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是學語言的?
又是一個不平靜的夏天。
6月高考、出成績、填志願,7月錄取,8、9月入學,日程早已排滿。
三伏天的城市是火爐,點火的除了天氣,還有家長們的焦慮。
結果出來總要互相通氣,城市、學校、專業,閑聊中分出三六九等:計算機最牛;各種工科次之;經管、法律很好;語言,什麼,這是專業?
語言專業等於沒有專業,這一點似乎被社會默認。得知孩子被調劑到語言專業,家長已經開始研究下一步計劃,或轉專業,或出國、跨專業考研;再不濟也要修個第二專業彌補知識和技能的空缺。
家長的擔憂可以理解: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語言專業背景的確不佔優勢。隨便搜索一下招聘信息,職位要求多是「……等專業」,語言就被自動歸類為這個「等」。此外,人工智慧時代,各種機器翻譯相繼湧現,給人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所以,語言專業的出路在哪?
本科時班裡三分之一是保送生,這些在高中階段已經接受過系統性高強度訓練的孩子,進入大學或多或少有些抱怨。誠然,教學能力和課程設置是一方面,生源構成也遠比想像中複雜。自願讀英語的畢竟是少數;不少為了繞開高考而選擇保送的選手,一進去就開始密謀轉專業;調劑進去的高考生更是基礎參差不齊,能夠走多遠全靠自身造化。加上大學生活遠比高中豐富,各種學生組織活動兼職明顯比課堂吸引人。
大二開始閱讀量增加。英美文學快速閱讀西方文明史一併襲來,閱讀量儘管趕不上國外,每周也有上百頁的文件要看。多少人認真讀完了我不知道,畢竟老師不會逐一檢查,期末考試圈出範圍劃好重點也可以突擊。
進入大三,大家逐漸分道揚鑣,出國保研考研工作。大四?考完專八熬過論文,英語專業從此拜拜。
這大概是國內很多高校本科英語教育的寫照——我並未否定任何一種選擇,只要對自己的路夠清楚。
這幫同學裡有出國讀商科的,有去牛津劍橋繼續深造的,有在國內讀研的,有工作的,各行各業都能見到熟悉的面孔,想來也是一萬種可能。
研究生期間去伯克利交流,選修了三門人文學科課程,每周200多頁閱讀量,加課堂討論和課後作業,為完成任務不得不放棄大量休息時間和遊玩計劃。同行的本科學妹修讀文學,每天讀書到凌晨兩點。相比之下,國內的生活太輕鬆。
求職面試,同組夥伴幾乎清一色海歸,名校光環,專業背景,流利的英文秒殺全場。因為缺乏專業知識和行業洞見,不知不覺中被扣上「不過會說點外語」的標籤,這種經歷想必也有——更何況,不少選手似乎也並未在語言上表現出多大的優勢。
寫到這裡,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認為現狀不夠好,或許首先應該思考,自己是不是足夠好。
那麼什麼是「好」?也許,弄清問題的定義更重要(相關話題以後慢慢談)。
同樣會問到的大概還有大學教育的意義。對此,個人和學校或許又有不同的定位。
語言專業的出路在哪?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沒有標準答案——還得自己去找。
專業不等於職業。專業沒有好壞,只有冷熱。科技的發展已經遠遠超乎人類的想像,昨天大家爭著要進的銀行開始大量裁員,今天,站在營業廳門口的大堂經理已經換成了萌萌的機器人。
當我們還在埋首故紙堆寫語言學文獻綜述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研究者已經將各學科融會貫通,用於改進機器學習。
技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獲得;而學習的能力、創造的能力、溝通連接的能力,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AI橫行的時代,專屬於人的精神反而愈加珍貴。
別忘了,馬雲爸爸也是英語專業出身的。
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鼓勵大家放飛自我勇敢逐夢。市場環境殘酷是客觀事實。「沒有專業」的偏見依然盛行;經濟不景氣,企業恨不得一人當五人用,一個英語口語流利的工程師輕鬆完爆外語生也很正常。
此外,學校的品牌也很重要(也許)。學校夠好,能力夠強,專業也可能不會被太看重。
當然,外界的看法也將有賴各位用自身的實力和能力去扭轉。
以上,晚安。
推薦閱讀:
※為教育,哥大和卡內基梅隆的教授在焦慮些什麼?
※談談《第八日的蟬》這部電影吧?
※知乎問題「老師可以有多壞?」在何處「包含主觀個人判斷」了?
※反轉星球有什麼教育意義?
※「的地得」究竟怎麼用?口訣+公式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