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收禮物背後的經濟學
最近是美國的假日季 (Holiday Season),每年的瘋狂購物潮從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 (Black Friday) 開始,一直持續到聖誕節和新年。這段時間的商場都長成這樣。
甚至是喪心病狂的這樣。
以及人山人海的擠成這樣。
這種一哄而上的勁頭和雙十一很接近,這麼多折扣擺著,好像你不買點什麼就不對了一樣。近兩年感恩節後回家,朋友之間互相問候的方式不是你節過得怎麼樣,而是你今年買了什麼。
商家之所以這麼努力,是因為聖誕季能夠帶來的銷售利潤實在很可觀。2016年全美國的零售業銷售額是$3.7 Trillion(37萬億),而聖誕季帶來的銷售是$1 Trilion (10萬億)。每年的消費指數是認證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指標,經濟好了,人們手上的錢多了,才會有動力在聖誕期間買禮物。
然而在整個聖誕季的瘋狂消費中,有一個不太和諧又很有趣的經濟學觀點——聖誕節的互贈禮物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無謂損失」。
比如一個男生跟風買了一盒限量版口紅,包裝好了打算送給姑娘。這一盒口紅可能售價200美金,但是這個姑娘只會用其中一個顏色(還是男生運氣好的時候),這一支也就值30美金,那麼這中間的170美金就是浪費的。在經濟學中,這種浪費被稱為「無謂損失」 (Deadweight Loss)。
無謂損失,是由商品被過高估價或者過底估價帶來的額外成本。比如送禮的人為一件商品所支付的錢,和收禮的人自己會付的價錢,這兩者之間的差價就是無謂損失,尤其是這件禮物對於收禮的人沒什麼用處的時候。
廣泛一點的例子,包括美國很多地方的餐館需要付服務員最低工資,但是如果沒有最低工資的限制,可能服務員的時薪不值這個錢(Price Floors,最低價錢),這其中的多付的部分就是無謂損失。再比如有些生活成本高的城市有租金限制(Price Ceilings,最高價錢),這種限制本身就抑制了供應,導致原來想建房子的就不建了,因為不賺錢。那麼市場價和限制價之間的差異也是無謂損失。
官方的很多消費統計只看到了12月25日聖誕節之前,但12月26日是被大家忽視的一天——因為大家都拿著東西回商店裡退了。即便不是所有人收禮物都會一起收到小票,但如果我收到不喜歡的口紅顏色,我也很想拿去退的。
最初提出這個觀點的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Joel Waldfogel. Waldfogel教授第一次寫這篇文章是1993年,當時文章一經發表就惹來了眾多批評。喜氣洋洋的聖誕季,大家交換禮物是為了開心的,你計算「無謂損失」做什麼。Waldfogel教授也因為這篇文章帶來的爭議一戰成名。
由於聖誕節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禮物交換,2001年的無謂損失達到了$4 Billion (4億美金)。在普遍的認知中,和自己主動購買相比,收禮的人認為禮物的價值貶值了18%。即便是交換禮品卡,整個禮品卡的數額中有將近10%是從來沒有被兌換的,要麼是忘記了,要麼是餘額太小懶得再跑一趟。
2013年Waldfogel教授再次接受了採訪,他對於無謂損失的程度有分層級——越是親近的人,越知道對方的需求,損失就越小。比如夫妻之間,或者是兄弟姐妹以及父母。最棘手的是遠親、同事和鄰居,那些非送禮不可但是又不太了解的人,這種禮物互贈的無謂損失最大。
去年在星巴克,公司做了很多聖誕產品,看似很私人化但是實際上又不太挑人,這類產品往往最適合非送不可但又不熟的人。當時的市場營銷總監開玩笑說,星巴克的產品是聖誕季最受歡迎的,因為我們是Thoughtly Thoughtful Gifts,不需要動腦又看上去很貼心的產品(我真的不知道這個要怎麼翻譯……)。
2013年Waldfogel教授的採訪最後,記者問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教授,那你是反對聖誕節送禮嗎?教授想了想說:我不反對送禮,我只是告訴你們,收禮不如自己花一樣的錢買來開心。
嗯,教授你說得對。
祝大家聖誕節購物快樂!且不會收到任何自己不喜歡的禮物。(才怪)
推薦閱讀:
※《寶貝的新朋友》中小慶譽為什麼給謝賢贈送隨身項鏈?
※#女神節禮物#除了口紅包包,還有什麼值得推薦呢?
※想送女友一條裙子,有什麼品牌推薦一下?
※開卡即送禮的信用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