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底色

徐文兵講《黃帝內經》時說到:中國古代把職業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這個劃分標準不是看誰掙得錢多誰就級別高,而是看誰的職業說的話,做的事不是違心的,是身心合一的。演員這個職業因為經常在扮演著別人,活在別人的角色里,口不對心的活著,身心不一致,不符合養生的標準。因此被劃分到下九流。我覺得古人真是智慧。很早就知道身心合一的重要性。並以文字記錄了下來。

寫到這我想到「人生如戲」這個詞,我是我這場人生大戲的主角,我要入戲,盡情體會。我也是我這場人生大戲的導演,所以又要齣戲,鎮定指揮。那麼問題是:在人生這場戲中,我是當演員多一些,還是當導演多一些?如果我只記得自己是演員,在戲中或歡笑或痛苦,必深陷劇情,無法自拔。如果我只記得自己是導演,那我是可以像看客一樣看戲,必體會不到角色的喜怒哀樂。這兩種都不夠美氣。

潛意識像導演,是看不見的手,它操縱著我們的人生,我們卻不自知。意識是演員,它在舞台上表演,用著各種花哨的手段並帶上各種面具。可是演員再怎麼風光,也逃不出導演的劇本,你想掩飾嗎?你想撒潑抵賴嗎?可以呀,請盡情表演。但是你在這一集可是要摔跤哦,不摔不行,劇本就是這樣寫的。當然你可以選擇摔下去的姿勢,但是逃不過摔跤的命運。

所以如果我們光顧著去演戲了,一門心思的想把自己演好,不斷換上各種面具,「好人面具」,「勤奮上進面具」,「傻白甜面具」,「藐視金錢面具」,「各種借口的面具」……,我們換上不同的面具,我們以為自己活的很好呢。但當在某一集摔跤的時候,自己就會困惑和不甘:我活的這麼賣力,老天怎麼這麼不厚道呢?如果不向內覺察,那麼這個摔跤的模式就會繼續輪迴。生活中就會發現許多人總在同一類問題上被絆倒。

那麼,我要改劇本可以嗎?很難,但是可以的。就是要花精力和導演協商,揣摩導演的意圖,和導演多溝通,爭取一致意見,看到導演讓演這場大戲的需求和動機。將導演的需求外化出來,劇本就可以改變。這個外化就是生命的底色,是的,將自己生命的底色活出來,我是藍寶石就發藍光,不強迫自己發紅光,那是紅寶石乾的事情。我去掉各種顏色的面具,我安靜的發著自己的光,深藍,淺藍,寶石藍,湖水藍……各種不同的藍交織出我豐富的生命線。

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底色,導演和演員之間就可以隨時商量,隨時切換。作為演員,我知道我的底色一直是藍色;作為導演,我還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給自己的生命加點其他的顏色。有時舞台的情境需要粉色,我知道自己不是粉色,沒關係我可以在藍色中加點粉,變成粉藍;有時舞台的情境需要綠色,我知道自己不是綠色,沒關係我可以在藍色中加點黃,變成綠色。如此,按自己的底色活著,內外相合,這樣的我就不彆扭,不擰巴了。

作者:鄒超

我們是心理諮詢師,我們可以和你一起改變你的生活,讓你的生活變得積極、喜悅

weixin.qq.com/r/iikVDX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G 蛋白偶聯受體以及 G 蛋白的運作機制是用什麼方法發現的?
內心的空洞
「好吃得讓人為難」是一種什麼體驗?
生命成長的三大核心關鍵是什麼?
你是否幻想過宇宙是個生命體呢?

TAG:生命 | 顏色 | 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