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誤解|為啥花的錢都打了水漂?

搞了一個創意團隊天天追熱點、發海報,是品牌營銷嗎?

門店新開業,花了10萬塊打廣告、做折扣,是品牌營銷嗎?

每個節日都花樣翻新、營銷玩法爆點十足,是品牌營銷嗎?

……

在這個強調品牌就是競爭力的時代,不善於營銷品牌很難有前途。

但很可能,你做的品牌營銷只是自嗨。

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品牌營銷這件事,90%的人都可能存在的誤解。

01

誤解:品牌營銷=做活動、寫文案

正解:品牌要干符合階段需求的事

一位餐飲老闆曾吐槽:"要招一個真正的品牌總監太難了!大部分品牌總監偏執行,是很好的活動策劃人;還有一些乾的是成就自我、但不成就品牌的事情。"

"他們很容易沉浸在專業領域,而忽略公司階段性戰略及營收指標。假如一個餐飲品牌,每天輸出很好的文案,門店卻並不賺錢,就好比甲方公司做著乙方公司的活兒,角色錯位了。"

品牌營銷的目的一定是基於公司戰略,用做品牌的方式,最終幫助公司實現盈利增長。達到增長目的的過程有長有短,但最終的目的一定是增長。

品牌就應該干符合階段需求的事兒。

網易雲音樂能夠把5000條樂評大字報鋪滿杭州地鐵1號線和整個江陵路地鐵站,戳中2億用戶的心,就必然成為經典案例。

創業初期的第一佳大雞排曾在垃圾桶上貼帶LOGO的"請愛護環境"小標語,從而實現門店的引流,也可算作品牌微小時的巧妙打法。

但,如果在解決溫飽的時期去解決文化問題,生出的文化必然是臆想和扭曲的。

02

誤解:開店先談品牌

正解:首要解決經營問題

井格重慶火鍋認為,企業只有先生存下來,才有資格談品牌。比如,井格在品牌勢能影響不到的地方開店,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一定不是做品牌,而是解決經營問題。先活下來,再去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比如,去年夏天井格舉辦了為期4個月的啤酒節活動,顧客花30元即可購買300瓶啤酒存在店面,售賣持續40多天,賣出7400多張預定券。雖然顧客反響很熱烈,大有品牌活動的樣子,但活動最初的出發點,其實是要解決川渝火鍋在北方城市的淡季問題。

"最初啤酒節活動是要解決一整個淡季的引流問題,而不是來提高短期的營業額。因此活動周期必須拉長。"井格認為,"現在的顧客越來越難對短期刺激做出決策,而更趨向於選擇長期刺激。"

03

誤解:營銷活動就要創意翻新

正解:品牌就是不斷重複

每逢各種節日,餐飲商家們總是會做各種創意營銷活動,尤其以情人節為甚。但在大家創意迭出的時候,西貝卻年復一年,重複著"親嘴節"的活動,因此被不少人揶揄創意枯竭。然而,當重複3次以上時,大多數人記住了西貝的214親嘴節,卻毫不記得那些迭出的花樣。這就是重複的力量。

當然,重複不代表一成不變,活動本身仍然有自我進化的需求。

以井格啤酒節為例,雖然是出於解決經營問題而舉辦的,但當它產生品牌營銷的效果時,井格決定把它做成一個長期的品牌活動。

今年,在大體不變的情況下,井格根據去年的啤酒節活動做出了幾處調整:

1、考慮到去年很多商場自駕的消費者、姑娘們不會參加啤酒節活動,便將活動內容從去年的"30元買300瓶啤酒"調整為今年"38元買300瓶啤酒+100瓶酸梅湯",滿足多場景、多人群的就餐需求。

2、考慮到大部分人喝不完300瓶啤酒,辦卡顧客可能會在心理上感覺浪費,於是加上了線上分享功能,同一張卡可以多人使用。

3、增加了線上售賣渠道,擴大了活動入口。線上購買、公眾號查詢剩餘瓶數、微信好友間飲品自由轉贈......這些顯然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於是,今年活動剛開始一個多月,已經售出16000多張暢飲券。按照現在門店數60家計算。平均單店銷量已經與去年整個活動時期的單店銷量持平,且到店飲品核銷率高達150%。

04

誤解:糾結於起個好名字

正解:選好渠道比起名更重要

白岩松曾說:一隻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這就是對渠道力量大於內容本身的闡釋,也是新聞聯播後的黃金3分鐘每秒價值幾十萬的原因。

井格解釋為什麼今年的暢飲節勢頭很好時,提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渠道宣傳成本比去年更大。去年投入2700元,而今年投入20萬元。比起第一屆暢飲節僅以門店宣傳為主,第二屆暢飲節打造了全媒體營銷推廣策略。

除了在門店、商場重點人流區域做密集線下推廣,還在門店覆蓋率高的城市,採用了城市級自媒體、微信朋友圈推廣、微博推廣等線上多渠道曝光,最終引導至活動頁面完成銷售轉化。井格同步還推出了重慶爭霸賽的小遊戲,促進了消費者對活動的自主轉發。

至於"起名",學院派常在字面上分析"暢飲節""啤酒節"哪個更好,理論上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實上,叫什麼名字並不太重要。

05

誤解:有"記憶點"就夠了

正解:營銷只能拉新,復購要靠運營

餐飲企業永遠在考慮兩件事情:沒生意的時候考慮營銷,有生硬的時候考慮提升品牌力,更加強調顧客感受

很多品牌方在表述品牌時,常常為了觸及"記憶點"而只選單獨一點來表述,但這並不是品牌的全貌。巴奴一隻在情調毛肚,西貝仔強調好吃,但顧客感受到的其實是環境、菜品、服務帶來的綜合感受。

營銷引進門,留人靠運營。營銷是拉新和轉化,復購需要綜合運營能力。如果一隻烤營銷來拉動門店人氣,而沒有配套的運營能力,營銷起到的就是副總用,可能好則營銷與生意一齊停止,壞則讓唱起營銷把門店拖垮

06

誤解:脫離門店實力談品牌影響力

正解:品牌的基礎是規模

門店無疑是最好的廣告。

為一家拚命投10田的廣告可能雁過留聲,但如果一下子仔某個城市開了10家新店,則必然造成全人民、全媒體的轟動。

"品牌的基礎是規模",沒有規模談品牌大多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水。

華與華認為,品牌的本質是要降低三個成本:企業營銷成本,顧客選擇成本,社會監督成本。從這一角度講,門店數量越多的品牌,無疑是在幫助企業降低監督成本,從而也獲得了更強的品牌力。

當然,快速開店固然能搶奪市場認知度,但這把雙刃劍的另一面,仍然是對運營體系的考驗。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數字新媒體


推薦閱讀:

新產品上市之推廣
十天內讓一個品牌火起來,你只需要開一家快閃店

TAG:市場營銷 | 市場推廣 | 品牌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