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奪金馬獎,他用鏡頭記錄下中國社會的眾生相
婊姐今天想推薦一位導演。
導演周浩。
他是唯一一位連續兩年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
很少有人看過他的電影,或者說,他的很多電影,都沒有資格出現在熒屏上。
在豆瓣上,他的作品,平均都在8分+以上。
之所以有這麼高的評價,是因為他的影片總是在試圖證明——
真實的力量。
在成為導演之前,周浩曾經先後在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做過七年記者。
作為導演,他更像是個冷眼旁觀的觀察者。
在他的片子中你看不到情節安排,看不到採訪擺拍。
他一直反覆強調——
紀錄片是自己長出來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紀錄片名叫《差館》,這一次他將鏡頭對準了一間小小的派出所。
差館 Cop Shop
臘月二十九。
廣州火車站的廣場上擠滿了等車回家的人。
每年春節假期,每天,廣州站發送旅客達20萬人次。
這段時間,廣場上的人流因為無序而顯得混亂。
就在火車站廣場不遠處,孤獨的坐落著一座有些狹小的派出所。
這裡一共有300名民警,負責駐守在這座只有0.8平方公里的廣場上。
廣東話里,人們管它叫——
差館。
在間差館裡你能看到社會的各個折射面。
暴力、謊言、爭端、逃離。
慾望交織,能夠想像到的新鮮的或不新鮮的戲碼輪番上演。
人物一:
醉漢。
這個新疆漢子整日流浪在火車站附近,酗酒找事。
這一次他又因為偷東西而被拘,在拘留所關押幾天之後,他剛被釋放出來。
對於自己因為只偷了十塊錢的餅乾而被拘,他不滿。
甚至理直氣壯地跟警察抱怨:
餓死了!
那我餓死了怎麼辦?
民警似乎習以為常,兜里明明揣著兩百苦錢卻裝糊塗的人,他見多了。
被戳穿了痛腳,醉漢有些尷尬的扭過了頭。
哪有兩百多塊錢?
民警問他為什麼不去救助站,並主動告訴他他具體要坐幾路車。
但醉漢明顯剛剛喝過酒,來到抓自己的所里,就想耍無賴。
民警說:
你有錢喝酒卻沒錢吃飯?
醉漢掏出了口袋裡的一張百元鈔票,表示都是公安給的。
甚至不忘對民警的政策,提出了各種異議:
都是公安,要互相幫助。
明天我就去做公安!
說著,大搖大擺的走出了大廳。
兩天後,他又帶著滿臉的傷痕回到了。
民警又一次詢問他是否要去救助站。
對於流浪的人,民警只能給他們一張救助站卡,然而很多人並不願意去。
另外便是用自己私人的錢給他們搭公車、買東西吃。
醉漢大喊著我不去,拒絕了民警的建議。
然後轉身,獨自走向人流,消失在廣場上。
人物二:
農民工。
大廳里,十幾個外來務工人員來報案。
他們焦急地求助警察,希望要回自己被老闆拖欠了幾個月的工資,好回家過年。
老闆操著河南口音,跟警察陳述著自己的難處:
今年是公司第一年,剛開始的時候業務都做得不好,
後果就是後半年賺的錢全部用來填上半年的虧空。
一位女員工聽到老闆的推諉,瞬間來了脾氣,爭辯起來。
老闆指責女員工拿錢不幹活,女員工則憤怒的表示,憑什麼給別人結工資而不給自己結。
民警走過來制止了良方的爭吵,並將女員工先帶進辦公室做問詢。
女員工哭訴說自己求助無門,勞動部門要至少三天才給處理,更何況就要過年了
民警聽了之後有些沉默。
只能勸慰女員工,先讓同事去勞動部門尋求幫助。
至於那位老闆,他們會先扣留在這裡。
人物三:
回不了家的人。
一個青年站在大廳問詢處,向女民警討要銀行賬號。
他自稱沒錢回家,希望先聯繫家裡人打錢過來,但是自己身上沒有銀行卡。
女民警聽了有些無奈,只能不斷的重複著:
這個不行的。
面對「我買不到回家的票」,「我的身份證丟了我坐不了火車」這樣的問題,民警除了安慰沒有別的辦法。
下午,又有一位貴州的中年男人背著行李走進了大廳。
他輕車熟路的走進所內,找到角落的飲水機旁,坐下。
拿出幾袋速食麵,開始接水泡麵。
民警看到男人似乎有些眼熟,就問他手裡的面從哪裡來的?
男人沒有猶豫,回答說:
救助站。
當著民警的面,他說出了自己的經歷。
他從貴州出來廣州打工,每年都給家裡寄錢,結果沒留下買車票的錢,好在救助站幫他買了車票。
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忘記買車票了——
我把車費都寄回家,
每年都這樣回去!
民警終於記起了他,像這樣蹭救助的人,他們每年都能能遇到很多。
民警卻只能教育他說:
這樣做很光榮嗎?還有很多確實沒有錢的人(等著救助)……
面對民警的指責時一臉驕傲與心安理得的神態,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有錢就應該放在家裡啊。
吃完了面,他背著行李去往火車站乘車。
人物四:
父女。
晚上,巡邏的民警在廣場上逮到了一個行竊的小偷。
一位落拓的父親教唆著未成年的女兒去偷乘客的行李,正在被警察教育:
那麼小就叫她偷東西?
父親神情有些尷尬,女兒只能緊緊抱住父親的胳膊。
在警察的問詢中,原來這對父女竟然是慣犯。
當著民警的面,父親羞愧得捂住了臉。
女兒因為害怕開始哭泣。
民警打算拘留父親,但是又擔心女孩無人照顧。
於是讓父親,通知家裡人來接走女兒。
民警決定親自送女孩去找她媽媽,路上女兒問道父親什麼時候能回來。
民警告訴他要過完年之後。
女孩還帶著抽泣的回答說:
我想跟著爸爸……我們以後不做壞事了……
車輛漸行漸遠,最終帶著女孩離開了喧囂的火車站廣場。
人物五:
贖罪者。
一位帶著眼鏡的男人來,說自己犯了錯,想要認罪。
警察詢問他犯了什麼錯?
他支支吾吾的說著自己因為被盜而懷疑別人,並對對方進行了侮辱和人身攻擊。
事後他覺得自己冤枉了別人,這讓他感到愧疚。
他自陳罪狀,彷彿在完成一種贖罪的儀式。
在這部紀錄片當中,透過一間小小的派出所大廳,折射出了社會萬象。
刑拘釋放的醉漢、追討薪資的外來務工人員、拾荒者、懺悔者、迷路的人、離家出走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懷揣各自的目的,出現,然後消失。
每個故事都十分真實,或荒誕,或心酸,或讓人憤怒。
紀錄片時長不長,只有短短五十多分鐘,但又充滿了這個社會尚未解決的問題。
一直到影片的結尾,民警們處理不了的題依舊存在著。
那些走了的人,或者又會回來……
很多人都說——
有困難找警察。
但在紀錄片中一位民警卻有些無奈得說:
他們每天見到各式的人,聽到有著各種各樣的述求。但是他們能解決的,只佔百分之一不到。
這話聽起來有些諷刺,也許有觀眾會質疑身為執法者的「同情心」。
但導演周浩用冰冷刺骨的現實,刺痛了這種同情背後的殘忍真相。
正如導演周浩所言:
同情心也會有一個疲勞值。
一個新警察,開始每天都能給別人個五塊十塊的,老警察說我看你能給多久?
這部《差館》與其說是記錄,不如說這部紀錄片更像是對中國社會眾多社會問題的一次調查。
影片自始至終沒有刻意強調所謂的故事主線,只是冷靜客觀的記錄著這間小小差館中所發生的一切。
但片中的每個細節乃至每個人物都折射出了當代社會的眾生百態,構成了一副派出所內的「浮世繪」。
你可不可以送我上車跟司機說一聲?
我們坐車都要付錢啊!
有人把導演周浩的紀錄片形容為——
溫柔的刺痛真實。
他的影片在看似不動聲色和趨於溫柔的表達的背後,其實才是真正具有刺痛現實力量的東西。
而作為觀眾,自然會在周浩的作品中除了審美之外得到新聞、網路世界、肉眼觀察中所不一樣的世界。
這個世界,真實得有點令人不寒而慄,我們卻又只能欣然接受。
PS:觀看 愛奇藝 B站
推薦閱讀:
※有哪些高質量的關於考古發現古墓的紀錄片可以推薦?
※Sandwiches that you will like | Vol.4
※搖搖晃晃的孩子
※人民公園:一部78分鐘一鏡到底的紀錄片
※從跟屁蟲紀錄片,感受世外桃源的不丹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