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對李鴻章公平嗎?

翻開泛黃的史冊,走進流動的文字,千古一帝也好,一代梟雄也罷,他們的名字都熠熠生輝,唯獨鐫刻著李鴻章的那頁黯淡無光。

追溯一個人的前塵往事,有些失禮,抑或有些悲哀。一個人,無論他的一生是尊貴,還是謙卑,到死後,就只剩下一抔黃土和幾株草木覆蓋。一切榮辱悲喜,成敗得失,都隨著他離開塵世的那一刻寂滅無聲,毫無意義。李鴻章的一生,似乎有太多的糾結,太多的不盡人意,讓我不願再提起。可我還是要將李鴻章那張史頁重新審視,將李鴻章那本人生書卷重新翻開,斗膽問一句:「歷史對李鴻章公平嗎?」

縱觀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充滿恥辱、悲哀的歷史,是一段傷痕纍纍、鮮血淋漓的歷史,可謂不堪回首。1851年,隨著洪秀全在廣西起義的開始,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邁上歷史舞台,從此雄踞淮北十餘載。捻軍為匪,所經之地燒殺搶掠,破壞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還美曰其名大同社會。當此情形,鎮壓太平天國莫過於經濟建設。就這樣,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傾盡畢生心血為大清王朝縫縫補補的——李鴻章悄然崛起。他組建淮軍,團練武裝,成為地方勢力的實力派之一,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力量。上世紀不少前輩指出,李鴻章是鎮壓太平天國、阻礙中國民主化的罪人。誠然,李鴻章鎮壓太平天國、維護清王朝專制統治的手段不免有些魯莽,但他只不過是奉咸豐皇帝之令而已,他自幼身受儒家教育影響,他做不到「將在外而君令有所不受」,他只懂得「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況且,太平天國,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打著「大同社會」的幌子,強拆民房,修建豪華宮殿,妻妾成群,實在配不上「起義大軍」的稱號,頂多算是場農民無奈的造反吧!至於那些把李中堂與殺人如麻、崇洋媚外的「曾剃頭」相提並論,就真的不值一提了。

19世紀60年代,在內憂外患中,洋務運動轟轟烈烈興起,李鴻章毫無意外的當選其中,時任洋務大臣是李鴻章一生的榮耀。他舉辦洋務,建江南製造總局,興新式學堂,組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他是當之無愧的「東方俾斯麥」。雖然洋務運動中李鴻章貪污腐敗,但他有所作為,比那些「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卻無所作為的清廉官員強百倍。更何況李鴻章極大地推動中國近代化,重塑大清王朝天朝上國的夢想指日可待。只不過是時代毀英雄,李鴻章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浮生如夢,一場戲的終結會是一場戲的開始。在歷史這座紛呈的舞台上,是驚心動魄,還是平淡無波,終究是南柯一夢。李鴻章的夢還沒完就已驚醒,軍艦沒了,北洋軍敗了,清政府輸了,他那畢生視為自豪的北洋水師成為後世詬罵他的工具。腐敗懦弱的慈禧將大清的爛攤子扔給李鴻章,李鴻章拖著年老疲憊的身子,漂洋過海去馬關議和。當時日本首相是伊藤博文,而這位首相在明治維新時期考察中國,視洋務大臣李中堂為偶像。三十年後,當這兩位「東方俾斯麥」坐在一起時,當年的後生小輩與昔日偶像的地位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李鴻章與伊藤博文談判,是一場羔羊與惡狼的談判。李鴻章全無談判的籌碼,這位73歲的老人抱著爭一分是一分的態度,拼力力爭,「舌敝唇焦,磨刀盡頭處」,其實根本就沒有談判的餘地。談判未果,就在李鴻章回旅館的那一夜,中堂遇刺——一個日本憤青給了中堂一槍,也就是這一槍給國家挽回了一億兩白銀的損失。

他本可拂袖而歸,他本不必繼續談判,可他是大清臣子,他的一舉一動代表著大清王朝,他一個人的安危在大清王朝面前顯得太卑微。但李鴻章不願意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喪權辱國的條約上,他怎會不知道合約一旦簽下,自己的名聲就將毀於一旦,死後都得背負罵名,最後卻不得不簽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恥辱的《馬關條約》。幾天後,他歸來了,帶著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舉國嘩然。賠款兩億,割讓台灣,開阜通商……一個個苛刻的要求穿梭於國人的內心,讓國人無法接受,而李鴻章也由此貼上了「賣國賊」的標籤。後世不少學者將今天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歸罪於甲

子年的《馬關條約》,歸罪于洋務大臣李鴻章,可誰知他的無奈呢?日本首相提出不割台灣,則割山東,而山東緊挨京師,山東不保,進而大清不保,他忍痛割讓台灣,力保大清,並在外交中護大清的利益,況且今天台灣不統一是國民黨退台所致。雖然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但那只是時局所致,是滿清貴族的苟且偷安所致,是弱肉強食中弱國無外交的局面所致,而李中堂只不過是背上了時代的黑鍋。對於李鴻章的過失,我們說不清,也無法說清,怕是要穿越到百餘年去才能明白當時的處境吧!

歷史再一次無情的將這位耄耋老人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這一次,也是絕路。還未來得及目睹身後大清帝國頹然而逝的餘暉,被推入絕境的他是枯涸了揮灑一輩子的心血,在已無出入的角落裡,枯縮成一粒微塵,一縷嘆息。1901年,列強再一次如約而至,攻進北京,燒殺搶掠,慈禧帶著光緒倉皇逃往西安,就將北京這個燙手的山芋送給李鴻章,近八十歲的李鴻章重拾大局,簽署《辛丑條約》,三兩個月後,李鴻章在悲苦中離去。

歲月在海上架了一座座虛幻又美麗的彩虹,王朝更迭,多少帝王霸業都付與蒼煙,在厚重的歷史面前,我們是那麼不自量力。用一生的熱情演繹得戲劇,成了別人的笑談;傾注畢生心血著作的人生書卷,被後人當作烹爐煮茶的火引子。史書中的李建成、李元吉扮演得是飲酒作樂、荒淫無度的花花公子,可誰又想過花花公子怎麼可能建功立業呢,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李世民篡改史書。而今天的熱播大局《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書記替下屬背黑鍋,替愛人背黑鍋,堪稱新時代的背鍋俠。然而,影視劇終歸是影視劇,隨著劇情的發展,達康書記的真實面貌為人們所了解,從而圈粉無數,成為當代網紅。而李鴻章、李建成這些歷史的棄兒,終究只能在歷史的迴音壁下哭泣。

人生如棋局,看似簡單的排列實則錯綜複雜,任何一個不經意都會讓自己泥足深陷,想要回到當初已來不及。也許李鴻章生前早已料到,有一天他會成為文人筆下不可缺少的詬罵素材,他的故事會遺臭萬年,其實他也只是想做一個簡單的人,可以洒脫的過完一生。可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傳奇般的人物註定過不了安穩平靜的日子。身逢亂世,加之他曠世的才情和非凡的際遇,令李鴻章一生都漂浮如雲。他亦感嘆,滄海千年化作一次桑田,為什麼偏偏就讓他遇到,朝代數百年才發生一次改變,為什麼恰好又發生在他身上。

時光深沉如海,過去的無法打撈,總算打撈到,也不過是一些殘缺的記憶,無法彌補過往的遺憾。李鴻章,這個「東方的俾斯麥」,我們無法評論,也無權評論。我認為我們該忽略不計,無論是非對錯,是功是過。逝者如斯,就註定與這世界再無瓜葛,況且人生從來都沒有完美,因為殘缺才留給世人無盡的想像。

推薦閱讀:

中堂的奇妙冒險第二話
此人是清朝最大貪官,貪污財富遠超和珅,如今後代個個富得流油
終點站系列之李鴻章

TAG:李鴻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