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雷思溫 | 哲學老師眼裡的日常生活和問題

他是比利時最高學府魯汶大學博士;

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講師;

他也是古典樂和搖滾樂的狂熱愛好者,組建過樂隊;

他就是豆瓣時間《哲學閃耀時——不一樣的西方哲學史》主講人——雷思溫老師

整理| 豆瓣醬

採訪| 雷思溫

本文首發豆瓣時間,未經允許禁止商業轉載

在會客廳見到雷思溫老師的時候,他剛剛結束了《哲學閃耀時》專欄的錄製,溫和有禮地和我們打了招呼:「我們開始吧」,聲音朗朗,有一種學者獨有的波恬浪靜。讓我想起了專欄里他講西方哲學史,「似格言,而有格言所沒有的趣味;似閑聊,而有閑聊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這位「溫其如玉」的年輕學者,曾被豆瓣網友留言稱為「最受歡迎的青椒」。

誰說哲學學者不食人間煙火?

他是一名古典樂、搖滾樂的狂熱愛好者

不同於傳統印象里的「刻板」、「嚴肅」,身為一名哲學學者,雷思溫老師在讀書期間,曾經組建過自己的樂隊。

「很多人都會喜歡音樂,因此它並不算一種特別的愛好」,雷思溫老師從小學的時候開始接觸古典音樂,喜歡的第一部作品是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那種磅礴但又細膩的精神氣質讓他著迷,後來從初中的時候開始喜歡搖滾樂。

「作為一名哲學家,會覺得音樂和哲學有什麼共通之處嗎?」

「哲學和音樂確實有很多同構的地方,這兩者都蘊藏著一種理性的力量。」

也許是因為對音樂的熱忱,他一下子變得健談了起來,認真地告訴我,「畢達哥拉斯曾講過音樂,哲學和數學具有相似性,因為它其中包含著非常規整的、和諧的、理性的秩序。音樂有這樣的關係,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哲學著作也有第一章、第二章……最後到結論。偉大的音樂作品的創作,看起來波瀾壯闊,其實是高度理性化的結果,聽眾可能如醉如痴,但作曲家很清醒,接受過非常乏味痛苦的訓練。比如和聲學,和聲聽起來美妙,做起題目來則不是那樣。」

或許是因為留過學的關係,他特別重視西方音樂的扮演的角色:「如同中國有禮樂文明一樣,西方的音樂是整個西方文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使得我們在西方音樂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看到西方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以及西方人精神氣質的變化的過程,比如說我們在巴洛克的音樂中,很明顯能感受到與浪漫派不同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所以聆聽音樂和學習哲學一樣,不僅是幫助我們陶冶自己性情的過程,同時也是幫助我們去理解一個文化的過程。」

「音樂帶給人的某種感受,通過文字來表達會顯得捉襟見肘。音樂表現的情緒,乃至人生意境,很難完全被文字化、具體化。它是時間的藝術。」

雷老師中氣十足的聲音,讓我感覺彷彿在聽一場古典樂,音律和諧有力。

「伊朗人民渴望被人所認可,

這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受挫後的本能表現。」

得知雷思溫老師在比利時留過學,學校是比利時久負盛名的最高學府魯汶大學,自然而然地,我腦子浮現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在那邊的讀書期間肯定有不少收穫,以及難忘的遭遇。

出乎意料地是,雷思溫老師說留學期間的遭遇固然多,但他的態度曾經一度很矛盾:「確實留學能夠開闊我們視野,無論是接觸藏書還是學者交流,都能深刻的感受到,西方文明是一個根深葉茂且非常龐大的文明,絕不僅只有康德、馬克思,莫扎特、莎士比亞等幾個人物就能涵蓋的。"

面對大量的中世紀藏書,如此豐富的西方文明,他另一方面的感受與此形成強烈反差,「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的學者更多進入專業化,精細化研究。而二戰時期出生的那批老一代學者不少還健在,他們無論在文獻,問題,格局,思想關懷和家國情懷方面要相對比現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學者要更為深厚些。"

當眼前的這位溫文爾雅的學者,告訴我他曾在留學期間曾經花了一個假期,穿梭在中東的戰場上,就是為了看看和電視媒體上報道不同的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和伊朗。我彷彿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看似定雲止水的氣質,珠璣語唾間卻能談吐出一番鳶飛魚躍的景象。也許經歷風狂雨驟處,才能歷練如此恬靜豁達的涵養。這位曾經與生死擦肩的過客,歷經了文明的存在與毀滅:他遊歷過後的一處景點,不久便被戰爭徹底毀滅。

「因為你平時了解的很多信息都是二手的,甚至是在電視上媒體上被妖魔化後的。很多人都覺得伊朗是恐怖主義國家,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在他眼裡,伊朗人民的自尊心和失落感都很強,渴望被人所認可、承認。

身為旅客的他經常被當地人問關於伊朗的看法,「這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受挫後的本能表現。」

在敘利亞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小男孩在很遠的地方喊住他,並且跑了幾十米追上來在他手裡放幾個棗,讓他嘗嘗家裡的棗。後來在黎巴嫩,也曾遇到當地人的邀請一起吃他們的東西。那種很自然的,而非刻意討好的分享,讓他感觸頗深:「當時內戰爆發的很嚴重,當地人民還是非常淳樸熱情,你就會發現戰爭與和平,本來就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的生存方式,它不取決與人類是否善良,是否邪惡,和這個沒有關係。

? 豆瓣時間:「為什麼那個時候會突然想到去這些特別是有戰亂髮生的地區呢?而不是避開戰亂地區,去一些同樣有文明但和平的地區呢?」

雷思溫老師:前者是必然,後者是偶然。

首先,為什麼決定要去那些地方?因為那些地方的文化文明非常發達,或者說曾經非常發達,所以就想去看看。

第二個問題,關於戰亂,其實純粹就是偶然性。就我的經歷來說,其實感覺並不是那麼的危險。而且戰爭也有層次之分,比如說阿富汗伊拉克,就要比相對當時的敘利亞的時候更嚴重,而後來敘利亞卻變得非常嚴重,所以能在戰爭擴大化之前親自去看一看,是一種幸運。而且我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很傳奇的經歷,旅遊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中國人,所以我覺得這點上來講,我感謝這個經歷。相對和平來說,是有些騷亂吧,但其實還是可以承受的。

如今,回想起這段經歷,他感慨道,」每個人都會問我自己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但這些問題絕對不能離開文明、國家和民族去思考。每個人的命運都有極強的歸屬感,你不可能像一個西方人去思考,像一個中東人那樣去思考,只能作為一個中國人來思考。這就是我們的命運。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是雷思溫老師提到的:和平特別像人的身體,看著健康,但真的不好說,也許很多疾病還在醞釀中,因此我們應該珍惜現有生活的美好,更為公平地去看待命運的得與失。

人在沒有疾病的時候,總覺得所有的快樂和健康是理所應當的。一旦生病後,就會大加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就像我們生活的國家目前相對太平,假設出現了巨大的動蕩和戰亂,其中要承受的代價,並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看到的。」

致95後:

少一些糾結和猶豫 多一些豁達和勇氣

提起學生,雷思溫老師不經意把「學生」換成了「孩子」一詞,多了一份長者的關懷,雖然他也只是一位剛過而立之年的青年,這並不妨礙,除了哲學,學生就是他熱切關心的另一個對象。我想,能深得學生喜歡的老師,除了言談的睿智,更多的是這份親和力MAX的人格魅力。

雷老師班裡的同學基本是98、99年出生的。在他眼裡,「95年出生後的學生跟我們那個時候確實有些差別。」

站在一名班主任的角度,他感受到這批95後生活在一個更為碎片化的時代,沒有太多長時段的文化偶像。「其實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問題和優勢。拿95後來說,優勢是由於從小受到的挫折經歷、物質匱乏比較少,所以他們有更多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而且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更快。」

如果一定要讓他講講95後存在的問題,他說這就像當一個人身上有個特別大的瘤子,那麼一個小傷疤反而不那麼重要了。當瘤子被割掉了,傷疤會特別矚目和礙眼。

「儘管這樣的時代豐衣足食,生活條件比過去好多了,而且他們的父輩也沒受過太多動蕩,但是在相對和平安逸的時代,一旦重大問題消弭之後,過去壓抑的次要問題反而可能變得特別突出。「

95後面臨的選擇多了,很容易「這個我想要,那個我也想要」,抑鬱或者糾結反而產生了,看起來應該自信,但心氣反而容易低迷。希望他們活得更為豁達,放寬格局視野,多些勇氣,多些生命的厚度,慢一些來。」這份充滿關愛、語重心長的寄語則讓他回歸到了愛學生如子的老師身份。

「哲學老師眼裡的生活」採訪記錄

? 豆瓣時間:在《哲學閃耀時》的課程里,您貌似提到過,哲學可以指導生活。那您如何看待「讀了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一生」這句話呢?

雷思溫老師:

我並不認為哲學可以指導生活,換個詞可能更好,哲學可以「引導」生活。

指導有些刻板條例化,但是引導不一樣,「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哲學不是心靈雞湯,它更像是一條林中小路。「讀了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很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很好地把生活與讀書結合起來:拿起書本的時候,覺得自己生活在哲學家的世界裡面,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是另外一套方式。

古人說,如果讀完《論語》和沒有讀之前是一樣的人,那就算白讀了。王陽明也說過「知行合一」,很多人以為自己懂得,其實並不是真懂得,因為你真懂得,你就一定做出來了。所以應該是用生命在讀書,而不是用理智在讀書。

第二,年輕人要多給自己一些包容,一些時間,這個話也是對我自己說的,因為我也算是個年輕人哈哈。

亞里士多德認為年輕人不適合學政治學和倫理學,因為年輕人太缺乏生活經驗了,他不知道那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比如說「為人要厚道一些」,年齡小的孩子不會真懂這句話的含義,只能簡單地外在理解。

黑格爾也曾提過:七歲的小孩會說我相信上帝,但和七十歲的老頭說,我相信上帝,不是一回事兒;15歲的年輕人說相信愛情,和飽經滄桑的人說我相信愛情,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都要給自己多點時間,讓自己成長,就算讀了很多書,還需要從生命中歷練。

第三,斯賓諾莎說過」自由就是對必然的認識「,也就是說,人這一輩子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必然的。人可以總結經驗和教訓,但是不能輕易後悔,後悔沒有意義。你覺得當時做錯了,但是以當時的認識能力和水平,再做一遍還會那麼做。

所以你不能用十年後的自我,來取代十年前的自我。你所有走過的路,跌過的坑,吃過的虧,都是必然的。如果能繞開,當時肯定能繞開,如果繞不開,肯定繞不開。過去的已成既定事實,好在未來還未知。

如果你了解人生的必然性,反而會肯定自己所吃過的虧,不會灰心喪氣輕易否定自己。能夠發現自己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沒過好,本身就是一種提升,是一個新的開始。人一生都在成長。

? 豆瓣時間:在哲學家眼裡,我們做新年計劃啊,年終總結啊是否有意義?

雷思溫老師:

當然非常有意義。

因為作為有限性的動物,人類需要計劃。《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就是在有限的人生里去安排生命的層次。 海德格爾也認為,人的生存是時間性的,我們所有的年終計劃都是因為有一天我們將來會離開這個世界。「未知生,焉知死」,我認為這是一種積極的行為,通過對死的理解,我們反而更好地活下去:到了這個歲數我應該幹什麼。

如果人人都能活500歲,那可能會先玩100年,再玩200年,最後到300年的時候再結婚找工作。

年復一年的年終計劃對物理世界沒什麼意義,但對人類這種特定的有限存在,當然有意義。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才會計劃好,期望活得更好。我們都是有死的動物。因為有限,方知生的彌足可貴。

? 豆瓣時間:哲學家談戀愛的時候也會思考哲學問題嗎?老師在婚姻/戀愛方面有木有一些哲學觀可以分享呢?

雷思溫老師:

在戀愛(婚姻)方面,我並非一個有經驗的人,因為愛太複雜了。

就我自己感受來說,愛包含了無數的可能性,其背後是人性和生活的複雜性。它充滿了必然性:站在未來回顧,你發現當時的相愛是必然的,但是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會覺得是基於運氣,為什麼碰巧遇到的是某個人。它又呈現出了人的遭遇的不可預見性,運氣和個體差異性在其中。

用哲學來討論個體經驗是很艱難的。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不幸就是基於個體的差異性。

有些人生經驗可以分享可以複製,比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有些經驗不可複製,比如每個人在愛中遇到的麻煩和應對之道。相比婚姻,戀愛的個體性更強,屬於不能完全分享和複製的經驗。它會顛覆以往的經驗,換個人,換個狀態,換個時間點,結局又完全不一樣。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於人與人的關聯中。

從這個角度上說,愛情更適合交給文學和藝術,而非哲學所最擅長。

? 豆瓣時間:亞里士多德的中道和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區別是什麼?

雷思溫老師:

這兩點在具體學術角度上看,差別是很大的。有很多具體的細節就不多說了,可以稍微泛泛表達一下自己的淺見。

第一,兩者背後所預設的思想基礎有區別。亞里士多德所講的中道和實踐智慧,其實是跟他關於什麼是「為真」、「成真」有關係。中庸之道的基礎不完全在這裡,對「真」的理解不同。

第二,兩者背後所屬的思想結構不一樣。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所涉及的實踐生活背後還有一層更高的沉思生活。沉思的生活才是對人來說最幸福最高貴的生活方式。而中庸之道,是與「修齊治平」的訴求緊密相連的。

? 豆瓣時間:目前國人生活方式越來越西化,背後隱藏這西方哲學對中國人的思維影響,那我們東方哲學對西方人有影響嗎?在東西方哲學互相作用下,未來東西方人的生活是否會趨同?

雷思溫老師:

西方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我覺得很難說什麼是西方。西方有無窮且多樣的思想流派,就像我們的哲學專欄里,每位哲學家給的答案都不一樣。西方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內在張力,不斷發展的文明。比如,有人認為西方是講邏輯,講理性的,那麼《聖經》和希伯來傳統算不算西方的一部分?浪漫派特別注重邏輯理性嗎?包括什麼是中國,也是非常複雜的。中國菜是什麼?湘菜和淮揚菜,餛飩和滿漢全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從這層意義上來講,盡量少用標籤來了解西方。

另外,西方的現代文明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改變了西方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舉個例子,西方人也是被革命了無數輪的,魯汶的天主教堂以前人是很多的,現在裡面人不太多,和一些穆斯林國家的清真寺情況不一樣,這說明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老一代差別很大。也說明沒有一成不變固定的西方。再舉個例子,同一個歐洲,每個國家內部的傳統文化也不一樣。義大利和德國,英國和美國差異非常大。

西方的現代哲學和現代文明改變了中國。這造成了中國人的焦慮:如何把幾千年的古老文明改變成一個現代文明,把傳統政治秩序改造成一個現代國家。這也是我們選擇性地學習西方文明中有助於中國現代化的部分,導致大家標籤化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問題,對於現在來說相對比較次要。我們現在無論對西方文化研究,還是對傳統文化研究,都沒有到達一個特別成熟的地步。任何對話,交流都需要建立在彼此非常深厚的理解基礎之上,否則這個對話是泛泛的,就像兩個人在微信上打招呼一樣,你不能通過朋友圈去完全了解一個人,你得接觸很久之後才可以。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思想等方面的積累。更核心的問題應是中國人如何理解自己。

中國文化是否影響西方,這根本不重要。如果老是想著如何影響西方,潛意識這是一種自卑心理在作怪:你渴望得到認同。所以說,西方人如何從中國吸收養料,是西方人的事,不是中國人的事。

? 豆瓣時間:在哲學閃耀時專欄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哲學家關於生活經驗和內在成長的七大問題回答,那哪一位哲學家關於「世界是什麼的」觀念是您最為欣賞的?換句話來說,在您看來,「世界是什麼」?

雷思溫老師:

就「世界是什麼」這個問題來說,我認為世界在於人與人共同生活構成的意義關聯。除此之外,頂多叫環境,空間,但不能成為世界。

一個動物或者無機物,是沒有世界的,即使物體可以在環境里有化學反應,狗和貓生活在本能中,表現得很聰明,但它們沒有高度的反思性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只有人才有世界,因為只有人才追求意義,沒有意義就沒有世界,而人又只有在一起生活才叫一個人。

所以世界就是人與人共同生活的意義。

? 豆瓣時間:幾乎每個人都接受過來自哲學的終極拷問「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天道有輪迴,我們終於有機會把問題扔回給哲學家了:請問雷老師您如何定義自己「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

雷思溫老師: 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中國論語的兩句話來回答: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我是誰,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是取決於你和他人的意義關聯。人之所以為人,第一是孝悌,這是基本的觀念,所以我也沒有一個抽象的我、和所有人無關的我。因為我來到世上,是我父母生的我,而不是我自己要求來到世界上的。這種並非基於同意的自然關係,讓孝悌比婚姻關係更為基礎。也是在這種基礎上,我才會思考我是誰。

第二個問題是「到哪裡去」,我用「未知生,焉知死」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是個無解的問題,科幻小說討論了很多,每個人都對世界末日有自己的解答。與其這樣,還不如說所有的未來都是現實的一部分。世界要到哪裡的問題,在於說「目前你準備要怎樣好好活」,與其因「人終有一死」而去自殺或者整日杞人憂天,不如把對未來的理解,看作是對現實的理解:未來,取決於現在想怎樣好好生活。 對於死,對於未來的思考,一定是建立在現有的生的基礎上

好內容,聽得見。

歡迎關注 豆瓣時間(doubantime)

推薦閱讀:

豆瓣新版首頁,大家看著怎麼樣?
豆瓣適合添加「遊戲」大類嗎?若添加,想像空間有多大 ?
豆瓣到瓶頸了嗎?
5天「時間」賣了100萬,賣藝不賣身的豆瓣「下海」能撈到金嗎

TAG:哲學 | 西方哲學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