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管用嗎?

分別採訪了幾位家長,他們在【打孩子】【各種懲罰孩子】的時候————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A家長(媽媽):

「我最最受不了的,就是我兒子翻我的衣櫥!但是每次好好說又不聽,他就等著我打他,打完他就能好一點……你說,這不是典型的【找打】嗎?賤不賤?」

B家長(爸爸):

「孩子不能嬌慣,不然長大了,後果會很嚴重。我讓女兒幹什麼,就得幹什麼,必須聽我的,如果不聽,就要挨打。孩子,就必須要接受教訓。」

C家長(爸爸):

「我控制不了我自己,我也知道,打孩子、罵孩子沒有用。但是,兒子搞破壞的時候,我想要裝作看不見,是完全做不到的。 我做不到,所以我先打他一頓,然後有時候再找機會向他道歉。」

D家長(媽媽):

「我很無助………因為,我完全不知道怎麼辦。兒子其實很聽爸爸的話,有的時候我會覺得兒子是故意【欺負】我,沒辦法,我就做出反擊,【打】不過兒子的情況,也很常見,而且【打】根本不管用,但我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人類的本性,總是傾向於採取阻力最小的方式做事情。

俗一點說:

人,傾向於找省力氣的事情做。

所以,孩子做的過分的事情,或者違規行為,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懲罰】。

我們來好好【總結】一下,多數家長,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其實是在:

想要完全控制孩子;

認為【懲罰】是完全正確的;

宣洩自己的【無奈】【無助】【沮喪】;

發泄自己的【憤怒】【生氣】;

是在【反擊】和【威脅】孩子。

但是,有【懲罰】經歷的家長,客觀的退一步去看【整個事情】,就不難發現:

家長會因為同一個行為,一次次重複的懲罰孩子。

因為,真理就是:

懲罰不管用。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大家都試圖想要【減肥成功】過吧?

很多所謂專業人士給的建議,無非是讓自己難受的建議。

但是,試過的都知道,想要減肥成功,形成一系列的【新習慣】之前,

無論【打】你,【罵】你,紅燒肉端上來了,你還是忍不住啊。

假如,這次紅燒肉不讓你吃,威脅你,說你「吃了紅燒肉,明天就會胖三斤」,你會什麼感覺?

假如,挖苦你,說你「已經這麼胖了,還想吃紅燒肉,簡直不可救藥」,你什麼感覺?

假如,直接暴力端走紅燒肉,一口都不讓吃,看都不讓看,還美其名曰「這是為你好」,你什麼感覺?

對孩子來說,是一樣的。

家長【懲罰】孩子的時候,這些感受統統都會在孩子身上體現:

敵意、仇恨、抗議、罪惡感、自卑、自憐……

既然【懲罰】不管用,還會教出一個熊孩子 ,那本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不懲罰】的教育方法。

第一個方法:

請孩子幫忙

舉例1:

超市裡,孩子亂跑亂動。

【不懲罰】的方法:

「孩子,請幫我拿3個蘋果和一包牛奶。」

舉例2:

家裡,孩子正在搞破壞。

【不懲罰】的方法:

「有沒有小朋友能幫我洗花生呢?」

【提醒】:

無論什麼時候,讓孩子【忙】起來,都會讓他們「變相」的變乖。

第二個方法:

明確表達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舉例1:

借了朋友家小孩的玩具,不想歸還。

【不懲罰】的方法:

「我和爸爸都認為,借了東西不還是不正確的,而且這樣以後別人很難再借給你其它東西玩了。」

舉例2:

商場里,總是在人群中亂跑。

【不懲罰】的方法:

「我非常不喜歡看到你這樣!小朋友在商場里跑,會影響到別的人購物!」

【提醒】:

如果可以,聲音一定要足夠的大。而且,千萬不要帶有任何的攻擊言辭。

第三個方法:

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舉例1:

玩了媽媽的熨燙機,但沒有放回原來的地方。

【不懲罰】的方法:

「用完媽媽的工具,要放回到原來的地方,下次媽媽用的時候就不用再費時間找了。」

舉例2:

兩個孩子玩水,身上濕了,桌子上、地上都濕了。

【不懲罰】的方法:

「這裡有兩塊小毛巾,是乾的,可以把這些水都神奇的擦乾,誰來?」

貪多嚼不爛。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方法,我們先把這三個爭取【用】到孩子身上。

推薦閱讀:

慣子10大典型表現,你中了幾個?
這個時間手賬你家裡有嗎
教育的目的是啥?其實很多人都弄錯了!
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窩裡橫」背後的真相,90%的家長都不知道

TAG:兒童教育 | 親子教育 | 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