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自己挨過揍,就不會有童年陰影了嗎?| 大腦里的童年記憶碎片

你最早的記憶是什麼?

在搖籃里?學步車裡?和媽媽的分別?或是隨機的一次蹣跚奔跑?你有確定的答案嗎?還是只有依稀的印象——藉由從父母處得來的信息,才能補全?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通常都會回答:在醫院。大概三歲,當時肺炎住院,對四周有些舊舊的灰白與青藍色的印象。對護士阿姨有印象。對哭有印象。對站在玻璃的一面,望向另一面有印象。

但我無法確定這裡有多少是真實的印象,又有多少是通過母親講述的「兩三歲住院,被放在護士站旁邊的一個『器皿』里隔離起來,媽媽也只能隔著玻璃看」這件事重新構建的記憶。

心理學家們稱,人們最早的記憶,平均只能拉伸到三歲半左右。在那之前的所有,不過時黑暗的深淵。即便在三歲以後,童年的記憶也並非是連續的,他們通常只是片段,甚至非常易受後天信息的影響而產生扭曲。

心理學家們將這種誇張的遺忘稱為「童年失憶」。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界是一個被長期關注的主題,原因很簡單:年紀非常小的孩子就已經展現出對生活中的事件有所記憶的證據,但當他們成人後,這些記憶卻所剩無幾。

吸引我關注童年記憶之迷蹤的,還有另一個原因:一方面,我們對於童年確實只有些不連續的片段;但另一方面,人們卻又總在說童年創傷的影響。尤其在近幾年,似乎一切問題都能歸咎於兒時的不幸。那麼,那些記憶究竟被施了怎樣的魔法,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卻又消失於無形呢?

在我們的大腦里,童年到底躲在哪?

最近幾年,科學家們終於開始逐步揭開了這件事的面紗。來自多倫多病童醫院的神經科學家保羅-弗蘭克蘭德為「消失童年」的故事加入了一點點生物的基礎:簡單來說,新的研究表明,在成年的過程中,大腦不得不犧牲掉大部分的童年記憶。

從出生到我們進入青春期早期的這段時間,大腦一直在鋪設它最基礎的迴路,並且用脂肪組織不斷加固電傳導通路,使它們更「好用」。在這一時期,大腦經歷了巨大的、爆發性的成長。神經之間綻開了無數的新通路。然而,一個有趣的事實是,相比成人之後的大腦,人類的大腦在兒時有多得多的腦細胞之間的連接,而在這一時期,多數的連接也會被修剪掉。修剪之後剩下的腦物質,就像是濕泥巴,留在那裡,等著我們的基因和經驗塑造它,把它塑造成適應某種具體環境的模樣。

如果沒有這些富餘出來的「旁枝」大腦,孩子們就沒可能學新事物學得那麼快。

當然,人類大腦超強的適應能力也是需要我們為此付出代價的。埃默里大學研究記憶的專家帕翠莎-鮑爾和同事們發現,當大腦經歷這段漫長的發展期的同時,大腦各區域負責創造和維持我們記憶的龐雜的系統也還在建設之中。「這一時期,這些區域形成記憶的能力遠不如成人之後。」鮑爾解釋道。

因此,在我們人生的前三年中長期記憶的形成,就是尤其不穩定,並且極其容易被衝散的了。

今年年初,弗蘭克蘭德和他的同事們也發表了一篇演講,指出了另一種大腦讓渡我們的童年記憶的方式:它們不僅褪色,還會被封存。這一研究的啟發來自於幾年前,弗蘭克蘭德和同為神經科學家的妻子注意到,他們做實驗的小白鼠中,那些生活在裝有轉動輪子的籠子里的白鼠在某些特定的記憶測試中會表現得更差一些。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兩人很快想到他們熟知的一項事實:在轉動輪子上鍛煉會促進海馬體內神經生成,而海馬體是有關記憶的最重要部分。兩人做了大量實驗,結果基本達成一致:生活在有輪子的籠子里的成年小白鼠,因為進行了鍛煉,所以會呈現出和幼年白鼠一樣的健忘情形。

為什麼神經生長的發生會伴隨著健忘呢?斯坦福大學的卡爾-戴瑟羅斯和同事的研究表明,海馬體中的神經生長確實會增強人們學習和記憶的能力沒錯,但同時也會迫使一定量的「遺忘」發生。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地方就那麼大,海馬體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神經。新的腦細胞可能會擠到其他神經元的領地,甚至可能取而代之,而伴隨著這一過程,就會發生小範圍迴路的破壞與重組,進而影響到個人的記憶。

由此說來,嬰兒時期高速的神經生長,應該正是「童年失憶」的部分原因。

那麼,話說回來,如果大面積失憶了,那「童年陰影」、「童年創傷」又是怎麼回事呢?

20 世紀心理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恐怕就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感受並不來自眼前真正發生的事物,而來自於童年構成性極強的經歷體驗。這些童年經驗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我們人生的底色,持續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思考。用一個術語來說,就是「投射」。有趣的是,有些時候可能童年事件本身留給我們的記憶已經不太清晰,但那種感覺卻持續存在。

神經科學家們認為,在上述記憶迴路的重組過程中,一些童年記憶是結結實實消失了的,而另一些則會以雜亂、曲折的模樣持續存在。許多研究發現,人們可以通過回應特定的提示性語言「召回」一部分童年記憶。比如說,通過打撈和「牛奶」相關的早期記憶,讓一些童年事件跳入腦海。

事實上,心理學家們在試圖使人們意識到「投射」的發生上,也採用了相似的辦法。當事人往往很難承認自己在「投射」,他們會認為面前的人真的在對自己惡言相向,就像從來不承認自己有一丁點成功的母親;認為伴侶的短暫「消失」預示著拋棄和離開,就像年幼時忽然不見的父親……如果現實中的情境喚起了彼時的情緒,那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正在「投射」。

於是,心理學家設計了「投射試驗」,挑逗我們潛伏著的假設,展示我們內心的所想,使我們更清晰地看清現實。最早的版本是 1921 年心理學家羅夏發明的「墨跡測試」,通過對無意義的隨機墨跡的解讀,探尋人的意識。1934 年,心理學家亨利-莫瑞和克里斯蒂娜-摩根發明了「主題理解測驗」,藉由對主人公情緒態度及其模糊的畫作的闡釋,來使被試者意識到自己的「投射」行為。

當然,對人類意識的探尋總是撲朔迷離,而且很難抵達一個叫做「正確」的彼岸。上述兩種測試都被其反對者詬病,認為結果太不準確而不值得一用。

甚至連拼湊所謂童年記憶(對於解決當下心理問題)是否真如此重要一事,心理學界也秉持不同看法。伊麗莎白-洛夫塔斯的著名實驗告訴我們,那些童年記憶往往是很多因素的混合物:真實的記憶碎片、對他人描述的吸收、和潛意識裡杜撰出來的想像的情景。它們中的一些可能是完全或部分編造而成的

是的,即便是成人之後,我們的記憶都不夠可靠,所謂的童年「記憶」更是如此——即使我們能夠擇出少數在混亂的大腦生長的周期後仍倖存的清晰記憶,也萬萬不可完全信任它們。

當然,我認為,對「投射」一事的探尋並非徒勞無功,它至少告訴成年後的人們,你並不是只能束手就擒——只要你能夠意識到這種傾向,並且有意識地做出調整。

童年確實具有那樣的法力,躲在暗處,似是而非、亦真亦假地以各種奇異的方式影響我們。但,已經成人的我們,怎麼能如此輕易地向當年的那個小孩認輸呢。


推薦閱讀:

《刑事偵緝檔案》中有哪些案件是你的童年陰影?
處理結果以及一些可能有幫助的東西
【童年惡夢如何影響你的一生】

TAG:童年陰影 | 大腦 | 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