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低能?這不過是弱者自我麻痹的謊言罷了
網路上有些人特別喜歡批判中國教育,說中國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學生,說他們成績好但是情商低、交際能力差,只會死讀書。真的是這樣嗎?
說實話,我的高中同學百分之八十都算得上高分,但是說到「低能」,我在腦海里仔細回想了一下還真沒幾個。
有一個段子,大概意思就是鄰居阿姨吹噓自己兒子成績好即將進入一個大公司面試,而主人公正在考慮要不要通過他的面試。於是很多人就開始鼓吹「讀書無用論」,說成績好的最終還不是要給成績差的打工。還有人舉古人科舉考試的例子:有人列出了兩份名單,一份是清朝上不是很有名的狀元,另一份是清朝科舉不第,但是日後成為知名歷史人物的落第秀才。然後給大家看,發現大家都不認識狀元們,而只認識落地秀才們。以此來告訴即將高考的孩子們,高考成功是沒有必要的,高考不成功一樣可以功成名就。
還有人會以比爾·蓋茨、喬布斯、邁克爾·戴爾、詹姆斯·卡梅隆等一大堆沒有大學畢業的例子來告訴那些成績差的人:學歷不重要,社會最看重的是能力 。
這個社會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高分」者必定「低能」,「低分」者必定「高能」嗎?並不是這樣的,說到底,這不過是弱者自我麻痹的謊言罷了。「高分低能」「低分高能」必定都是存在的,但絕對不具有普遍性。統計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倖存者偏差」,駁斥的就是這種常見的邏輯謬誤。這個被駁斥的邏輯謬誤指的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我們只看到這些「傳奇」的成功和我們想看到的某些因素,比如學習成績差;卻看不到這些人身上出類拔萃的地方。「低分高能」者必定在某一方面「高分」,而絕大多數「高分」者他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自我約束能力都強於「低分」者。「傳奇」只是少數,用「高分低能」來欺騙自己的人首先要認識到你不是「傳奇」。這種「倖存者偏差」的論調以極其少數的個案和誇張的敘述方式來渲染讀書的無用。他們用個案替代普遍,將個別學習過程出現斷層的成功者的「不學習」的部分作為其成功的重要理由,略去了此類成功者真正賴以成功的天賦和機遇,從而製造假象迷惑和鼓動大批學生放任自流。
這個觀念的誤區在於他們不知道勤奮本身就是聰明的一種表現。事實上,生活中成績好的人往往自律、認真,很多優等生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且喜歡思考。「高分」只是他們「高能」的其中一種表現而已。季羨林老先生在一篇名為《成功》的文章中寫過:「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雖然生活中確實有天資並不是很優秀,遇到的機遇也並不是很多或是很好的人,但是光靠勤奮他們也已經勝了不努力的人們一籌。更何況, 勤奮的人即使有平台限制,得到的機遇也會比什麼都不做的人要更多。
所以歸根結底,「高分低能」往往是弱者自我麻痹的一種方式。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所以不斷放大一些「個例」身上和他們類似的點——「低分」,企圖論證「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這個謬論。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上大學的價值是什麼?倘若不讀大學你又有什麼得失?
※《信號與系統》和《自動控制原理》這兩個課程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哈佛少年的自戕,我們期望教育帶給孩子什麼?
※覺得數學課教的內容太簡單,但老師太凶又不敢不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