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的普及,應走在平權之前。
……
二元社會性別下,本身其實存在著「動態平衡」。
雖然不可否認大部分女性(或男性)被主流意識「被迫物化」,但他們仍擁有相當的選擇權。
「給女權運動丟臉的小女人」們,實際上她們物化自己以換取利益的行為本身就是「平權」的一種另類表現——要知道,交易也要遵循自願與平等的原則。將自己作為商品標價出售,本身就是個體自由意志的選擇,若我們真的支持平權運動,那又為何要批判一個個體由自由意志決定來物化自己標價出售的行為呢?他們主動放棄部分權利(不排除有的人會放棄全部人權),以換取自己希望的回報,這種行為——再次強調,本身就是個人意志的選擇。
平權的核心絕不該僅停留在兩性平等上,更應該注重「讓每個不同性別的玩家都有自由選擇自己角色定位的權利」
……
依此來看,顯然人權本就該走在平權之前了。
自由的選擇權,對自己人生的處置權等等,這些不都是人權的重要成分嗎?
……
然而比起男權社會下被迫物化的女性,可能更可憐的要屬出生在封建意識形態下的孩子們了。
No child ask to born.
但他們常成為父母的「附屬品」。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計劃生育再嚴格,決定「是否」要擁有一個孩子仍然是相對容易的事情。
將孩子作為自己的附屬品,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與他人攀比、用以炫耀、「養兒防老」,
這種家庭在我天朝上國真的數不勝數。
調查?我想必要性不是很大。
看看遍地開花的「學前技術培養班」「學前興趣班」「學前知識培養班」就再明白不過了。
「家長們比起較隱蔽、短時間較難體現出優勢的、對孩子天性的培養來說,更喜歡成效快、效果明顯的知識與技能灌輸」
這應該是業內對整個市場普遍規律的基本認知吧?
今日參觀了一個教育理念極為先進,對性別角色劃分不干涉、對知識與技能掌握不強調、對孩子們的日常「課程」不強求的幼兒園,孩子們更多是以遊戲來習得生活技能與社交技巧、認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並由老師們引導孩子們的獨立自主能力、不干涉孩子們對事物的好奇心、不強行規定孩子們需要學習或掌握的知識技能方向。
這樣一個幼兒園,卻需要足足5年的資本支撐,才能剛剛做到收支平衡。
當然,5年內,幼兒園沒有做過任何宣傳上的努力。能有今天入院需要排隊三年(懷孕時報名)的成果,全部靠家長發覺孩子成長後的優勢奔走相告。
但是又有多少同樣優秀的早教機構能有足夠的資本堅持5年呢?
還是」入院3個月,出院會彈琴「的快餐更受家長們的歡迎。
因為「天性與能力」的成長是看不到的,而技能、知識與行為的變化,是家長們喜聞樂見的——這能讓家長們感到對自己孩子成長方向的把控與支配感。
如果沒有這麼多將孩子當做附屬品、當做牽線木偶的家長,沒了大範圍大量的市場需求支持,
豫章書院、楊永信等機構還能靠什麼生存下去?
可惜,在我天朝上國的封建農業制社會下,生產力是第一要素,孩子們怕是少有人權的——不僅學齡前如此,成人前、甚至一生,恐怕都是如此。
人權的普及,路還很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