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興衰史 (六):北洋水師殘部龜縮威海衛,難道還不是背水一戰
慘敗大東溝,包括兩艘主力戰艦在內的北洋水師,依照提督(或者說大老闆李鴻章)的命令,龜縮威海衛。此時的北洋實力起碼已經被打掉了4成,不主動出擊背水一戰,居然開始龜縮起來,難道是在等待援軍?
哪有什麼援軍,整個北洋差不多就是大清的整個海軍的家底了。雖然當時除了北洋水師,大清還有南洋、福建、廣東三大水師,但是實力上另外三軍幾乎可以忽略了。據記載,在大東溝海戰之後,整個北洋水師就沒有過正式的出海記錄,哪怕常規巡邏。實際上,按照定遠和鎮遠的實力,主動出擊,正常水平和人品下,下讓聯合艦隊吃點虧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卻偏偏選擇了龜縮。在附近觀戰的各國海軍均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唯一的解釋就是,李中堂要保存實力。就這點家底了,李鴻章如果把家底拼完了他在朝廷就沒有立足之地了。私心也好,為大清保留實力也好,總之那句話:李中堂沒有賣國,但確確實實他是大清輸掉甲午戰爭的頭號責任人,起碼太后給了買定遠和鎮遠的錢了。
而聯合艦隊這裡,按照常規思路,北洋必定在某個海域巡邏或者演戲練習什麼的。於是到處巡邏尋找對手的蹤跡。當然他們也不可能找得到。
最後的掙扎到來了!
嚴格來說,都沒有掙扎,北洋水師就是睡醒後稀里糊塗就發現自己已經被幹掉了,在安詳中被幹掉的。
1894年12月,介於遲遲無法在海上找到大清水師,日軍大本營確認北洋水師肯定躲在基地了(當然,肯定是有密探間諜之類的確定北洋主力在威海衛),於是下達命令,開始海陸兩棲進攻威海衛。
此時的日軍,已經有一副現代軍事強國的做風了。他們思路很明確,現在是大決戰了,所有精銳盡出,包括如下
主隊: 松島(旗艦)、千代田、橋立、嚴島。
第一游擊隊:吉野(旗艦)、高千穗、秋津洲、浪速。
以及由 扶桑、比叡、金剛、高雄等艦組成的其他游擊隊。
整個艦隊圍在威海衛外圍,相當於把北洋的出路給封死了,瓮中捉鱉!
強調一下,此時的日軍還有名叫武藏、大和的艦隻,不過不是後來的超級戰列艦。
陸軍方面,次年,也就是1895年1月中旬,第二軍開始登陸。尤其要提到的是,由於天下人皆知北洋水師躲在港里,日本陸軍都不需要海軍的保護篤悠悠的登陸了。這點足可以看出大清的戰略是如何的落後。很快,東岸炮台失守(或許也像葉志超那樣,守軍丟下炮台快速逃命回老家種地去了)。但即便如此,北洋水師還是不急不慢地用艦炮和被佔領的炮台對轟。
威海衛外圍的聯合艦隊為何不配合第二軍進攻?那是因為,港口入口處有德國人設計的柵欄,無法直接開進去進攻,急得大本營頭頭轉。最後沒辦法,只能想出下下策:晚上派出魚雷艇尋找突破口進入港口搞偷襲。晚上黑燈瞎火哪有那麼容易找到那個突破口。沒想到有個魚雷艇長很有創意的利用魚雷艇的輕便順著潮水波浪湧入了港口。運氣再次在聯合艦隊這邊。這艘『衝浪』進入港口的魚雷艇,一進入港口便在定遠的跟前,馬上一發魚雷伺候,定遠直接重傷擱淺。
照理說,旗艦都被幹掉了,應該是震驚朝野啊,但是居然第二天晚上,日軍如法炮製,繼續用同樣的方式偷襲並成功擊沉中小型艦隻若干。丁汝昌難道就沒有提高警備,或者直接調動艦隊開始突圍什麼的?但是事實就是這麼發生了。第三天,丁汝昌或許是總算睡醒了,移步鎮遠作為旗艦,並派出了魚雷艇出港突圍。但此時已晚,外面是聯合艦隊主力,岸上是日陸軍,腹背受敵。魚雷艇悉數被摧毀。
而此時已經被日陸軍佔領的東岸炮台,也加大了轟擊力度,配合海軍,擊沉了靖遠。丁軍門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玩完了,決定投降,由英國人去做中間人,自己則直接自殺了,算是殉國了吧。只能說,人是好人,但是根本沒有作為一個現代化艦隊司令的知識和能力。隨便找一個留過洋的艦艇管帶做提督都比他強。
日本人自然樂意看到北洋投降,於是乎,打開籬笆,新主人來了。剩餘的鎮遠、濟遠、平遠、廣丙等艦瞬間成了聯合艦隊的崽子。保存實力,最終是給聯合艦隊保了。
戰敗!然後就是割地賠款。白銀兩億兩!日本真是窮了一輩子,開始獅子大開口。當初8國聯軍總共賠款也就是數十萬百萬兩級別,甚至美國還把賠款拿來造了洋學堂來。這日本一開口就是億級別,著實可恨!
PS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蠟筆小舊事
推薦閱讀:
※一封死人來信,讓豪門狗血劇變成詭異驚悚片
※既然山口組是黑幫,為什麼日本警方不能完全剷除他們?有什麼困難或者法律障礙嗎?
※櫻花節到了,你會去日本嗎!?
※日本族裔在巴西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安倍任首相期間,日本經濟狀況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