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鑿卯

說起傳統木工,離不開鋸刨鑿。魯班學藝的故事裡,最初就是在木頭上鑿五百個方孔,五百個三角孔,五百個圓孔,從中可見鑿卯是木匠入門的重要意義,並且是個須投入大量精力才能練好的功夫。

鑿孔何用?傳統傢具的結合處用榫卯連接。凸出部分稱「榫」,凹陷部分稱「卯」,這凹陷處的孔就需要用鑿子鑿出來。雖然方榫機、等設備,可以更快速精確地鑿卯,但需對每種卯眼都配套對應形狀尺寸的刀頭,並且精確調校位置,如果生產量小,還是手工鑿卯更方便快速。

如何鑿孔?從最簡單常見的長方形孔說起。

第零步:畫線。

  長方形孔,可能想當然就是畫四條直角邊,圈成個矩形。但實際上木匠鑿卯時通常只畫三條邊,背離看面的那條側邊省略不畫。因為當鑿子寬度固定時(往往設計時就根據已有的鑿子寬度設計卯眼寬度),一條線就足以確定線路。由於鑿子用久了可能寬度變化,畫線也未必與鑿寬精確一致,畫兩條線反而會導致不知以哪條線為準,進而產生誤差。

第一步:固定木頭。

  由於鑿時容易震動移位,為保證精準,必須將木頭固定好,確保就算受很大力也不會移動。固定木頭,依姿態區分有兩種方式:站立鑿,可用台鉗等固定在木工桌上;如果是坐著鑿,就常常會用到木工凳。

  木工凳與一般凳子的最大差別,是在兩端椅足旁有兩個「靠山」,靠山可能是八字形的兩塊凸出的木頭,也可能是內裝長木條的兩個並排方孔。方孔內垂直插有長木條,不用時將木條錘到凳面以下,凳面便平整光滑,需使用靠山時就從凳面下將木條錘到凳面上露出頭來。靠山用來頂住木料的前端,以防木料向前移動,木料的後端可以用結成環狀的布帶套住邊角,下面用腳蹬住繃緊。

  如果不用靠山和木條,也可直接側坐在木料一端,用體重確保固定。如果木頭太硌坐不舒服,也可用寬些的木板墊著,木板後面可以加與木料同樣高度的木頭支撐,確保平衡穩定。

第二步:鑿卯。

手工鑿卯過程

  • 如果是暗榫,則按下圖方式鑿到所需深度即可。

注意:卯深度要比榫長度多留一點,用作漲縮縫,否則氣候變化時,卯內部膨脹可能將榫擠出一點。

  • 如果是透榫,則先從背面鑿(深度過半即可),再從正面鑿,鑿透。

注意:不要從單面一直鑿透,因為下面沒有足夠木料支撐時,下鑿可能導致纖維劈裂,卯眼的邊緣就破了。

注意事項:

  1. 前兩鑿只鑿不撬,從第三鑿開始,每次搖晃鑿子,並將鑿下的木屑撬出。
  2. 鑿子每次不要移動太多,少移動一點。
  3. 移動鑿子的方法:先傾斜鑿子,然後用鑿子的兩個尖腳在木頭上「走路」。
  4. 清邊的最後一鑿要略微傾斜一點角度,而非垂直木料。
  5. 要用鑿子不是扁鏟,以確保搖動和撬出木屑的時候能提供足夠力度。

推薦閱讀:

日式素筷子二製作教程.gif
想當木工怎樣入門學作圖?
如何用繩子DIY書架?
如果用木蠟油來處理餐桌,效果如何?

TAG:榫卯 | 木工 | 傳統手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