結構調整,反覆強調高質量增長。原來兩個支柱性產業退下來,三個新的支柱產業上來,有的人叫做「退二進三」。

實體經濟按照十九大政治報告主要做兩件事情:一個就是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三去一降」;另一個是加大結構調整,讓中國實體經濟真正成為中國經濟脊樑。

全方位開放

想討論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全方位開放。

全球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750年到1950年,1750年到1950年人類社會第一次全球化,這個全球化的主導方向是歐洲列強,二戰結束標誌著第一次殖民地全球化結束了。

美國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它啟動了人類社會第二次全球化,從1950年到現在,第二次全球化的主要方式是國際貿易。

我們中國實際上搭了國際貿易的便車,我們是後半場進來的,1978年改革開放,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中國成了主要受益方。你們可以查一下資料,1997年我們GDP總量7萬多億人民幣,去年82萬億,翻了十幾倍;1997年我們的外匯儲備量1300多億,現在到了3萬多億;1997年人均月收入幾百塊錢,現在幾千塊錢;1997年基礎設施陳舊,高速公路沒有幾條,現在我們基礎設施引領世界。

中國實際上是這次全球化的主要利益收益方,美國主導方成了受損方了,基礎設施陳舊沒有錢修,藍領工資20年沒有加一分錢,美國率先反全球化,因為他們成了全球化的主要利益受損方了,特朗普上台有必然性。

幾年前我去美國的時候跟他們的精英界交流發現了這個問題,美國開始反全球化了。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特徵就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基本原則就是比較優勢原則,每個國家都搞生產經濟,然後交易,共同享受收益,但是中國進來之後搞全產業鏈,沒有辦法講比較優勢原則了。

中國從服裝鞋帽開始,之後搞家電,家電之後搞汽車,汽車之後搞IT,移動互聯網之後是高鐵,高鐵之後又要搞飛機,中國的全產業鏈,破壞了比較優勢原則,所以破壞了全球化。

特朗普上台拿中國開刀,特朗普上台第一件事是說,中國如果貿易上不讓步,為什麼承認一個中國,而且宣布不給中國人拜年了。當然拿中國底線做交易最終沒有成,但是特朗普不會放過我們,中國主動應戰才可以,那就是我們實現了全方位開放,讓世界搭中國的便車。

中國可以搭的便車有兩條,一個是巨大的國內市場,13億人的市場非常巨大,準備給國外開放中國的市場, 2018年上海建立永久性進口貿易博覽會,廣州出口貿易博覽會,給世界開放中國市場,而且馬上將大幅度降低三種產品的進口關稅,資源類的、技術類的、民生類的,裡面涉及到178種關稅將大幅度降低,以後買奢侈品很便宜的,陸虎以後估計20來萬,一旦放開就不值錢了。

這麼多好東西進來一定推動中國消費的增長,而且中國模仿能力極強,很快能造出來中國式陸虎,推動中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別人搭我們便車,我們繼續搭他的便車,這樣是公平的。

再一個就是開放服務業市場,比如金融服務業,外國資本可以控股我們的金融機構,控股比例可以達到51%,絕對控股,而且運行良好五年之後可以解除控股限制,想控股多少控股多少。所以做貿易生意的人注意,未來要琢磨進口怎麼樣賺錢的問題。

另外一個能夠搭的便車就是我們巨大的過剩資本。「一帶一路」實際上是給中國過剩資本找出路,在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給中國找更大的一個運作空間,所以,讓別人搭我們的便車就是巨大的過剩資本「一帶一路」。

所以全方面開放就是這樣兩條,一個是開放中國的國內市場,一個是中國資本走出去,轉變成全方位開放。為應對世界對這種所謂全球化的反感,我們主動調整,「一帶一路」利用中國過剩資本對外投資,好像幫別人修路架橋,實際上給中國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天津一個企業董事長告訴我說,他本來是在全國建電場,結果現在建不成了,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的使用,很多電場炸掉了。結果「一帶一路」,發現土耳其一個地方建電場發出招標的信息,這個地方的外資,他們是第一家,結果中標成功,現在他們不僅僅搞電場,而且現在那個地方的所有工程項目幾乎都被他們拿下了。

「一帶一路」我們實際上已經獲得了很大成功,去年的7月份我去東歐五國調研,中國的「一帶一路」中小資本在東歐國家很活躍。現在 「一帶一路」的運作非常良好,「一帶一路」涉及三大洲兩大洋,非洲、亞洲、歐洲、太平洋、印度洋,前景非常好。

「一帶一路」這個提法在國外比中國還熱,借這個口號導入中國大量資本和工作。當然有一點要注意,中國人愛買不動產這個特點很明顯,老想買房子買地,這一條注意不要影響人家。斯里蘭卡現在很惱火,因為我們買地,把一座山買來了,去年三月份開始不準中國人在那裡買地,害怕搞國中國,我們還是要尊重別人,投資發展就可以。

「一帶一路」剛剛才啟動,我們有兩個東西可以搭便車,一個是巨大的國內市場,一個是巨大的過剩資本,別人搭我們的便車,中國也進一步發展,贏得世界的尊重,也給自己創造了機會。我們的這個全方位開放剛一搞,就把七國集團分裂掉了,我們搞亞投行七國集團做過決議,一律不準參加,現在五個參加了,就剩下美國、日本沒有參加。

英國第一看上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想把陸虎搞進來,陸虎一旦搞進來就救了英國的汽車工業,第二看上中國巨大的過剩資本可以幫英國修基礎設施。加拿大總理也被中國的利益吸引,中國以全方位開放,帶來了非常大的空間。

全方位開放是十九大以後重要的一件事,而且中國有個理論很厲害——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13億人實現現代化光靠本土是不行的,未來真正的基本實現現代化,最少1億人口海外運作才可以,所以中國未來統計每年的財富不能用GDP的概念,要用GNP才可以,既包括國內生產總值也包括海外生產總值。

這次中國主動性很強,贏得了世界,所以十九大做了這一件事,成功全方位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導致了世界輿論還有未來的發展轉向了我們。

十九大之後的中國經濟不是一天可以講完的,我們這次先講三個跟大家直接關係的,現代金融、實體經濟、全方面開放供各位參考。所講的內容你們不一定都能接受,引發思考就好,有思考就會有應對之策了。

謝謝!


推薦閱讀:

德國經濟(五):貿易順差招了誰?
歐盟開啟貿易戰,一個嶄新時代來臨
通脹貨幣引物價上漲 10年後100萬還能買什麼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書筆記及解析 第1篇
自由的阿甘 2017 年 01 月 25 日的文章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