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放言:絕不會與摩拜合併

ofo投資人、金沙江副總裁羅斌殺氣騰騰:「就是想把下面想做共享單車的人全部乾死掉。」

互聯網行業有個規律:老大老二合併,老三老四必死。在共享單車領域,無論是小巨頭摩拜和ofo,還是第二梯隊的小藍、小鳴等,都卯足勁想要擊碎這個潛規則。

7月1日,在優米與君智諮詢聯合舉辦的「2017中國競爭戰略峰會」上,優米創始人、主持人王利芬向ofo、小藍等5家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問了同一個問題:共享單車行業會不會重複滴滴、快的與Uber的最終格局?

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明確表示,ofo絕不會與摩拜合併。他認為,共享單車與網約車概念不同,共享單車是大家可以一起在城市裡生存下來,只不過是各家份額多少的區別,ofo與摩拜不存在合併的基礎。從用戶群的角度來說,不同的用戶會有不同的需求和選擇,比如在出行之外的健身需求、戶外騎行需求等,僅憑一家企業不一定能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未來競爭趨勢會一直存在,而ofo在思考的是,下一階段不要陷到競爭本身,要從更高的視角看問題。

置身第二梯隊的小鳴單車選擇了差異化競爭,深耕二、三線城市。CEO陳宇瑩表示,網約車是一個純粹的軟體系統,平台本身不擁有車輛,與用戶的交互成本都在線上,其業務模式可以是燒錢,然後獲取更多用戶,大者恆大原則就出來了;而共享單車是線上和線下互動的重資產項目,它更像物流和外賣行業,最終格局是多個企業共存,很難一家通吃。

為了解決亂停車的問題,小鳴單車選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有序停車,即實行電子圍欄定點停放,用戶只有在定點停放之後,才可以正常還車,否則會被扣除信用分。

小藍單車聯合創始人陳懷遠現場承認,壓力很大,因為ofo和摩拜單車都在融資擴張,市場上的資金有限,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慘烈。小藍只能更加註重產品體驗,留住用戶。

相比會場上各家單車企業高管間的客客氣氣,ofo投資人、金沙江副總裁羅斌則殺氣騰騰:「就是想把下面想做共享單車的人全部乾死掉。」

今年春天,摩拜與ofo掀起了騎行免費、紅包戰等大戰,羅彬本人對免費這種打法表示樂觀,因為這種打法就是要先打垮體量小的競爭對手。他表示,注意到已有兩家單車企業倒閉。據羅斌透露,ofo目前單月盈利有七八千萬元。

在此前趕集網與58同城、滴滴和快的的合併中,資本無不扮演了幕後推手的角色。但主持人王利芬現場質疑,資本決定市場走向的打法,可能讓市場變粗糲,管理跟不上。

對此,羅斌直言,如果要做賺大錢的生意,在今天必須要夠快。「如果你不夠快,肯定阿里、騰訊自己就做起來了。我們是沒有辦法的,我也願意拿出10年讓ofo來做,等戴威更成熟一些,對公司管理得更好。但是創業就是這樣,做得慢就會被吃掉。」

數據平台Talking Data副總裁高鐸表示,據粗略統計,市場上單車企業大約有40家;單車用戶中,35歲以下人群佔70%以上,未來商業價值潛力大。

高鐸認為,現在的行業發展僅僅剛起步而已,雖然有資本的助推,但競爭主戰場是更多精細化運營產業鏈的整合。但目前,共享單車實際運行中存在誤區。以5月份ofo和摩拜新增長的用戶為例,ofo新增100個用戶中,有23.6%用戶會同時安裝摩拜App,而摩拜用戶使用ofo的比例為37%。換句話說,現在的共享單車還談不到品牌忠誠。其次,雖然兩家不停在線上打廣告,線下布置更多車輛,但調配目前並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這也印證了君智諮詢董事長謝偉山的觀點。他表示,從競爭戰略角度分析,目前所有單車只有顏色的差異,沒有品牌的區隔,同質化嚴重。而同質化競爭的結果只有兩條路:要麼大打價格戰,每家企業都損失慘重;要麼立刻出局,失去競爭機會。

「當下,眾單車品牌第一需要考慮不應該是資本問題,也不應該是產品創新問題,而是應該迅速幫助消費者建立差異化認知,用『區別於競爭對手』的產品個性,贏得消費者的優先選擇權。」謝偉山說。

王利芬也以自身創業經驗,道出對競爭本質的理解:「只有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獨特位置時,資本的力量才能發揮到極致。共享單車領域如此,其他行業亦如此。」

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

文|孫靜

編輯|胡劉繼


推薦閱讀:

互聯網大腦的雲反射弧路徑選擇問題,兼談ET大腦模糊認知反演理論
獨家丨「假裝生活」作者:咪蒙很了不起,值得自媒體人尊敬和學習
經驗分享:互聯網行業面試的三大步驟
劉強東為什麼說如果十年後互聯網還是BAT 對國家是種不幸?

TAG:互聯網 | ofo小黃車 | 摩拜單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