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隨便聊聊和中國傳統武術練習者切磋下來的感受

一直說知乎不是一個討論武術格鬥的好地方,原因很簡單噴子太多。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是為了交流更不是為了分享知識和感受,而只是為了噴人。甚至到了你不和他一樣往死里噴就噴你,給你扣上武吹,洗地的帽子。

即便是討論在網上都快被封為神的mma(MixedMartial Arts)大部分吹捧者其實並不了解mma,有的甚至連mma和ufc的區別都搞不清楚。

這兩天,徐曉東又佔據了武術格鬥類話題的版面。這幾天討論格鬥的話題幾乎都是講他和詠春的比賽。

實話實說,對於這種比賽我的看法就是話題遠高於意義。徐曉東是一級運動員,即便他有舊傷,只要不影響他正常行動,普通人也打不過他。而他的對手只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肯定沒達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基礎上就沒法比。運動員可是選拔上去的,身體素質不好的會被選中???我小時候是見過體校老師來選拔的,一個學校有時候只被選走一兩個,那可是真千里挑一了。

我主要練習的是散打和松濤館流空手道。小時候也零星鬧著玩學過點三大內家拳。因為喜歡東竄西竄,也和不少中國傳武的練習者切磋過。在看這次的視頻的時候,我心裡的感受就是,我擦,這些毛病我都在我的對手身上看到過。

首先第一個毛病就是架子站的太死,其實不管傳統,現代,好的架子必然是靈動的。沉穩也好,敏捷也好,這些都不是目的,架子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做出反應,什麼虛靈頂勁,沉薦椎周都是為這個服務的。丁師傅從頭到腳都僵的,無論是主動進攻還是防守都沒什麼效果。幾次被摔都是像沙袋一樣基本沒有有效反應。

在戒備式的選擇上,丁師傅也沒有選擇合適的。攤掌在這種比試里意義不大,你又不攻擊對方眼睛,咽喉之類的部位,而且拉的太大,既在進攻的時候沒法很好的發力也沒法在防守的時候很好的回防,還不如握拳。

步伐可以說是個傳武練習者普遍性的問題了。由於傳統武術普遍的目的就不是打比賽而是求存,加上傳武練習者普遍缺少高強度的對抗訓練,所以傳武練習者的步伐在實戰中往往很僵硬。要知道過去的基礎建設不像現在,路面平整,過去都是土路,最好的路就是石板路了。所以傳武的步伐問題不大,相反現代搏擊的步子倒容易不適應。我曾經和一個練習拳擊的朋友切磋,場地是草坪,由於下過雨有點濕滑,我沒有用傳統散打的戒備式而是採用了楊氏川字步的站法。而我朋友則用了拳擊的步伐,結果還沒打到我就摔懵了。

而在平整地面和比賽場地里,站的太死劣勢就太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詠春練習者的通病,我只和一位練習過詠春的朋友切磋過。感覺丁師傅的步伐問題和他幾乎一樣,可能丁師傅還僵硬點。大家都知道詠春拳是貼身短打,注意力都放在寸勁,標指之類的上。問題是八極拳也好,詠春拳也好,這些短打拳的關鍵難道不是步伐嗎,你進不去,貼不了,其他東西練得強有用嗎??膝蓋內扣的目的是為了護襠,現在正規比賽里,意義已經不大,為了一個Pose犧牲了自己的機動性合算嗎??

我和那位朋友是低烈度的對抗,雙方雖然沒帶護具但是都沒有也不會往死里打。結果就是我利用步伐優勢,全程放風箏。我打的到他,但他打不到我,雖然看得出他是下過功夫的,也只有鬱悶的份。

傳武的朋友步伐是通病。其他就各有各的毛病了,太極拳普遍問題就是身體素質不行,陳氏老想著發人,恨不得一搭手就放飛你。楊氏的缺少進攻手段,在防守上又對連續下端鞭腿沒很好的辦法。吳氏的老想著化勁,但中路空門大開是普遍現象,正蹬,前踢,側踹可以讓他們懷疑人生。

八卦掌的切磋的不多,唯二兩場下來的感覺是有點食古不化。這點上太極也是,遇到力氣比自己小的就不能硬吃了,平時練習都是走兩翼,實戰的時候難道不能走中間了???

三大內家拳里,感覺好點的還是形意。往往比較紮實,即便輸給我,也可以看得出來是下過功夫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實戰經驗太少,步伐太死,進攻老想一拳結束戰鬥。但是抗擊打還算不錯,能扛得住鞭腿,提上去有種踢輪胎的感覺。

最近很多人在罵傳武是垃圾。對於這種人我一向懶得多廢話。空手道難道不是琉球的傳武??不照樣在踢拳和mma的賽場馳騁???

對於進入世界格鬥領域,站立方面不用說散打其實很不錯,多交流,多放出去打,技術提升會很快。mma領域還是看好中國跤和散打。至於中國傳統武術,我倒是覺得要先有適合自己的比賽,慢慢的挑選和改進自己的技術。

推薦閱讀:

內功之精華 武學之精粹 牛猛
《李復禎心意六合拳》書中涉及人物簡介 權成
李復禎心意六合拳贊 權成
挖掘整理 繼承發展 發揚光大 張明忠

TAG:傳統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