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死時代」來臨,提早做好「臨終計劃」 快樂的告別人世間

你注意到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了嗎?

有些統計數字,與我們切身相關。根據統計局的最新統計,從2000年到2017年這17年間,中國人口結構有了劇烈的轉變:60歲以上人口由10.2%上升為17.3%

種種數據顯示,中國已經越來越靠近日本社會學家所說的「多死社會」──少子化、高齡化成為趨勢,老年人口不斷增加,死亡人數逐年攀升。

在日本,每年死亡人數超過130萬人,甚至出現了「連進火葬場都要排隊」的狀況。

可以想見,在高齡常態化的未來,面對死亡,是我輩的必修課之一。只是,傳統的中國社會,總因禁忌、不祥等原因,對身後事閉口不談。

許多家庭面對這種情況,往往等到告別式,才見家人吵成一團。不但在世者不開心,過世的人想必也不會樂見吧。

每個人的人生終點都一樣,「不面對」並不代表不會發生。如果,我們把人生的句點,也視為人生整體的一部分,及早規劃準備,不但不對家人造成負擔,也可以成為自己完整人生的計劃者。

在這個專題中,我們採訪了醫師、律師、殯葬業者……等相關專家,替您整理這份簡要版的「死亡提醒書」:面對人生的終點,有哪些功課現在就該開始準備?

生命的起點不能操之在己,但終點可以。

功課1:現在就進行「終活」計劃

曾做過一份中國地區的殯葬消費行為調查,報告中顯示,68.6%的逝者在生前不曾交代過自己的身後事。多數人都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離開人世。

在歐美和日本社會,思考死亡、預先打點身後事的觀念其實並不罕見,甚至蔚為風潮。2009年,日本《周刊朝日》率先提出「終活」一詞。

最初單純指涉準備自己的喪禮、下葬地點。現在,「終活」的意思已擴展為:「思考生命終點的各種事宜,尋找真正的自我。」直視死亡,更能理解生命的意義。

311大地震之後,有感於生命的無常與不確定,日本社會有更多關於「終活」的討論。例如,電影導演砂田麻美拿起攝影機,紀錄父親砂田知昭從發現罹癌到臨終前的生活。

在紀錄片《多桑的待辦事項》中,砂田利用生命最後一段時間,實踐自己的願望清單:最後一次去家族旅行、盡情吃喜歡的鮑魚排、再見最愛的小孫女們一面、和太太說「我愛你」、打電話向94歲的媽媽道別……。

他離世之後,家人在電腦中找到一份筆記,記載著葬禮受邀的親友通訊錄、債權和遺產分配,以及各帳戶自動扣款的項目。生前身後,每件事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不留遺憾。

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教授荷妲.桑德斯在61歲生日前夕,診斷出罹患早期失智症。歷經兩年討論,她和家人、律師一起擬定了生命終止計劃。

在這份預立的遺囑當中,她列出一系列生命品質的評估標準,並授權家人在她「無法擁有可接受的生命品質」時,可請醫師協助她死去。

桑德斯形容,當她將決定化為白死黑字的當下:「感覺就像奔波看屋後,終於簽約買下房子。……在即將入住的房子里,全家的感情會越來越緊密。」看見生命的終點,反而能夠坦然面對。

回到中國,對生死議題的討論儘管起步較晚,近年來也開始萌芽。臨終關懷組織成員藍雨琦女士從2014年開始,舉辦「死亡咖啡館」活動,籌劃百場以上的講座、沙龍,邀請大家在吃吃喝喝的輕鬆氛圍中,討論生死之事。

她觀察,長者們對死亡的想像其實很具體,只是少有機會主動開口。

因此,從現在開始,打開電腦檔案或是筆記本,先寫下你的初步終活計劃。這份計劃可以逐年修改,但是至少要先起個頭。

當你開始思索這件事,就會發現自己更珍惜每天的生命,也比較能夠不為雜事所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功課2:提前規劃思考葬禮

觀察喪禮的各個環節,可以發現中國人其實相當重視這場生命結束的儀式。從遺體安置、治喪流程安排、布置靈堂、發喪、入殮移柩,每個步驟都有不少需要交代的細節。

例如,喪禮上想用哪張照片、穿哪件衣服、邀請哪些親友、採用哪種宗教形式舉辦?

不論是形式或開銷,若當事人能提前規劃,有助於完成一場圓滿又實惠的喪禮。這就像規劃一趟旅行,所有的費用、流程、氛圍,都可以事先調查。早做功課,才能讓旅程愉快順利。

若換個眼光,生命,本來就是一趟旅程啊。

只是,該如何和長輩開口談身後事?

藍雨琦回憶,父親在過世前,曾數次想談論後事的安排。但每次一開口,都被弟弟以「不吉利」為由阻止。

直到她以撰寫論文為契機,問出父親對身後事的完整想像:入殮時要穿的壽衣放哪、希望喪禮上由家人誦經、骨灰不要進公墓以免祭祀時供品被取走…等等。

父親對於死亡,其實早就瞭然於心。

在父親頭七那日,藍雨琦按照當初的約定,親自為他誦經。因為父親生前清楚的指示,家人才能齊心完成一場沒有爭執的喪禮。

她認為,人在靠近生命終點前,多半會察覺到死亡的迫近。當長輩主動談起後事,千萬不要打斷,應該以輕鬆的態度鼓勵對方深談。

資深禮儀師彭大維更進一步指出,喪禮就像人生的畢業典禮。若能在生前親自出席,比身後再辦更有意義。

所謂生前告別式,未必要舉辦地正式嚴肅,也可以是個簡單卻充滿情意交流的場合。

他曾經參加過一場生前告別式,當事人因為愛喝咖啡,把家人、朋友召集到咖啡館齊聚一堂。大家彼此互嘲、聊過往的糗事。最後,在溫馨的氣氛下,表達對當事人的肯定和感謝。

沒有發函、樂隊或司儀等喪禮常見的元素,但每個人都暢所欲言的抒發了心理的感受。「告別才是重點,形式不用拘泥。」彭大維說。

功課3:簽署法律效力的遺囑文件

想要讓人生的句點圓滿,還有件務實的事:遺囑與財務。

財產分配,「遺囑」需要提前進行。

律師陳慶鴻建議,最好能辦理公證遺囑。指定2名以上見證人,在公證人面前口述遺囑,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立遺囑人認可後,記明日期,由公證人、見證人和立遺囑人共同簽名。

經公證程序訂立的遺囑,不僅在法律上有效,也是最少引起爭議的立遺囑方式。

社會觀念逐年開放, 4、50多歲的中年人,有過為長輩送行的經驗,又較前人有更多管道接觸相關資訊,更有條件在生前就打點好一切,不造成晚輩的麻煩。

最後記得:願意提早交代後事的人,其實活得更輕鬆自在。因為,你已經把最困難的事想好了,接下來的日子,就沒有遺憾,也不必擔憂,只要活在當下。

推薦閱讀:

死亡書單,「真正的開悟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地活著」

TAG:養老 | 臨終關懷 | 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