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60年死亡率持續降低!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
一、我國與日本胃癌現狀的比較
眾所周知,胃癌是東方人中發病率較高的癌種,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日本,2013年日本確診癌症86.2萬人,其中有21萬人是胃癌;其中每年有近5萬日本人死於胃癌,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數的1/4。
按人口比例額來算,日本全國人口1.27億,胃癌發病率為165/10萬,五年存活率為86%。
中國是胃癌高發國,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度新發胃癌68萬例,胃癌死亡50萬例,胃癌發病率、死亡率均佔全世界的一半左右。大多數胃癌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預後效果很差,五年生存率僅僅為20%-30%。
下圖是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
胃癌作為全球難題,各個國家的5年生存率都難以提升,日本卻鶴立雞群,遙遙領先。這不僅得益於發病率的控制,更大程度在於早發現早治療,全國篩查的態度。
醫生要做的,絕不僅僅是當患者因為患了疾病進了醫院時提供治療,更重要的,是將疾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普及給每一個人。
二、、日本胃癌逆天的治療效果
中國和美國的癌症治療有差距,但在有的癌症上沒什麼區別,比如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都只有20-30%。
面對胃癌,中國、美國都輸了,但是日本卻成為最大贏家!
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甩了其他國家好幾條街!
在這個問題上,日本堪稱鶴立雞群,一枝獨秀,以至於有人懷疑日本的胃癌跟其他國家的胃癌都不是一個病。
三、為何日本的胃癌治療如此逆天?
其實日本對付胃癌的武功秘籍,就是全民早篩查,口號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
1964年有40萬人進行了檢查,到了1970年就有400萬人,1990年後每年都約有600萬人進行胃癌篩查。
所以日本對胃癌的治療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如果有人得了胃癌,再跑到日本去求醫,那可能就有點晚了,因為不見得日本有特別的治療優勢。
比如說,如果比較美國和日本每年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對每100個胃癌發病者,在日本有42人死於胃癌,在美國有53人,有點差距,但是區別不大。
所以日本的5年胃癌生存率,雖然看著不錯,但是有不少「水分」。
「水分」之一是檢查出來的早期患者,病情發展比較慢,存活率相對也就容易高一點。
「水分」之二是因為日本全國性篩查,很多人查出來的時候相對年輕一些,身體狀況相對好一些,也就更能經受化療的折磨,治療也就更徹底一點,效果當然也就會好一點。
還有一個「水分」,是日本對胃癌定義的門檻比較低,同樣的胃病,在美國只認為是胃部病變,在日本就會被診斷為胃癌。
所以,如果說日本贏在了起跑線上,那也是有點「偷跑」的感覺。但是,如果這是一場比賽,那也不是日本和其他國家之間的比賽,而是病人和癌症之間的比賽。是否偷跑並不是關鍵,關鍵是能否實實在在挽救病人。
關鍵是這「偷跑」在中國行不行得通?拋開全民篩查的資金投入不說,中國會有那麼多人想提前知道自己有癌症嗎?
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連切腹都不怕,當然也不怕知道這病情。
中國的國情卻是即便發現是癌症,也要瞞著病人進行治療,彷彿病人都擁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感覺病人都無法面對癌症。
如果看每年的死亡率/發病率的比例,中國要高出美國和日本不少,這裡面肯定有不少病人因為無錢進行正規醫治,但是是否也有一些是玻璃心先破碎了?
四、、我們應該學習到什麼?
其實本文並不想熬一鍋武士道的湯,其實還是想實實在在看看能從日本學到什麼。
現在日本的治療水平怎麼樣也不是很關鍵,關鍵的是日本怎麼走到今天的。
如果看日本胃癌死亡率的趨勢,畫風是這樣的: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天天做好事。胃癌的死亡率在某一年降低降低也不難,難的是60年持續地降低。
這死亡率的持續降低,其實得益於發病率的持續降低:
圖:胃癌發病率(男)(每10萬人,經年齡校正)
日本這個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雙降,只是發生在胃癌上,其他癌症的死亡率從1950~1995年都在增加。
五、日本到底做了些什麼?
說起來很簡單:
1. 普及冰箱
在60多年前,胃癌是日本主要的癌症。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普及冰箱,在此後發病率大幅下降。
喂?有沒搞錯?為什麼是冰箱?
美國目前的胃癌發病率很低,但是在1930年之前,胃癌也是主要癌症。1930年之後開始冰箱開始走進美國家庭,胃癌發病才開始降低。
冰箱的好處不是讓人可以吃剩菜。冰箱的好處是可以讓食物里的細菌不要那麼瘋長。因為食物不容易腐爛了,人們也不用使用那麼多的防腐劑,包括使用鹽來腌制食物。
那中國是什麼情況?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1年)的數據,中國城鎮每百戶擁有電冰箱在2000年才有80.1台,到2010年達到96.6台,基本飽和,但是在農村還有很大的缺口,據估計到2015年仍有至少20%的農村家庭沒有冰箱。
農村的冰箱少,正好與胃癌發病多一致。從2015年中國癌症的統計數據看,雖然城市和農村癌症的總病例數相當,但是農村的胃癌發病數是城市的兩倍以上。
所以,即便目前沒有辦法讓中國的癌症病人都吃上有效的藥物,也許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讓中國的所有家庭都用冰箱。
2. 控制鹽的攝入
食物中食鹽的攝入量,跟胃癌的發病率也是正相關的。有研究根據尿液里的鹽含量推測食物中鹽的攝入量,抽樣檢查了來自24個國家的人,發現吃鹽越多的國家,胃癌死亡率也越高。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我國衛生部)指出,日本人胃癌高發,事實上主要還是和飲食有關。簡單來說,一是攝取鹽分太多,二是缺乏維生素C。
日本人飲食中的鹽是比較多的。但這幾十年來,日本的平均食鹽攝入量一直在降低。
日本人雖然以白米飯為主食,但每天都要喝大醬湯,做菜時用得最多的又是醬油。所以,國民都有攝取鹽分過多之嫌。「雖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就已經開展了如火如荼的『減鹽運動』,將原先日本人每天平均攝鹽量從17克以上,降到了現在的12—13克,卓有成效地降低了高血壓和腦中風的發病率,但實際上,離控制在每日攝鹽量6克以下的目標還很遠。鹽分攝取過多,會損壞胃黏膜屏障,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高發。」
此外,雖說日本料理素來以清淡著稱,但實際上,它的清淡是指,像大雜燴那樣味道不分明的菜肴比較少,而總是魚是魚、菜是菜;而調味品也不會像我國這樣,八角、蔥、姜、蒜樣樣俱全,而是紅燒就是紅燒,鹽炒就是鹽炒。因此,掩藏在「清淡」背後的,依然是濃郁的鹹味。
控制食鹽量到底能減少多少胃癌?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食鹽太多會引起很多健康方面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每人每天食鹽的推薦攝入量降到了5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日本還需努力,中國也要努力。比如冬至吃餃子,餡可以少放點鹽,也不要沾醬油吃。
3.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導致胃潰瘍,對於是否能導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
在中國做了一個根除胃潰瘍的臨床試驗,但是治療完後隨訪了七年,發現根除胃潰瘍並沒有減少胃癌的發病率。直到隨訪15年後,才明顯看到治療胃潰瘍對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
從2013年開始,日本的國家健康保險開始為胃潰瘍的根治買單,希望能夠進一步減少胃癌及相關死亡率。
總結
中國的胃癌發病率比日本少一些,但是由於人口基數大,中國的胃癌貢獻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病例。
相對於美國提出的「癌症登月計劃」,或者日本的全民篩查計劃,冰箱、食鹽、幽門螺旋菌這幾件事情都是比較現實的。
關鍵,這些都不需要等待政府去做,每個人只要願意,都可以做起來。
推薦閱讀:
※總是不習慣相信別人,然而懷懷疑疑中卻是真的。。。人生就總是有這種出人意料嗎?
※「降低癌症风险」这样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癌症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分享本人患膀胱癌的經歷心得,求高人指點人生?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