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十問:如何讓你的品牌更有 Feel?
但是我們都清楚,語義代替不了真實的世界,誤解總是難免。就像老和尚說,女人是老虎,遇見了要躲開。小和尚下山後卻發現老虎不但不吃人,還跑到了他的心裡。也許只有小和尚受了情傷,才能明白師父的感受吧。
缺乏真實體驗,語義常常會產生誤解。
因此,為了保證更多人能理解,能傳播有效。品牌定位要使用通用詞,流行詞。諸如「上火」(王老吉)、「特賣」(唯品會)、「安全」(沃爾沃)……雖然定位理論說這個詞是從消費者心裡找到的,其實還是需要執行者把它選擇並提出來。
但是通用詞有兩個局限:
- 既然是通用詞,也就是誰都可以用,很難被獨佔。所以特勞特說「一詞佔領」的第二個原則就是大規模投廣告。不過我們今天的注意力已經被分散得支離破碎,我們不僅從電視前走開了,甚至連搜索都分散在各種App里了。找不到一個覆蓋更廣泛的媒體,廣告怎麼投才能算獨佔呢?
- 用通用詞代表一個品牌,意味著要降低品牌的感受。吳聲老師說(我們這個時代)「一切商業即內容,一切內容即IP」,那消費者如何能忍受如此簡單粗暴的內容或者IP呢?很多品牌商都在熱衷打造IP,到處都能看到一些或呆萌或騷浪賤的卡通,看多了之後會發現賣萌也有黔驢技窮的時候。
如何讓品牌定位更容易理解,又不降低感受呢?所以,我們今天聊的主題是:
如何讓品牌「感受力」更強
上周在混沌北京分社參加「未來思想」TED演講。排在我前面的是旅美諮詢心理學專家萬明老師,她指出缺乏回應是造成自我缺失感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生活細節幾乎被商業完全滲透,每天從品牌客服、快遞、淘寶賣家以及各種廣告中獲取的回應總和已經接近了社交關係,商業若是冰冷的,也會影響到這個社會。我意識到,喬治路易斯也好,施德明也好,他們的努力,並不僅是「暫時逃離這個粗暴冰冷的世界」。
設計的社會意義,是為商業增加回應。
人對感性的需求並不是因為軟弱,而是我們都需要從外部世界(當然也包括商業世界)照見自我。所以輪到我演講的時候,我的第一句話是:設計師這個職業,就是通過商業讓這個世界更有 Feel。
美爐
元旦前一個月,我接了一個餐飲品牌——美爐。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家對「美」有追求的餐廳。它讓我覺得蠻另類的地方,還不是餐具、菜品和環境的美(雖然這方面他們確實很出色)。而是這家火鍋店在宣傳上的人文氣質。
餐廳落地窗上寫著「我們終陷紅塵之中,但是總會有人仰望星空」;餐桌的桌牌上寫著「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生命是一場甘苦與共的旅程,幸好有美食」;門口的牌子上寫著「美爐是最好的歡聚與團圓」。目光所及之處,看不到打折促銷或營銷推廣的信息。
就是這樣一家乍一看像書店的火鍋店,很多顧客大老遠的打車坐地鐵去「歡聚和團圓」。我接這個項目的時候,美爐在大柵欄北京坊的新店已經進入裝修階段,另一家也已選好新址,上海分店也在下一年度的計劃中。投資人對美爐的評價是,這種業態取決於創始人氣質,我們做不出來,只要它開一家,我們就投一家。
而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
如何給美爐下一個定義?
它是另類的,不是一個「美」字能概括。還有一點是我並不認為美就能產生消費衝動。但也許是我對「美」的理解還不夠,美有感性直觀的部分,還有哲學的部分,我需要深入反思一下。
第二個問題是:
直接表現美可行嗎?
每個人心裡的美都不同。越是迎合大眾標準的美,越是媚俗的。藝術家筆下的美,會比較收斂和含蓄,這樣才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比如蒙娜麗莎吧,美學界公認她很美。但每次我看到這幅畫,都覺得她長得丑。於是我就堅持看一會,看著看著就不醜了,終於等到有一點美感,從她神秘的笑容里慢慢透出來了,才放心。然後心裡說:嗯,我還是有點審美能力的。我覺得這不是美,是我對達芬奇的折服,也是一種從眾強迫症。
美,是對一個事物產生的愉悅感受,是一種私人體驗。比如你喜歡一個女孩,會覺得她美,但是並不一定他人也覺得她美。
當我們談論美,美就抽象了。就像每位客人在美爐,自然會體驗到個體的愉悅。當我們把這些愉悅統稱為美爐的時候,就脫離了每個人的體驗變成了一種抽象概念。
第一個判斷:
我意識到,應該把這種愉悅還給個人體驗。
也就是,用個人體驗來代替抽象的美爐。
我發現即使是個人體驗的美,也不都是完美的。美,一旦表現出來或者觀看中,就不完美了。完美,只存在於期待和回味中。當我們期待的時候,會把對象想像得完美。當我們回味的時候,也會用美的部分來取代全部。
荷馬史詩這樣形容海倫的美麗:「她的美讓所有長者肅然起敬」,或者,1186艘戰船為她出發。我們可以看到,荷馬史詩是用行為來形容海倫的美。哲學家也用同樣的方法:
「存在主義以人的行動來確定人的特徵」。——薩特
所以,如何打造品牌的感受力呢?
第二個判斷:
用「行為」提升感受力
定位理論所說的七大信任狀——成為各種細分定位的第一。在那些抽象詞義的底層,無一不是行為。只不過特勞特對具體方法一筆帶過。但是具體操作定位案例的時候,如果把關鍵詞搜索縮小到行為範圍,我們也許能更快找到答案。
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
- 品牌是名詞,
- 定位即是這個名詞的行為(只做特賣),
- 或者是使顧客產生的行為(怕上火就喝)。
行為思考
什麼行為可以代表美爐?
我想到了一個動作。當我們要給他人一份驚喜的時候,會怎麼做?會要求對方把眼睛閉上。還會說:不許偷看啊。閉上眼睛的人,懷著期待和喜悅想像一會解開的謎底會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美在期待里是完美的。而當我們回味的時候,也會閉上眼睛,逃離眼前的一切,沉浸在回憶的美好里。
閉上眼睛,一個向內感受的行為,卻有一種向外的張力。這種感覺來自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最美的,在心裡。
美爐的女老闆Patty是一個對商業審美有點抗拒的人。一般企業會希望自己的品牌大一點,更明顯一點,她卻希望品牌小到不太引人注意最好。以至於美爐的氣質有點含蓄和冷靜。所以我希望對這種氣質做一些彌補。增加一些豐富的元素,但是不破壞Patty原來的風格。
最後我設計了十八個捂上眼睛的人,十八種期待和回味。人的形式是豐富的,但都是同樣的動作,捂著眼睛。向內感受的狀態,並不會很喧鬧。logo採用了細明體的架構,簡化襯線,突出很素雅的風格。
這些閉上眼睛的小頭像可以作為文案的表情,就像我們現在用社交軟體對話都會加上的那些表情。也可以隨使用的需要,用在一些延展的印刷品上,或者環境里。這裡面的男人,女人,按Patty的要求,都是精心赴約的得體裝扮。還藏了一些名人作為彩蛋,等待有人去發現。最後一點,
要符合品牌定位的第一問
競爭思維。
競爭並不是說你死我活的關係,實際上這樣想也不現實。競爭的態度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區隔」,一個是「依存」。
「區隔」一般我們會理解為我們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後發優勢。也就是你作為挑戰者,提供了什麼樣的消費升級體驗。
「依存」的含義又有兩層。
- 你的定位確立之後,會改變競爭對手的定位,使他的缺點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有些缺點消費者感覺並不明顯,因為後發者的體驗提升,把這些缺點顯現出來。但你要知道,你的後發優勢是以競爭對手為基礎。
- 後發者的定位不能把先發者的定位置於不合邏輯的地步。因為他比你時間久,已形成認知習慣,消費者直觀上相信習慣即合理。要從競爭對手處獲得顧客,就要尋找對方顯而易見的缺點建立你的認知,而不是把先發者全盤否定。
相對於普通火鍋,吃完就口乾,撐的後悔不止。
美爐的定位是:
可以閉上眼睛,細細回味的火鍋。—————————————————————————————————————————
送兩個雞年動圖拜個早年
(可能需要下載原圖)
就要過年了,
今年沒有達成的目標,
在雞年努力做到吧!
捂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