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數據應用於物流金融風控靠譜嗎?
萬聯導讀:作為金融的重要驅動力,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視。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加劇了金融的科技賦能,金融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2017年9月22日,在萬聯網成功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物流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傳化智聯股份公路港快線事業部總經理韓雪峰(對話主持)、布諾科技總經理張明裕、匯融信息總經理曾再興、華夏銀行廣州分行小微信貸部總經理肖蓉、運金所創始人兼CEO陳豪等重磅嘉賓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
作為金融的重要驅動力,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視。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加劇了金融的科技賦能,金融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基於金融科技的物流金融都有哪些創新模式?用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來做物流金融風險控制是否靠譜? 針對散小亂的物流運力服務供應鏈市場如何做風控?
2017年9月22日,在萬聯網成功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物流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傳化智聯股份公路港快線事業部總經理韓雪峰(對話主持)、布諾科技總經理張明裕、匯融信息總經理曾再興、華夏銀行廣州分行小微信貸部總經理肖蓉、運金所創始人兼CEO陳豪等重磅嘉賓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
論壇現場
以下內容為圓桌對話速記的部分內容,萬聯網整理,有刪改:
韓雪峰:第一個問題,基於金融科技的物流金融能觸動哪些創新模式?
曾再興:新的物流金融創新模式,我們的特點不是自己運營物流金融平台,或者不是自己運營供應鏈金融平台,我們做的更多是幫助企業去搭建系統,做風控模型,建模,做一些運維的工作。我們接觸了很多這樣的客戶和模式,具體到落地的模式有很多,前面的嘉賓已經分享了。
比如說金潤保理做的ETC後付費模式,基於和交通廳下面的ETC數據合作,他們知道沒有人造假,基於很小很碎片化場景的金融是很好。第二是基於數據軌跡,計算模型,得到運力情況,得到運力供應鏈金融指數,通過這個判斷他的情況,發放貸款,這也是一種模式。第三在十年前可能也有,是物流車的金融租賃模式。一些非金融機構也會把原來傳統的自己買車,請司機的模式,轉變為給你貸款,例如40萬的拖車,司機出4萬,其他九成通過金融平台來做,讓車和貨聯動,讓司機變成為自己工作,既提高他的積極性,消除了管理方面的司機不可控,包括司機偷油偷輪胎的問題。記錄他的消費情況、還款情況、掙多少錢的情況。通過這樣的結合是一種新的模式。
現在的物流金融更多是指公路物流,航運沒有太涉及到。因為航運行業有它的特點,更傳統一些,比陸上物流更傳統,更加難控制。我認為,航海方面的模式創新在未來幾年會有新的模式。
韓雪峰:您覺得基於創新的物流金融下的大數據,到底這個畫像是否應該畫?是這個時機沒有到,還是我們畫的時候基於數據的沉澱不夠?
曾再興:匯融信息的定位是最懂物流行業的信息公司。這裡有一個潛台詞,物流行業非常碎片化,這種場景下如果沒有數據或者信息化是不可想像的,完全看銀行的傳統手段做,是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我們對物流行業的數字化風控,第一不能完全依賴,把風險數據當做唯一結果。第二,應該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例如天地匯有它的對於司機的掌握,對於物流公司的掌握,但這僅僅片面的數據,不是全面的數據,怎麼拿到司機和物流企業更多的數據?這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這裡有很多手段,通過EDC數據,通過物聯網技術,得到了GPS數據,通過智能化倉儲、一些感測器,得到物理是否移動等等。現在還有很多雲端的數據,把原來物流行業是信息化黑洞的現狀改變。就像現在的物流+互聯網的平台,也把一些零散的,散亂的方式數據化。
這是理想化的一個狀況。在我們給客戶服務的過程中,怎麼樣設計一些非常簡單的傻瓜式的問題模板,通過線下業務經理向客戶問這個問題,搜集第一手素材放入其中。手動收集現象數據,作為我們判斷的數據。我們做數據風控有幾種來源,包括EDC數據、交易數據。這種線下的問卷設計和線下問卷收集的數據。現在第三方數據也逐漸日趨完善,和民間數據結合在一起,去做評分和畫像,可能不一定最準確,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放款依據。看這個客戶是好壞,如果是好客戶,評分是多少,這可以作為放款的依據。包括風險定價,數據也是你去做風險定價的非常重要的數據來源。
如果說到數據對於風險的作用,這是有作用的,而且未來作用一定會越來越大。但是目前來講,還沒有辦法只依賴數據可以做到風控不用人干預,是做不到的,只是一定程度上輔助風控的手段。
韓雪峰:區塊鏈對於風控這個事到底是否靠譜?有請張總。
張明裕:我希望大家出門之後一定要記得區塊鏈不是去中心。第二,區塊鏈不是創造信任的,而是傳遞信任的。
例如大家手上都有一支筆,你能在一秒鐘之內把那支筆立在桌上嗎?誰能舉手看一下。你把筆給我,我立給你看,我立起來。大家一直有一個感覺,你想從自身原因上去證明你是靠譜,最好的靠譜方式就是我剛才的動作,找一個人能夠支撐你的人讓你站起來。
大數據等等只是從一個維度證明你真的在做這個事情,但是如果我想換一個角度告訴你,中石油、中石化告訴你就是張明裕幫我聯繫的貨。因為有可能他把貨物給了一個數據,這個數據又給了廣東的物流公司,它又給了另一家物流公司。所有的原因在這裡,而不在於你用各種方式證明是靠譜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把筆拿起來這麼放就是對的,就立起來了,不用鬆手。
區塊鏈的意義在哪裡?不是去中心,而是強化中心。核心企業本來就是中心,我要用的借它的力去幫助,或者把它的信用價值傳遞給那些需要信任的人身上。最好的方式是誰證明給我,我用的是他的信用?說白了,那個信用我不需要千方百計證明是真實的,例如我只要證明這個事情是他只有操作的,在傳遞不同機構的過程中,我的信用會衰退,這就成功了。
這是區塊鏈中重要的一點。所以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就是比特幣,但是它能傳播,不管經過多少陌生人的手,價值都不會變。用到物流行業也是一樣的,你要做的就是通過不衰減的方式傳遞到需要的人手上。
如果去做風控,我還有另一個詞是活在當下。這裡有兩個邏輯,證明大數據也好,只證明我應該拿多少額度。但是我強調的活在當下,是你不要和我講那麼多,現在北汽欠你多少錢,拿過來找肖總,她肯定給你貸款。區塊鏈的意義就在這裡,活在當下就可以了。
第二,很多人理解區塊鏈不一樣,認為每個人都要建節點嗎?不是,而是真正能承擔得起的人建立節點,把要的是業務登錄進去的用戶密碼和識別身份的操作,其他節點不需要。所以不會像大家想的我的數據量是否會暴增,其實做企業的沒有B2C那種海量的客戶,所以你根本不用擔心它存不下去或者存得太貴。
韓雪峰:很多人說傳統銀行不思進取,佔有了資源,又不干事。那麼來自銀行業肖總,是怎麼看待?
肖蓉:給小散亂的運力型小微企業如何做授信支持,小散亂有兩種梳理方式,這是一種金融繫念,不是銀行理念、保險理念、大數法則。按照畫像模式,我做批量快速海量的獲客,做大量的客群之後,用它的收益,用這整個收益去覆蓋它的不良。前面很多人在說的都是這樣的概念,都用這樣的問題在解決。中間所借用到的方式和方案無非是畫像,我們銀行還會有一些貸款用途的鎖定,前面講到的ETC、油卡、鎖定他的貸款用途。我通過對你的ERP、對ETC、GPS數據的了解,將一定的不良率在進行的風險資金池裡面做覆蓋。當然,這個利率會相對比抵押貸款要高。
另外一種方式,我們銀行要麼是傍大樹,要麼把小散亂橫著梳,要麼豎著梳,然後掛在大樹上,那個大樹可能是蒙牛、伊利、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前面兩個問題我很想說一說,我們銀行做的還是核心企業的應收帳款的事情。今天我們在談新模式、新金融、新技術,我認為新技術本質沒有改變融資的模式創新,它的本質還是應付帳款。
但是技術讓我們的應收帳款的過程比較容易,以前我們也可以這樣做,二級供應商也可以做。但是為什麼銀行不做?是因為太費事了,中石油在這裡,先找到他的一級供應商,再去和二級供應商談,我可以做到把資金鎖定在銀行體系中沒問題,但是核實信息流的過程太複雜了。所以新技術新模式項下,我們會把原來做得很複雜的事情變得很快速的可以去做。回到第一個模式也是一樣,如果半年還只能做到十個戶、二十個戶,我是不會做的,否則他的風險是覆蓋不了資金池了。
這兩個是我梳理小散亂運力的梳理方式。你在這個行業裡面做多久,怎麼樣和你談這樣的。但是宏觀來說,只有這兩種方式。
韓雪峰:第一輪的綜合點評是否精彩就看陳總了。
陳豪:在這裡,我先回答一個問題。這個數據做金融靠譜嗎?我把靠譜分成兩個字,大家非常明白。數據來做風險控制是有譜但不可靠,這個事情可以去相信,去測算,但是它不是金融風險控制的必要,能控制住。因為我之前做過兩三年,感覺控起來非常困難,物流公司的想法現在很簡單,你能否解決他生意上的關鍵問題,我要小錢的方便利用,要大錢的時候能夠跟上。一家小額公司給30萬,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這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去看這個觀點的時候,要做兩方面的結合。光是數據來看,我們自己覺得很安慰,很靠譜了,實際上可能不是這麼一回事。這是第一個問題,數據做風控靠譜嗎,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怎麼說有點譜呢?它提升效益,不管是做信用級別還是供應鏈級別,小額資金和大額資金,在判斷起來的時候,在真實數據下面判斷,大家可能對這個事情判斷太嚴重了。我們做兩三年後發現,數據真實性很容易做檢測,包括加油、ETC,用於支付上游之類,這些東西都不反感,不是太核心,也會在這裡造一個流動性的假。這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因此在數據維度上,過多把細節過度關注不是重點,可能會誤入歧途。我們在做數據層面要稍微跳出這個層面。
韓雪峰:第二個問題,金融科技在物流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
陳豪:在這個行業裡面,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操作口徑不一樣,因此在各自的領域,包括運金所在這裡去操作的思路也有自己的方式。金融科技對我們來講,我們是很重視的,但是就一定把它定位成基礎的能力來作為提供。所以在解決資金使用的時候,不管是幾十萬還是幾百萬,哪怕是上千萬,我們也可以解決,關鍵在於你是否有高效的方式,金融科技在這裡提供了基礎功能,這是不可迴避的。
不要盲目相信數據就能戰勝一切,還是要回歸金融本質去操作這個事情。
肖蓉:我今天為什麼來?是來找合作夥伴。什麼樣子具有科技型的企業我們是願意去做的?兩種大的方向,第一是你能夠找到行業應用場景,如果你讓我來找,不好意思我給不了你。你有夯實的應用場景,並且有足夠的能力去控制這個應用場景,這種我們很願意合作。還有一種,物流行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控貨,這不是我們最看重的,而是處理貨流的能力。你自己有通道可以解決,或者在行業里是做專業的物流。我這個物流行業,物流公司,你不給我錢,我幫你處理,也是一種能力。
你有應用場景,有一些我不能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是我看重的。這個事情和科技有什麼關係?這個必須要高效,不能你給我10年處理這個礦泉水瓶,我接受不了。你要訓練的把這個信息傳導給能夠處理的渠道,並且能夠處理掉,這是我需要的。
還有前面大家都在談小額分散的概念,其實我們目前也有一些合作夥伴,在其他行業也有做快速獲客,我們戶均做得不大,可能十幾萬、二三十萬。
這種合作的科技型企業肯定有強力的三個東西,第一是貸前,能夠迅速的幫我海量獲客,能夠在汪洋大海中找到這批客戶,有融資需求,可以快速對接,我的人力成本做不到。還有貸中、貸後,你的風控模型振的能夠幫我監控貸後,實時報警機制。今天上午大家說得特別好,很多我都做了筆記,因為多維數據是我們需要的,多維數據的預計、多維數據的前期風控都是我們需要的。
曾再興:我分享一點乾貨。有一個觀點,目前在產業+互聯網金融,科技越來越重要,不像原來ERP,靠筆記、靠口說也能把這個事做了。目前哪一家做供應鏈金融的公司或者產業+互聯網+金融的公司,說不需要IT就能把事情做了?我相信也是很多企業,尤其傳統企業做互聯網+金融非常痛的一個點,找不到好的供應商或者方式,我接入的資源很好,運作很棒,但是不能落地。
目前在這個背景下,你的金融,你的科技和你的業務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有一定有很強大的IT團隊做業務支撐,業務才能做得很好,發展壯大。一定是它的供應商,用戶、客戶、合作夥伴都能用這個平台,進行平台化。你有些面向互聯網的基礎化的平台,有一些基層組件,根據每個公司每個行業的業務場景,特點,然後基於這個標準化,再去定製化完全符合公司標準的互聯網平台,成為自己公司的產業互聯網平台,再不斷的去迭代,可以持續來用這個東西。
這種方法才是真正做產業互聯網+金融的公司,或者做供應鏈金融公司應該有的對IT的態度,不再是一個IT部門,應該是走向前台的部門。有一些傳統企業來創業,應該對技術水平方面,應該選擇自己公司有一套方案,基於標準化的組件,組裝成為我公司的完全服務我們情況的平台,而不是單純採購一套系統。否則現在看起來能用,但是肯定會走彎路,否則會發現我的IT技術會成為脫後退的東西。這是我的經驗總結,我看到太多的客戶走了這樣的彎路,大大的拖後了發展的步伐。
關於建議,一定要注意數據,一定要重視數據,哪怕目前數據對我沒用,一定要注意數據的結構化存儲。不要覺得數據沒用,這是不對的,一定要讓你的合作夥伴、客戶也重視真實交易的信用。數據就是資產,真的是這樣。
張明裕:肖總和曾總、陳總,我們都打過交道。在剛才肖總講到是否有海量的客戶,剛才說到快速上量,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B客戶和C客戶是不一樣的,例如做現金貸,有公司可以一個月申請額140億,最後放出20億。一周利息是4.5%,折算一下年化是多少。這種可以由大數法則去做。但是如果你服務的客戶是10個,一個出了問題就是10%,這是銀行接受不了的。你有沒有快速幫他一批客戶拉上來的能力?拉到100個之後,10個客戶出問題,就是1%。如果你不具備這個能力是很難改變的,這就是為什麼有大數據的前提,你一定要有夠支撐大數法則的基礎。
我原來是做IT出身,和曾總在一個城市大連,後來和肖總的華夏銀行做供應鏈金融,所以我算是跨界過來做這個行業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做一千多個核心企業之後,我一直覺得有一點,在這個行業裡面不是銀行不能溝通,只是溝通的方式不對。例如客戶說一定能處置掉我的貨,那不是銀行想看到的,銀行想看到的是拿出數據來,和肖總去講,你肯定能說服得了。
說到金融科技在物流金融裡面的應用場景,我剛才說的很重要的一個場景是你怎麼樣把信用輸出。大家都是做物流的,可能運力的80%就集中在30%的客戶身上。你拿到這個數據,怎麼樣證明三一重工的汽車是通過郵政數據部運出去嗎?從昆明運到大理是快達物流在運,從大理運到4S店是城配公司在做。你怎麼證明這個貨最後的付款方是三一重工?這是最重要的。
你怎麼樣去用一個方式創造可以傳播信任的機制,這個機制不僅僅是信息。也就是說,你有一千萬給到郵政屬遞,郵政速遞只有100萬給到了自有物流,自有物流只有50萬給到泰達。這個錢一定來源於三一重工。這個場景用什麼方式去做,經過那麼多手之後,這個信任怎麼不丟?就涉及到區塊鏈。
大數據是很好的應用,大家一定要想你積累得是否足夠。因為對於個人來講,我大概可以活到70多歲,你現在挖掘我,我從18歲到25歲,後面有五六十年的使用價值。但是中小企業平均存活3-5年,你還沒有積累夠,他就死了。所以一定是在這個場景下幫助到他,積累你的數據。如果換過來看這不一定成立,先去積累,後面才有機會去做。區塊鏈在這個產業,不僅僅是是解決數據真實的問題,而是解決了信任傳遞的問題。如果沒有大的信用在這個體系裡面,其實它是完不成的。這是在金融科技裡面的應用場景,也就是多級承運人之間怎麼把信用傳遞出去,包括運營、倉儲、物流這一套。
重要聲明:以上內容由萬聯網依據現場部分速記編輯整理,未經嘉賓本人審閱,供業內人士交流學習,若PC端轉載請註明出處:萬聯網。公眾號轉載請聯繫萬聯網微信公眾號(wanlinkcn)獲取授權。
推薦閱讀:
※人民網與科大訊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聯手打造「智慧媒體」,究竟是什麼?
※如何評價馬雲的電影?
※這不是掃黃,這是互聯網的狂歡
※互聯網心理學
※5G時代的萬物互聯都有哪些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