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隨便碼一些
分享兩件事:
1、帶女兒去別人家做客。我家妞,還沒到2周歲當時;親戚家,也是女兒,快3周歲了。我家女兒在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行為模式隨我,內向寡言低調;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面前,隨她媽,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模仿及自己創造的完整句子,比某些小班孩子還多。拜訪,寒暄,等著吃飯。意料之中,我家妞就盯上了她家的各種玩具。結果就是我家妞要玩什麼,她家娃就搶走。當然我家妞並不理解這種狀況,還是在自顧自的玩,被搶走什麼,就玩別的。就我而言,帶我女兒去他們家做客,我是拒絕的。(雖然我可以吐槽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出來什麼樣的孩子,某親戚也確實有點那啥,他家孩子也被慣的厲害),但換位來說,我家妞到那麼大,也不見得比她做得更大方。要知道,「一個並不認識的人到我家,就要拿我的東西玩」,換我們成年人都不同意。畢竟受現代環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前接觸到的社會交往情境遠少於從前,沒有社交經驗積累去幫助孩子理解分享行為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只能勸說各自孩子讓一點,但也就是說一說,本質上改變不了尷尬的氣氛。
2、愛人同事帶孩子到家裡來做客。之前我就打聽了,愛人同事家男孩比我家大半年多。我當時就建議把我家娃放到我父母那裡去。從禮儀上來說這樣並不好,來看看我家娃,這也是禮貌。但我並不想給我家娃帶來一種「自己家的領地被別人侵犯,爸爸媽媽卻不幫助我」的類似這種的體驗,也不想因為孩子之間的爭執發展出父母強行要求孩子謙讓或者批評孩子爭搶,這並不是什麼合適的教育環境。但我愛人還是讓娃留下來了。從結果上來說,還好,對方的娃兒還是很懂禮貌的,但玩的時候依然會搶,然後大人就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調解,作為一個懶人的我,看著都很累。後來我父親順路過來,把我家妞抱走了。之後那娃就表現的很正常,我切了水果,榨了西瓜汁,炒了盤糖醋裡脊,娃吃得津津有味,玩起來也很放鬆。
為什麼寫上面兩個事情,在孩子還沒有到可以用理性規範行為的時期,在他們身上依然延續著動物性,領地意識權屬意識是必然有的,多個孩子在一起,出現不友善不禮貌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前面提到,當今社會不像以前,孩子日常生活中同齡同伴可能遠沒有以前大雜院、筒子樓時代的多,幼兒園前的同齡社會交往機會銳減。培養孩子合適的社交禮儀,應該做到「每次都有所準備」,無論拜訪別人或者有人來訪——因為沒有那麼多機會讓孩子去慢慢調整自己的行為,珍惜孩子每一個同齡夥伴(當然孩子交朋友,要先父母交朋友)。至於方法,反正我這行動的矮子還沒有足夠的經驗,但總之不能單純的抱著「我帶個孩子,他們家也有個孩子,『正好』兩個孩子一起玩玩」這種想法就帶著孩子去拜訪別人,社交教育是需要細心準備的。
推薦閱讀:
※全職媽媽的抑鬱?
※小孩子一定要被強制叫人么?
※給有自閉症傾向的4歲小孩買什麼玩具比較適合?
※孩子一發燒就喝美林,可取嗎?
※你家小朋友的眼睛要防晒,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