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終一生: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
點開它,
只是無意之舉;
愛上它,
只需要一秒鐘。
2015年,故宮博物院為慶祝90周年院慶,聯合央視紀錄頻道攝製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專題片,記錄了這些特展中稀世珍寶的修復過程和修復師們的生活故事。
該片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綉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
片中第一次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展現傳統中國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唯一傳承有序的「工」的階層的傳承密碼,以及他們的信仰與變革。
紀錄長片總長三集,每集展現幾類關係密切的文物修復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復大師。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
康熙皇帝60大壽時32扇屏風、乾隆皇帝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唐代三彩馬、珍寶館銀器、乾隆生母金髮塔等文物紛紛登場。
青銅組的王有亮師徒、陶瓷組的王五勝和鐘錶組的王津師徒分別修復手中的珍寶,他們在宮牆內外嬉笑怒罵的生活故事也逐一呈現。
第二集講述木器、漆器、鑲嵌、織繡的修復:
中國人對木頭有著極為特殊的情感。幾千年下來,中國人一直在用遠比石材脆弱很多的木頭建造家園。
生活在樹木旁,住在木房子里,在木桌上吃,在木床上睡,棲身從木開始,用木頭造紙,用木頭刻版印刷,栽種、培養、雕琢一個個可造之材。
第三集講述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
一幅已有250年壽命的古畫,沒有作者落款,沒有畫面內容介紹,也沒有確切創作時間,連它的名字,在修復時也還沒有定下來。
經過故宮專家考證,它畫的是乾隆皇帝給他母親崇慶皇太后過80大壽時,現場祝壽的實景。這幅古畫,原本非常的殘破,絹面有缺損、斷裂,還有霉跡。書畫組同事們妙手把它修復好。
在追求房子和車子、精緻的利己主義盛行的當下,故宮卻有這麼一批人,他們用3年磨一把刀,用18年修復一幅畫。
他們是故宮裡的鐘錶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他們一代一代薪火相傳,是故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他們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在日復一日的修復中,成全了文物,延續了歷史,也成全了他們自己。
他們在故宮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們的慾望,還有我們自以為是的價值標準。
擇一事,終一生,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心性,藉助勞動來證悟自身的價值,這就是最打動淼哥的地方。
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執著忠誠、精益求精。
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平凡的你將變得不平凡!
了解更多;liumiao0845
推薦閱讀:
※一個人,如何才能堅定信念,真正地按照自己的初心走下去?
※做到別人認為你不可能做到的事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年末5折 | 和過去說一聲bye
※大家有沒有每天堅持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長久下來會對自己產生極大變化的?
TAG: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