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治好了我的「學術 or 應用」糾結症
「未來我到底該做學術還是做應用?!」
我想很多做心理學,以及一些相關領域(如教育、管理)的同學都遇到過類似的糾結,因為我們所處的學科是一個應用和研究交叉的地方,學科本身具有科學的性質,但是又離不開實踐。純做學術很枯燥,很多時候得不到反饋,感覺沒有卵用;純做實踐,又感覺有點不踏實,不希望純拍腦袋做事兒,希望能做得成體系,有依據。
昨天上午跟Christian van Nieuwerburgh教授/教練的談話治好了我的這個糾結症。因為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pracdemic」。很明顯這個是practitioner和academic的合成詞,暫時我還沒有想到一個很好的翻譯,就暫時稱作"學踐者"吧,意思是不斷學習並且實踐的人。就有點類似於「唱作人」吧。做得好的也可以稱自己「學踐家」,不過現在不都流行XX者:歌者、舞者、跑者、終身學習者、雅思考者……所以還是叫學踐「者」吧,或者再加個終身,叫做「終身學踐者」……
哈,其實名字並不是最重要的。其實結合學者+實踐者的概念對於一個與生活聯繫如此緊密的學科或者領域是非常普遍的。在美國的心理諮詢和臨床心理學培訓也有叫做scientific-practitioner的培養模式。不過感覺這個詞太長了,不如pracdemic短小精悍,簡單易懂,便於傳播。
1 背景
這次談話開始於一封群發郵件,上邊說有個叫Christian的老師會來中心訪問,周三有一天關於「教育中的教練」(Coaching in Education)的工作坊,周五可以約一次談話。在來到墨大之前,我是不知道Christian的。後來查了才知道Christian是東倫敦大學的教授,也是一個公司的創始人和教練。
但畢竟東倫敦大學也不是什麼名校,我只是知道那裡有一些人在做積極心理學和教練罷了。不過因為教練是我感興趣的話題,所以我就回復了報名郵件,說我想參加工作坊,不過不知道那個談話是幹嘛?是訪談問問題?還是讓他幫忙教練自己?系秘看到我的郵件就說,隨便幹嘛,現在只剩一個時間段啦,我給你約上吧!
我當時還沒有下決心,不過看到系秘這麼熱情,就沒有拒絕。我想:反正就當練英語了!於是周三我去聽了工作坊,放眼望去,一屋子都是local。做完自我介紹以後我了解到出了澳洲本土的,有一些是從紐西蘭來的,一些是從英國來的,總之都是想在這個領域做點實踐和研究的。會上我隱約聽到了一個叫做「pracdemic」的詞,覺得挺有趣,於是希望周五再當面詳細問一下。工作坊現場照片見微博
周五見面當天,正當我準備問問題之前,Christian突然說,能不能先問我一個問題:聽說你是剛來的,你是怎麼打算的?
哈哈!果然教練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你的夢想是什麼!
這個套路我熟悉,於是我講了自己希望在博士期間好好做研究,畢業之後先在學校中做一段研究員或者老師,然後一邊做些實踐,如果慢慢實踐做得好,未來有必要就單獨出去做實踐,如果可以也可以開個公司來把自己做的東西產品化可以廣泛傳播。我說這個和他在周三工作坊中講到的「pracdemic」差不多吧。不過我不懂「pracdemic」的具體內涵,還希望他給我詳細解釋一下。於是他給我說了他腦海中學踐者的三要素,介紹了一些他了解做得比較好的學踐者,並說了一些自己入行的經歷和感悟。後邊我們還談了一些為什麼要在教育系統中推廣教練技術,以及為了可能的合作等等,一篇實在放不下這麼多內容,只好下一篇再寫。
2 學踐者的三要素
Christian介紹了他對pracdemic的看法。他覺得pracdemic就是要不斷的在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循環。理論,用Christian的原話,就是theoretical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do it。具體而言,就是某個干預我們需要做幾次?長一點短一點? 人多點好還是少點好?主要目標應該是什麼,階段如何劃分等等。研究就是我們在學校經常做的研究,收集數據、分析。實踐就是真的去事兒。實踐就很好理解了。想成為學踐者的人都可以從某個領域入手,然後在通過這個循環不斷加強。比如我可以先做研究,然後提出理論,之後去實踐。有些有實踐經驗的從業人員也可以通過去大學讀書,將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體系化,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等等。其實是很簡單的概念,但是也很實用,正好概括了我想做的事兒。想到這個讓我覺得現在做的研究更有價值了,我想把現在做的研究真的做成一個比較好的理論並且讓它產生實踐價值。了解了pracdemic的內涵以後,我給它翻譯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學踐者。
3 一些學踐者的楷模
Christian給我推薦了一些人,說他們都是很好的學踐者,我可以去看看。我看了以後感覺這些人做的事情正是我自己想做的,感覺心中那個抽象的學踐者的概念瞬間生動了。很多講目標管理的書中都提到生動可視化的目標才更容易實現。很多心理理論也講到楷模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我覺得這些人可以讓自己的目標更清晰。
Robert Biswas-Diener積極心理學家,教練,也是TED講者。(曾經貌似是個文藝青年=。=,感覺比較帥於是貼了個照片,其他人的就不貼了,點到網站里可以直接看)有趣的是他的父親是美國研究幸福最著名的學者之一Ed Diener。果然虎父無犬子。
個人網站:Robert Biswas-Diener
教練培訓機構網站:Positive Acorn其中的積極心理教練課程也經過了國際教練協會ICF的認證
Lea Waters墨爾本大學積極心理學中心的創始人,最近主要研究親子教育。在一個評選中被選為澳洲最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不僅做學術,也做很多演講和培訓等
個人網站:Lea Waters Home
Reuben Rusk墨爾本大學積極心理學中的博士,以前是工程師,博士論文回顧了1800多篇積極心理學的文獻,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模型(這個模型我在《積極心理學是什麼鬼》中提到過),然後沿著自己的理論模型做了一些研究,並且回紐西蘭做了自己的公司,現在還是墨大的榮譽講師和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的editor。他應該是我最想模仿的對象了,可惜他不夠帥,就不放圖了
個人網站:The Founder | Mindquip
Iloua bouiwell從實踐者開始,一步步深入研究的範例。她編著了給中學生用的積極心理學的教材很有參考價值
個人網站:About
Clive Leach一個經常在亞洲一帶活動的英國教練 主要也是實踐者。後邊兩個都是從實踐者入行的,不是我的主要模仿對象,但可以給一些做實踐的朋友作參考。
個人網站:Coaching | Facilitation | Speaking | Strengths Assessment | Clive Leach
4 Christian的個人經歷和啟發
上邊還都只是一些網站和介紹,Christian給我講了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最開始是對莎士比亞文學有興趣,讀博士的時候也差點放棄,因為導師太嚴格了。後來他跟一個已經畢業的同學聊了一下,說論文寫不出來了,要退學。那個同學說,反正你都要退學了,把文章給我看看?看完以後那個朋友說,還不錯呀。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可是就這個簡單的過程,讓Christian覺得自己被看到了,而且沒有被評價。於是他又鼓起勇氣完成了博士的學位。
接下來,他去了英國教育部的培訓機構,給教師做培訓。過程中發現老師們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於是開始接觸教練技術,用來幫助老師們。再後來,他實踐很有經驗心得以後,正巧東倫敦大學開設了一個教練的碩士項目,就讓他去帶一門教育中的教練的課程。後來項目越來越好,就讓他做了項目的leader,再後來項目擴展了積極心理學的碩士,他就做了合併後的項目的總leader。總之一步一步,走過來,聽起來並沒有什麼宏偉的目標或者戲劇的經歷,有的只是一步一步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通過自己的智慧來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且把這個辦法細化,直到有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談到做學踐者的經驗,他開玩笑說學踐者都是「凌晨3點俱樂部」的成員,因為單做學術很容易,單做實踐也很容易,想兩個都要,就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而且他說自己只是千千萬萬個人中的一個普通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少,所以要非常聚焦。當人能力強了以後就會不斷地有很多機會向你湧來,如果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做不好。他現在就只想做教育中的教練,希望可以做精。這也正是很多創業公司提倡的策略——『一厘米寬,一公里深「。
聽到Christian的親身經歷,感覺這條路徑有更清晰了。儘管從個人網頁的照片和履歷上看,每一個學踐者都是非常光鮮的,但現實並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現在的教授曾經也想過退學,而每個牛人也都有過加班到凌晨的經歷。每個人也都不是一上來就決定好自己要一輩子做教練或者一輩子搞某項研究的。路都是一點點走出來的。
5 尾聲
聊完天以後我非常開心,有一種如沐春風豁然開朗的感覺,感覺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讓我更加淡定了。儘管我知道教練技術中有很多套路——不批判、積極傾聽等等、激發動機。但套路之所以為套路,就是你明知道,但還是願意走的路。感謝Christian治好了我的糾結症,希望自己可以從研究開始,未來也成為一個學踐者。也希望這篇文章對於正在糾結到底是走學術道路還是實踐道路的心理學的同學有些啟發,不再糾結,開始自己的pracdemic——學踐者之路。
推薦閱讀:
※這裡是廣告·《情不自禁》的初次邂逅
※如何看懂《我在伊朗長大》?
※周總理的故事有哪些?
※怎麼評價《中國新聲代》中幾個孩子的表現?
※為什麼人會那麼在乎感覺