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km節奏訓練---決定全馬成敗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在2016重慶馬拉松全馬跑到了3小時15分。

那時的訓練,主要以每周末的半馬為主,為什麼是半馬為主呢?因為那時,作為一個新手,各種獎牌的吸引力對我來說是很大的,線下比賽自然不會有很多,但周末通過跑步app線上比賽可以極大限度的滿足我對於收集各種主題、款式、風格和元素的獎牌的強烈興趣。一般,線上跑都報半馬,所以到周末,至少有一個半馬線上跑,有時甚至周六周日各一個。因此,我常規的長距離就是21km,基本上很少去跑更長的距離。在2016重馬之前2周,我跑了1個30km,耗時2小時14分23秒,平均配速428,2周後的重馬,30km時耗時2小時14分39秒,十分的接近。

315重馬之後,我以5分-5分半的配速,跑了3個LSD的30km,1個LSD的40km,1個稍快於LSD的27km,當然,這裡只說長距離,10多km,半馬,還是跑了不少,跑量保持的不錯。然後,我就參加了當年6月的2016蘭州馬拉松,結果在亞高原跑出來308,比三個月前的重馬PB了7分鐘,關鍵是突破了國家二級標準,讓人欣喜。但是,也發現了問題,30km後,甚至半程以後,掉速嚴重,僅能維持4分40的配速,所以感覺很難去接近3小時的門檻。

鎖定了需要突破的瓶頸,那就是後程掉速嚴重。經過我的遠程教練田玉橋教練的指導,應加強長距離的節奏訓練,在穩定的節奏感之中去完成30km,是全馬取得滿意成績的關鍵點,其他一切的專項訓練,比如節奏段落跑、間歇跑、乳酸跑,其實都是為了配合30km長距離節奏跑的水平提高。當你可以抬腳就來30km平穩的比賽配速節奏跑,那麼真正的比賽中,你才可以如魚得水般的去駕馭賽道、掌控節奏、巡航滑行。

接下來的2016夏天,在最高氣溫50+度的伊拉克,我在五人制足球場的小操場上,開始了我備戰北京馬拉松的夏訓。除了每周兩次的強度,我堅決執行每周一次的30km長距離,由於晚上40多度太熱,我都是清晨3點半起床,4點多開始跑,7-8月我一共完成5個節奏30km,從第一個的2小時21分到穩定的2小時10分左右。我知道離破三需要的30km2小時5分已經很接近了,加上比賽時天氣涼爽、更好發揮,應該有望接近三小時。為夢想而奮鬥著的感覺,很辛苦,但卻美妙。

就抱著這樣的心態和希望,我踏上了2016北馬的起點。賽前一周,我跑了一個盤山公里半馬,刺激了心肺。北馬當天天氣很棒,天亮前下了小雨,濕潤涼爽。我嚴格按照自己的4個10km 的配速分配計劃來執行,到30km時,用時2小時4分半,心裡一樂,比計劃的2小時5分還賺了半分鐘,更加有希望了,30km後計劃可以允許掉速到4分半,事實上根本掉不到那麼多,4分20繼續走。最後,以257的成績漂亮完成破三,長跑22個月實現破三夢想!一度那麼遙遠的夢想,如願成真!

通過北馬的驗證,我更加堅信,30km節奏訓練是決定全馬比賽成敗的關鍵因素。此後,我備戰任何一個重要的馬拉松,我都注重30km節奏訓練,其他的訓練項目都是圍繞和促進30km而進行。如果備戰周期內沒有像樣的30km節奏,那我是不敢去跑一個全馬或者說不敢有任何成績上的奢望的。

總的來說,備戰全馬的前期,應該有足夠的有氧準備,需要拉幾個30km或以上的LSD,然後,間歇訓練提升最大攝氧量和速度,乳酸訓練增強速度耐力,並且開始每周一個30km比賽配速的節奏訓練,以模擬比賽時的節奏控制和穩定發揮。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我衝過時間牌上顯示2小時57分的2016北馬終點拱門時,激動的眼淚幾乎就要流下,我知道,那麼多個夏季的黑夜和拂曉的奔跑,都是源於強烈的意願。有了意願,你才會去吃苦耐勞,才會忍受痛並快樂的煎熬。

因為,你知道,一切汗水與淚水,終將過去。

一切酸甜苦辣,都值得回味。

推薦閱讀:

樣樣不到300塊!從頭到腳跑步裝備最強性價比解決方案
跑步後膝關節疼痛要注意,看看你的膝蓋是哪裡受傷了?
跑步路線079——上海 浦東濱江
初跑者的5個訓練階段(1)
跑步500天聊聊關於裝備的二、三事兒.......

TAG:馬拉松 | 跑步 | 跑步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