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董永遇到七仙女」的歷史真相

來源 才府 sns.91ddcc.com

標籤: 傳說故事山東漢代搜神記漢書

董永與七仙女的「四大問題」

本文作者 倪方六

8月13日,陰曆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節。

由於「牛郎織女相會」和「七仙女下凡」兩個愛情神話故事與此節有關,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也因此被稱為古代的「情人節」。但從古至今,七仙女與董永的傳說一直存在爭議,且迄今仍沒爭出結果,其中有「四大問題」。

董永是下層「小人物」還是 「有身份」的人?

《漢書》記載其為「高昌侯」 董忠曾孫

圖:「董永賣身孝感天」圖

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在一般讀者印象中,董永應該是個「窮小子」,是古代最低層勞動者形象,靠給人家打工生存,其一度家貧如洗,故父親病死後只能「賣身葬父」。

晉人干寶《搜神記》中稱,董永早年死了母親,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耕田種地,董永推著小車跟著幹活。後來父親死了,無錢埋葬,董永只好賣身為奴,換回錢來為父親辦喪事。此即「千乘人」董永事迹:「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

從干寶所述來看,董永是個漢代農民,確是社會下層的小人物。《搜神記》是筆記小說,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原型?查閱史書,漢代還真有一個「千乘人」董永。

《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記載,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漢宣帝劉詢的隨從警衛(期門)。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長安男子張章找到董忠,揭發已故勛臣霍光之子霍禹謀反。董忠立即上報給上司(左曹中郎)楊惲。

霍禹被鎮壓後,張章、董忠、楊惲作為有功之人,均得到了朝廷的獎賞,陞官加爵。董忠被封為「高昌侯」,賜千戶,後因犯法被削戶,只保留79戶。但董家從此有了爵位,其子董宏、其孫董武先後繼承位。

在漢哀帝劉欣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董武因其父董宏「佞邪」,被剝免了封侯。一直到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五月,在劉秀當了皇帝(光武帝)之後次年的「撥亂反正」中,董家才被恢復了爵位,董忠的曾孫、董武之子董永,承襲「高昌侯」。

如此說來,董永在當年絕對是「有身份的人」,是位「官二代」。至於其為何淪到「賣身葬父」的地步,有人分析或與其父親爵位被剝奪、家庭突遭變故有關。

董永是個「有身份的人」,這也為古人所認同。如在山東臨沂吳白庄畫像石墓門楣上發現的一幅「董永故事」繪圖中,董永便是戴進賢冠的形象。《後漢書·輿服志下》記載,「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但有身份的董永與窮小子董永是同一人嗎?並無直接的說法。

董永是「浪漫青年」還是「道德楷模」?

漢代《孝子傳》是其「賣身葬父」的最早版本

圖:「董永事親」石畫像(山東嘉祥東漢晚期武梁祠後壁畫像石之一幅)

董永廣為現代人熟悉,是因為其與七仙女之間的愛情傳奇,董永因此在現代人眼裡,是一個走了「桃花運」的浪漫青年。

從考古發現和古代傳說來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漢即已流傳。但董永的早期形象並非浪漫青年,而是一位十分難得的「孝子」,在當時已作為公民「道德楷模」,為提倡孝道的儒家文化所讚揚和推崇。

漢人劉向《孝子傳》中說得更細節化:「前漢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獨養父。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永謂錢主曰:"後無錢還君,當以身作奴"……」

這就是董永「賣身葬父」一說的最早版本。劉向的《孝子傳》已佚失,如今人們所見有關董永的文字,都是《搜神記》、《太平御覽》等作品轉引後保留下來的。有人懷疑《孝子傳》是後人託名劉向的偽作。但這種觀點顯然站不住腳,因為在漢代畫像石上已出現「孝子董永」的形象。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發現的山東嘉祥東漢晚期武梁祠畫像石中,刻繪了17幅「孝子傳圖」,其中後壁便有「董永事親」圖:畫面上有一輛獨輪車,即所謂「鹿車」。老者手持鳩杖,坐在獨輪車上,車上有盛食器皿,獨輪車停放在大樹蔭涼之下。一年輕農民手持農具,扭頭望著老者。

畫面上有「董永千乘人也」、「永父」題記,明確無誤地表明,這圖中的年輕農民是孝子董永,老者為董永的父親。

除了山東境內多處發現「董永事親」圖,四川等地也發現過,雖然細節和形態有所差別,但主題大同小異。如在四川樂山柿子灣I區1號崖墓中發現的「董永事親」圖,與武梁祠畫像石中的畫面很相似:畫面左側有一棵大樹,董老父坐在大樹下的獨輪車上,樹枝上懸掛盛器;右側董永半轉過身來,一手執鋤,一手便面(扇子),為樹下的父親扇風取涼……

董永能為古人所傳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是孝子。在父親病逝後,「賣身葬父」則進一步強化了其「道德楷模」形象,這也是他日後收穫與七仙女愛情的前提條件。

董永遇到的是「織女」還是「七仙女」?

宋元時期《董永遇仙傳》最早稱「七仙女」七月七日下凡

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正是在「賣身葬父」後發生的,可視為民俗學對其孝行的獎賞。

最早提及「董永遇仙」傳說的,是漢末才子曹植。曹植在其悼念父親曹操的《靈芝篇》中寫道:「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

最早對「董永遇仙」作開放式描寫的,是《搜神記》。原文這樣:「道逢一婦人,曰:願為子妻。遂與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依承諾前去債主家打工還債的路上,遇到一個漂亮姑娘,姑娘主動提出做他的妻子。董永推脫不過,遂答應姑娘結為夫妻。這樣,夫妻倆一起來到了債主家打工。

債還完、「夫妻雙雙把家還」時,這「婦人」才說出了真實身份「天之織女」。原來天帝為董永「賣身葬父」行為而感動,遂派自己的小女下凡,幫董永一起還債。

「織女」什麼時候變身為「七仙女」?這是一個有趣的流變過程。

在早期傳說中,董永與牛郎的妻子都是「織女」。織女是什麼人?司馬遷所撰《史記·天官書》中有一種說法,「織女,天女孫也。」天帝的孫女咋能既是董永的妻子,又是牛郎的媳婦?天帝之家也不能「一女嫁二夫」。在隋唐時期,這段「人仙之戀」被合倫理化,借用天上的織女星有三顆一說,將「一織女」換成了「三織女」。

這樣,董永與牛郎所娶對象,就不是同一位仙女,男女婚姻關係就正常了。為了讓「三織女」說深入人心,古人還借用《史記·殷本紀》中「三人行浴」的傳說,搗鼓出「三織女浴於池」的故事。

在唐人所寫敦煌殘卷《董永變文》中,三位織女由此出世,而且讓董永和其中一位織女生了一個兒子「董仲」。

但這樣一改,董永與牛郎成了「姐夫與妹婿」的關係,仍扯在一起;而且到底與三位織女中哪位做夫妻也說不清。宋元間「董永遇仙」進一步發展,流變出了「七仙女」這一新形象。讓與董永相戀的織女和與牛郎結合的織女完全分開,董永與牛郎的傳說不再糾纏不清。

「七仙女」被明確為董永老婆,首現於宋元間清平山堂話本《董永遇仙傳》,所生之子也由「董仲」變為漢代儒生董仲舒:董仲舒一心尋母,道士嚴君平指點迷津:「難得這般孝心。我與你說,可到七月七日,你母親同眾仙女下凡太白山中採藥,那第七位穿黃的便是。」

這以後,有關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越發豐富,出現了《董秀才》、《遇仙記》、《織錦記》、《槐蔭別》等各種版本的「董永遇仙」故事。

董永到底是「山東人」還是「湖北人」?

明嘉靖唱本《織錦記》稱其為「潤州丹陽縣董槐村人」

圖:湖北孝感董永公園

圖:山東博興董永公園

圖:江蘇東台董永七仙女文化園


推薦閱讀:

有哪些描寫長江的古詩?
詩里的故事·《江南逢李龜年》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