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拉整體結構簡介(一)

我打算在這篇文章中簡單介紹一下張拉整體(Tensegrity)這種結構形式。

張拉整體是什麼結構

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張拉整體,就算是學習土木學習結構的,知道它的也比較少。一個是因為它實際應用現在少見,另一個是因為有時候它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被起了其他名字。要描述什麼是張拉整體還是挺不容易的,但是往往看一眼圖就能明白個大概了。下面上圖:

圖1 (圖片哪找的忘了。)

從圖1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樸素的理解:這裡有兩種結構組成部分,一個是桿,一個是繩索,它們都是直的。既然繩索是綳直的,那就說明這些繩索有內力,換句話說,就是這個結構有預應力。直觀上,它與傳統結構最大不同,就是這些組成部分放置的位置、角度、方向比較「神秘」,而傳統建築各部分相對安排得比較規整,通常是互相垂直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對受過結構分析訓練的人來說,傳統結構還是相對容易看出力是如何傳遞的,而張拉整體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早期的定義就是從這種觀察中來的,不過我們先不急著定義它,它的定義從一開始的比較具體的描述,隨著發展逐漸在改變,約束也越來越少。

張拉整體據說最開始的時候長圖2那樣。這件藝術作品叫「Snelsons X」,是根據Snelson當初的作品重製的。這個Snelson現在被一般認為是鼓搗出張拉整體結構的第一人。據他與Motro的通信中講,他自己是個藝術生,1948年夏天在黑山學院(這個是美國曾經很有名的藝術學校)聽過富勒(建築師,就是那個富勒烯的富勒)的課。Snelson之後弄了一堆藝術作品,其中一個就是圖2那個結構。他把這兩個摞在一起的X給富勒看,富勒不怎麼就意識到這個結構是他苦苦思索的「問題」的答案。富勒給這種結構起了個名,用「tensional」(張拉)和「integrity」(整體)掐頭去尾合成了「tensegrity」(張拉整體)這個詞。不過幾年之後,富勒不再把發現這種類型結構歸功於Snelson了,許多場合不再提Snelson的名字了。

圖2. Snelsons X. (原圖出處)

圖1和圖2的結構有著相似的特徵。它們都有兩類不同的結構組成部分,只是在圖2里,「桿」不是直的,而是X形狀,或者說是有4個端點、2個方向的「桿」。桿和索,一個「硬」,一個「軟」。每兩個「硬」的組成部分互相不接觸,這導致了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有種「這樣也能保持平衡?!」的感覺。圖3是Snelson坐在他的tensegrity tower上的照片,你可以看到,其實還是挺穩當的。這個tensegrity tower是多個圖1的結構(叫做simplex)疊加成的,每一層的下面三個點落在下面一層頂部三角形的三條邊上。

圖3. Snelson坐在tensegrity tower上。(原圖出處)

Snelson仍然在繼續創作很多匪夷所思的、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大型張拉整體藝術作品,比如下面圖4這個。

圖4. Snelson的作品「Fly」。(出處忘了。)

那到底什麼是張拉整體?學術界在結構工程這邊至今並沒有統一的定義,雖然有些地方不同,但大體上一致。主要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是否允許桿與桿直接連接。圖1、2、4都是屬於桿的端點不互相接觸。

而我個人對張拉整體的定義是「存在預應力才能自平衡的鉸接結構」。下面來一一說明:

  1. 存在預應力。這一條要求普遍存在於各種定義中,有了預應力,索才能是繃緊的狀態,才能提供剛度。有人可能會想,我加上外力,也能讓索繃緊。這就說到了下一點。
  2. 自平衡。自平衡說的是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結構必須能處於平衡狀態。這一條其實也是因為索的存在。
  3. 鉸接。這一點也是普遍默認的,組件之間全部認為是鉸接。

我的定義里沒有硬性規定其他一些東西。

  1. 桿與桿是可以直接連接在一個點上的。最原始的定義里,一個點只能連有一個桿,其他必須為索。Adhikari,Skelton & Helton (1998)把它擴展為一個點連 k 個桿,根據連多少個,細分為不同的class。比如圖1、2、4的結構都是Class 1,而一個點最多連了 k 個就是Class k . 注意是所有節點裡,連最多的數量。如果有一個點連了兩個桿,其他都是一個,也叫Class 2。圖5畫了Class 1和Class 2的張拉整體。

圖5. 左邊是Class 1,右邊是Class 2。粗線代表bar(桿),細線代表cable(索)。注意中間的構件雖然交叉,但是它們沒有連在一起。

2. 大部分研究都遵循構件只承受軸向力,是直的形狀,但這不是必須的,有少數研究不是這樣。典型例子就是圖2那個Snelsons X,它的「桿」是個X。還有比如這樣的:

圖6. 承擔壓力的構件是3D的。(Frumar et al., 2009)

甚至這樣的:

圖7. 球形張拉整體機器人。(B?hm et al., 2016)

3. 通常默認是兩種類型的構件:一種是cable(索),它只能承擔拉力;一種是bar(桿),用它承擔壓力(儘管它也能承擔拉力)。我覺得其實也完全不必拘泥於此,我們完全可以把只用cable和只用bar的結構包括進來。這樣來看,全用cable的,比如索網結構,也算張拉整體;全用bar的,比如有預應力的桁架,也算張拉整體。

前面我說在結構工程這邊沒有統一定義,但在數學那邊有一個,1980年Roth和Whiteley描述了一個抽象的張拉整體框架(framework)。簡單說說是怎麼回事。首先我們有一些頂點,這些頂點就是我們張拉整體構件鉸接的節點,這些頂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集合V。然後把頂點集的一些元素取出某些,兩兩配對,分配到三個不同的集合B、C和S中,這三個集合的元素是張拉整體的構件(member),其實也就是每一個member是由它的兩個端點來表示的。其中在B集合里的構件叫bar,在C集合里的構件叫cable,在S集合里的構件叫strut。這三種構件行為不一樣。凡是cable的,它的兩個端點間的距離可以無限接近,但是不能伸長;凡是bar的,它的兩個端點間的距離既不能變長,也不能變短;凡是strut的,它的兩個端點間的距離可以無限伸長,但是不能縮短。這四個集合構成了一個圖(graph),然後我們為每個頂點賦上一個向量,代表這個頂點在某個空間中的坐標。這個帶上了坐標的張拉整體圖,就是張拉整體框架。

有人可能想,數學怎麼會研究這個?原因是,數學的離散幾何里有個分支叫剛性理論(rigidity theory),它研究的是給定一堆幾何約束,滿足這些幾何約束的解是不是唯一解?是局部唯一?全局唯一?等等。原本研究的對象是bar framework,也就是所有的member都是bar的framework,member之間全部鉸接,基本是抽象了的桁架。而張拉整體剛好提供了一個把原本的研究對象擴展的機會。原來的bar相當於把某兩點間距離施加了一個「等於」某個值的約束,現在cable則相當於給兩點間距離施加了「小於」某個值的約束,而strut是給兩點間施加了「大於」某個值的約束。

那麼,大家都拿張拉整體來幹嘛了呢?


推薦閱讀:

預製板加固詳解
鋼筋混凝土柱加固分析
PKPM的軟體命名說明

TAG:結構工程 | 機器人 | 建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