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工匠:編寫條件分支代碼的技巧
作者:@朱雷
原文鏈接:Python 工匠:編寫條件分支代碼的技巧
『Python 工匠』是什麼?
我一直覺得編程某種意義是一門『手藝』,因為優雅而高效的代碼,就如同完美的手工藝品一樣讓人賞心悅目。
在雕琢代碼的過程中,有大工程:比如應該用什麼架構、哪種設計模式。也有更多的小細節,比如何時使用異常(Exceptions)、或怎麼給變數起名。那些真正優秀的代碼,正是由無數優秀的細節造就的。
『Python 工匠』這個系列文章,是我的一次小小嘗試。它專註於分享 Python 編程中的一些偏『小』的東西。希望能夠幫到每一位編程路上的匠人。
系列文章:
- Python 工匠:善用變數改善代碼質量
- Python 工匠:編寫條件分支代碼的技巧
序言
編寫條件分支代碼是編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用道路來做比喻,現實世界中的代碼從來都不是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而更像是由無數個岔路口組成的某個市區地圖。我們編碼者就像是駕駛員,需要告訴我們的程序,下個路口需要往左還是往右。
編寫優秀的條件分支代碼非常重要,因為糟糕、複雜的分支處理非常容易讓人困惑,從而降低代碼質量。所以,這篇文章將會種重點談談在 Python 中編寫分支代碼應該注意的地方。
Python 里的分支代碼
Python 支持最為常見的 if/else 條件分支語句,不過它缺少在其他編程語言中常見的 switch/case 語句。
除此之外,Python 還為 for/while 循環以及 try/except 語句提供了 else 分支,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下,它們可以大顯身手。
下面我會從 最佳實踐
、常見技巧
、常見陷阱
三個方面講一下如果編寫優秀的條件分支代碼。
最佳實踐
1. 避免多層分支嵌套
如果這篇文章只能刪減成一句話就結束,那麼那句話一定是「要竭盡所能的避免分支嵌套」。
過深的分支嵌套是很多編程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假如有一位新手 JavaScript 程序員寫了很多層分支嵌套,那麼你可能會看到一層又一層的大括弧:if { if { if { ... }}}
。俗稱「嵌套 if 地獄(Nested If Statement Hell)」。
但是因為 Python 使用了縮進來代替 {}
,所以過深的嵌套分支會產生比其他語言下更為嚴重的後果。比如過多的縮進層次很容易就會讓代碼超過 PEP8 中規定的每行字數限制。讓我們看看這段代碼:
def buy_fruit(nerd, store): """去水果店買蘋果 - 先得看看店是不是在營業 - 如果有蘋果的話,就買 1 個 - 如果錢不夠,就回家取錢再來 """ if store.is_open(): if store.has_stocks("apple"): if nerd.can_afford(store.price("apple", amount=1)): nerd.buy(store, "apple", amount=1) return else: nerd.go_home_and_get_money() return buy_fruit(nerd, store) else: raise MadAtNoFruit("no apple in store!") else: raise MadAtNoFruit("store is closed!")
上面這段代碼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直接翻譯了原始的條件分支要求,導致短短十幾行代碼包含了有三層嵌套分支。
這樣的代碼可讀性和維護性都很差。不過我們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技巧:「提前結束」 來優化這段代碼:
def buy_fruit(nerd, store): if not store.is_open(): raise MadAtNoFruit("store is closed!") if not store.has_stocks("apple"): raise MadAtNoFruit("no apple in store!") if nerd.can_afford(store.price("apple", amount=1)): nerd.buy(store, "apple", amount=1) return else: nerd.go_home_and_get_money() return buy_fruit(nerd, store)
「提前結束」指:在函數內使用 return 或 raise 等語句提前在分支內結束函數。比如,在新的 buy_fruit
函數里,當分支條件不滿足時,我們直接拋出異常,結束這段這代碼分支。這樣的代碼沒有嵌套分支,更直接也更易讀。
2. 封裝那些過於複雜的邏輯判斷
如果條件分支里的表達式過於複雜,出現了太多的 not/and/or
,那麼這段代碼的可讀性就會大打折扣,比如下面這段代碼:
# 如果活動還在開放,並且活動剩餘名額大於 10,為所有性別為女性,或者級別大於 3# 的活躍用戶發放 10000 個金幣if activity.is_active and activity.remaining > 10 and user.is_active and (user.sex == female or user.level > 3): user.add_coins(10000) return
對於這樣的代碼,我們可以考慮將具體的分支邏輯封裝成函數或者方法,來達到簡化代碼的目的:
if activity.allow_new_user() and user.match_activity_condition(): user.add_coins(10000) return
事實上,將代碼改寫後,之前的注釋文字其實也可以去掉了。因為後面這段代碼已經達到了自說明的目的。至於具體的 什麼樣的用戶滿足活動條件? 這種問題,就應由具體的 match_activity_condition()
方法來回答了。
Hint: 恰當的封裝不光直接改善了代碼的可讀性,事實上,如果上面的活動判斷邏輯在代碼中出現了不止一次的話,封裝更是必須的。不然重複代碼會極大的破壞這段邏輯的可維護性。
3. 留意不同分支下的重複代碼
重複代碼是代碼質量的天敵,而條件分支語句又非常容易成為重複代碼的重災區。所以,當我們編寫條件分支語句時,需要特別留意,不要生產不必要的重複代碼。
讓我們看下這個例子:
# 對於新用戶,創建新的用戶資料,否則更新舊資料if user.no_profile_exists: create_user_profile( username=user.username, email=user.email, age=user.age, address=user.address, # 對於新建用戶,將用戶的積分置為 0 points=0, created=now(), )else: update_user_profile( username=user.username, email=user.email, age=user.age, address=user.address, updated=now(), )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可以一眼看出,在不同的分支下,程序調用了不同的函數,做了不一樣的事情。但是,因為那些重複代碼的存在,我們卻很難簡單的區分出,二者的不同點到底在哪。
其實,得益於 Python 的動態特性,我們可以簡單的改寫一下上面的代碼,讓可讀性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
if user.no_profile_exists: profile_func = create_user_profile extra_args = {points: 0, created: now()}else: profile_func = update_user_profile extra_args = {updated: now()}profile_func( username=user.username, email=user.email, age=user.age, address=user.address, **extra_args)
當你編寫分支代碼時,請額外關注由分支產生的重複代碼塊,如果可以簡單的消滅它們,那就不要遲疑。
4. 謹慎使用三元表達式
三元表達式是 Python 2.5 版本後才支持的語法。在那之前,Python 社區一度認為三元表達式沒有必要,我們需要使用 x and a or b
的方式來模擬它。
事實是,在很多情況下,使用普通的 if/else
語句的代碼可讀性確實更好。盲目追求三元表達式很容易誘惑你寫出複雜、可讀性差的代碼。
所以,請記得只用三元表達式處理簡單的邏輯分支。
language = "python" if you.favor("dynamic") else "golang"
對於絕大多數情況,還是使用普通的 if/else
語句吧。
常見技巧
1. 使用「德摩根定律」
在做分支判斷時,我們有時候會寫成這樣的代碼:
# 如果用戶沒有登錄或者用戶沒有使用 chrome,拒絕提供服務if not user.has_logged_in or not user.is_from_chrome: return "our service is only available for chrome logged in user"
第一眼看到代碼時,是不是需要思考一會才能理解它想幹嘛?這是因為上面的邏輯表達式裡面出現了 2 個 not
和 1 個 or
。而我們人類恰好不擅長處理過多的「否定」以及「或」這種邏輯關係。
這個時候,就該 德摩根定律 出場了。通俗的說,德摩根定律就是 not A or not B
等價於 not (A and B)
。通過這樣的轉換,上面的代碼可以改寫成這樣:
if not (user.has_logged_in and user.is_from_chrome): return "our service is only open for chrome logged in user"
怎麼樣,代碼是不是易讀了很多?記住德摩根定律,很多時候它對於簡化條件分支里的代碼邏輯非常有用。
2. 自定義對象的「布爾真假」
我們常說,在 Python 里,「萬物皆對象」。其實,不光「萬物皆對象」,我們還可以利用很多魔法方法(文檔中稱為:user-defined method),來自定義對象的各種行為。我們可以用很多在別的語言裡面無法做到、有些魔法的方式來影響代碼的執行。
比如,Python 的所有對象都有自己的「布爾真假」:
- 布爾值為假的對象:None, 0, False, [], (), {}, set(), frozenset(), ... ...
- 布爾值為真的對象:非 0 的數值、True,非空的序列、元組,普通的用戶類實例,... ...
通過內建函數 bool()
,你可以很方便的查看某個對象的布爾真假。而 Python 進行條件分支判斷時用到的也是這個值:
>>> bool(object())True
重點來了,雖然所有用戶類實例的布爾值都是真。但是 Python 提供了改變這個行為的辦法:自定義類的 __bool__
魔法方法 (在 Python 2.X 版本中為 __nonzero__
)。當類定義了 __bool__
方法後,它的返回值將會被當作類實例的布爾值。
另外,__bool__
不是影響實例布爾真假的唯一方法。如果類沒有定義 __bool__
方法,Python 還會嘗試調用 __len__
方法(也就是對任何序列對象調用 len
函數),通過結果是否為 0 判斷實例真假。
那麼這個特性有什麼用呢?看看下面這段代碼:
class UserCollecti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users): self._users = usersusers = UserCollection([piglei, raymond])if len(users._users) > 0: print("Theres some users in collection!")
上面的代碼里,判斷 UserCollection
是否有內容時用到了 users._users
的長度。其實,通過為 UserCollection
添加 __len__
魔法方法,上面的分支可以變得更簡單:
class UserCollection: def __init__(self, users): self._users = users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_users)users = UserCollection([piglei, raymond])# 定義了 __len__ 方法後,UserCollection 對象本身就可以被用於布爾判斷了if users: print("Theres some users in collection!")
通過定義魔法方法 __len__
和 __bool__
,我們可以讓類自己控制想要表現出的布爾真假值,讓代碼變得更 pythonic。
3. 在條件判斷中使用 all() / any()
all()
和 any()
兩個函數非常適合在條件判斷中使用。這兩個函數接受一個可迭代對象,返回一個布爾值,其中:
all(seq)
:僅當 seq 中所有對象都為布爾真時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any(seq)
:只要 seq 中任何一個對象為布爾真就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
假如我們有下面這段代碼:
def all_numbers_gt_10(numbers): """僅當序列中所有數字大於 10 時,返回 True """ if not numbers: return False for n in numbers: if n <= 1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如果使用 all()
內建函數,再配合一個簡單的生成器表達式,上面的代碼可以寫成這樣:
def all_numbers_gt_10_2(numbers): return bool(numbers) and all(n > 10 for n in numbers)
簡單、高效,同時也沒有損失可用性。
4. 使用 try/while/for 中 else 分支
讓我們看看這個函數:
def do_stuff(): first_thing_successed = False try: do_the_first_thing() first_thing_successed = True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rror while calling do_some_thing") return # 僅當 first_thing 成功完成時,做第二件事 if first_thing_successed: return do_the_second_thing()
在函數 do_stuff
中,我們希望只有當 do_the_first_thing()
成功調用後(也就是不拋出任何異常),才繼續做第二個函數調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定義一個額外的變數 first_thing_successed
來作為標記。
其實,我們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達到同樣的效果:
def do_stuff(): try: do_the_first_thing()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rror while calling do_some_thing") return else: return do_the_second_thing()
在 try
語句塊最後追加上 else
分支後,分支下的 do_the_second_thing()
便只會在 try 下面的所有語句正常執行(也就是沒有異常,沒有 return、break 等)完成後執行。
類似的,Python 里的 for/while
循環也支持添加 else
分支,它們表示:當循環使用的迭代對象被正常耗盡、或 while 循環使用的條件變數變為 False 後才執行 else 分支下的代碼。
常見陷阱
1. 與 None 值的比較
在 Python 中,有兩種比較變數的方法:==
和 is
,二者在含義上有著根本的區別:
==
:表示二者所指向的的值是否一致is
:表示二者是否指向內存中的同一份內容,也就是id(x)
是否等於id(y)
None
在 Python 語言中是一個單例對象,如果你要判斷某個變數是否為 None 時,記得使用 is
而不是 ==
,因為只有 is
才能在嚴格意義上表示某個變數是否是 None。
否則,可能出現下面這樣的情況:
>>> class Foo(object):...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True...>>> foo = Foo()>>> foo == NoneTrue
在上面代碼中,Foo
這個類通過自定義 __eq__
魔法方法的方式,很容易就滿足了 == None
這個條件。
* 所以,當你要判斷某個變數是否為 None
時,請使用 is
而不是 ==
。*
2. 留意 and 和 or 的運算優先順序
看看下面這兩個表達式,猜猜它們的值一樣嗎?
>>> (True or False) and False>>> True or False and False
答案是:不一樣,它們的值分別是 False
和 True
,你猜對了嗎?
問題的關鍵在於:and
運算符的優先順序大於 or
。因此上面的第二個表達式在 Python 看來實際上是 True or (False and False)
。所以結果是 True
而不是 False
。
在編寫包含多個 and
和 or
的表達式時,請額外注意 and
和 or
的運算優先順序。即使執行優先順序正好是你需要的那樣,你也可以加上額外的括弧來讓代碼更清晰。
結語
以上就是『Python 工匠』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不知道文章的內容是否對你的胃口。
代碼內的分支語句不可避免,我們在編寫代碼時,需要尤其注意它的可讀性,避免對其他看到代碼的人造成困擾。
看完文章的你,有沒有什麼想吐槽的?請留言告訴我吧。
註解
- 事實上
x and a or b
不是總能給你正確的結果,只有當 a 與 b 的布爾值為真時,這個表達式才能正常工作,這是由邏輯運算的短路特性決定的。你可以在命令行中運行True and None or 0
試試看,結果是 0 而非 None。
文章更新記錄:
2018.04.08:在與 @geishu 的討論後,調整了「運算優先符」使用的代碼樣例2018.04.10:根據 @dongweiming 的建議,添加註解說明 "x and y or c" 表達式的陷阱
推薦閱讀:
※要獲得「機器學習或數據科學」的工作,到底選哪種編程語言更好?
※如何實現feed流
※html5可以做什麼?HTML5市場需求有哪些?
※如何有步驟地實現一個解釋器?如果採用低級語言,如C之類的語言來實現像Lisp這樣的語言,需要什麼知識和工具?
※為什麼要學習編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